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山村秋色 || 汪晓春

文摘   文化   2024-10-10 14:52   河南  

(刊头制作:世界工业设计红点奖获得者——杨旗航)

【编者按】这是一篇教科书级别的散文佳作。马山村的秋天,以其独具特色的自然风景,与昂扬向上的人文环境交相辉映,在汪晓春先生的笔下熠熠闪光。那山那水那村那人,以及那片热土,都在怀有深厚而炽烈乡情的作者笔端,流淌出美轮美奂的诗情画意。

作者摹景抒情、情景交融,将自己对家乡的挚爱和歌颂,淋漓尽致地发挥到了极致,其语言灵动、字斟句酌、简繁得当、一咏三叹,以及文脉结构炉火纯青的文学功底,更让读过他的佳作的人击节赞叹。如果说教科书里的大家散文,距离你我文学爱好者遥不可及,那么,汪先生的此篇佳作,与其一以贯之的文风一样,春风化雨似地浸润我等的干枯心房,我们只需反复咏读几遍他的作品,就可以“偷”到几分散文创作的艺术技巧和遣词造句。敬请各位老师赏析品评!

马山村秋色
文|汪晓春

马山村的秋,不似春日之明媚,没有夏日之热烈,更无冬日之凛冽,它独有一份温婉而深邃的美,仿佛是大自然最精致的一幅工笔画,细细描绘,缓缓铺展于这方水土之上。
秋风,是这幅画的引路人,它不急不缓,穿梭于马山村的每一个角落,带着几分凉意,却也恰到好处地唤醒了沉睡的万物。这风,不似北国之秋那般萧瑟,也不及江南水乡之柔婉,它自带着马山村独有的韵味,轻柔地拂过稻田,掠过山林,拂过湖面,留下一串串悠长的回响,那是秋天独有的旋律,低吟浅唱,诉说着岁月的静好。
初秋的晨曦,总是格外温柔,它如同一位羞涩的少女,轻轻掀开夜色的帷幔,将第一缕阳光洒向马山村。那阳光,透过薄雾,穿林越岭,最终在象山、龙山、虎山的层叠林木间跳跃,仿佛无数金色的精灵,在绿意与金黄交织的舞台上翩翩起舞。山间,晨雾缭绕,轻纱般覆盖在林间小道上,给这静谧的早晨增添了几分神秘与幽静。村民们在这朦胧的雾气中醒来,袅袅炊烟升起,与晨雾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幅幅温馨而又宁静的田园画面。鸡鸣犬吠,此起彼伏,仿佛是大自然最质朴的乐章,唤醒了沉睡的大地,也唤醒了人们对生活的热爱与向往。

武昌湖畔,太阳山下,秋水共长天一色,湖面如镜,平静无波,倒映着蓝天白云和远处山峦的轮廓,宛如一幅精美的水墨画。几只早起的白鹭掠过水面,留下一串串涟漪,打破了湖面的宁静,也打破了这幅画的静止。它们或低飞掠过,或高翔于天际,与蓝天白云相映成趣,为这秋日的美景增添了几分灵动与生机。湖边,芦苇随风摇曳,发出沙沙的响声,仿佛在低语着秋天的秘密,又似在诉说着岁月的故事。
走进马山村的田野,一股浓郁的稻香扑鼻而来,那是秋天独有的味道,是大地母亲对辛勤耕耘者的馈赠。金黄色的稻穗低垂着头,沉甸甸的,仿佛在向人们展示着它们的丰盈与成熟。农人们头戴草帽,手持镰刀,在稻田间忙碌着,他们的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和满足。汗水顺着脸颊滑落,滴落在泥土中,仿佛在为这片土地注入新的生命力。远处,收割机的轰鸣声与农人们的欢声笑语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曲欢快的劳动赞歌,唱响了马山村秋天的主旋律。
果园里,更是热闹非凡。各色各样的秋果挂满枝头,如同一个个小灯笼,照亮了乡亲们的笑脸;柿子像小太阳一样闪烁着诱人的光泽;板栗从裂缝中探出头来;石榴则笑得咧开了嘴,露出晶莹剔透的籽粒,仿佛在向人们展示着它们的诱人甜蜜。二百多亩中草药覆盆子长势喜人,油茶套种效益可佳......全村林下经济规模发展到一千多亩,全村五千多亩山场资源慢慢盘活了。浙江人汪贤华会同村里大户陈海带动了陈虎、陈兰珍、张友发、陈的桥等几十户一举脱贫致富。果农们穿梭其间,一边采摘着果实,一边谈论着今年的好收成,脸上洋溢着满足与幸福的笑容。这些果实不仅是大自然的馈赠,更是他们辛勤劳动的成果,每一颗都蕴含着他们的汗水与希望。

