大家好,我是汤师爷~
大家都在聊“弹性退休”了吧?
别被吓到,这次的“延退”政策其实比想象中温和。
你可以选择退休年龄提前3年,或推迟3年退休。
举个例子,原本男60(后来调整到63)、女55(后来调到58)的退休年龄,如果你想提前3年,那就相当于基本没延迟,依旧能按原先的年龄走人。
更爽的是,提前退休并没有惩罚性措施。也就是说,退休金不会因此打折扣,而且少交的那几年社保还能替你省钱。
对于那些想轻松点、早点歇的人来说,这可算是个福音。
但要注意,这条“提前+3年”操作,对2042年以前退休的人有效;2042年之后,就都统一变成要缴满20年社保了。
然而,比延迟退休更刺痛人的是:“我能在职场上撑到退休吗?”
毕竟35岁被当作人生分水岭,一旦不在体制内,35岁之后的危机就像定时炸弹。想想从35到63,中间几十年的空档期,万一被“优化”了,日子要怎么过?
别说国央企,稳不稳还真难讲。随着改革深入,啥“体制内铁饭碗”,在经济浪潮下都可能砸个稀碎。
大家可以回头看看历史:30年前的国企下岗潮,多少人被迫重新“再就业”?
再看看这十几年的房地产、设计院那些巅峰到低谷的故事,谁又能打包票说现在风光的行业不会成为下一个时代弃儿?
公司活不活得久是一回事,你能不能熬到头又是另一回事。
所以,先抛弃“铁饭碗”的幻想吧。
现在很多国企都在搞市场化改革:末位淘汰、绩效考核一项都不会少,你要是跟不上,照样被请出局。
企业可以转型,公司可以合并,你不行就被淘汰。
那我们怎么应对?
先给自己定个基本原则,别躺平。
你觉得“躺平”很爽,社会大潮却不会放过你。就算在国央企,以前混口饭吃还行,现在都越来越“卷”,不想进步的人迟早被淘汰。
另一方面,“人情世故”也得学点,但不是要你“溜须拍马”。真正的人情世故是“我帮你,你帮我”的互利互惠,客气往来最基本,是在职场里稳住人脉的重要手段。
如果能往上走,别偷懒。很多单位都有35岁是员工岗红线、40岁是基层管理红线、45岁是中层红线的潜规则。
有一门拿得出手的手艺,越贴近公司核心业务越好。哪天公司崩了,你还能带着技能去下家。
如果精力允许,建议发展点副业。多点支撑,多条出路。别想得太复杂,先从具体的小事做起,慢慢摸出门道。
总的来说,“延退”政策里藏着一点好消息:你可以比想象中更灵活地选择退休年龄,也不会为了早点退休而“背锅”减待遇。
但能不能等到那一天?还是要靠自己。
·············· END ··············
近期文章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