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堂小窗】张英俊教授和他的“小草大业”

科技   2024-11-01 17:49   云南  


世界农业科技创新大会(WAFI)是以“创新农业 共享未来”为宗旨的世界农业盛会,被誉为世界三大农业盛会之一。爱思唯尔携手WAFI组委会合作推出“WAFI前沿瞭望·对话高被引学者”系列栏目,聚焦促进全球农食系统转型的前沿创新,邀请多位高被引学者,共同探讨一流大学建设的新视角、科技人才培养的新模式和AI技术的新应用,为农业技术和科学领域的创新以及大学未来发展提供前沿洞见和价值参考。


本期对话的是中国农业大学草业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国家级创新团队负责人、国家级高层次人才获得者、国家牧草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张英俊教授。作为中国农业大学连续两轮获得学科评估A+的草业专业的领航者,他有什么样独特的人才选拔和培养理念,使草业学科继续保持“A+”,让2018年刚刚成立的年轻学院呈现勃勃生机?在草业科学研究的道路上,他又是如何胸怀社会服务理念,领导跨学科团队完成农业技术创新并推动草业变革的?本期,让我们来聆听张教授关于他守护“小草大业”的故事。

“一流大学”践行

社会服务的农大样本


作为中国高等教育领域的重要国家战略,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双一流”建设是各高校近年来努力追求的目标。根据U.S. News最新的2024-2025年世界大学学科排名,中国农业大学在农业科学领域全球排名第一,而张英俊教授所带领的草业科学与技术学院的草业专业也在连续两轮获得学科评估A+。


在张教授眼中,大学排名和学科排名领先是成为“一流”重要的评判标准,可以体现大学和学科的科研实力,但不是唯一判断标准。他认为,大学的“一流”建设,必须还要回到大学办学的初衷上,即立德树人、科学研究、国际交流、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这五个初衷或任务本身又是相辅相承的。


张教授认为,培养出有社会影响力、国际影响力的一流人才,是世界一流大学的重要责任。其中立德树人,最重要的便是立人才服务国家和社会之“大德”。对农业大学而言,科学研究除了提升人才在学科中的影响力之外,更需要将农业科研创新躬身于帮助解决实际农业、环境和乡村振兴问题上。“我们的大学在面对国家所面临的农业、生态和乡村振兴等一系列的问题,在国家大战略需求下,我们能提供多少解决办法,能够做出什么样的贡献,这对于大学能否真正成为‘一流’至关重要。”在张教授办公室的墙上,挂着一幅牧民朋友送的牛皮画,以及由100岁高龄的中国工程院院士、被誉为中国草业科学奠基人任继周院士亲手写下的 “草畜平衡,牧民致富”八个字。这八个字,不仅成为张教授和他所带领的科研团队几十年如一日躬耕于草原一线的信念,也是中国农业大学在“一流大学”建设中践行服务社会,增强社会影响力的有力见证。


探索跨学科

协同难题的“草业”经验

随着技术创新的日新月异,新兴交叉领域和跨学科的研究于应用已经成为推动科技进步的重要力量。作为中国高等教育改革中坚力量的“双一流”建设高校,面临着探索跨学科协同科研创新方式的有效路径和特色经验的重要使命。


“我们草业科研需要解决的我国草畜平衡问题,这一问题不仅仅是一个生产问题,而是属于处理草地可持续与畜牧业发展的经济与生态效益的平衡问题。”张教授指出,要解决“草畜平衡”这个系统性难题,只有草业学科是不够的,这个问题不仅有科学技术本身难题,如放牧家畜对草原每一种植物的精确采食测定就属于世界性难题,而且草地第一性生产如何向家畜第二性生产的高效转化会涉及动物、植物、微生物和环境等多个要素,需要协同包括动物营养、土壤生态、机械工程、经济管理等多个学科领域的专家一起参与解决。张教授作为“草畜平衡”试验的负责人,需要承担将这些不同学科领域的资源整合为一个高效团队进行创新的重大责任。


在张教授看来,跨学科协同进行科研实践,首先需要确立一个明确的科研目标,并根据目标做好任务的分解和凝练。在任务执行管理过程中,作为科研领航者,需要充分尊重团队成员兴趣和专长并保持充分沟通,并身先士卒做好表率,这对于管理庞大的科研团队非常重要。


张教授认为,要保持一个庞大的跨学科协同创新团队的科研积极性并不容易。在张教授的科研实践中,他总结了一种有效的机制和方法来保持科研团队的积极性。即在分解和细化任务时,结合团队成员不同的研究方向进行任务分配和责任划分,并将相关的学术贡献细化到每一个成员身上。通过这种机制,团队成员不仅更好地理解了自己的职责,还能明确个人工作的价值与体系任务的关系,并从中获得自己在各自领域中的学术贡献。


