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进九寨沟 || 李木林

文摘   2024-10-25 07:51   河南  

(刊头书画: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张红伟)

三进九寨沟
文|李木林

今天闻名世界的九寨沟,在上世纪七十年代以前,还藏在川北的深山密林中,不为人知。
1975年的金秋十月,我所在的汽车团六连近一个连的车辆,奉命前往位于四川省阿坝州南坪县林业局林场拉木头,我当时驾车随连队车队执行任务,也一起来到了九寨沟。
那时还没有九寨沟这个名字,确切地说,前往拉木头的地方,名字叫四川省南坪县林业局日则沟林场。
从成都到南坪(即现在的九寨沟县),近五百公里路,其中从灌县到松潘一段近三百公里,公路都是沿岷江溯流而上。
出灌县(即现在的都江堰市)后,富饶的成都平原便抛在了身后,蜿蜒曲折且狭窄的龙门山(或叫盘龙山)段公路,一面靠山,一面紧靠岷江,山区道路险峻而崎岖。

威州镇,汶川县城所在地,离灌县约有八十多公里路程,县城临岷江而建,雨中的威州镇,身姿倒也秀丽绰约。当年县城街面上都是黝黑低矮的平房,公路与县城隔江相望,记得江面上有一座风雨桥连接两岸。印象中县城街面上饭店、茶馆比比皆是,街上行人熙熙攘攘,好不热闹。
全连的车队就近停靠在公路边,通过风雨桥来到威州镇县城街面上,每人吃了一碗小面后,就急忙赶路。因天正下着雨,湿滑泥泞的道路,时不时就遇到塌方堵路断道。好在我们常年在川藏高原公路上奔跑,对这样的道路已习以为常。车队在道路抢通以后,一路向茂汶、松潘方向进发。
整个连队近四十台车辆,从成都到南坪跑了两天时间。
车队第一天晚上住茂汶羌族自治县城所在地的凤仪镇(现在的茂县),第二天晚上赶到南坪时,夜色已深。南坪县有关部门接待了我们,在县委招待所用过晚餐后,安排车队全体人员,在一所学校里,用课桌拼凑在一起,就是我们汽车兵极为舒适的下榻住所(汽车兵随时携带有背包)。
装木头的林场即是现在的九寨沟内日则沟方向,从九寨沟口到日则沟林场,约有一、二十公里路程。简易的林间公路,沿着群海溪流方向溯上,公路两边莽莽苍苍的原始大森林,巨松古柏,望不到尽头。

初次来到这里,仿佛又进入到了另一个世界。
沟内简易公路两旁,溪流淙淙,到处翠海倒影;天,蔚蓝晶莹,白云在天空自由翱翔;溪流汇成的群海,澄澈透底;两边群山植被茂密、苍翠欲滴。
高山,湖泊,峡谷,森林,溪流,瀑布等各种形态,这里应有尽有。瀑布叠溪,奇水荟萃,数不胜数。穿林跨谷曲径通幽,逶迤数十公里,美不胜收。
沿途美景让大家放慢了行车速度,陶醉在这比川藏高原更美的景观里。
大家都觉得,到这里好像到了瑶池仙境和童话世界一般。停车休息时,战友们异口同声称赞这里的景色,都说将来如开发成景区,会是一等一绝美之地,天下游客会纷至沓来 
这里人烟稀少,路上见不到行人和车辆,好像与世隔绝一样,很难见到有人为活动的痕迹。

因已进入深秋,装完木头住宿林场,夜晚寒意袭身。林场一个平房内,铺些稻草秸秆,打开被包展开被子,我们都能安然入睡。林场职工食堂内,晚上和早餐,那一碗香喷喷的玉米糁糊糊,配着玉米面窝窝头,还有那香溢扑鼻的四川榨菜,大家吃得津津有味,赞不绝口。这里的饭菜,和在川藏高原常吃的夹生米饭和压缩干菜来,确实是天壤之别。因为川藏高原上的兵站,大都海拔高,玉米糁熬不出来糊糊粥来,看似粗茶淡饭,对我们来说,实则是爽口美味。
多年以后,我们退伍回到了自己的家乡,经常和家乡人们谈起九寨沟见闻,兴趣甚浓,第一次到川北南坪县拉木头的场景,一直留在脑海中。
1992年6月,我有幸参加在甘肃天水举办的一次商务工作会议,期间,会议组织方组织参会人员,经甘南武都(现在的甘肃陇南市)、文县,来到刚开始有些名气的九寨沟旅游。
这时的九寨沟已作为名胜风景区,刚刚对外开放不久。 
后来得知,从1975年开始,国家林业部门开始对九寨沟一带的生态进行考察。1978年11月,有关部门下令停止在九寨沟内采伐木材,两个林场也先后迁出去了。
1980年,因这一带树正群海沟、则查洼沟、日则沟等几个沟内有九个藏族自然村寨,有关部门把这一带自然保护区称之为九寨沟,当年,九寨沟自然保护管理处成立。1984年1月,九寨沟作为风景区正式对外开放。从此,九寨沟揭开了它神秘的面纱。

