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房子的近百年变迁(二) || 赵宝塔

文摘   文化   2024-09-10 10:35   河南  

(刊头制作:世界工业设计红点奖获得者杨旗航)

【编者按】在农耕文化长期占据主导地位的华夏族群里,是否拥有房子以及拥有什么样的房子,基本上映射出一个家庭的生存生活状态。这一思想理念成为了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乃至工业化的当今社会的“流行色”,它深深地影响着所处时代的每一个个体。一定情况下,房子意味着“家”的存在和兴衰。

赵宝塔先生所撰写的《我家房子的近百年变迁记》,详尽回忆了自己、自己的父辈、甚至爷爷辈在新旧社会的变迁中,从没有房子而不得不寄人篱下的窘境,到新中国成立及至改革开放以后,家里所住房子的巨大变化。通过房子抚今追昔,让人感慨万千。文中反映先辈们的生活条件之艰苦令人唏嘘,而经过奋斗拥有了宽敞明亮的套房,使人顿生敬意和欣慰,并从中感悟到社会变革中,给每一个人带来的冲击和机遇。文章娓娓道来、穿越百年,很有看头和嚼头。由于文章相对较长、时间跨度较大,本刊拟将赵先生的房子故事分三期刊发,敬请各位老师赏读、品评。

我家房子的近百年变迁(二)

作者:赵宝塔

(......续上篇)上篇说到政府指定给我们家的四间小房子,怎么能容纳12个人居住?正所谓活人不能被尿憋死,办法总比困难多。我父亲是这样安排的:李德姑和她母亲住一间,我姥爷姥姥住一间。我们一家子住一门两间房子,父母与我和两个小弟弟住在房子的西侧,奶奶与我大哥二哥住东侧,东侧放置一张高低床,大哥二哥睡在上铺,奶奶睡在下铺。房子剩余的空间还有一张桌子,六口人就这样拥挤在一起,要是都站在房子里,基本上是人挤人了。
七十年代初,我家靠拾来的砖头块又盖起了一间小东屋(小屋用的砖头都在街上捡拾的,前后用了好长时间,盖房则全靠朋友帮忙,不给工钱只管吃)。说是小屋,实际上就是一个前高后低的小棚子,低的地方人都站不起来,即使这样,我和家人都非常高兴,因为我们小兄弟几个住在这里,不与大人在一块,说话干事都方便。这个小屋子,也成了小伙伴儿们的聚集地

七十年代中期,时兴起打煤渣砖,母亲当时在父亲厂里干临时工,就从厂里拉点煤渣和电石灰,混一起搅拌均匀,然后再倒到一个固定模具里夯实,把模具去掉就是一块煤渣砖。这个工作基本上由我来做,因为当时两个哥哥已参加工作都在外地,两个弟弟还小,只有我似乎是个“壮劳力”。经过一段努力,我们盖起了一间平房,里外用灰一粉刷,看起来还挺好,后来,这间房子还成了我结婚的婚房。

1975年我二舅大学毕业,他的工作安置好后,便把我姥爷姥姥接走了,腾出来的一间房,成了大哥的婚房,不过,房间太小下雨还漏水。好在不久就有好消息,大嫂的单位为解决职工住房问题盖了新房,大嫂连忙给单位申请住房,恰好她单位另一位员工分到了新房,便把旧房分给了我大嫂大哥。七十年代末,李德姑也被平反,搬到了派出所旁边一间教会的房子里边,又腾出来一间房子。

虽然说家里住房得到了很大的缓解,但面对破旧又漏雨的房子,1984年,父母还是决定扒掉旧房盖新房。建新房的事大哥最积极,因为他喜欢喂鸽子,虽说现在是住两间房子,一间喂鸽子,鸽子一飞,掉的毛、拉的粪便到处都是,又脏又乱,为此他两人没少吵架。大哥一直希望有一个单独的鸽子窝,便想着赶快盖好房子,再在盖好的房子的上面,盖一间鸽子窝。

全家经过商量,决定将北屋四间小破房扒了,重新盖成二层楼,以彻底改变住房问题。于是,各项准备工作紧锣密鼓地开展起来。为了节省开支,听说密县那边的砖便宜一点,大哥就找到运输公司的朋友,让他们从那边捎砖回来。我记得开封砖厂的砖卖3分钱一块,密县砖2.7分一块,一块砖便宜了3厘钱,几万块砖便宜几百块。
建房的砖,大哥的朋友给你带回来了,可总得找人卸车吧?这时,大哥已调回开封市,并在寺后街寄卖店上班;二哥在外地,大弟在重庆上大学,小弟在北京当兵,都不在家,卸砖这个活儿,基本上都落到我身上。

因为不知道捎砖的车什么时候来到,来了就需要赶紧卸车,晚上来还好,找几个邻居帮忙卸货,白天来了不太好办。幸好我上班的电炉厂,和我家只隔一道墙,白天捎砖车一来,父亲便上厂里叫我,我再叫上几个同事帮忙卸车,很快完成任务。但是,卸一次两次还好,卸车的次数多了,单位领导也有意见,伙计儿们也嫌我家事多,前前后后,仅卸货最少也有十几车,弄的我都不好意思再叫人帮忙了。

