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寺院过堂时,你有没有看见过这样的场景:大众唱念《供养偈》的时候,一位僧人一手拿“小刀”,一手拿“小手”,从供台上取一些饭粒放到五观堂门口的台子上。你知道这是在干什么吗?
其实这是过堂时施食仪轨,叫出生食,也就是施给众生食。在仪式中,僧人用出食刀手,在应量器中取七粒米或指甲许的面条送至施食台,通过念诵,观想饭粒可变无量无数如须弥山,施予大鹏金翅鸟众等,以此体恤饥困众生,愿他们同得饱满并去除悭贪。
什么是“悭贪”?
“悭贪”是“悭吝”和“贪婪”的合称。其中,“悭吝”指的是吝啬、小气,不肯施舍或分享;“贪婪”指的是对财物、权力等的过度追求和占有欲。
《禅林象器笺》:“僧众入斋堂进食不着不贪,是为过堂”。
在“出生食”的仪式中,出家人通过将食物施舍给众生,这一仪式不仅是对饥饿众生的慈悲,更是对自己内心的一次审视。它让我们反思自己的贪婪和浪费,学会珍惜每一口食物,感激每一份所得。
为何要施食?
那么为何要给大鹏金翅鸟等施食呢?这不得不提起这样一个传说。
传说金翅鸟以龙为食,《长阿含经》中记载,龙有三种难避之苦,其中之一便是为金翅鸟所食,唯几大龙王能免。
龙王眼见自己的种族被金翅鸟所吞已临灭绝,便来到佛所,乞佛慈悲,解救危机。佛送龙王一件袈裟,对它说:“将此袈裟拆成丝缕,每龙角上挂一缕,这样金翅鸟就不能搏龙而食了。”
从此大鹏金翅鸟再也无法吃龙,饥饿难忍,也来到佛所,对佛说:“世尊!您对龙慈悲,我却没了吃食,没了龙,我该吃些什么呢?”
佛说:“你今生吃龙,龙来生吃你,互相吞食,无有了期。你要戒杀生,从今以后,不要吃肉,吃斋食吧。”金翅鸟问:“我吃什么斋食呢?请世尊指示!”佛说:“自今天开始,我叫弟子在午斋时,送一份米饭给你,足够你吃饱的,不要担心!”
后来,佛子们在午斋时,都会送出七粒米,一粒米变成七粒,七粒变为四十九粒......以此变化为无量米,足够金翅鸟所食。
降伏“悭贪”当如何?
除了施食之外,还有哪些方法可以降伏“悭贪”?
●意识到悭贪的存在
首先要清楚的知道,我们非圣人,多多少少都有“悭贪”的心。我们现在一切贪婪、吝啬之心都是无端的我执引起的,这不但现下会让自己感到孤独和焦虑,也是修行路上的绊脚石。如果不能意识到这一问题,盲目的认为自己很“大方”很“无私”,又何谈改变?
●尝试做义工
我们寺院时,总会看到很多在家人热络的互称“师兄”,即使相互之间不认识,遇到困难时总有人上前帮忙,他们不为回报,只是沉浸在奉献自我,无私付出的喜悦里。
我们想要降伏“悭贪”,亦可以试试去周围寺院做做义工,体验“无我”的快乐。
●在生活里帮助别人
如果没有时间专门去寺院做义工,在日常生活留心观察,也可以看到很多力所能及可以帮助别人的事。一句“需要帮忙吗”,不单打破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冷漠,更会减少自己心中的我执与贪念,长养慈悲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