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介石败退台湾前想枪毙张学良,宋美龄:你敢杀他,我立刻就离开

文摘   2024-11-25 08:48   山西  

1956年10月31日,蒋介石迎来了他的七十大寿。那一天,众多名人与政要纷纷前来祝贺,场面热闹非凡,络绎不绝的宾客们共同见证了这一重要时刻。


尽管年岁已高,但蒋介石的精神状态却异常饱满,他面带笑容,热情地与众人合影、打招呼,展现出他的亲切与活力。这种热情似乎与他那坚如磐石的意志相得益彰,令人感受到他那非凡的个人魅力。


蒋经国悄然呈上一份雅致礼盒,轻声道:“父亲,此乃张先生特为您精选的寿辰之礼。”


张学良,蒋经国口中的“张先生”,乃同一人也,此称呼背后,藏着一段历史的微妙与人物的深邃。


为了表达贺寿的诚意,张学良精心挑选了一块珍贵无比的瑞士金表。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收到这份礼物的蒋介石脸色顿时凝重起来,随即他命人回赠了一张泛黄的旧日历和一双女式绣花鞋,令场面变得颇为尴尬。


张学良接获“回礼”,脸色骤变,如丧考妣。思绪随那泛黄日历飘远,重返二十载前岁月。



【01、西安事变,逼蒋抗日】


在1931年的“九一八事变”中,日本公然出兵侵犯东北,当时担任“中华民国陆海空军副总司令”的张学良少帅却采取了“不抵抗”政策,即使面对攻击也保持沉默,最终将富饶的东三省轻易让给了日本人。


此后,日本野心膨胀,妄图“华北自治”,张学良铭记国恨家仇,决心觉醒,誓与日军抗争到底,捍卫尊严!


然而,他的结义兄弟、当时的国民政府主席蒋介石却持不同观点,他认为在抗击外敌之前,应先平定内部纷争,即“攘外必先安内”,因此将重点放在消灭国内的共产党势力上。


1936年12月4日,蒋介石亲临西安,责令张学良、杨虎城立即率领东北军、西北军开赴陕北进行“剿匪”行动;若不从命,则威胁要将这两支军队调往福建和安徽。这一指令对当时中国政治局势产生了深远影响。



张学良恳切呼吁:“日寇侵我中华,若自相残杀而忘外患,吾与东北军将士皆难从命。望能止戈息战,共赴国难,齐心御敌!”


然而,蒋介石对张学良的疑虑与担忧却置若罔闻,他愤怒地指责张学良:“你莫非想违抗军令不成?即使你持枪相向,我的‘剿匪’计划也绝无更改之可能!”


张学良怒火中烧,额上青筋凸显,却难抑理智未拔枪相向,终是愤然摔门,离席而去。


西安的学生在五天后进行游行请愿,期望蒋介石能够改变剿共计划,转而共同抗日。然而,蒋介石却下达命令,让学生部队架起机关枪。张学良得知后迅速介入,他费尽周折终于拦下了游行学生,并郑重承诺会将他们的请愿书转交给蒋介石。


张学良怒不可遏,脖子一挺,厉声质问:“你的枪口不对着侵略者,反倒对准了无辜学子?!”


两人再度会面,气氛依旧凝重,最终以无言的沉默结束了这场不愉快的交流,各自离去,心中皆存芥蒂。



在12月11日的夜晚,蒋介石精心策划了一场“鸿门宴”,席间他公布了新的军事部署。自即日起,中央军将接替东北军和西北军的“剿匪”任务,这一决策成为了当晚宴会上的重要议题。


张学良东北军与杨虎城西北军,需撤离西安,转往东南方,此决策昭示新动向。


张学良与杨虎城不愿被动等待,于是和将领们商议采取果断行动。经过一致决定,他们计划在12月22日发动兵谏,以推动蒋介石抗日。


在12月22日清晨5点,东北军应张学良之命,将蒋介石拘捕于华清池。


蒋介石闻讯后迅速破窗而逃,却不慎摔伤了背部和小腿。行动受限的他只好藏匿于一块巨石之下,然而还是被东北军发现行踪,最终被“拘禁”。



张学良、杨虎城紧握重权,随即向全国发布通电,阐明了“遵循中山先生遗训,全面终止内战”等八项救国方针,彰显其救国决心。


经过两周的斡旋和调解,由多方代表参与,蒋介石最终接受了“抗日救国八项主张”,决定停止内战,并与中共携手共同抵抗日寇。此举象征着国共合作的再次尝试,以期在抗日战争中共同抵御外敌。


西安事变最终通过和平方式得以解决,这场危机终于走向了和解的道路。


然而,蒋介石却在此关键时刻提出让张学良护送他赴南京。尽管众人觉得此行充满风险,但张学良在好友宋子文、宋美龄的担保下,毅然决然地支持了蒋介石的要求,力排众议,展现了坚定的决心。


张学良临别前,亲笔密令杨虎城,委于学忠暂掌东北军帅印,并谕其遵从杨虎城调遣。


登机之际,张学良笑对副官吕正操言:“三日之后,吾定归,届时盼诸位设宴以待,共庆重逢之喜!”


