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L:自旋旋度场中复杂手性光力研究

文摘   2024-12-13 17:45   江苏  


欢迎课题组投递中文宣传稿,投稿方式见文末


导读

近日,同济大学物理科学与工程学院王占山教授、程鑫彬教授团队的施宇智教授联合新加坡国立大学仇成伟教授等人研究了由线状椭圆偏振光产生的自旋旋度场中手性颗粒上的复杂手性光力,并通过实验证明了不同尺寸和手性的手性粒子在不同光偏振下的双向运动,有助于复杂手性光力理论的直接验证,手性颗粒多功能操控,以及对映体选择性分选和传感等方面的众多应用。相关研究成果“Observation of intricate chiral optical force in a spin-curl light field”发表于《物理评论快报》(Physical Review Letters)。

研究亮点

手性在许多学科中都很普遍。在生物医学领域,生物分子具有丰富的手性特征。在化学中,具有不同手性的分子可以表现出不同的性质,可能充当药物或毒素。利用手性物体上的光力赋予了一种通用的、非侵入性的方法来操纵和探测它们。

光携带动量,可以传递给物体并产生光力。横向光力(也称光横向力,optical lateral forceOLF)指的是垂直于光传播方向且与光的强度和相位梯度无关的光力。在光场中,手性粒子受到与非手性粒子不同的光力,因此OLF是操纵手性粒子的一种很有前途的工具。对于手性颗粒上的OLF的研究,尤其是在实验方面的证明,对于实现其应用至关重要。到目前为止,手性光力的实验证明主要涉及单一的光性质,如横向自旋、横向动量和能量螺旋度梯度。多种光性质的相互作用及其在产生异常手性OLF中的作用仍然是难以捉摸的。

1. 自旋旋度场中的手性粒子的光力

研究使用聚焦成线状的椭圆偏振光束,作用在位于表面上的手性颗粒上产生OLF。光的传播方向沿z方向,我们所研究的OLF是沿y方向的总光力(图1a)。手性颗粒是一种聚合的液晶微粒,在水中保持球形(图1b)。手性颗粒的本构关系是电-磁耦合式的,通过在偶极条件下分析手性颗粒上光力的物理机制,将合力分解为来自Belinfante自旋动量(BSMpS)、自旋角动量(SAMS)、坡印廷动量(P)、能流旋度(×P)以及光梯度力(U)几部分(图1c)。先前的研究通常只考虑单一光力,单个光力随颗粒尺寸增大而增大,而合力可能因为颗粒尺寸增大而减小或变化(图1d)。研究中将仅由手性引起的由S×P产生的力称为手性决定力(CDF),而源自BSMP的力,这些力可以作用在非手性颗粒上,称为准非手性力(QAF),但QAF也会因为颗粒手性参数κ的改变而变化。在不同的颗粒尺寸和手性范围内,手性颗粒上的主导力不同(图1e),例如对于大尺寸和大手性的颗粒,光力的主导项为CDF,而在偶极范围内,主导的光力为手性梯度力,其余时候则是由CDFQAF共同主导。理论中光力各项成分随光偏振的变化如图1f所示。

2. 不同参数下OLF的仿真

为了研究不同参数下的OLF,本研究绘制了OLF随着光偏振(θ)变化的曲线,所有曲线均呈现正弦形状。对于较大的颗粒,例如d = 400 nmκ = +0.2κ = -0.2时,OLF的正弦曲线由于CDF的存在而偏离y = 0区域(图2a)。利用不同的不对称光场,可以得到不同符号的OLF(图2b)。研究发现,OLF曲线从y = 0的偏移距离由手性参数κ决定(图2c),这为评估颗粒手性提供了一种直观的方法。关于颗粒尺寸对OLF的影响,仿真结果显示,对于κ = ±0.2OLF均不随颗粒尺寸单调增长,其符号随颗粒尺寸变化而变化(图2d)。

3. 尺寸依赖性OLF的实验证明

实验中的手性颗粒具有螺旋结构特征(图3a3b)。实验中观测颗粒稳定的横向位移,进而得到颗粒所受的OLF。对于不同尺寸的手性颗粒,在同一种圆偏振光照射下,受到的OLF不同(图3c)。本研究从实验上验证了理论中预测的对于不同尺寸的颗粒,光力的主导项不同(图3d)。此外,实验中还证明了OLF会随着激光功率增大而增大(图3e)。

4. OLF随颗粒手性、尺寸和光偏振变化而反转的实验观测

对于相同手性的不同尺寸的颗粒(图4a)、尺寸相近而手性相反的颗粒(图4b),在同样的圆偏振光照射下,可以得到相反的OLF,这有助于实现对手性颗粒的尺寸、手性分选。而对于同一个手性颗粒,切换光的偏振态,可以实现OLF的大小与方向的变化(图4c4d4e),这一结果有助于实现对手性颗粒的自由操控。

总结与展望

这项研究揭示了自旋旋度场中各种光性质的力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并通过实验证明了一系列参数对手性光力的重要影响。实验验证了复杂的手性光力理论,并为研究手性或自旋相关的光力提供了一个有效的范例,在力探测、对映选择性分选和手性传感方面具有巨大的潜力。


同济大学程鑫彬教授、施宇智教授和新加坡国立大学仇成伟教授为论文的通讯作者。同济大学博士研究生赖成兴为论文的第一作者。其他具有突出贡献的作者还包括同济大学王占山教授、博士研究生黄海洋、夷伟成,意大利CNR纳米技术研究所Alfredo Mazzulla研究员,意大利卡拉布里亚大学Gabriella Cipparrone教授,中国科学院大学温州研究院祖岩研究员,哈尔滨工业大学丁卫强教授、李航博士,清华大学宋清华副教授和台湾成功大学吴品颉副教授。


论文链接:

https://doi.org/10.1103/PhysRevLett.133.233802


——由课题组供稿


免责声明:本文旨在传递更多科研资讯及分享,所有其他媒、网来源均注明出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第一时间后台联系,我们将协调进行处理,所有来稿文责自负,两江仅作分享平台。转载请注明出处,如原创内容转载需授权,请联系下方微信号。

两江科技评论
聚焦“光声力热”超构材料、凝聚态物理、生物医学、智能制造等领域,打造科研人便捷的交流平台,发布优质新鲜的科研资讯。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