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瓯越风情 · 鹿城历史文化街区线路三
· 九山湖畔的人文华章】
文&图叶望庆
瓯海公学图书馆旧址,位于市区九山湖畔,静静地矗立在温州四中大门的对面。这里苍木掩饰护佑,湖水波光粼粼,环境清幽宜人。这座被温州人亲切地称为“八角亭”的建筑,融合了中西方风格,如一位穿越悠悠岁月的智者,默默见证着时光的变迁。瓯海公学创建于 1925 年,在当时,它是全省规模首屈一指的私立中学。其创办人谷寅侯先生在五卅惨案发生后,引领师生摆脱教会学校的束缚,自主办学,进而创立了瓯海公学。这座图书馆旧址,正是依托九山湖畔的魁星阁旧址构筑而成的,也是瓯海公学至今留存下来的唯一建筑。其为单幢的三间二层楼房,坐北朝南,建筑结构为砖木混合,传统与现代在此交汇融合。整座建筑精妙地融合了中西方建筑的精髓,造型古朴而典雅。楼的平面呈抹角长方形,每一面都是三间开阔的空间。西式风格的立面,清水砖墙面整洁素雅,门窗上抹灰砖砌的半圆弧形窗罩,似乎在诉说着西方建筑美学的高雅韵味;而中式的歇山顶,犹如古老文化的冠冕,尽显中式建筑的雄辉大气。中西合璧的它不单单是一座普通的建筑,更仿若一部立体的史书,每一页都镌刻着时代的痕迹。走进这座旧址,你能感受到其建筑的精美绝伦,还能体会到那浓郁深厚的文化氛围。室内陈列着温四中校史馆,其中珍藏了众多珍贵的历史照片、文献资料以及实物展品等等,生动地展现了温州第四中学(其前身为瓯海公学)的发展进程与辉煌成就。置身于此,仿佛还能看到曾经的那些身影。“一代词宗”夏承焘、“一代曲宗”王季思,都曾在这里传道授业,他们智慧的声音似乎仍在空气中萦绕。他们的学识与风范,滋养着一代又一代的学子。从这里走出的杰出校友难以计数,像著名报人赵超构、作家叶永烈、红学家林冠夫、中科院院士张超然、灰学理论创始人孙万鹏等等。他们的成就,是瓯海公学教育光辉的最好例证,也是这座旧址丰富人文底蕴的鲜活诠释。如今,瓯海公学图书馆旧址已晋升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它不仅仅是一座建筑,更是一段历史的有力见证和文化的传承纽带。它宛如岁月长卷中的一座文化灯塔,照亮着温州教育史、文化史以及建筑史的漫长道路。放生池,乃鹿城之古巷,亦为古巷内一处水塘。此巷东起书堂巷,向西转南直至原温州中学北侧,长二百八十七米,宽六点五至三米,巷内南侧有一水池与九山河相通,其历史已逾千年之久。北宋绍圣二年,杨蟠以承议郎之职任温州知州,确定三十六坊,其所著《永嘉百咏·放生池》所描绘的便是此地之情形。这里流传两则因果报应的故事。一说是五代时,此地有书生,人品善,心良。然家贫,衣食无依,屡求功名未就,乃为人撰联对以维生。每年四月初八,集市甚闹。是日,书生见一渔家提大青鱼叫卖,鱼摆尾挣扎,书生怜之,费钱买而放于池。奇哉,是年大考,书生高中榜眼。里人闻之皆惊。自此,每至四月初八,人皆购鱼鳖放生于此池,池遂名“放生池”,巷亦因之袭名,沿用至今。另一说法是古时,九山湖畔有妇,因其夫所获大蛇,妇放生之。放生出门时,屋塌,妇幸免于难。遂于此挖池蓄水,每岁四月初八购蛇放生。如是以池名,巷亦以池名。放生池,是历史悠久的佛教活动重要场地。农历四月初八相传是如来佛祖的生日。信徒在这一天买鱼虾蟹蛇到这里放生,佛教之放生,于一定程度乃尊生命之举,具朴素之物种保护意识也。