五十五年光阴匆匆,重逢之际,吕正操与少帅张学良的再次相见,出乎众人预料。



【02、长达半个多世纪的幽禁岁月】


西安事变后,蒋介石从西安飞往洛阳,次日即发表《对张、杨的训词》。声明虽简短,却透露出坚决与警示。读完这份训词,人们不禁会对未来的走向充满关切,期待这场风波能带来和平的新契机。


在演讲中,蒋介石不仅坚决推卸责任,声称自己始终将国家生存置于至高无上的地位,更将张学良、杨虎城诬蔑为反动派,指责他们煽动军队,企图制造危害。


12月26日下午,蒋介石的专机抵达南京后,张学良随即被“软禁”。


身处他人屋檐下,为求安身立命,不得不暂且收敛锋芒,谦逊以行。


为了获得蒋介石的谅解,张学良违背自己的心意,写下了一份“认罪书”,在这份文件中,他将所有的责任都承担了下来,以此表明自己的诚意。


然而,蒋介石却并未打算轻易放过这位结拜兄弟,尽管他年轻自己14岁。


此时的张学良已如瓮中之鳖,生死未卜,全看蒋介石的一念之间。处境堪忧的他,如今已是任人宰割的鱼肉,毫无退路可言。


同样焦虑的,不仅有张学良,还有他的贤妻于凤至,以及宋美龄和蒋介石的亲属宋子文。这种情况牵动着多方复杂的关系与情感,各方都在等待着局势的转变。


宋子文与宋美龄曾向张学良明确保证,委员长绝不会加害于他。然而,如今他们的誓言似乎已被遗忘,因为蒋介石的行为已经违背了当初的承诺。


宋子文愤怒地指责蒋介石,并以“政治流氓”这一词语形容他。同时,他还向蒋介石发出警告,如果蒋介石胆敢对张学良执行死刑,他就会揭露蒋介石的全部秘密。


凤至急电国民政府,誓若汉卿(张学良)有危,必将藏于伦敦汇丰保险柜的九一八后中央及委座密令公之于众,呈交国际联盟,以明真相。



宋美龄多次向蒋介石施加压力,确保得到他的肯定答复后,随即给于凤至回电:“令兄汉卿之事,请仁姊放心。委员长会坚守承诺,全力保障令兄的安全。”


经过各方的不懈努力,蒋介石最终同意不处死张学良,但并未能完全免除其刑罚。尽管如此,张学良得以保住了性命,逃脱了死神的魔爪。


1936年12月30日,蒋介石将张学良交予军事法庭审理。经过军法会审,判定张学良因首谋伙党并以上官暴行相胁迫,被依法判处有期徒刑十年,并被剥夺公权五年。


此后,蒋介石更是虚伪地为张学良求情,企图说服国民政府委员会同意张学良“戴罪立功、积极改过自新”。然而,他的真实意图却难以掩盖。最终,由于他之前的背叛行为,这一阴谋也未能得逞。


1937年1月4日,国民政府委员会第22次会议上,蒋介石的主张被采纳。尽管张学良对此表示特赦,但决定仍将其交由军事委员会进行严格监管。


张学良自此被剥夺自由,步入长达半世纪的囚禁岁月,生活黯然无光。


年仅三十六岁的张学良,在这一年里风华正茂,正值壮年。



为了阻止张学良被中国共产党和东北军成功营救,蒋介石采取了多种措施。


初时,张学良被频繁迁徙于各囚禁之所。


从1936年至1961年,张学良经历了十多个住所的变迁,他如同被操纵的傀儡一般,在蒋介石的控制下,先后辗转于南京、上海、贵州、重庆等地,最终落脚台湾。


1961年,年届花甲的张学良,得蒋经国助力,终在台北北投觅得安居之所,过上了相对稳定的生活。


再者,对张学良的囚禁之地进行了严密的防御工事加固,确保其安全无虞。


蒋介石每次转移张学良的关押地,都会亲自下令加强安保措施,宪兵队在张的场所周围设置防空炮台、挖掘地道并建造防御工事,以严密的防范方式保护其安全。这种行动展现了双方的高度紧张与敏感态势。


