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交史诗 筑梦全球 | 破冰建交,联启新程

学术   2024-12-07 08:00   陕西  



“闲潭云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上世纪七十年代,国际形势波谲云诡、风云变幻,世界多极化初露端倪。在这个关键节点,中国也在国际舞台上展露头角,吹响融入世界的号角,正式奏响中国全方位融入世界的激昂乐章。





破局东隅,中日建交






随着美国调整对华政策、中美关系走向缓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在联合国一切合法权利,中国国际地位的不断提升,直接推动了中日关系的改善。五十年代和六十年代,在毛泽东主席和周恩来总理提出的“民间先行,以民促官”的方针指引下,中日“民间外交”蓬勃发展,为两国关系正常化打下了基础。且两国在经贸领域互补性强,地缘相近,两国交流活跃。在此背景下,双方冲破重重阻碍,冲破意识形态藩篱,握手言和,共同发展。


历史的巨轮滚滚向前,势不可挡。1972年9月,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踏上访华之旅,此行意义非凡,备受瞩目。中日两国领导人签署《联合声明》,精准治愈多年来中日关系的沉疴,终结那段“不正常”状态,两国邦交重回正轨,揭开了历史新篇章,为亚洲乃至世界和平稳定注入新的活力。



中美建交,向史而新






“前日雨如丝,缤纷杂朝无雾。”20世纪70年代,国际政治格局变化多端。此时,中苏关系裂痕渐深,中国综合国力提升,国际地位稳步提升。美国孤立中国政策难以为继,深陷冷战泥沼渐处劣势,中美双方调正外交战略,打开尘封的交流大门。1971年,“小球转动大球”的乒乓文化交流,使中美关系坚冰初显裂痕,掀起国际社会广泛关注。随后,基辛格和尼克松总统先后访华,使中美隔绝的冰封局面土崩瓦解,两国关系逐步走向正常化。


1979年,历史的时针定格在这意义非凡的时刻。在双方的战略需求下,漫漫长夜迎来曙光破晓。1979年1月1日,中美双方互相承认并建立外交关系,并于3月1日互派大使,建立大使馆。中美正式建交,开启了两国关系的全新纪元,为东西方全面交流奠定了基础,为解决全球性冲突贡献力量。


中国立场,一个中国




中美交往大门重启后,两国关系得到了一定的改善和发展,却很快又阴霾蔽日、暗礁丛生。1978年发表的《中美建交报》中明确指出:美国承认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但现实情况下,美国涉台动作频繁,仍向台湾出售各种武器,纵容支持分裂活动,侵犯中国主权,引起了中国的反对,致使台海局势如紧绷之弦愈发紧张。


面对美国的无理挑衅,中国政府绝不姑息、据理力争。经过多轮艰难的谈判与激烈博弈,1982年8月17日,中美双方发表了《八一七公告》。双方重申了对一个中国原则的承诺,明确了美方逐步减少并最终停止对台军售的原则,强调了中美双方增进交流合作的决心。这为动荡飘摇的中美关系校准了航线。《八一七公告》签署虽然历经波折,但中国政府分毫未让,展示了在台湾问题上的坚定立场,彰显了我国领土不容侵犯的决然气魄,为中美关系稳定发展扫清了障碍,中国外交更添底气,大步迈向国际舞台。






从联合国舞台上掷地有声的表态,到双边关系频频实现跨越式突破,20世纪70年代无疑是中国外交的“高光十年”。至1976年,超100多个国家与中国携手建交,我国外交取得了巨大成就,打破孤立,中国身影愈发矫健、从容。潮起宜踏浪,风正好扬帆。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中国在国际浪潮引新航,奋楫破浪、勇毅前行,倡导和践行真正多边主义,团结国际社会积极力量,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而矢志不渝、不懈努力。齐绘大同之景光,同赴辉煌之远方



往期精彩回顾
推免专访 | 做些有趣的事请,填补生命的空白——牛世杰

擎检察之利剑,护法治之安澜|正义的人民检察制度人N种度过方式
法制建设|律政国本,宪安天下



宪法纪念日 | 宪法为本 本固邦宁


供稿 | 组织监察部 鲜熠

图片来源于网络

排版 | 张语诺

责编 | 柳杉

审核 | 齐格

西北政法大学学生会
西北政法大学学生会官方平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