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亮七星·行动有我】甘沟河村:稻鱼共生齐发展 美了乡村富了民

时事   2024-09-24 17:41   贵州  

乡村要振兴,产业需先行。近年来,七星关区燕子口镇甘沟河村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依托自身地理优势和资源禀赋,采取“党建+合作社+公司+家庭农场”模式,因地制宜发展稻花鱼产业,持续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带领群众增产增收,实现“稻鱼共生、一田双收”农业循环发展,稻谷香、鱼儿肥,为农业增产、群众增收探索出了一条产业发展新路子,为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

时下,甘沟河村100余亩水稻陆续进入成熟期。近日,记者来到燕子口镇甘沟河村稻花鱼基地,映入眼帘的是一块块金色和绿色交叉分布的水稻,横连成一片沿着溪流两侧分布,像一条彩带,染遍山间,靓了乡村。伴着微微秋风,硕果累累的稻穗俯身轻轻摇曳,层层稻浪在阳光照耀下闪着金灿灿的光芒,阵阵稻谷香味扑面而来。站在田边,垄沟边水流淙淙,田中稻花鱼追逐嬉戏,时而发出咚咚响声,村民提着桶在稻田里忙碌,和鱼儿“周旋”,欢声笑语响彻田间,勾勒出一幅“稻在水中长,鱼绕稻间游”的乡村田园画卷。

稻花鱼,又名田鱼,是鲤鱼的一个变种。顾名思义,“稻花鱼”就是“一种爱吃稻花的鱼”。“稻鱼共生”模式是一种田面种稻、水体养鱼的生态农业模式,鱼儿在田里找虫吃,水稻就减少了虫害,同时鱼排出的粪便形成有机肥,为稻田提供养料,鱼和水稻形成相互依存、互利共生的生态循环链,实现种养殖全程不使用任何化学肥料、农药,既减少了环境污染,又提升了鱼和稻米的品质,实现共赢发展。

近年来,甘沟河村“两委”干部经过实地考察、多次走访和市场调查,了解到稻花鱼养殖简单、易管理、周期短、捕捞时间集中,且增收效果明显,适合村里发展。找准产业发展方向后,便召开会议发动群众参与。通过大户示范带头,采取“党建+合作社+公司+家庭农场”模式,由村专业合作社参与养殖、管理,公司搭建销售平台,统一销售。待水稻成熟时,稻花鱼也可同步上市,届时将为壮大村集体经济积累“锦上添花”,也能推动群众增收致富。

“我们是去年开始发展稻花鱼产业的,效益还不错。今年基地水稻种植面积扩展到100余亩,投入育苗1000多斤,采用无化肥无农药培育,种植的水稻主要是从黔南州引进的粳米,预计每亩水稻能产出纯绿色无公害大米800至900斤左右,待加工处理后预计按每斤3元销售,主要针对本地市场,总产值在24万元至27万元左右。”算起经济账,基地负责人王秀秀信心满满,稻田产出的大米品质很不错,深受毕节周边商户信赖。同时,稻花鱼的长势和品质都很不错,他们正在和有意向的商家进行商洽,静待销售。

稻鱼共生,鱼肥稻香。据了解,甘沟河村的稻花鱼养殖已经试验成功且初具规模,再过1个月左右,将陆续对水稻进行收割加工,待水稻收割后,稻花鱼就可以捕捞销售了。

“现在田里的水稻苗长势良好,投放鱼苗的成活率也较高,稻花鱼是‘以稻养鱼,以鱼促稻’的生态互利模式,稻田能够为鱼类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和天然饵料,而鱼类以稻田里的虫子和杂草为食,既能减轻虫害和草害,产出的鱼粪又可作为田间肥料。此外,鱼类游动会翻动泥土,促进肥料分解,增加水中的氧气,更利于水稻生长。”燕子口镇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主任刘松介绍,“稻田+鱼”产业发展模式实现了“一水两用、一田多收、稻鱼双赢”的农业循环发展,形成了“稻养鱼、鱼养稻”的生态环境,稻田养鱼既改善了农田生态系统,也增加了粮食产量,实现了鱼米双收,美了乡村也富了村民。

“我是给他们搞管理的,从耕田、防水、插秧、养鱼、收割等工人的调配等,都是我在负责,一年下来能解决600余人次的用工需求。”村民宋尚俊告诉记者,自从稻田开始规划种植以来,他就参与其中,负责基地的日常管理,每个月工资在3000元左右,能在家门口就业,他觉得很开心也很满足。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关键,是增强农业农村内生发展动力的源泉,而在稻田里养鱼,是稻渔综合种养新模式之一,实现了粮食增产与鱼肥“双赢”。目前,燕子口镇立足实际发展高粱、阳荷、猕猴桃、阳光玫瑰、稻花鱼等多个产业,产业业态进一步丰富,群众增收致富的渠道得到有效拓宽。下一步,该镇将积极寻找市场,通过引入新业态、新商业模式,推动乡村产业深度融合发展,绘就产业兴、百姓富、乡村美的乡村振兴新画卷。

来源:掌上七星关

终审:黄常坤   

二审:吴树斌

初审:雷   越  

编辑:宋武全、刘   倩

七星微党建
传播党的好声音,传递青春正能量,唱响伟大复兴主旋律,密切党群关系,推动党的工作,展现党的形象,提升党员干部综合能力。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