张学良虽陷囹圄,失去自由,然其幽居岁月,物质待遇尚属优渥,公正而论,生活尚算舒适。


张学良虽失去人身自由,却享有独特的奢华生活。他拥有于凤至、赵一荻等红颜知己的陪伴,享用着从美国进口的橙子、咖啡和面包等美食。生病时,他也请当地最好的医生为他治疗。蒋介石曾在日记中提及,为了满足张学良的生活开销,需要花费一个步兵团的经费。


张学良昔日雄踞东北,财力雄厚,自不必说,更有宋子文这等豪门挚友鼎力相助,实力不容小觑。


张学良身处优渥,却难掩忧郁。夜深人静,他常以京剧《四郎探母》中的一句吟唱抒发情怀:“犹如笼鸟,羽翼虽丰,难展长空。”



张学良与旧友紧抓每寸机遇,奋力争取早日挣脱束缚,重获自由。


张学良被拘禁后,其亲信心腹霍守义将军曾找到蒋介石谈判,提出条件:“委员长若需要我们出征,我部毫无异议。但我们必须确保副总司令张学安全,否则我无法保证部队是否还会忠诚于您。”


1938年,抗战烽火连天,张学良趁张治中主席访凤凰山之机,恳切请求:“文白兄返京时,请转告蒋公,国难当头,吾欲率东北军,赴前线抗日,共赴国难!”


张治中眉头微蹙,语气中带着一丝犹豫:“或许,汉卿亲笔书信一封,我代为转呈委员长,如何?”


张学良心怀感激,挥毫书就一信交予张治中,然而期盼良久,仅得戴笠转达:“委员长嘱先生潜心向学。”


张学良闻言怒火中烧,愤慨道:“满口读书,却置国家于不顾!这广袤国土,除凤凰山外,何处能觅得一方宁静书桌?”



1945年,抗日战争取得胜利,张学良所判的“十年刑期”即将期满,然而蒋介石却并未有释放他的计划,这一转变引人猜测。


蒋介石某日询问戴笠关于张学良的近况,戴笠回应道:“张先生近来常感沅河鱼儿众多,垂钓却颇感困难。”


蒋介石顿时领悟:“他这是在暗示我,以目前的情况,想要钓到合适的鱼并不容易。换言之,现在释放他出来才是明智之举。”


蒋介石随即赠予张学良一根进口的美国钓鱼竿,张学良握着这根伸缩自如的鱼竿,却感到内心的失落:“这是暗示我要能屈能伸,继续在此地逗留吗?”



历经岁月沉淀,张学良终迎转机,一年光阴静候,契机悄然而至。


蒋介石于1946年在贵阳黔灵公园私下会见了张学良,彼时他面临诸多压力。在此次会议中,蒋提出愿释放张学良,但后者需接受三项条件。


在九一八事变发生时,国民政府向他发出了密电。要求他对此事件作出回应,交出相关情况说明,以便进一步处理。同时,也期望他能够配合政府的工作,为国家安全稳定作出贡献。


重获自由之际,我毅然决定远赴他乡,踏上异国的土地。此决定,是对过往的告别,亦是对未来的期许。


经过深思熟虑,张学良不愿将西安事变的责任推给中共以求自身自由,也不愿流亡海外。因此,他毅然拒绝了蒋介石提出的条件,决定承担起自己的责任。


1949年,蒋介石在撤离大陆前往台湾之际,下令处决了西安事变的另一位关键人物杨虎城。得知他有意对张学良采取同样手段时,宋美龄及时出面调解,成功阻止了这场可能的悲剧。


西安事变时,张学良不图金钱与地盘,唯愿献身。若对他不利,我即离台,将西安真相公诸于世。



同时,张学良的夫人于凤至也在美国积极努力,为营救张学良而造势。在国内外舆论的压力下,蒋介石再次放弃了处决张学良的决定。



上世纪五十年代,张学良被带往台湾后,为求得自由之身,他向蒋介石递交了多份深刻反思和忏悔的文件,其中包括《悔过书》和《西安事变自述》。在这些文件中,张学良对自己的过往行为进行了深刻的反省。


据闻,蒋介石观后颇为满意,然而后续发展却未如人所愿,此事便就此作罢。


张学良,被幽禁二十载,岁月已远超其“应赎”之期,自由之影遥不可及。


为了获取蒋介石的青睐,张学良献上了他珍藏多年的无价之宝——一块金表。然而,蒋介石欣然接受礼物后,却并未履行承诺。


他差人赠予张学良一份特别的礼物:一本尘封的1936年日历,与一双精致的女式绣花鞋,寓意深远。


蒋介石对西安事变始终耿耿于怀,他对张学良的怨恨似乎难以释怀。在他的心目中,张学良必须像受束缚的古时女性那样,行动受到严格限制,无法自由出入各种社交场合,只要他仍健在,这种局面就不会改变。


