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国碳市场回眸:CCER引领风潮,个人交易何时开放?

科技   2024-12-31 18:55   北京  

写在2024年最后一天!

这一年全国碳市场可谓是风云迭起、精彩纷呈且跌宕起伏。重磅政策频出,变革与机遇并存 ,或掀起市场热潮,或让人瞠目惊愕 。在疲软的经济氛围中,碳市场仿佛是一片绿洲,吸引着沙漠中的旅人前往。有人狂热携金入场,也有人谨慎持币观望,前路能否春暖花开仍需期待。

说起2024年的爆款,绝对是自愿减排市场CCER的发展,说是万众瞩目也不为过。9月第一批项目挂网,业内一片欢腾,各方摩拳擦掌准备入市;继而项目挂网公示间,项目被公众诸多提问,算是让市场的狂热稍稍降温;12月27日,北京绿色交易所发布公告,现阶段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暂不允许自然人进行交易,收紧了碳市场交易的范围,算是给交易重启加了一道屏障;12月30日,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信息登记系统及注册平台上出现的终止登记项目,可告诉大家,CCER项目开发远没有想象的那么简单,未来还充满未知。

CCER市场虽然精彩,但这一年中国碳市场值得关注的绝不仅仅于此,下面让我们一一盘点。


碳市场首轮扩容

碳市场扩容准备就绪

就在大家普遍认为本年度即将画上句号,不太有可能会有新政推出的时候,生态环境部发布了“关于公开征求《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与报告指南 钢铁行业》《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查技术指南 钢铁行业》意见的通知”,至此水泥、钢铁、铝冶炼三个行业核算、核查指南都已经出台,为纳入全国碳市场监管和全国碳市场首次扩容做好了准备。这一举措是我国碳市场建设进程中的关键一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覆盖水泥、钢铁、铝冶炼行业对于完善碳市场体系、推动重点行业低碳转型具有重大意义。

  • 12.5  《关于公开征求〈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与报告指南 钢铁行业〉〈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查技术指南 钢铁行业〉意见的通知》

  • 9.14  《关于印发〈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与报告指南 水泥行业(CETS—AG—02.01—V01—2024)〉等4项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技术规范的通知》

  • 9.8 《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覆盖水泥、钢铁、铝冶炼行业工作方案》

碳市场扩容的预计效应

根据生态环境部发布的《全国碳市场发展报告(2024)》,截至2024年7月,全国碳配额交易主体只有2,257家电厂,年覆盖二氧化碳排放量约51亿吨,交易活跃程度不高,碳市场扩容提质势在必行。此轮碳市场扩容后预计新增重点排放单位约1,500家,覆盖排放量新增加约30亿吨,覆盖排放量较扩容前增长约58.82%。随着全国碳市场扩容,重点排放单位履约需求将带来碳配额及CCER(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需求将进一步增长,极大可能促进全国碳市场及CCER市场交易活跃度提高。 

三大行业面临低碳转型

水泥、钢铁、电解铝行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产业,同时也是碳排放的 “大户”。将其纳入全国碳市场,能够更加全面、精准地覆盖碳排放源,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以经济手段促使企业采取节能减排措施,降低碳排放强度,从而推动整个行业的绿色低碳升级。

对于水泥行业而言,随着碳市场的覆盖,企业将面临更加严格的碳排放约束,这将加速企业对新型干法水泥生产技术的推广应用,提高水泥窑协同处置废弃物的比例,优化生产工艺,降低单位产品的能耗和碳排放,增强企业在低碳时代的市场竞争力。

钢铁行业则会加快从传统的以煤炭为主的冶炼工艺向绿色低碳的短流程电炉炼钢工艺转变,加大对余热余压利用、富氢冶炼等节能减排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投入,在满足市场对钢铁产品需求的同时,实现碳排放的大幅削减,提升行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电解铝行业也将积极探索采用清洁能源替代传统火电作为电解铝生产的能源来源,优化电解槽结构和工艺参数,降低电解铝生产过程中的电力消耗和碳排放,推动行业向绿色、高效方向发展,保障我国铝工业在全球绿色贸易壁垒下的稳定发展。


碳交易制度筑牢碳市场根基

《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条例(草案)》通过

2024 年 1 月 5 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的《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条例(草案)》,具有里程碑式的重大意义。从行政法规的权威层面,清晰界定了碳排放权交易管理的各项制度,为全国碳市场的稳健发展筑牢了法律根基。它不仅明确界定了碳排放配额的分配原则,确保了企业碳排放权益的清晰界定;还强化了对碳排放数据质量的严格监管体系,保障了数据的真实可靠;同时,详细规定了配额的清缴流程及交易运行的具体机制,使得碳市场的每一个环节都能在法律框架内有序开展。此举意味着“碳市场”这一新兴行业正式步入了有法可依、有章可循的新阶段。

