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层】山水田园旅居目的地梨园村

文摘   2025-01-25 12:00   云南  


赏梨花、看山水、喝咖啡、住农家、品农味……近年来,云南洱源县茈碧湖镇梨园村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以田园风光为特色,培育乡村旅居业态,促进农文旅融合,努力把梨园村建设成为“春有花、夏有荫、秋有果、冬有韵”的绿美乡村乡愁依恋地。


梨园村位于茈碧湖北岸,三面环山、一面临湖,有依山傍水的环境、山清水秀的美景、悠闲自得的意境,因村中有树龄为500年左右的古梨树7480株而得名,最为古老的一棵树龄600年左右,被称为“世外梨园”。全村共有160户512人,居住着汉、白、彝、傈僳四个民族,是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全国传统村落、省级民族文化生态旅游村、省级民族特色村寨等。


“为了让游客来到我们这里,住得舒服、玩得开心。我们在民宿基础设施、配套建设、风格特色等方面下功夫,做到田园乡居与现代生活有机兼顾,让游客在老村老屋中找到‘诗和远方’”。梨园碧湖人家民宿主人赵金荣介绍。


成立乡村旅游协会,充分发挥梨园村的生态环境、民俗文化等优势,大力发展民宿、客栈、农家乐,形成了梨园村乡村旅游“政府引导,自主经营”的良好格局。坚持“以文促旅、以旅兴农”的发展理念,以传统民俗文化赋能乡村旅游,因地制宜打造民俗节庆文化品牌,积极筹办大众喜闻乐见的节会文化活动,举办梨花文化节、农事采摘体验、雕梅技能大赛、民俗表演等活动,丰富游客体验。每年的乡村旅游文化节、海灯会期间游客纷至沓来,让游客体验最原生态的海灯祈福、山歌对唱、白族舞蹈表演等民俗活动,丰富多彩的活动节庆氛围彻底点燃。新建了村民活动中心、老年协会活动室,丰富了当地村民和旅居人群的精神文化生活。


“我们家农家菜很有特色,有烤羊、烤鸡、酸辣鱼、腌肉、腌猪脚等,正宗农家菜,客人来了一拔又一拔,来到这里比较好玩。”阿福客栈主人苏四善说。立足当地食材,让农户开办农家乐分享旅游发展红利,持续打造“农家乐”主题餐饮文化,坐在百年梨树下品美食已成为到梨园休闲娱乐的最重要内容。梨园的美食丰富多样且独具特色,选个农家乐,可尽情享受当地特色美食,特别是烤鸡、烤全羊、烤乳猪、酸辣鱼、生皮等农家菜深受游客青睐。在梨园村,可组织公司团建,可筹办亲朋好友聚会,可开展研学活动,一桌农家菜,一杯青梅酒,已成为游客、旅居人群品味乡愁的另一种方式。


“目前,梨园村共有餐饮民宿经营户14家,房间200多个,从业人员200余人,年均接待游客10万余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500余万元。茈碧湖镇梨园村已逐步成为一个赏湖光山色、品白族美食、享惬意生活等绝美之地。”茈碧湖镇宣传委员尹金涛说。以游客在梨园村居住一周及以上时间来统计,旅居人员以重庆、四川、昆明为主,还有部分退休老年人群,每年350人左右,以日人均消费200元、旅居15日计算,每年旅居创收约105万元。


在发展上,以“生态人居”、“生态环境、“生态经济”、“生态文化”四大工程建设,打造美丽山水田园风光,建设生态农业、生态旅游、生态文化特色乡村。整合项目资金2400多万元,先后实施了生态示范村、新农村建设、停车场等项目,开展村内环境综合整治,完成了四旁绿化和湿地生态恢复工程,硬化了村内外道路,彩绘了墙壁,架设了路灯,新建了环保设施,全面推行了新型农村垃圾管理模式,美化了村容村貌。引进轻奢民宿“茈碧草堂”吸引高端游客,让游客远离城市喧嚣,短暂归隐山林,享受山野之趣、宁静之美。本村返乡大学生开办“梅子树下”民宿,探索乡村旅游新模式,融入康养瑜伽、生态研学、咖啡轻餐饮等业态,为游客提供舒适唯美住宿环境的同时,也让游客拥有原生态的旅游体验,被评大理州2021年度最佳旅游美宿。


“这个地方特别美,我们是昨天来的,一路都是山清水秀。晚上,住在这儿安静。早上起来就是鸟鸣的声音,还有大鹅的叫声把我们叫醒了。太美了,都不想走了。”来自四川的游客童女士和史女士说到梨园之行,赞不绝口。


郁郁葱葱的梨园,井然有序的菜畦田园,错落有致的房舍,“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结构的白族民居,古朴的白族习俗与文化,天然的温泉资源,与种田、种菜、养鱼、放羊、养牛、采摘梅梨瓜果等活动相得益彰,共同组成了梨园村独有的自耕自种、自给自足、自娱自乐的乡村风景,仿佛是陶渊明笔下“世外桃源”再现,给人一种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之美、宁静之美,吸引游客前往赏花、观景、品美食,体验乡村田园生活。

记者:施新弟  赵喜杏 马果清
编辑:施新弟 排版:番田生
审核:施新弟
责编:苏全宝

洱源发布
传播最新洱源资讯,讲好洱源故事。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