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下方名片,关注我![]()
近日,吉林白城中医院的 “担架风波” 掀起了网络热议。
1 月 13 日 22 时 55 分,白城市 120 急救指挥中心接到患者家属的报警电话,短短两分钟后,白城中医院急救人员便迅速出诊,于 23 时 02 分准时到达现场。到达现场后,急救人员迅速对患者的状况进行评估,当机立断决定需要使用担架转移患者。为了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将患者送往医院接受救治,争取每一秒的宝贵时间,医务人员向正准备上楼的患者家属提出帮忙拿取担架的请求。
然而,这一请求却引发了家属的不满。尽管医务人员在意识到家属不满后,当即诚恳地表示歉意,但这一事件还是在网络上持续发酵,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热议。一时间,各种声音充斥在网络空间,大家纷纷对此事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观点。
1 月 17 日,白城中医院发布通报,对此次事件进行了严肃处理。通报中认定,在急救工作流程里,医务人员请求患者家属拿担架并引发家属不满的这一环节,存在服务不规范的问题。随后,涉事医务人员被调离原岗位,停发 3 个月绩效工资,并接受了严肃的批评教育 。
白城中医院在 1 月 17 日发布的这份通报,充分展现了其对医疗服务质量的高度重视和严肃对待问题的态度。在通报中,医院明确指出,急救工作中医务人员请求患者家属拿担架并引发家属不满的这一环节,存在服务不规范问题。而将涉事医务人员调离原岗位并停发 3 个月绩效工资,这一处理措施更是彰显了医院的决心。让其他医务人员引以为戒,时刻保持对服务规范的敬畏之心。
消息一经公布,迅速在网络上掀起了轩然大波,网友们纷纷各抒己见,一时间,各种观点激烈交锋。
一部分网友站在医护人员的角度,指责家属不理解医护人员的工作。
他们指出,在救护车人员配备有限的现实情况下,医护人员的首要职责是时刻守护在病人身边,对病人进行紧急救治和病情监测,每一个举动都关乎着病人的生命安危 。
在这种分秒必争的紧急时刻,让家属帮忙拿担架,是一种合理的需求,这并非是医护人员在推卸责任,而是为了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将患者送往医院,争取最佳的救治时机。他们认为家属不应将这一请求视为不尊重,毕竟在生命面前,任何能够提高救援效率的措施都应该被积极配合。而家属拒绝协助的行为,在这些网友看来,是将个人所谓的 “尊重” 凌驾于生命之上。
然而,更多的网友则对医院和急救人员的做法提出了质疑与批评。
有的网友认为,让病人家属抬担架的做法从根本上来说不合理。他们假设了一些特殊情况,如果病人家中没有其他家人,或者只有老人和孩子在场,难道急救人员就不帮忙抬病人了吗?这种情况下,家属根本无力承担抬担架的重任,而患者的生命安全将受到严重威胁。这不仅违背了急救的初衷,也让公众对急救服务的专业性和可靠性产生了怀疑。
还有网友一针见血地指出,这起事件的核心问题在于人员配备不足。他们强调,按照相关规定和标准,120 急救必须要配备 2 个担架工,这样才能确保在各种急救场景下,都能及时、有效地完成患者的搬运工作,保障急救工作的顺利进行。而此次事件中出现让家属拿担架的情况,恰恰暴露了医院在人员配备方面的漏洞,这是医院管理层面的失职,不能将责任全部归咎于一线的医护人员。
此外,还有不少网友对医院通报里提到的 “医务人员服务不规范” 表示深深的疑问。他们希望医院能够公示相关规定,明确界定什么样的行为属于服务规范,什么样的行为属于服务不规范。只有让家属和救护人员都清楚明白这些规定,才能避免类似的争议再次发生。同时,也有助于提升医院服务的透明度和公信力,让公众对医院的管理和服务更加信任。
在这场 “担架风波” 中,我们看到的不应仅仅是一起医患矛盾事件,更应是一次促进医患相互理解、共同推动急救服务质量提升的契机。
医患双方,本是站在同一战线上与病魔抗争的战友,却在这一事件中陷入了矛盾的漩涡。我们呼吁患者家属和公众能够多站在医护人员的角度去思考。急救工作,是一场与死神的赛跑,每一秒都关乎着患者的生死存亡。医护人员在面对紧急情况时,他们的内心同样充满了紧张和焦虑,他们唯一的目标就是尽快将患者送往医院,给予患者最及时的救治 。在资源有限、时间紧迫的情况下,他们的一些请求或许只是为了节省那宝贵的几分钟甚至几秒钟,绝不是对患者家属的不尊重。
同时,我们也希望医护人员能够更加注重与患者家属的沟通方式和技巧。在紧急情况下,患者家属往往处于极度的担忧和恐惧之中,情绪容易激动。医护人员在提出请求时,应更加耐心地解释原因,用温暖的语言和关切的态度去安抚家属的情绪,争取他们的理解和配合。一个小小的举动,一句贴心的话语,都可能化解家属心中的疑虑,让他们感受到医护人员的关怀和尊重 。
而医院,作为急救服务的管理者和组织者,更应承担起重要的责任。加大投入,完善人员配备和设备设施是当务之急。确保每一辆救护车都配备足够的专业人员,包括担架工,让医护人员能够专注于患者的救治工作;及时更新和维护急救设备,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为急救工作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同时,制定更加明确、细致的服务标准和规范,让医护人员在工作中有章可循,也让患者家属能够清楚了解急救服务的流程和要求,减少不必要的误解和矛盾。加强对医护人员的培训和监管,不断提升他们的专业技能和服务意识,对表现优秀的医护人员给予表彰和奖励,对违反服务规范的行为进行严肃处理 。
只有医患双方相互理解、相互支持,医院不断完善管理和服务,公众积极参与和配合,我们才能共同提升急救服务质量,让每一个生命在危急时刻都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