盖房用的预制板是买的,我记得是12元钱1块,至少需要60块预制板。大哥脑子灵活,帮预制板厂买了2吨计划内钢筋,厂家每块便2元钱,这两元钱刚好够捎砖车的路费。

建房的砖终于够了,还需要用砂土石灰,砂土是上芦花岗拉的,找车还得找人去拉。那时,水泥太贵用不起,盖房都用白灰,白灰又太费事。先把经过煅烧后的石头拉回家,挖上一个大坑,坑的一边用砖砌个方池子,在靠坑边位置留个缺口,缺口上加个篦子,把煅烧后的石头放到砌好的池子里,加入水石头就裂开变成粉状,再加水使白粉变成糊状,从缺口中流入坑中,坑中的水很快就渗入地下,留下灰膏和砂子掺在一块和匀,就可以垒墙了。

砌墙的材料准备齐后,还得准备门窗。窗户是大哥从废品店里买的。那些窗子是工厂拆下来的大钢窗,我找个地方把它拆开,并重新组合,分成6个小窗户。房间的门,用的旧木料,也是我找两个朋友帮忙制作。

这一切准备就绪,人早已累得精疲力竭。我和大哥商量,不能再这样干下去,人会受不了,于是决定把房盖房子的任务承包出去。

要盖新房,首先把旧房扒掉,扒旧房又需要将家里的东西腾出来。幸亏我们家就在官坊街小学的院里住,家里的东西都搬到了学校的教室里,也算有一个暂时的家,下大雨时没有受淋。

经孩子他舅联系色织厂的泥工,我们便把盖房子的事包给了他们,工钱是650块钱。虽说把房子包给他们了,但是还有好多事情要我们做,工地上一会缺这一会少那,中午还要管他们吃饭。因为施工队的人都是开封县的人,不可能回去吃饭,中间还会遇到刮大风下大雨的糟糕天气,还有和邻居的纠纷,没有一件不是我们出面解决,真的太难了。

盖过房子的人都知道,盖房子的这几个月,一家人累的要说脱层皮都不为过,经过近一个月的努力,房子终于盖好了。

过去的四小间房,盖好后变成了楼上楼下六大间,大哥又在二楼上面盖了个鸽子窝,迫不及待地搬了回去。

大哥搬过去后,他住的那两间屋腾出来了,我便和大哥商量我住他那边。就这样,盖好的六间房子,我弟兄五个每人一间,我便把我的一间私房让给大哥,大哥的两间公房给了我。直到1985年,我又搬到了文化宫附近的半截街居住。
我一家在两间房子里暂时还可以,随着孩子一天天长大,我也不得不考虑房子问题。经过上次盖房后,我就发誓这辈子不再盖房子,那房子问题又怎么解决呢?咱们下次再说。

作 者 简 介

赵宝塔,1956年出生,1980年进入开封工业电炉厂当工人。1985年荣获开封市技术选拔赛钣金工第三名,被市政府授予技术能手称号。工作期间,先后获得厂工作标兵、局劳动模范、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
1996年受威海工友集团聘请做了一年的技术专家,而后,因本单位效益下滑严重被下岗。随后利用一技之长创设公司,2005至2006年研发的节能试验电炉、高效高温燃气炉,分别获得国家专利,远销全国各地。个人自强不息的先进事迹分别被开封市电视台、广播电台和汴梁晚报报道。
业余时间读书看报,并记录生活、工作中令人难忘的岁月印迹。

声            明

  • 欢迎来稿,散文随笔、诗歌、评论、小小说、赏析及正能民生调研均可;敏感涉政、违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向的作品概不收录和编辑。

  • 古体诗、格律诗,投稿前作者自行检测合律合规情况,否则不予刊发。

  • 投稿本刊10日内没有采用视为退稿;本刊刊登的原创首发稿件,一周内阅读500以上,予以小红包鼓励。

  • 所刊作品版权为作者本人,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刊立场。

  • 所刊文章未经许可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欢迎引用,但须注明来源于《华文拾贝》。

  • 本刊热诚服务各位作家作者,非原创首发作品敬请绕道;所有来稿文责自负,不得含有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

  • 本刊对来稿具有编辑修改权,如不同意修改敬请事先声明。

  • 部分图文参考微信网络,如有雷同敬请联系删改。

  • 投稿信箱:yqb1790727753@qq.com。

  • 投稿微信:18638719712

                                                                                                                             华文拾贝编辑部


有高度的思想润泽心灵
有温度的文字温暖世界

创作辛苦码字不易
期待您的点赞鼓励


作者赵宝塔往期作品
我家房子的近百年变迁(一) || 赵宝塔
下岗后的日子|| 赵宝塔
赵宝塔新作:我大哥闯关绝症的实况播报
开封天主堂南关修院寻宝记【下】|| 赵宝塔
开封天主堂南关修院寻宝记【中】||赵宝塔
开封天主堂南关修院寻宝记【上】 || 赵宝塔

哥,已不是当年的哥||赵宝塔

宝塔独白【11】:回厂揭“皇榜” | 赵宝塔

宝塔独白【10】:一个小细节挽救了四条人命 | 赵宝塔

宝塔独白【9】:专家与砖家(下篇) | 赵宝塔

宝塔独白【8】:专家与砖家

宝塔独白【7】:晾晒自己的成绩单,需要勇气 | 赵宝塔

宝塔独白【6】:九九八十一难的就业之路

宝塔独白【5】:敢问路在何方?

宝塔独白【4】:第一次广州冒险

宝塔独白【3】:告别五一小学,不得不说的“再见”

宝塔独白:可与昙花比美的开封市32中

宝塔独白:我人生的第一份工作


华文拾贝
这里是文学追梦者的绿色园地,是文人墨客放飞心灵的田野。 华文拾贝欢迎您莅临指导!投稿信箱:yqb1790727753qq.com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