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打通长期资金入市的堵点?

财富   2024-11-24 23:01   加拿大  

作者:何佳@来源:何佳唠嗑

中国打通长期资金入市的堵点?

何 佳

      今年9月,中国证监会会同中央金融办出台了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的指导意见,着力打通社保、保险、理财等资金入市的堵点、痛点,培育鼓励长期投资的市场生态。中国证监会主席吴清11月19日在第三届国际金融领袖投资峰会上表示,突出加快推进投资端改革。会上他说:“在座有很多的长期投资,当然长期投资、短期投资我们都是欢迎的,但现在市场上更需要把长期资金入市的堵点打通。”


      众所周知,美国的二级市场有着长期稳定的投资回报,对国际投资者而言,美国的二级市场应该是最好的二级市场,也是耐心资本或者长期投资最喜欢的地方。这主要是由于美国二级市场具有完整的法律和监管体系,又具有很多“从0至1”引领全球的科技创新企业。当然投资者在全球二级市场投资可以进一步的分散风险。正如我多次强调的,由于A-股的另类投资产品性质依然存在,海外投资者投资A-股应该是倾向于短线投资。短线投资我们也必须欢迎。企图通过引进外资长期投资者是不现实的。而培育国内的机构投资者,着力打通社保、保险、理财等资金入市的堵点、痛点,培育鼓励长期投资的市场生态也是一个长期的挑战。


      那么长期投资的堵点如何打通?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理解A-股是一个另类投资产品。其次要理解A-股的另类投资产品特质是由于我提出的中国金融体系的主要矛盾,即金融问题的全局性和渐进性改革的局部性之间的矛盾。这个矛盾我认为是会长期存在的,因为这一矛盾是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所决定的,体现了现代金融实践和我们改革开放的特征。这也就说长期资金入市的堵点可能长期存在。如果一定要打通,可能需要强大的行政干预,但是这个也很难,毕竟金融体系是非常复杂且极其庞大,真正要发挥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功能,市场化机制也是必不可少。也许要发挥中国优秀文化的作用,或者仁、义、理、、信的道德规范,这个可能更难,因为中国的优秀文化在复杂的环境中很难保持。


      中国的历任证监会主席都把引入耐心资本作为一个主要工作,但是成效甚微。1998年中国开始推动机构投资者的工作,主要体现在公募基金的建设,和引进合格的境外机构投资者(QFIIs)。以下我们分别讨论进行简述。

公募基金

Public Offering of Fund

      我们现在谈起中国证券投资基金行业的起步,一般以1997年11月14日《证券投资基金管理暂行办法》颁布之后的1998年3月27日,南方基金管理公司和国泰基金管理公司分别发起设立的规模均为20亿元的两只封闭式基金(基金开元和基金金泰)作为起点。1998年,我国一共设立了6家基金管理公司,分别是国泰基金、南方基金、华夏基金、华安基金、博时基金和鹏华基金。1999年,又有嘉实基金、长盛基金、大成基金、富国基金等4家基金公司获准成立。这10家基金管理公司是我国第一批规范的公募基金管理公司,也被市场称为“老十家”。大力发展机构投资者在当时也是中国证监会培育耐心资本一个重要举措。推出公募基金的初衷是基金要为稳定市场服务,把基金看成是中国市场理性机构投资者的生力军。


      在此期间,2000年的基金黑幕事件影响深远。财经杂志的文章引起了轩然大波。证监会主席周小川也公开表态,欢迎新闻媒体、报刊杂志对证券业、资本市场发表意见,同时表示监管部门对于调查属实、确有证据的违规行为一定会给予依法处理。