张学良再度受挫,未能如愿以偿。


然而,他与蒋介石之间的较量并未就此终结,彼此间的“斗法”仍将持续。


某日,张学良心情沉重,将一只鸟笼连同其中的鸟儿一并赠予蒋介石。其暗示之意,自不待言。


蒋介石同样行事果断,立即派人向张学良赠送了一个更大的鸟笼,并附带口信:“我深爱鸟类,你在山上尽情捕捉,我这里有足够的笼子来安置它们。”



在自由的希望似乎逐渐消逝之际,正当张学良心生放弃之念时,宋美龄于1975年4月5日带来了一个重大消息:蒋介石已经离世。


在摆脱了蒋介石的束缚后,张学良理应重获人身自由。


然而,他很快又得知了一个令人不安的消息。蒋介石在生命垂危之际,特地告诫接任的蒋经国要小心行事,切勿纵容猛虎归山,以保国家安稳。


张学良在命运的蹉跎中已度过了漫长的74年,被囚禁的他,岁月沧桑未能改变他的忠贞与信念。曾经的风云人物,如今已成为历史长河中一颗沉静的沙砾,心中的苦楚无人知晓。蒋家王朝早已远去,但蒋介石却仍心存戒备,似乎担心他会再次构成威胁,这令人感慨万分。



征得蒋家许可,张学良亲赴墓地,祭奠其上司及挚友,挽联寥寥十六字,寓意深远:“情深义重,缅怀往昔;兄弟虽逝,精神永存。”


情深似海,关怀备至,犹如血浓于水的亲人,无微不至。


政治观念之争,犹如尖锐对立,彼此间似乎弥漫着无形的敌意,犹若深仇大恨般难以调和。


随后,蒋经国虽对张学良无刻骨仇恨,却严格遵循父命,誓守囚禁张学良之承诺,决意执行至终。


13载岁月流转,蒋经国不幸辞世,张学良于耄耋之年,终窥见自由之光。



【03、重获来之不易的自由】


1990年春三月,历经波折与多方协调,张学良终获梦寐以求的自由,这一刻,是他漫长等待后的璀璨曙光。


时光荏苒,距西安事变风云变幻,已历五十四载春秋。


张学良,昔日满腔热血的青年,岁月流转间,已蜕变为淡泊名利的耄耋智者,心境平和,无求于世。


张学良获释后,某次访谈中轻描淡写提及:“蒋先生胸怀有限,似只容己身。”


赵一荻在一旁连忙提醒,她轻声道:“此处不宜提及此类话语。”


张学良因多年的软禁生活而高度警觉,此后无论记者如何暗示或试探,他始终守口如瓶,绝口不提与蒋介石相关的任何事情。


张学良携妻赵一荻,五载后定居夏威夷,直至千禧年后首年辞世。


他安然离世,享年百岁有余,跨越了一个世纪的沧桑。



【04、总结:】


张学良晚年回首往昔,感慨万分:“西安事变后,我的人生仿若画上了句号。”


张学良因民族大义而暂时拘禁蒋介石达14日之久;然而,出于个人恩怨的考量,蒋介石则将张学良囚禁了整整54年。


蒋介石为何始终不愿释放张学良?这其中包含了复杂的历史背景和深层次的政治原因。或许,这也反映了当时中国政治乱局中的某种必然吧!然而,历史的真相往往隐藏在层层迷雾之中,难以窥见全貌。


蒋介石对张学良的情感,大抵可以用“既恨且惧”来形容。恨其不争,怕其太争;恨其软弱,怕其强硬;恨其无谋,怕其有谋——这种复杂的心态,正是蒋介石面对张学良时内心的真实写照。


他怒斥张学良,既违背军令不“剿匪”,又胆大妄为挟持他,实则助力中共,行为令人愤慨。


惧张学良心生异志,其于东北军中权势显赫,威望隆盛,恐将撼动己身地位,危及统治根基。


西安事变,不仅是张学良命运的转折点,也悄然扭转了中国历史的轨迹,重新定义了世人对这位将领的评判。


西安事变前,张学良曾被视为纨绔子弟,沉溺于女色,并在关键时刻未发一枪便投降。然而,正是这位曾被质疑的将领,后来在中国近代史上扮演了举足轻重的角色,成为不可或缺的历史人物。


西安事变后,张学良在中共眼中成为了令他们深感遗憾的民族英雄,一位功勋卓著的千古功臣。


抛开党派偏见,张学良在“九一八事变”后深受震撼,其爱国之心昭然若揭,无可置疑。


张家父子,皆因拳拳爱国心,方陷此困境。若非心系家国,焉能遭此境遇?其自白:“若非爱国,吾父子岂会至此?”道尽心中辛酸与无悔。


张学良仅凭此举,便足以在历史长河中镌刻不朽之章。

历史在现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之所有拥有的今天,只因为旧人所铺的历史!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