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ringer Nature关注消毒副产物 Disinfection By-Products in Water一书正式出版

学术   2025-01-02 21:58   北京  

2024年12月31日,著名国际学术出版商施普林格·自然(Springer Nature)在其官方网站正式出版了《水中消毒副产物》(Disinfection By-Products in Water)一书(eBook ISBN 978-3-031-74260-6; Print ISBN 978-3-031-74259-0)本书是消毒副产物(Disinfection By-Products, DBPs)领域的综合性专著,全面介绍了水中消毒副产物的检测方法、生成机理、前体物、健康风险、监管和未来影响等方面。

Disinfection By-Products in Water 封面


全书共18章,479页,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首先介绍了消毒副产物的一般知识,阐明了水处理消毒过程中生成消毒副产物的特性及其对水质的影响,梳理了各种消毒副产物的检测方法,并探讨了消毒副产物前体物的来源和特征。第二部分介绍了主要的消毒副产物类别,包括卤代脂肪族消毒副产物(三卤甲烷、卤乙酸等)、碘代消毒副产物、芳香族和杂环消毒副产物、含氮消毒副产物、亚硝胺和无机消毒副产物,讨论了它们的性质、前体物、生成机理、检出情况和潜在影响。第三部分介绍了自来水厂、再生水厂、游泳池和日常生活中消毒副产物的生成和控制,并讨论了能源开发、气候变化对消毒副产物形成的影响。第四部分讨论了消毒副产物对健康的影响,包括消毒副产物的毒理学效应和流行病学研究。

2024年是消毒副产物研究50周年。1974年,荷兰科学家约翰内斯·鲁克(Johannes J. Rook)博士发表论文,首次报道在氯化饮用水中发现了三卤甲烷,从而启动了全球消毒副产物的研究。半个世纪以来,化学家、毒理学家、水处理工程师和水质监管机构一直在识别更多的消毒副产物,了解其形成机制,评估其对公众的健康影响,并最大限度地减少和控制其在饮用水中的形成。


该书由清华大学环境学院饮用水安全团队陈超副研究员、加拿大多伦多大学苏珊·安德鲁斯(Susan Andrews)教授、美国宾州州立大学解跃峰教授共同主编,来自中国、北美、欧洲等地的20多名消毒副产物领域专家学者共同撰写。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吴乾元副教授团队和清华大学环境学院博士后王玉参加了本书的编写工作。作为国际水协会(International Water Association, IWA)消毒专业委员会主席,陈超长期致力于消毒和消毒副产物方面的研究与工程应用,在亚硝胺新型消毒副产物、新型消毒工艺、消毒副产物前体物解析技术等方面做出了创新性成果。因此,Springer Nature邀请陈超等人编写这本书来纪念这一历史进程。2024年10月21日,在西班牙阿尔梅里亚召开的IWA第四届消毒与消毒副产物会议(IWA 4th Disinfection & Disinfection By-Products Conference上以首个大会报告形式对本书进行了预推介,受到国际同行的高度关注和积极评价。


有关该书的更多信息可以点击 阅读原文 或复制以下链接访问Springer Nature网站获取:

https://link.springer.com/book/10.1007/978-3-031-74260-6?sap-outbound-id=685660DC601A8BBC153D3879CBB2E5A895D4381B


供稿 | 给水排水教研所

编辑 | 张楠楠

审核 | 徐明

责编 | 陈超

清华大学环境学院
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源于1928 年设立的市政工程系,坚持“工程与科学结合、技术与管理结合”的办学理念,遵循“创新、务实、开放式、国际化”的办学模式,以培养环境保护及其相关领域的复合型拔尖创新人才为根本任务。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