      2000年6月,嘉实基金管理公司内部“地震”。6月12日,根据总经理洪磊的提议,嘉实基金管理公司以公司的名义,提请中国证监会审查公司董事王少华的任职资格。过了三天,嘉实基金管理公司召开董事会,王少华获董事长马庆泉授权主持会议,通过了罢免总经理洪磊的决议。这起风波在有关新闻媒体的披露下揭示了嘉实基金内部关于投资理念的长期争论。这场争论的焦点,就是证券投资基金究竟应当进行长期分散化投资,还是进行重仓短期炒作。由于此次“内斗”,洪磊受到证券业内的诸多抨击,被认为坏了“行规”。然而,就在洪磊备受指责颇显孤立之时,2001年12月23日时任中国证监会基金部主任张景华发表了“致全国基金经理的一封言辞激烈的信”,批评了部分基金在深圳高速新股认购时的做法,老张在信中说:“在深高速增发A股的申购过程中,有八只证券投资基金申购该股的数量超过了10亿股,由此计算的这些基金申报认购新股金额超过了基金资产规模。该事件再次暴露出有关公司对于“取信于社会,取信于市场”的宗旨根本没有真正的理解,我对此感到十分震惊和愤怒,作为还算有良心的职业工作者,现将我个人的看法告诉你们。”这在业内引起了很大的风波。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作者删除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作者删除

《财经》 2000年10月封面

      这场基金黑幕实际上就是关于公募基金定位和作用的争论,应该说这对我们在目前的环境下考虑我国公募基金的定位也是有意义的。在理论上,公募基金的主要功能是明确的,公募基金源于投资者分散风险的需求,这是公募基金赖以存在的基本条件。公募基金就是为普通老百姓服务的,让广大人民可以分享中国经济增长的好处。基金的架构要尽可能的简单,减少中间成本。从监管层面上讲,公募基金要接受全面的监管,要遵守对投资者的诚信职责,例如,不能偏离事先约定的投资方向,基金的风险管理要透明,要让普通投资者理解基金的构成和作用,为普通老百姓服务。2004年我和我的朋友在《Journal of Business》上发表的一篇论文讨论了这一类问题。基金公司本身就是一个机构,主要管理投资者的钱,这里显然就有代理人的问题。在中国基金公司的股东是一些公司而不是基金投资者,这使得代理人问题更为复杂和严重。我们的道德风险问题存在于社会各个层面,金融体系里的利益巨大,金融机构道德风险问题严重,也很难解决。


QFIIs

QFIIs

      2002年中国证监会借鉴我国台湾的经验,启动了引进合格的境外机构投资者(QFIIs)工作。建立QFIIs机制是在中国加入世贸组织(WTO)时的承诺之一,是中国的主动对外开放的一个举措。引进QFIIs是希望通过境外机构投资者的理性投资理念,能够在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改善、资本市场的发育成熟等方面发挥积极的作用。同时希望这项工作也能发挥对中国资本市场的中、小投资者的价值投资理念和长期持有方式的引领作用。


      在理论上,由于机构投资者拥有较多的可投资金,因此也有比较强的意愿去获取信息;另外机构投资者也具备比较强的投资研究能力,以及较强的能力去挖掘信息。因此,机构投资者一般在投资的策略和模式方面是更具有理性的,而且对上市公司的管理层也能发挥一定的监督作用。中、小投资者一般而言不能对上市公司的管理层进行有效的监督主要是由于他们投资的资金偏少,因此没有太多的监督作用。


      发展机构投资者和保护小投资者权益被认为是现代证券市场发展的两个支柱,这也是中国证监会一直专注的工作。我们当时希望引进的QFIIs,一般应该是长期投资者,最好是境外的养老基金、保险基金等。可惜我们那时引进的QFIIs好像都是投资银行之类的。原因是在于养老基金和保险基金在那时一般是要规避金融衍生品和其他另类投资产品的,而我们的股票市场因为是新兴市场所以是属于另类投资产品的,正好也是这些基金需要规避的种类之一。


      这几年,我们也注意到,有境外的养老基金和保险基金以QFIIs的形式进入中国的A-股市场,也许是由于A-股市场有了一些改善,A-股市场已经有30年的历史了,人们对A-股市场也有了更多的了解。但更重要的是这些境外的养老基金和保险基金已经开始在所在国的资产配置上适量地包含了另类投资产品,例如对冲基金。应该说我们市场的新兴加转轨特性并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我们的股票市场是另类投资产品的特性也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也就是说我们股票市场的风险收益特性并不是一般教科书里所描述的那样。