全球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交易公告

近日,北京绿色交易所正式发布了《关于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交易主体、交易方式有关事项的公告》,详细阐明了交易主体的资格界定及交易操作的具体规程。

当前,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的参与主体仅限于法人和其他组织,旨在维护市场的公平性和独立性,因此政府机构如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市场监管部门等被明确排除在外。对于规模更为庞大的自然人群体,其参与资格将依据市场后续运行情况及实际需要适时开放。

在交易模式方面,当前主要采取的是公开透明的挂牌协议交易方式。未来,还将根据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的进展、减排量的登记情况以及市场的整体运行态势,适时引入大宗协议交易和单向竞价交易模式,以进一步丰富市场内容并激活市场活力。这一逐步开放市场的策略,既促进了市场的发展,又确保了市场的有序运行。


CCER:变革中崛起,机遇中前行

CCER新旧变革

  • 2023 年 8月 新的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注册登记上线和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系统上线。 
  • 2023 年10月 《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管理办法(试行)》、首批四个新方法学发布,明确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注册登记机和交易机构。 
  • 2023 年11月 《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设计与实施指南》发布。《温室气体自愿减排注册登记规则(试行)》、《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和结算规则(试行)》。
  • 2023 年 12月 《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审定与减排量核查实施规则》发布。 
  • 2024 年1月  CCER在北京绿色交易所重启。 
  • 2024 年6月 第一批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审定与减排量核查机构名单发布。 
  • 2024 年7月 第二批中国核证减排量方法学的公开征求意见稿发布。 
  • 2024 年9月 首批37个CCER项目于2024年9月份正式挂网公示,里程碑意义的时刻,CCER市场真正重启。 
  • 2024年12月 国家电投山东半岛南3号301.6MW海上风电项目注册,成为CCER重启后第一个注册项目。同时有望成为第一个减排量签发项目。
  • 2024年12月27日 北京绿色交易所发布公告,明确现阶段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的交易主体为法人和其他组织,暂不允许自然人进行交易。
旧CCER将在2024年12月31日后彻底退出市场,不再允许用于碳排放配额的抵销。这一政策可谓喜忧参半,对于囤积大量CCER的企业来说,头顶一道惊雷,巨额资产将变得一文不值;而对于开发新CCER的企业则是价格提升的又一契机。

CCER的新鲜血液

在旧CCER退出市场的同时,新CCER项目的开发更加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造林碳汇、光热发电、海上风电等减排项目成为开发重点。这些项目的开发不仅有助于实现碳减排目标,也为市场参与者提供了更多的商机。相对于光热发电及海上风电项目集中在少数大企业手中的情况而言,造林碳汇项目受到了众多中小投资者的追捧。而在第二批方法学公布后,低浓度瓦斯发电项目则成为了新的资本青睐的对象。

目前CCER市场虽已吸引了众多行业的参与,但仍有广阔的拓展空间。在未来,我们有理由期待更多的行业被纳入其中,如农业、建筑、废弃物处理等领域。这些行业蕴含着巨大的减排潜力,随着技术的进步和方法学的不断完善,它们将为 CCER市场注入源源不断的新鲜血液,进一步丰富市场的供给和需求结构,促进各行业在碳减排领域的协同发展,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碳减排的良好局面。


从COP29看碳市场

近200个缔约方成功打破了多年的多边谈判僵局,就《巴黎协定》第六条下的国际碳市场机制达成了历史性的一致,这标志着全球碳市场机制正式迈入启动阶段,同时也意味着《巴黎协定》中最后一个悬而未决的重大项目得以尘埃落定。此突破将极大加速中国碳市场融入全球体系的步伐。在《巴黎协定》第六条第四款(6.4条)的框架下,中国的CCER(中国核证减排量)机制将迎来与国际市场对接的机遇,参与到国际碳信用交易中,从而吸引更多国际资金注入,助力国内绿色项目的蓬勃发展。

挥别满载挑战的2024,我们满怀憧憬地迈向充满希望的2025,共同期待一个全新的中国碳市场!

碳阻迹订阅号
碳阻迹,致力于「让每个产品都有碳足迹」。碳阻迹是全球领先的碳排放管理软件及咨询服务提供商,提供碳管理软件、碳核算咨询、碳账户、绿色会议、碳交易信息查询工具、碳计算器等产品和服务。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