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层】洱源山乡 腊味飘香

文摘   2025-01-30 14:00   云南  


春节来临,洱源县哈俏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迎来一年最忙碌的时候,热气腾腾的糯米肠正新鲜出炉,冬至前后腌制的火腿、腊味,在海拔2600多米的农户家里自然风干,飘香的腊味不仅满足了食客的味蕾,更成为了带动地方经济发展的“舌尖上的美味产业”。



在乔后镇哈俏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腊味销售门店,热气腾腾的糯米肠出锅,趁着有点烫嘴,顾客满心期待地尝了一口,味道软糯咸香,各种调料搭配恰到好处,是当地人年夜饭的标配美食。



洱源县哈俏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李竹英: 我们本地人很喜欢吃糯米肠,也是过年餐桌上的美食,前几天已经做了300多斤,一出锅就销售一空,今天是年前最后一次做糯米肠,要做200多斤,大部分都是订单。



清晨,在海拔2600多米的乔后镇文开村江溪小组,薄雾缭绕,村民李福中家座落在四面环山的凹地上。爬上李大哥家的二楼,一排排腌制好的火腿悬挂满整个房间,在烟火的熏染和时间的沉淀下,火腿逐渐染上了独特的风味,也在这里愈发浓郁醇厚。合作社选择与李福中家合作,利用他家的房屋风干火腿。为了保证火腿的色香味俱全,腊味腌制师傅王乔顺会定期不定期到村民家里进行检查和技术指导。



洱源县哈俏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腊味腌制师傅王乔顺:我们腌制火腿就是在猪腿刚刚下下来的时候,趁猪腿还热乎乎的,就均匀地揉上一层本地产的乔后井盐,然后挂在通风阴凉处风干,李福中家挂着300多支,一年、两年的各有100多支,三年的有10多只。去年到现在销售了火腿1000多只。



乔后镇是洱源县有名的火腿之乡,为了腌制出口味最佳的火腿,经过四年多的反复试验,合作社最终把火腿的风干地点选择在了江溪组,目前,合作社与6户农户合作,租用他们的房子风干火腿。


洱源县哈俏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李竹英: 所有的猪都是我们自己养的,斤头必须要在300斤以上,饲养要一年以上,才达得到腌制火腿的条件,腌制好以后,寄放在我们合作的农户家里面,通过他们这里天然的海拔、气候,风干出来的火腿,它的口感相当好,品质也相当好,同时也带动了当地群众的收益。



海拔低一点的地方适合风干腊猪头、腊排骨、腊肉、香肠、吹肝等。合作社又选择和柴坝村和尚箐小组的村民合作,租用他们的房子风干这些腊味。


洱源县哈俏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李竹英: 我们每一年最忙的是春节前后,今年最满意的两个订单就是两吨的香肠和吹干和29支火腿,我们的产品越来越受欢迎,合作社和下面的19家家庭农场的收益越来越好。


腊味,是中华饮食文化中一道不可或缺的风味符号,也是许多人冬日记忆中最浓郁的一抹香味。当寒风渐起,阳光洒满村落的屋檐,一串串挂满油光的火腿、腊肠、腊肉静静风干,那是春节特有的烟火气息,也是岁月沉淀的乡愁记忆。


记者:树章 雪梅 新才 灿新 利钊
编辑:杨树章   排版:唐熳

审核:杨树章

责编:苏全宝

洱源发布
传播最新洱源资讯,讲好洱源故事。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