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v信ashes-18内测满意度100%
如果不评价麦琳这个人好坏,而是把她当做一个现象,
你会发现一个很隐蔽的真相——
如果不是这节目,抛来李行亮的艺人身份,
她大概也是你身边婚后消失的不少女生中的一个。
你对她的印象,也许还可以保留在婚礼上的甜美。
但在很多地方,她就逐渐不见了。
你想想,你身边,有没有突然消失的女性?
其实也不是突然消失,原来婚姻真是隐身衣,
结婚生子之后,不少人会逐渐淡出。
前几天我刷到一个新闻,是曾经的同行做的。
她以前采访过许多名人,长得算漂亮,也非常有上进心,可以说是那种把野心写在脸上的人——
这并不是贬义,因为在媒体行业,确实需要一些野心和进取心。
然而,有一段时间,她突然销声匿迹了。
她去哪里了?后来,我偶然刷到一个视频,找到了答案。
我看到了她,我简直不敢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她看起来憔悴不堪,仿佛老了二十岁,像是跨越了两代人。
虽然名字相同,我还是觉得不是她。
确认之后才发现,哦,原来真的是她。
她发生了什么?其实也没啥特别,就是她结婚生子,现在复出做一些事情,与老本行无关。
从好的方面说,当然可以说是人生的一种蜕变吧。至少她还能重新出现,这已经很不错了。
在我生命中,不少很闪耀的女性在结婚尤其是生育后,就基本上从职场或我们的视野中消失了。
前段时间,中年女性在职场消失的女性有很多新闻,媒体还找我谈谈,可以看这个。40岁女性,为何在黄金时代退出职场?
其实中年女性消失的场所还很多,社交场以及朋友圈。
一方面是因为小孩子在小时候确实需要投入大量精力。
这是一个很大的困境,无论你多么优秀,当你第一次做父母时,你基本上都是个新手,即使到了第二、第三次,你仍然会面临许多困难。
而家庭和社会在这种转型期给予的支持往往是不足的。
除了生育问题,女性在亲密关系中也面临挑战。亲密关系的经营痛苦,比起育儿,并不轻松,但更隐蔽。
毕竟,生活中可以作为参考的学习模板太少,不少人只是隐忍,更多人只能在黑暗中探索。
许多女性很优秀,她们在进入婚姻后,本以为婚姻是幸福的巅峰,但往往在最开始喜悦过后,迎来的却是各种挫折。男性和女性对亲密关系的投入和期待不同,这种差异使得很多女性在婚后感到失落。
反过来说,男性当然也有自己的挫折。
这其实东亚人难以明言的无奈。
因此,你可以观察到,无论中国女性的教育程度如何,她们最终常常走向两条道路:要么学习心理咨询,这还算好的,要么就是折腾身心灵与微商那些。
所谓学习心理咨询,其实是在通过这种方式排解内心的忧虑。
然而,心理咨询是否科学、能否解决问题仍有争议。
心理学本身是一个年轻的学科,它所面对的问题与中国人的实际情况存在差距。
中国女性面临的是社会转型、经济转型以及个体发展的多重叠加问题。这些问题非常复杂,仅靠心理学无法单独解释。
尽管如此,由于心理学热度高,加之女性诉求巨大,而这些诉求在主流媒体中往往被忽视,所以才有广袤的群体。
几年前,我才知道这个群体被称为“宝妈”。
虽然她们沉默,但群体庞大,不少人背负很多,也没有地方倾诉和倾听,怨念深重,这也催生了巨大的市场和商机,或许是韭菜。
甚至,很多女性主义收割也不手软,粉红色的镰刀也是镰刀。
我写了这么多,其实我自己也是女性,也在思考这些问题。
比如,我身边有很多女性。因为结婚生子而在30岁之后突然从公众视野中消失了。无论是在舆论场还是社交场,她们就这样悄然隐退。
有个朋友在出版行业工作,一家很好的出版社。在这个行业里,如果一本书能卖到上百万册,那就是超级畅销书。
他提到一个现象,强调自己不是评价,只是观察:
他们的出版社,作为国内顶尖的出版社,卖到上百万册的书中,第一本往往是女性作者写的,而且数量不少。
然而,这些女性作者通常只写了一本畅销书,要么之后就不再写作,要么后续作品不再成功。
相反,男性作者如果出版第一本畅销书后,往往则能够持续创作。
长期下去,这样结果会是什么?
春种秋收,我们可以想象,其实人生的差距往往在35岁之后才显现出来。现在看来,35岁只是人生的三分之一。
大部分女性起步较早,但花期较短,在短时间内绽放,然后就结束了。这种情况让她们面临的问题更加复杂。
有时候,男性社会化比较晚,从某种角度看,对他们也是一种保护。虽然一开始可能吃亏,但如果有机会,后期对他们帮助很大。当然,西方也有一些理论认为男孩子因此受到很多歧视和不公平,这个问题见仁见智。
我总结这些并不是为了评判对错,只是感慨。其实,不仅女性面临这样的问题,男性的问题同样严重。比如,当男性失业时,大家可能会首先想到女性可以退守家庭,但对于男性来说,这并不是一个理想的退路。因此,无论男女,中年时期都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感恩节,我徐瑾私塾分享中提到的,30岁之后都需要考虑中年的问题,中年就要走好下坡路。
不仅是身体走下坡路,经济状况也在下滑。
我们必须承认自己已经过了人生的顶峰,开始走下坡路。
然而,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仍然可以发现一些新的风景,比如重新审视自己的诉求,探索第二人生,发掘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
育儿与亲密关系的挑战与重生,也在其中。
这些都是我们在中年之后需要走的路。
虽然下坡路不好走,但我们仍应努力走好。
这是我的一些想法,其实并不存在最好的路,只有不断探索的微光。
你身边有消失的女性吗?如果有,请把她们的故事在留言区,告诉我。
我的小圈子徐瑾私塾第五年了, 新一期开启,咨询v信ashes-18, 如果你到面试最后一轮,我会和你一对一聊聊。 说是面试,其实也算一次免费咨询,价值三万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