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学习时间 |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学习纲要》(25):建设美丽中国是全体人民的共同事业

学术   2025-01-10 21:04   北京  


按照党中央统一部署,为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断引向深入,帮助广大干部群众系统学习掌握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中央宣传部、生态环境部组织编写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学习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纲要》全面反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生态文明领域的原创性贡献,系统阐释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基本精神、基本内容、基本要求,是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权威辅助读物。清华大学环境学院微信公众号推出《纲要》系列专栏,便于大家学习。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学习纲要》

第二十五期

建设美丽中国是全体人民的共同事业

↓↓↓

建设美丽中国是全体人民的共同事业

(75)生态文明是人民群众共同参与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事业。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每个人都是生态环境的保护者、建设者、受益者,没有哪个人是旁观者、局外人、批评家,谁也不能只说不做、置身事外。要增强全民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培育生态道德和行为准则,开展全民绿色行动,动员全社会都以实际行动减少能源资源消耗和污染排放,为生态环境保护作出贡献。
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营造爱护生态环境的良好风气。开展“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提升公民生态文明意识行动,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宣传教育进学校、进家庭、进社区、进工厂、进机关,引导全社会树立生态文明意识。组织好世界地球日、六五环境日、世界森林日、世界水日、世界海洋日和全国节能宣传周、全国低碳日等主题宣传活动。充分发挥新闻媒体作用,树立理性、积极的舆论导向,加强生态环境国情宣传,普及生态文明法律法规、科学知识等,加大生态环境公益广告宣传力度。把生态文明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和干部教育培训体系。将生态文化作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挖掘优秀传统生态文化思想和资源,创作一批文化作品,创建一批教育基地,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生态文化的需求。通过典型示范、展览展示、岗位创建等形式,广泛动员全民参与生态文明建设,形成人人、事事、时时崇尚生态文明的社会氛围。
(76)引导公众和社会组织共同参与。保护环境是每个人的责任,人人都应该做践行者、推动者。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依法享有获取环境信息、参与和监督环境保护的权利。要完善共建共治共享机制政策,完善公众参与制度,及时准确披露各类环境信息,扩大公开范围,保障公众知情权,维护公众环境权益。健全举报、听证、舆论和公众监督等制度,完善公众监督和举报反馈机制,畅通环保监督渠道。加强舆论监督,鼓励新闻媒体对各类破坏生态环境问题、突发环境事件、环境违法行为进行曝光。引导具备资格的环保组织依法开展生态环境公益诉讼等活动。

开展绿色生活创建活动。要按照系统推进、广泛参与、突出重点、分类施策的原则,开展节约型机关、绿色家庭、绿色学校、绿色社区、绿色出行、绿色商场、绿色建筑等创建行动,建立完善绿色生活的相关政策和管理制度,推动绿色消费,促进绿色发展。公共机构尤其是党政机关带头使用节能环保产品,推行绿色办公,创建节约型机关。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要积极动员广大职工、青年、妇女参与环境治理。行业协会、商会要发挥桥梁纽带作用,促进行业自律。加强对社会组织的管理和指导,积极推进能力建设,大力发挥环保志愿者作用,推动环保社会组织和志愿者队伍规范健康发展。

来源 | 学习强国等综合
编辑 | 张楠楠
审核 | 陈超

清华大学环境学院
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源于1928 年设立的市政工程系,坚持“工程与科学结合、技术与管理结合”的办学理念,遵循“创新、务实、开放式、国际化”的办学模式,以培养环境保护及其相关领域的复合型拔尖创新人才为根本任务。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