      大家都会说我们的资本市场是一个新兴加转轨的市场,但是碰到具体问题可能就忘了。比如监管部门总是号召我国的社保基金和保险基金的资金要进入股市,问题是这些金融机构能搞明白我们股票市场的风险吗?能够搞明白股票和债券等其他资产的相关关系吗?如果这些都搞不明白,金融机构该如何配置资产?难道我们的社保基金和保险基金就不需要规避另类投资产品吗?当我问监管部门的人为啥要这么做,通常的回答就是美国也是怎么做的,我们为啥不能。


      理解我们股票市场的特点对股票市场的中小投资者也是重要的。因为监管层老是告诉投资者要长期持有股票,长期持有对真正意义上的股票应该是对的,但是谁听说过投资者应该长期持有另类投资产品。当然对冲基金一般是有较长的锁定期的,那是因为其他原因所致。投资界对金融产品类别的划分,一个重要的标准就是风险和收益之间的关系和特征。我们股票市场的高波动率和相对低收益率,以及相对长的熊市周期和相对短的牛市周期,等等都不符合人们对股票市场的一般界定。 


小结

Summary

      总之,培育长期投资者和耐心资本是一个长期挑战。我们已经做了很多努力,但是效果并不明显。在一个牛短熊长的政策市是很难培育耐心资本的。对一个A-股投资者而言,不断地揣摩政策是最主要的工作。如果觉得政府要救市了,就赶紧入市,一旦猜对了就成功了一半,成功的另一半就是要及时离场。当然猜错了,进去了就离场。其方式就是游击战,打得赢就打,打完了就撤,赶紧跑;打不赢就走,等待时机再来。散户如此,私募基金亦是如此,公募基金和其他机构也是尽可能的或者在监管限制下变相的如此。

何佳,中国第一个FMBA项目创始人。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金融学博士,上海交通大学计算机与数学双硕士;现任山东大学讲席教授、浙江大学求是讲座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讲座教授、上海北外滩金融研究院院长、中国互联网协会投融资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信熹资本董事长;曾任中国证监会规划发展委员、深交所综合研究所所长、香港中文大学教授、清华大学双聘教授、南方科技大学领军教授;曾先后担任中信证券、中投证券、东英金融、同方股份、北方国际、天津银行、银河国际、诚通发展集团、西部梅隆基金公司、一重财务公司、四格互联、君实生物等境内外多家公司独立董事、董事和外部董事;曾作为知识青年到北大荒屯垦戍边,并被推荐进入黑龙江大学数学系学习,毕业后分配到地质部工作。


百万读者都在读

何佳:A 股为什么是另类投资产品?

邱晓华内部演讲:我们正迎来用资本市场代替房地产市场的时代

黄奇帆最新讲话:能把猪吹起来的,往往不是正常的风

【悦享新年】FMBA奇妙书单(附链接)

吴晓波:未来十年,我们所认为的能力将荡然无存

史上最严退市新规正式落地

人间真实!北京,全国最早醒来的城市…

秦朔:创新何太急

人最大的本事,就是靠谱

财政到底有多紧?

负利率时代的泡沫、掠夺和危机!

全球货币再宽松:一次无法降落的飞行

美国人眼中的中国崛起 | 哈佛教授TED演讲

中国最赚钱的公司,要开始去库存了!

成年人的崩溃,都是静悄悄:你能挺过多少坎,就能成多大事

为什么有的人年纪轻轻,思想深度却远高于常人?

杠杆的轮回,众生的焦虑

50句惊艳世人的电影台词:请原谅我戳痛了你所有记忆

由FMBA历届校友推荐的文章集锦,版权属于原作者




FMBA
由港中大-清华联合FMBA2012发起,金融圈里那点事儿,由本项目同学原创或推荐的资讯分享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