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堂快讯】四川省农科院草业科技协同创新中心与中国农科院草原所西南草牧业协同创新中心正式揭牌

科技   2024-10-28 17:46   云南  

公元2024年10月26日,四川省农业科学院草业科技协同创新中心成立大会暨南方饲草生产利用研讨会在成都召开。四川省农业科学院草业科技协同创新中心中国农业科学院草原研究所西南草牧业协同创新中心在成都正式揭牌。

整合资源  解决草业发展中“卡脖子”难题

四川为草资源大省,草原总面积1.45亿亩,占全省幅员面积的20%。四川省农科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副所长朱永群介绍,四川省草牧业发展迅猛,牛羊兔存栏数量居全国前列但自给率较低,商用草种对外依存度高达70%,亟需选育高产优质草品种、开展良种繁育。为此,四川省农科院整合草业学科优势力量,成立草业科技协同创新中心

四川省草业科技协同创新中心由四川省农科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牵头,联合四川省畜科院、四川省农科院蚕业所、四川省植研院及部分地方分院(巴中、内江、绵阳、达州、宜宾、广元、攀西、凉山、阿坝、乐山)共计14家单位,围绕草山草坡、广大农区以及相似区域的草产业发展需求,聚焦草产业链各个关键环节,充分发挥中心在草业科学领域的研究特色和优势,着力解决草产业发展中种质资源、品种选育、栽培技术、模式、加工及利用等方面的“卡脖子”问题,促进草牧业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推动四川省草产业稳步发展,助力推进四川由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跨越

四川省草业科技协同创新中心特邀荣廷昭院士、南志标院士为特邀顾问,四川省农科院党委委员、副院长张雄为中心主任,筹建了饲草种质资源创新及利用、特色饲料作物选育及利用、绿色种养循环技术模式、草产品加工及利用、绿肥品种选育及耕地地力提升、天然草地改良及生态修复、智慧草业、草业咨询规划及产业经济等8个研究团队进行攻关。

成立大会上,还举行了“中国农业科学院草原研究所西南牧草业协同创新中心”揭牌仪式,中国农科院草原研究所四川省农科院签订了科技合作协议,洪雅县、宣汉县、通江县四川省农科院签订了战略框架协议,西华大学、达州市农业农村局、凉山州农业农村局、阿坝州农业农村局四川省农科院签订了合作协议,四川农业大学草业学院、西南民族大学草地资源学院、四川省草原科学研究院四川省农科院草业科技协同创新中心签订了合作协议,新疆迈特威草业有限公司、洪雅县瑞丰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有限责任公司、四川康巴情生态农牧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四川省农科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签订了技术服务协议。

多方发力  推动四川草业高质量发展

“牛羊吃饱了,人才能吃饱。”当天会上,全国畜牧总站草业处处长王加亭点出饲草产业是畜牧业发展最主要的物质基础和一切畜产品安全生产的源头。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居民膳食结构发生变化,国内消费市场对乳制品和肉类的消费需求在未来10年仍将稳步增长。

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张英俊公布了一组数据:2023年,我国草种子总进口同比减少3%。“在用种量大体不变的情况下,这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本土草种的崛起之势。”中国农业科学院草原研究所所长林克剑表示,其中有四川饲草一份力。

“在当前优质高产草品种单一、草山草坡利用效率低、草地退化严重以及草地管理与保护政策不完善的情况下,四川省农业科学院草业协同创新中心、中国农业科学院草原研究所西南草牧业协同创新中心的成立显得尤为珍贵和重要,不仅为广大草业科技工作者搭建了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同时发力重要平台,更是对西南地区草业事业发展的有力推动。”农业农村部全国草品种审定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周禾说道。目前我国自主培育的牧草品种数量较欧美国家仍有不小差距,传统育种进展缓慢、分子育种利用不足。周禾建议,草业协同创新中心针对产业需求,加大牧草重要农艺性状基础研究,开发牧草遗传转化体系,构建基因编辑体系,缩短育种年限。同时,牧草相较于作物来讲,具有适应性强、耐逆性好等特点,他建议着力开发利用草山草坡,针对盐碱土地、酸化土壤等边际土地,解析牧草抗性形成机制,选育专用型饲草新品种。

四川省林业和草原局二级巡视员杜松文介绍,2018年以来,四川省实施草原生态修复治理近千万亩。经过多年的修复治理,虽然草原总体退化趋势得到了有效遏制,但加强草原生态保护、推进草原高质量发展仍然任重道远,需要科研院所、高校、龙头企业协同配合。“将在政策、项目、管理方面加强对人工草地建设、优质饲草种植、草产品精深加工等方面的支持,为延伸草牧业产业链,扶持壮大一批草牧业发展龙头企业,创建草牧业发展品牌提供助力。”

饲草短缺一直是四川省肉牛羊产业发展的短板和关键限制因素,四川省农业农村厅总畜牧师李春华表示,将从科研、项目、人才和政策等方面,大力支持草业科技协同创新中心的建设和科研工作,力争在优质饲草育种、高产栽培、南方草山草坡开发、草肉产品精深加工利用、西南优质饲草肉牛产业带建设等领域取得新突破。

四川省科技厅二级巡视员王建伟也表示,将加力推进草业关键技术攻关,在种质资源创新、繁育栽培管理、加工利用等方面突破一批关键技术,开发一批创新产品;加快草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支持草业中试熟化平台建设、草业科创基地建立;支持建立草业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科技创新平台,为草业科技发展提供有力人才保障;支持参与国际草业科技合作与交流活动,在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等方面加强合作交流。

“下一步,要让更多四川乡土草品种遗传基因得到利用,要铺开绿色种养循环技术模式集成示范推广。”当记者问到四川如何继续提高饲草自给率、缩小与发达地区的差距,四川省草业技术推广中心副主任李洪泉语气笃定。

当天会上,西南科技大学农业科技研究院院长白史且和重庆市畜牧科学院草业研究所所长陈积山也不约而同提到,川渝丰富的乡土草遗传资源,在优质饲草品种育种攻关中的运用,将为代替外来饲草和进口草种带来更多可能性。

近年来,四川省农科院联合四川农业大学、西南民族大学、四川省草原科学研究院等科研院校、企业大力推动草业科技创新,在种质资源收集创制、乡土草种开发利用、草品种选育、绿色种养循环技术模式、草产品加工利用等方面取得突破。建立了“畜-沼-草”种养循环洪雅模式、肉牛饲草料周年供给宣汉模式、家庭农场宜宾肉牛养殖模式、“果-草-禽”立体农业果园生态养殖模式等,为农牧民增收、农牧业产业增效做出了重要贡献。四川省农科院副院长刘永红表示,下一步,该院将围绕四川建平台、聚人才、抓转化、强服务抓好落实,着力培养草业优秀人才,加快技术创新和优良草种的研究与推广,为筑牢长江黄河上游生态安全屏障,推动四川草业高质量发展,打造更高水平“天府粮”做出更大的贡献。


草堂心语
草牧皆宾铸经典,草堂心语谱新篇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