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引领、创新驱动,加速羊场产业“新飞跃”
崇明区三星镇平安村党总支将党建工作深度融入羊场发展之中,通过强化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为羊场的转型升级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
构建党建引领“新机制”。成立羊场产业升级工作领导小组,由平安村党总支直接领导,负责统筹协调羊场改造基建、技术引进、市场开拓等工作。通过定期召开与合作企业的联席会议,研究解决羊场发展中遇到的实际问题,确保各项决策科学高效。同时,依托“党建+合作社”模式,推动平安经济合作社混改,在原经济合作社下成立农业产业部,专注于协助村产业发展,形成村管、共养、企销的模式,实现资源共享、风险共担,共同推动羊场向规模化、标准化、生态化方向发展。
推进科技创新“强引擎”。平安村羊场积极引入现代化养殖技术,如智能监控系统、自动化喂养设备等,大幅提升了养殖效率和羊只健康水平,保证崇明纯种白山羊产出效率。同时,与上海交通大学农业与生物学院建立合作关系,探索葛根饲羊,推广生态养殖技术,积极为产业发展构筑农业科技平台,成功落地崇明药膳羊循环产业示范基地,打造“平安葛根羊”产品品牌,深度挖掘肉质优势和附加保健功能,实现生态循环养殖。
搭建人才培育“大平台”。平安村党总支注重人才队伍建设,依托平安村“五老议事会”的“传帮带”青年人才培养计划,组织养殖技术培训、外出考察学习等活动,培养了一批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同时,吸引在外成功人士返乡创业,为羊场发展和本村产业建设注入新鲜血液,形成人才聚集效应,充分利用本村人才资源,实现“共创,共营,共赢”。
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擦亮平安羊场“金名片”
平安村党总支坚持生态优先原则,将绿色发展理念贯穿于羊场发展的全过程,努力打造绿色、健康、可持续的养殖模式。
打造生态羊场“示范点”。对羊场进行生态化改造,建设污水处理设施,实现粪污资源化利用,减少环境污染。同时,回收林地杂草作为白山羊饲料,形成“杂草饲羊、羊粪肥田”的循环经济模式,既保障了羊只的营养需求,又促进了土壤改良和生态平衡,实现了农村环境治理与产业发展的有机结合,探索出了一举两得的环境治理新路径。
达成双链联动“新合作”。平安村党总支主动探索乡村特色农产品合作销售与循环利用的新模式,依托本村优质白山羊养殖资源与海安村等相邻村庄的农产品优势,将“平安羊”与特色玉兰菜组成乡村肉菜套餐,共同打造崇明乡村好物品牌,实现三星镇养殖链和种植链的融合发展,带动多村经济共同增收。同时,积极利用玉兰菜相关农业废弃物,作为羊饲料循环利用,实现农业垃圾的资源化利用。
提升品牌影响力“新高度”。平安村“十里羊场 欢乐牧场”积极参与区“选调生崇明好物推介”等农产品展销会等活动,通过现场品鉴、媒体宣传等方式,扩大“平安羊”品牌知名度。同时,设计品牌IP形象、各类礼盒等,利用电商平台,拓宽销售渠道,打通会员制、订单式养殖模式,实现线上线下融合发展,让“平安羊”走出海岛,走向全国。
文旅融合、多元发展,开启乡村振兴“新篇章”
崇明区三星镇平安村党总支依托羊场产业优势,结合当地自然风光和民俗文化,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推动农文旅深度融合,为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
开发乡村旅游“新线路”。依托平安村“十里羊村 欢乐牧场”,打造“羊文化体验园”,设置观光牧场、亲子牧场、科普教育基地等功能区,吸引游客前来体验乡村生活、了解羊文化。同时,结合周边自然景观,开发徒步、骑行、摄影等旅游项目,丰富乡村旅游产品供给。
举办特色节庆“新活动”。定期举办“平安羊文化节”,包括羊肉美食节、羊文化展览、乡村音乐会等,通过特色美食、文化展示、民俗体验等形式,吸引游客参与。深入挖掘并传播白山羊养殖背后的文化故事与生态价值理念,最大化拓展羊文化内涵外延,提升平安村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树立养羊家庭“新风貌”。构建“养羊家庭”——“企业孵化”——“十里羊村”的产业发展结构,推动具有繁殖能力的母羊进村进户,同时鼓励村民积极加入产业发展大潮,经营乡村羊肉馆、农家羊汤馆、自家羊肉铺等商业店铺,让家家户户都成为乡村振兴的“发起人”和“受益者”,让原有羊场的“空场子”转变为群众的“钱袋子”。
(来源:“崇明党建”微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