从瓯海公学图书馆旧址出来,我们沿着九山湖的湖畔漫步,而后折向此处。池塘边有一座带有门台的宅院,上面有一副砖刻对联:庭前湖水清,人杰宅地灵。现已将要入住的新业态资本所租赁,正在装修。葛主任吩咐,在修缮改造时一定要保留这幅对联。继续往前走,能看到一棵直径约两米左右的巨大榕树,此树盘根错节,茂盛的叶子延展至池中,成为放生池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葛主任提醒,这便是《童年》歌曲中所描绘的“池塘边,榕树下”的情景。他再次嘱咐负责修缮提升历史文化街区的鹿城区及松台街道的领导,要在此打造能让人回忆起年轻时代,尤其是童年场景的地方。经他这么一点拨,笔者也回想起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在温州中学求学时的情景,那时每每与同学结伴经过池塘边嬉戏玩耍的快乐时光仿佛就在昨日。彼时这里宁静古朴,池塘清晨的清澈程度令人赞叹。如今的放生池,虽已少了当年的模样,但岁月沧桑悄然留下的痕迹仍依稀可见,比如那些洗衣服的河埠头依然存在。现今池塘的水正在逐渐变清,水鸟在上方翱翔,放生池畔小巷里那种脏乱差的状况正在改变,一些时尚的咖啡、蛋糕、茶吧等店铺正在入驻。前方还有传承南戏的地方剧种温州瓯剧团的旧址,再往前便是因巷中有建于南宋时期的永嘉书院而得名的书堂巷了。放生池及其巷里的榕树,不仅是鹿城区的重要历史文化遗产,更是社区居民共同的记忆和情感纽带,我们满心期待这里能焕发出新的光彩。鹿城的胜昔桥,是一条蕴含深厚历史底蕴的街巷,静静横卧于车水马龙之中。它曾是温州名流望族构筑府邸之所,文化底蕴颇为深厚,其周边还留存着众多古建筑和景点,如籀园、窦妇桥遗迹等,见证着温州的历史变迁。徐宅大屋,地处胜昔桥路,原名陈宅花园,后典与徐定超居住,对外称作兰芬堂,曾为温州城区十大私家名园之一 。兰芬堂系清咸丰间举人陈锵所建,“兰芬”之名源自唐诗《郊庙歌辞·蜡百神乐章·雍和》中“蕙馥雕俎,兰芬玉酎”之句。该厅仿效苏州留园的五峰仙馆而建。徐定超,字班侯,永嘉枫林人,是清朝末年至民国初年的重要政治人物。他曾任京畿道监察御史,为官清正廉洁、刚正不阿,勇于弹劾权奸和贪官污吏。他又心怀国家命运,与众人联名揭露袁世凯的卖国行径,在浙江拒款保路运动中一马当先,其爱国情怀炽热且深沉。回温任都督期间,徐定超励精图治,选贤用能,大力扶持教育事业。出资在家乡枫林创办高等小学,辛亥革命后,创办永嘉县第一高等小学于温州城区。1909 年,受聘任浙江省两级师范学堂监督(即校长),锐意改革创新,废除旧弊,重用留日学生经亨颐为教务长,聘任一批新进教员,其中有鲁迅、马叙伦、夏丏尊、沈尹默、胡公冕等,使学校面貌焕然一新。走进徐宅大屋,古朴的气息迎面扑来。此建筑为江南四合院样式,彰显明清风貌。外墙以叠砖垒石构建,内有圆柱方梁,檩木铺瓦飞檐,青砖铺地,青石为阶。每座房子前门有“道坦”,庭院深深,布局精巧。正厅宽敞开阔,房梁斗拱独具匠心,木雕精美绝伦,线条细腻入微,虽历经风雨仍可见其精湛工艺,尽显当时高超的建筑技艺与审美情趣。
厅内有题联:“御史楼台高百尺;谏官祠宇壮千秋”。大厅中间有“察院”“大义凛然”等字样。屋内设有多个展厅和房间,展示了徐定超的生平事迹、书法作品以及他在温州任职期间的历史照片和文物,让人们能够深入知晓这位历史传奇人物的卓越贡献和人格魅力。大屋历经风雨沧桑,曾一度遭受破坏和被遗忘。但近些年来,随着鹿城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工作的开启和推进,故居得到了有效的修缮和保护,从而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大屋里设有新中式咖啡屋,不同特色的小包厢,可供人们休憩放松。后院屋顶的阶梯型座位,造型错落有致,与古宅风格相融合。周边布置绿植花卉,可俯瞰后院景观,为人们提供了独特的休憩体验。
