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窑一宝”霁红釉,这红真漂亮!—— 域鉴秋拍重点推荐拍品

文摘   2024-10-19 19:00   湖南  




清乾隆·红釉盘(官)



LOT 1068 

清乾隆·霁红釉盘(官)

规格:口径20.5cm,高4.5cm


该盘撇口,弧腹,浅圈足。造型端庄周正,釉水凝厚莹亮;盘心及外壁施霁红釉,呈色浓郁,口沿一道白色“灯草边”,对比鲜明,饶有意趣。


“霁红”,又称“祭红”,《景德镇陶录》卷十称:“<肆考>纪,明厂窑做‘祭红’,沈阳唐公记,今厂器做‘霁红’……盖宣窑造此,初为祭郊日坛用也”。霁红是铜红釉的一种,以铜为发色剂,高温,在还原气氛中焙烧而成。通体覆盖高温铜红釉的技艺,乃元代景德镇窑之首创。及至明代,霁红釉有鲜红与宝石红。鲜红釉,作为永乐年间御器厂的得意之作,其釉色绚烂耀眼,釉层饱满若凝脂。而宣德时期的霁红釉,更是在此基础上更上一层楼,釉质愈发晶莹剔透,釉色深邃如红酒,世人皆赞其为“宝石红”。陆廷灿在《南村随笔》有言:“宣德祭红,以西红宝石末入泑”,可见釉料成本之高。永宣红釉器在器口边均显淡青白色,俗称“灯草口”,是高温烧制过程中,红釉流动形成的自然现象。



这种红釉的烧制技术,自永乐及宣德年间成功烧制后,因制作繁复、耗资巨大且良率极低,一度废弃不造。直至康熙年间,这一技法才得以成功复兴,并在乾隆时期达到了新的艺术高度。


《景德镇陶歌》记述:“官古窑成重霁红,最难全美费良工。霜天晴昼精心合,一样抟烧百不同”。这种红釉的烧制技术难度非常大,自永乐及宣德年间成功烧制后,因制作繁复、耗资巨大且良率极低,一度废弃不造。因此宣德后霁红器产量锐减,成化时偶见佳品,嘉靖始因物料、技术难以支撑,用低温矾红器代替高温铜红器。直至康熙年间,这一技法才得以成功复兴,并在乾隆时期达到了新的艺术高度。乾隆时红釉品种很多,此时的霁红呈色已非常稳定,霁红器产量大、质量精,成为红釉大宗。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此件清乾隆·霁红釉盘(官),釉面肥腴润泽,整体呈色明艳均匀,展现了霁红釉特有的深沉与华贵,为乾隆一朝霁红釉器之佳品。


釉色深浅匀净,红釉凝浓而釉质光润,口沿处巧妙留有一线“灯草口”,与红釉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是乾隆霁红水平之典范。



下载域鉴拍卖官方APP,

或扫描下方二维码进入抖音直播间,
即可线上参与域鉴2024秋拍!

识别上方二维码
下载域鉴APP

保存图片到相册
打开抖音扫一扫

域鉴文物商店

域鉴
每天看域鉴,轻松玩收藏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