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含金量到底有多高?

文摘   2024-09-21 16:38   中国澳门  

“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含金量到底有多高?



引言


2024年9月16日美国斯坦福大学和爱思唯尔开始发布“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随后国内很多高校开始跟风发布关于学校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祝贺信和喜报,其中不乏许多“双一流”高校,如“中国矿业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当然也包括很多普通一本高校,比如“湖南工程学院”,“闽江学院”,等等,好似所有高校突然开始认可这份所谓的“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那这个榜单到底含金量到底如何呢?小编来探究下“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的前世与今生。





一、什么是“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


“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是由美国斯坦福大学的John P. A. Ioannidis教授团队与Elsevier合作发布的一个科学界影响力榜单。此榜单2019年开始首次发布至今已发布了多个版本,每个版本都会根据最新的数据进行更新。该榜单在学术界目前慢慢被大学承认,认为是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和公信力,被视为衡量科学家长期科研表现和学术影响力的一个客观指标。榜单分为“终身科学影响力榜单”和“年度科学影响力榜单”,分别关注科学家整个学术生涯迄今的影响力和本年度的学术成就。


二.具体的评价指标是什么?



该榜单基于Scopus数据库(注意不是WOS的数据库)的引用数据进行系统分析,使用包括总引用量、H指数、HM因子等在内的六种关键因素指标进行打分,从全球约700万名科学家中遴选出排名前2%的科学家。

1. 被引数(Citation Count):这是衡量科学家论文被引用次数的指标,它反映了科学家研究成果的影响力和认可度。在评价过程中,会区分自引(自我引用)和他引(他人引用),并提供自引数据。

2. H指数(H-index):H指数是一个混合量化指标,用于衡量科学家的学术产出数量与学术产出水平。一个科学家的H指数是指其发表的Np篇论文中有h篇每篇至少被引h次,而其余Np-h篇论文每篇被引均小于或等于h次。

3. HM因子(HM-Index):HM因子是H指数的一个变种,它考虑了合著者对论文引用的贡献,并进行了修正。这个指标旨在更准确地反映科学家的学术贡献,尤其是在多作者合作的论文中。

4. 单独或第一作者的文章引用数:这个指标关注科学家作为第一作者或唯一作者发表的论文的引用次数,以评估他们在研究中的主导作用和个人贡献。

5. 综合指标(Composite Score,C-score):这是一个综合了上述多个指标的评分系统,用于更全面地评价科学家的学术影响力

6. 撤稿量,最新版本的榜单中,还增加了被撤论文的数据以及被撤论文的引用/自引用情况,这进一步提升了榜单的严谨性和公正性。


三、含金量?


如果仅从发布机构的角度来评判,“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具有一定的权威性,因为其发布机构比较权威,斯坦福大学、爱思唯尔。斯坦福大学不用多说,是全球顶尖的大学,爱思唯尔成立于1880年,是世界上最优秀的出版商,有着悠久的学术出版历史。两者的结合无疑具有一定的权威性。

但从来源数据上,那就有待商榷,首先是该榜单基于的数据库 Scopus数据库,文献量的角度来看,Scopus确实是一个庞大的数据库。它是爱思唯尔(Elsevier)出版的全球知名的文摘与引文数据库,收录了19000余本来源期刊,涵盖4大门类、27个学科领域,其中包括16,500种同行评审期刊,以及涉及1,200种开放存取的资源。这一庞大的文献量使得Scopus在学术界具有广泛的影响力。但是从质来说,Scopus的质量是远远不及Web of Science,Web of Science的数据库包含(SCI,SSCI,AHCI,ESCI),Scopus数据库虽然文献量大,但是很多质量较差的普刊也在其中,所以从文献评价质量上来看,其引用评价质量出现操纵门槛大大低于Web of Science。所以其出现操纵引用的风险是较大的。还有一点,是Scopus收录的期刊主要还是英文期刊,中文期刊引用较少,如果做一个全球范围内的评价系统,把中文期刊排除在外,小编认为还是有失偏颇的。

从评价标准上,虽然“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的六个评价指标较为全面,但是评价维度方面较为单一,忽视了质的评价。“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其评价指标主要体现在学术期刊论文的量化评价,对于学术专著的引用,忽略了具有发明性或者革命性的专利的评价等质的评价。还有此评价体系如果只看中量的评价,则在量的评价上基于“权威性”较差的Scopus数据则具有较大的操作空间。


四、小编评论:


“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的权威性,从发布机构来看是有的,其评价指标的部分科学性也是有的,但是并不能迷信,并不是说没上这个“名单”的学者就不是全球里优秀的学者。用量化的行为,仅从文献引入的角度来量化评价“科学家”,并以此来划分“科学家”的等级这一做法,本身就不是科学的做法,因为评价维度的单一,评价数据库的缺陷都不能佐证“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的权威性与科学性。特别是小编已经在网上看到,网络上已经人开展了文章操纵引用的业务,我相信多数学者也跟小编一样曾收到过类似的邮件。

回到开头,为什么国内很多高校开始跟风发布关于学校“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祝贺信和喜报”?为什么此榜单自2019年首次发布,短短几年时间就能突然得到全国各个高校的认同。小编认为除了有美国等西方国家长期以来学术,文化霸权的影响的原因,是当前国内“唯SCI””唯论文”等学术环境、浮躁风气的展现,也是国内新一代青年学者反抗旧的学术垄断集团,寻求新的学术评价标准来重建学术权力结构的意愿的集中展现。后面有机会小编会单独拿一期来探讨当前“唯SCI””唯论文”等学术风气现象。

01
特别声明


本公众号免费为公众号读者发布实验室、课题组、高校工作人员、教师招聘,硕博招生,科研信息发布,国际会议信息宣传等各类学术相关活动,如有需求可直接私信工作人员或发邮件到:info@apspublisher.com。 

亚太科学出版社
邮箱:info@apspublisher.com
网址:www.apspublisher.com

APSP开放科学
亚太科学出版社(APSP)是一家迅速扩张的同行评审、开放获取期刊的出版者,坐落于中国香港。我们致力于通过向全球学者、从业者、研究人员和学生群体传播高质量的知识内容,消除科技传播和获取知识的障碍,从而推动全球学术知识生态的建设与发展。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