松台别业,俗称“黄群花园”,始建于民国,是近代温州十大私家花园之一,为温籍近代声名远扬的社会活动家与实业家黄群(原名黄溯初)所构建。它坐落于落霞潭畔,是黄溯初晚年归隐的栖息之所,不单是一处风光旖旎的园林,更是一部承载着近代温州深厚人文历史的鲜活典籍。它见证了黄溯初一生的卓著成就,也承载着他对家国的深切眷恋。1883 年出生于平阳郑楼的黄溯初先生,一生倾心于实业救国和教育兴邦。在政治方面,他早年赴日本留学,追随孙中山参与辛亥革命,还被举荐为临时参议院议员,参与制定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为民国的建立立下了重要功勋。抗战期间,他冒险回国劝汪精卫放弃与日本的往来,劝服并协助高宗武、陶希圣脱离汪伪集团。策划了著名的“高陶事件”。在金融领域,1921 年,黄溯初于上海招股创办了中国首家信托公司——通易信托股份有限公司,并担任董事长兼总经理长达 15 年。1923 年,他又在故乡温州创办了首家民营银行瓯海实业银行。
他积极投身实业创办,热心慈善活动,有力地推动了温州的近代化发展。1919 年,他与潘鉴宗、杨玉生等发起并捐款创建了瓯海医院(附一医的前身)。同年,他还与吴钟镕等发动地方士绅集资一万五千银元,创办了温州首家电话公司——东瓯电话公司。黄溯初对家乡教育的贡献极为突出,1933 年,他捐赠自己创办的平阳郑楼的小学校舍,用于创办省立温州师范学校(今温州大学的办学源头)。蒋介石的“文胆”、时任浙江教育厅长的陈布雷,专门为此撰写了题记《平阳黄氏捐助校址记》。松台山麓,九山湖畔,作为温州古城“西居”的所在之处,自古以来就是文人雅士汇聚之所。松台别业与落霞潭相互依偎,和周边的古迹名胜相得益彰,一同构成了温州古城一道迷人的风景线。苏渊雷曾为黄群的居所取名“豁蒙楼”,并创作《为豁蒙楼题壁》联:“雪寺疏钟,霞潭秋水,佳兴四时容啸傲;江山文藻,湖海诗情,高楼百尺快登临。”为松台别业增添了一段美谈。20 世纪末,因城市建设之需,松台别业被拆除。2017 年起,温州开启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建设工程,松台别业得以重建,被列为“九山十景”之一。新建的松台别业占地将近一公顷,是一座中西合璧的别墅,既有中国传统园林的柔美韵味,又融入了西方建筑的精巧与大气。其建筑风格别具一格,将江南园林的婉约,民国建筑的典雅及欧式的立面门窗精妙融合在一起。园内建筑错落有致,布局精巧,既有古雅的长廊屋檐,也有充满异域风情的空间布局。水边的长廊曲折蜿蜒,漫步其间,仿若能听到历史的回音。镂空花窗的围墙,似隔非隔,将院内的清幽与院外九山公园的美景相互交织。木楼梯与转盘楼梯的设计,实用之余又极具艺术感,楼内留存的民国留声机等老物件,悄然诉说着往昔的故事。站在二楼,能够将湖光山色的美景尽收眼底。这里碧波轻漾,倒映着山峦的青葱,落日的余晖洒落在湖面,美如诗画,令人沉醉。松台别业重获新生后,引入了多样的业态,开展了丰富多样的文化活动。如今,它已化身文化展馆,由鹿城区人民政府与温州大学携手打造,展示着温州高等教育的发展历程以及黄溯初先生的非凡功绩。
【阅读原文】,预订民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