这次到九寨沟旅游游览时,景区内游客不多,我们乘坐的旅游大巴车,可以直接开到景区内的招待所。景区内的几家招待所虽说条件简陋,但也舒适,方便价廉。
在景区内整整游玩了两天,大家尽兴畅游在这比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还美的大自然景观园里,无不让人着迷沉醉。夜晚旅馆旁溪流淙淙,林涛入耳,催你入眠。晨起群鸟欢歌,赏心悦耳,空气清新,让人陶醉。
从藏在深山无闻到驰誉天下,九寨沟一步一步为世人所知。现在,九寨沟是无数游人的旅行目的地。
我爱人从没来过九寨沟,一提起那里的美景她就表露出很向往的神情,我决定带她到九寨沟看看。2016年6月,我们随旅游团又一次来到九寨沟。
从成都到九寨沟,四百多公里路程,乘坐旅游大巴车走在宽阔的公路上,一日直达。多年没来,沿途变化之大,已辨别不出原来的模样了。九寨沟沟口也俨然变成了一个城市模样,沟口旅游接待场所高端大气,酒店旅馆众多,基本是一个连着一个;酒店周边有大型藏羌歌舞演艺中心;超市、小吃店、中餐店、火锅店以及各类纪念品商店满目皆是,人声鼎沸,热闹非凡。夜宿沟口酒店,喧嚣热闹吵杂声,让人不能安然入睡。
第二天上午进入九寨沟游玩,大约有近万人的旅游队伍,组成等待进门检票的长龙,拥拥挤挤扛扛,半天才挪动一步。拥挤的人群散发着热量闹哄哄的,有点让人喘不过气来。如不是爱人没来过,我真要打道回府了,想了想,但又欲罢还休。好不容易进门检票,再乘坐景区游览交通车才进入到景区。
正修建中的成都至西宁川青铁路,途经九寨沟。2024年8月30日,川青铁路成都至九寨沟段已经开通,有机会的话,我可能会乘坐高铁再次踏入这神话般的世界,再去领略九寨沟那精美绝伦的美景。
九寨沟,童话般的仙境,大自然的杰作!

(2024年10月)

作者简介

李木林,1972年12月入伍,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在后勤部某汽车部队服役,历任战士、文书、副班长、团司令部参谋、副连长、兵站部政治部干事等,1987年转业地方工作。
业余时间喜欢读书学习,也时常动笔写一些工作、生活回忆录,留下那些难忘的历史印记。

声            明

  • 欢迎来稿,散文随笔、诗歌、小小说、赏析、摄影、正能评论及调研均可;敏感涉政、违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向的作品概不收录和编辑。

  • 古体诗、格律诗,投稿前作者自行检测合律合规情况,否则不予刊发。

  • 投稿本刊10日内没有采用视为退稿;刊登的原创首发稿件一周内阅读500以上,予以小红包鼓励。

  • 所刊作品版权为作者本人,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刊立场。

  • 所刊文章未经许可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欢迎引用,但须注明来源于《华文拾贝》。

  • 本刊热诚服务各位作家作者,非原创首发作品敬请绕道。

  • 所有来稿文责自负,不得含有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

  • 本刊对来稿具有编辑修改权,如不同意修改敬请事先声明。

  • 部分图文参考微信网络,如有雷同敬请联系删改。

  • 投稿信箱:yqb1790727753@qq.com

  • 投稿微信:18638719712

                             

                            华文拾贝编辑部


有高度的思想润泽心灵

有温度的文字温暖世界

创作辛苦码字不易

期待您的点赞鼓励



作者往期作品


李木林新作:大渡桥横铁索寒

二郎山高万丈 || 李木林

雨    城 || 李木林

夜过雀儿山||李木林

印象阆中香韵古城||李木林

在察隅边防线上的日子  |  李木林

征服了“帕隆天险”,险处不须看 | 李木林

岁月印痕:三进拉萨城 | 李木林

汽车兵抒怀川藏线 | 李木林

华文拾贝
这里是文学追梦者的绿色园地,是文人墨客放飞心灵的田野。 华文拾贝欢迎您莅临指导!投稿信箱:yqb1790727753qq.com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