山林间,秋意渐浓。象山、龙山、虎山三山相连,与不远处的太阳山相呼应,层林尽染,仿佛是大自然打翻的调色盘,将这片山林装扮得分外妖娆。枫叶如火,燃烧着秋天的热情;银杏叶金黄,闪烁着耀眼的光芒;而松柏依旧苍翠挺拔,为这多彩的秋天增添了几分坚韧与不屈。山间小径蜿蜒曲折,落叶铺满了路面,踩上去软绵绵的,发出沙沙的响声。偶尔,一两只松鼠从树上窜下,忙碌地收集着过冬的食物;鸟儿们在枝头欢快地跳跃着、歌唱着,为这宁静的山林增添了几分生机与活力。
马山村与慈湖村、横山村、桃岭村毗邻而居,四村之间各有特色,又紧密相连,共同构成了这片土地上的一道亮丽风景线。秋天,是四村之间往来最为频繁的季节。村民们或相约到武昌湖畔采莲蓬,享受那份宁静与闲适;或组织丰收节庆祝活动,共同分享丰收的喜悦与成果。前不久的望江县农民丰收节上,四村的村民们更是各展所长、各尽其能。他们带来了自家种的蔬菜瓜果供人品尝;表演了传统歌舞戏曲展现乡村文化的魅力;还展示和销售了自己动手制作的手工艺术品,让游客们感受到乡村的淳朴与创意。整个活动充满了欢声笑语和浓厚的乡村气息,展现了邻里之间的和谐与团结。村民任建友、任满良通过秸秆综合利用,带动了周边四村五十多户老百姓就业增收。
夕阳的最后一抹余晖渐渐消失在地平线,马山村迎来了秋意朦胧的夜晚。家家户户的灯火星星点点地散落在山间田野之中,与天上的繁星遥相呼应,构成了一幅温馨而宁静的乡村夜景。村民们结束了一天的辛勤劳作,围坐在一起享用晚餐,谈论着家长里短,享受着一天中最轻松的时刻。

往往这个时候,也是村部最忙碌的时刻。县里选派干部傅小莉与村书记、主任们一起,聚在村部会议室,商量着次日的工作计划。团结紧张、严肃活泼,每个人都全神贯注地参与讨论,确保每一项工作都能得到细致安排。当新一天的事务安排妥当后,会议室里总会传出一阵阵爽朗的笑声。这笑声,不仅是对一天工作成果的肯定,也是对未来充满希望的表达。在这个小山村,每个人都在为建设更加美好的家园而努力着。
夜深了,村部的灯火也逐渐熄灭,但村民们心中的灯火却始终明亮。他们知道,这一切的收获都离不开春天的辛勤耕耘。“不行春风,难得秋雨”,春华秋实,这是自然界的规律,也是马山村人的生活哲学。他们用勤劳的双手,将党中央的农村政策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成果。县委选派的干部们的到来,不仅带来了新的思想和方法,更带来了发展的机遇和希望。马山村的每一天都在发生着变化,马山村正以一种全新的精神风貌,迎接着每一个黎明和黄昏。
季节更迭,马山村的秋色愈发迷人,但比这秋色更美的是村民们心中的希望和梦想。他们相信,在党中央的关怀和望江县委的带领下,马山村的明天会更加美好。季节的轮回,一个新时代的变迁。马山村,这个曾经默默无闻的小村庄,正以它独特的方式,讲述着中国农村的变革和发展故事。

个 人 简 介

汪晓春,生于六十年代,安徽省安庆市望江县人,公务员,从事县乡镇经济工作四十年,现为望江经济开发区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主任。
业余时间喜欢健身运动、读书、摄影书法、唱歌,热爱公益慈善。创作的相关作品,曾刊载于《人民文学》、《安徽日报》、《浙江日报》、《东方早报》等媒体。

(作者汪晓春生活照)

声      明

  • 欢迎来稿,散文随笔、诗歌、评论、小小说、赏析及正能民生调研均可。

  • 投稿本刊10日内没有采用视为退稿;本刊刊登的原创首发稿件,一周内阅读500以上,予以小红包鼓励。

  • 所刊作品版权为作者本人,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刊立场。

  • 所刊文章未经许可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欢迎引用,但须注明来源于《华文拾贝》。

  • 本刊热诚服务各位作家作者,非原创首发作品敬请绕道;所有来稿文责自负,不得含有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

  • 本刊对来稿具有编辑修改权,如不同意修改敬请事先声明。

  • 部分图文参考微信网络,如有雷同敬请联系删改。

  • 投稿信箱:yqb1790727753@qq.com;投稿微信:18638719712


  •                                                                            华文拾贝编辑部

                               

有高度的思想润泽心灵
有温度的文字温暖世界

创作辛苦码字不易

期待您的点赞鼓励



作者汪晓春往期精彩作品

汪晓春:秋雨秋风秋凉

汪晓春作品:老松树

汪晓春佳作:人生的根本——如何与自己相处

在雨中(外一首) || 汪晓春
汪晓春佳作:故    乡
春天,在我思念的故乡里 || 汪晓春

华文拾贝
这里是文学追梦者的绿色园地,是文人墨客放飞心灵的田野。 华文拾贝欢迎您莅临指导!投稿信箱:yqb1790727753qq.com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