2007年,国家启动了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的建设,而张教授于2010年起担任首席科学家的国家牧草产业技术体系正是其中一个体系项目。“我觉得这么多年我国农业科技的进步,跟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分不开。”在张教授看来,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是中国农业技术创新最重要的平台之一,它搭建了一个跨学科协同科技创新平台,整合全国范围内各学科农业科技专业人才和不同领域的专家进行协同创新。“在国家牧草产业技术体系里,现有29位岗位科学家和24个综合试验站,这29个岗位科学家中,分布在遗传改良、栽培与土肥、病虫草害防控、加工、机械化和产业经济等6个功能研究室,形成了整个产业链条上关键节点技术的联合创新与示范。”

用产研协同创新实现

科研和实践的“双向奔赴”

农业创新离不开跨学科合作,更离不开产业合作和产业协同。构建产研协同创新生态逐渐成为科技创新的一种重要范式。在张教授的草业科研中,就曾经面临过在草原“原状覆播”技术实际应用中的一个难题,那就是无法找到现成的机械设备来进行技术推广,这便需要寻找合适的企业方来进行创新研发新的设备。


张教授认为,在产研协同创新生态中,能凝聚双方主体开展合作的核心便是设定协同创新目标。然而,在实际的科研实践中,科研主体和产业主体之间要找到符合各自利益的一致目标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张教授认为,通常情况下,科研创新是一个成果产出周期较长、短期内无法产生经济效益的过程,这与企业本身看重短期利益的目标存在一定的冲突。在张教授看来,要实现有效的产研协同创新,需要寻找那些有企业家精神,更看重企业和科技长远发展利益,并具备一定社会责任感的企业进行合作。同时,协同创新需要同时考虑科研主体和企业双方的各自利益诉求,使得科研成果与企业的经济目标达到最大程度的相辅相成效果。


在“原状播覆”的科研案例中,张教授及其团队同国内生产免耕播种机的企业进行产业协同研发创新,最终在原有免耕播种机的设备基础上进行改造,成功研发出了“原状覆播”所需要的草地补播机械,企业也因为改进相关的技术,使得产品更加适用,并且其产品可远销海内外。张教授和企业的产研合作的成功案例,展现了产研合作对于推动农业科技创新的深刻意义,实现了科研和产业实践的“双向奔赴”。

用“不拘一格”的理念

选拔和培育“一流人才”

草业科研的不断进步需要源源不断的草业人才。作为中国农业大学成立刚刚6年的草业科学与技术团队,在短时间内便连续获得学科评估A+,张教授自然在选拔和培育“一流人才”方面有着独到的理念。


在选拔人才方面,张教授主张“不拘一格降人才”,鼓励学生和教师在自由的科研氛围中发挥专长。“学院为老师和学生创造宽松的环境,让他们感受到自己的价值,为学校和社会做出贡献。”张教授说,在选拔人才和任用人才时,他更偏向于从人才的特点和兴趣出发,为不同性格类型、不同专长的人才寻找更加合适自身的研究方向和科研位置。


张教授特别提到,未来的农业和其他领域的一流科研人才,需要具备5A(5Abilities)即发现科学问题的能力、设计与试验能力、数据分析整理能力、社会沟通能力和恰当发表表述能力,这也是张教授在培养“一流人才”方面融入教学和科研实践中的重要一环。


“小草大业,笃行致远”是中国农业大学草业科学与技术学院的院训,也是张教授团队对于青年草业学者的谆谆教诲。张教授认为,每个不同的科研方向都有其独特的魅力,当投身于自己所热爱的科研方向时,需要沉得下心来,耐得住寂寞。张教授同时寄语青年学子:“你们既要有对待科研脚踏实地的态度,也要向有前瞻视野看准方向的奋斗目标,要随时掌握科学最新进展,及时了解国家战略方向;与时俱进,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成为有影响力的科技人才。”


倾听、思辨、洞见

期待通过我们的镜头和文字,与您共话探农业科研领域发展的下一篇章!


学者介绍



张英俊,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农业大学草业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国家级创新团队负责人,国家牧草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国家级高层次人才获得者。现担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八届草学学科评议组专家及秘书长,中国草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主要研究方向为草地管理与牧草生产。先后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以及重大项目、973课题等40余项。主编参编著作14部,发表论文200余篇,获授权发明专利30余项等。2021、2022和2023连续3年爱思唯尔高被引学者获得者。

源/Elsevier等


草堂心语
草牧皆宾铸经典,草堂心语谱新篇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