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数据回到5年前?
昨天公安部发布了一个数据,很多人都转发了。不知道你有没有从数据种看到机会?或者觉得这个东西和自己无关?
这里面驾校最关注的数字是2226万。
这个数字这个数字后面的数字没人关注,这个数据过往的数据没人关注。所以你会错失天大的机会。(这篇文章数据比真实,建议默默看三遍)
因为这里面隐藏着的是2025年即将到来的一个大趋势!这个趋势可以用一词来概括:分利。
接下来你先看一组数据:
2024年新增机动车驾驶人:2226万。
2023年新增机动车驾驶人:2429万。
2022年新增机动车驾驶人:2923万。
2021年新增机动车驾驶人:2750万。
2020年新增机动车驾驶人:2231万。
上面这一组数据是最近五年的数据,也就是说2024年的新增机动车驾驶人已经达到最近五年最低点。我们可以理解为新增驾驶人回到了2200万时代。这个数字,比2020年yiqing期间的数字还要低。
02
10年以来最低点?
继续再往前看五年数据,这个数据不仅仅是五年以来的最低点,还是10年以来的最低:
2019年新增机动车驾驶人:2943万。
2018年新增机动车驾驶人:3000万。
2017年新增机动车驾驶人:3054万。
2016年新增机动车驾驶人:3314万。
2015年新增机动车驾驶人:3613万。
这是2019年初,公安部发布的数据报道:连续五年平均增量超过3000万人。这是一个连续五年的3000万时代。
03
仅仅是打回15年前那么简单?
那么再看2014年底公安部发布的数据:近五年驾驶人年均增量2000多万。
这又是一个连续五年均增量2000万的阶段。就是再往前推,推到2011年、2010年开始,是一个连续五年的2000万时代。
其实这个2000万时代,是一个以汽车为主要学车人群的时代。当时摩托车新增比较少,甚至可以忽略不计,因为当时摩托车很多地方不用考试,或只是填个卷子,直接发证。
而2024年的2226万里面,估计会有10%左右的摩托车。大家都知道2022、2023、2024是摩托车驾照井喷的三年。这样算下来也就是2000万。
你可以理解为2024年的新增汽车驾驶人并不是回到了2020年的yiqing年2200万时代。而是回到了14年前的2000万时代。
所以,我们看问题要拉开时空看,当你看到这些三个周期的数据集中在一起,有人会说,我发现了:全国范围内驾培的机会在流失,驾培生源在下降。
这是在给自己招生下降找理由而已。
全国下降,不一定你要下降啊!
就像有驾校整天看对手,整天跟着对手走,我说:对手宣布倒闭,你也跟着宣布倒闭吗?
生源数据回到14年前的2000万时代,你可知道14年的驾校数量?
2010年是1万家驾校分2000万生源,2024年是2万多家驾校分2000万生源。
哈哈,很多人看到这里,心拔凉拔凉的,心想:这驾校干不下去了吧?
04
机会来了!
但是......机会恰恰就在这时候出现了!
每一次机会,都在危机之后的重新分配之中!
驾校资质名额的分配、驾校考试名额的分配、驾校考场名额的分配、驾校分校名额的分配......
是不是很好玩?每次机会是不是都是在重新中完成的?
2025年的机会就在一个词:分利!理解了这个词,至少三年无忧。
机会,是一把钥匙,可以打开无数的门,走向未知的道路。
然而,这把钥匙并不是无穷无尽的,如果我们不懂得珍惜和把握,可能就会错过一次又一次的机会。
当然,每一次机会都蕴含着危机,因为我们不确定未来驾培会发生什么,但正是在危机之后的重新分配中,我们才能给自己带来新的希望。
分利:可以解释为“分化+盈利”。
1、2025年驾校开始严重分化。
2、驾校盈利者生,不盈利者死。
接下来的2025、2026,2027,不是驾校亏损会死掉,不盈利就会死掉。因为我们喊了10年的寒冬,才刚刚开始!
有人不信2025驾培寒冬刚刚开始,会幻想2025已经探底。
前面的种种数据,已经说明了一切!懂得自然懂,不需要再解释了。因为分化加剧后,只有分化出来的“虹吸驾校”才能盈利。
这里说的虹吸驾校,
他们不仅仅是虹吸学员,更是说虹吸利润!
他们不仅仅是虹吸学员,更是说虹吸利润!
他们不仅仅是虹吸学员,更是说虹吸利润!
在危机之后的重新分配中,学员会被他们吸走,利润更会被少数的这部分驾校吸走。
所以,我们需要思考和选择。2025年的交叉路口,你要选择是你虹吸别人,还是别人虹吸你?
所以,2025年我们不能沮丧、更不能停滞不前,而是应该积极主动地尝试新的机遇,重新分配自己的精力和资源。
去找到自己驾校的打法,去虹吸!去做利润!
我们一个客户昨天打电话,2024一年的利润顶过去5年的利润。另一个客户招生1000人比过去招生10000人利润还高。在90%的驾校都说不挣钱的大环境下,为什么会出现这种不可思议的现象?
因为他们就是用的虹吸打法,去吸学员,去吸利润。
驾校分化、这种重新分配的过程并不轻松,需要我们勇于面对自己内心的挣扎和迷茫。
在每一次危机之时,一定是新的机会来了。
更多趋势,可以加微信聊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