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RG:医疗领域的“顶级阳谋”?

文摘   2025-01-21 20:06   山东  

点击下方名片,关注我


01
 DRG 的神秘面纱


在当今医疗体系变革的浪潮中,DRG 这个术语越来越频繁地出现在大众视野里。


那么,DRG 究竟是什么呢?


DRG,即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iagnosis Related Groups),是一种将疾病按照临床诊断、治疗方法、病情严重程度、年龄等因素进行分类的体系,把具有相似临床特点和治疗资源消耗的病例归为一组。


简单来说,它就像是给各种疾病 “分了类、定了价”。


DRG 并非凭空出现,它的起源可追溯到 20 世纪 60 年代末的美国。


当时,美国医疗费用不断攀升,为了更好地控制医疗成本、提高医疗服务效率,耶鲁大学的 Robert B. Fetter 团队首次提出了 DRG 的概念。


随后在 1983 年,美国联邦政府在 Medicare(美国的联邦医疗保险计划)中引入了 DRG 支付制度。


此后,DRG 逐渐传播到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我国也在 2019 年确定了 30 个 DRG 付费国家试点城市,正式开启了 DRG 在国内的大规模应用之路。


如今,DRG 在医疗支付体系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深刻影响着医院、医生与患者的行为和决策。


02
DRG 在中国的推行现状


近年来,DRG 在我国的推行可谓蹄疾步稳。


自 2019 年确定 30 个 DRG 付费国家试点城市后,这项改革迅速在全国范围内铺开。到目前,DRG 付费已覆盖全国大部分地区,众多医疗机构被纳入其中 。


在控制医疗费用增长方面,DRG 确实取得了显著成效。


据相关数据显示,不少地区在实施 DRG 付费后,住院费用的不合理增长得到了有效遏制。例如,一些医院的次均住院费用增速明显放缓,部分病种的费用甚至出现了下降。


这表明 DRG 付费模式在引导医疗机构合理控制成本、规范医疗行为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通过将疾病分组并设定相应的支付标准,医院在治疗过程中会更加注重资源的合理利用,避免过度医疗和不必要的费用支出。


03
DRG 被视为 “阳谋” 的原因


(一)对医院的影响


在 DRG 付费模式下,医院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经济压力。


由于医保按照 DRG 组的固定标准支付费用,如果医院的治疗成本超出了这个标准,就需要自行承担超出的部分。这无疑给医院的运营带来了巨大挑战。为了避免亏损,医院不得不采取一系列措施来控制成本。


一些医院会严格控制药品和耗材的使用,优先选择价格较低的产品。这可能导致部分高质量的药品和耗材被弃用,从而影响治疗效果。


医院还可能减少不必要的检查和治疗项目,这本是合理的举措,但在实际操作中,可能会出现过度削减的情况,导致一些必要的检查也被取消,影响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


在这种压力下,医院的发展也受到了限制。投入科研创新需要大量的资金,而在 DRG 付费模式下,医院首先要确保自身的收支平衡,往往难以抽出足够的资金用于科研。


一些医院原本计划开展的新技术、新项目,由于担心成本过高而无法实施,这无疑阻碍了医疗技术的进步。


同时,医院在人才培养方面也可能会受到影响,无法为医护人员提供充足的培训和进修机会,导致医院的整体医疗水平难以提升。


(二)对医生的影响


DRG 付费模式给医生带来了巨大的压力,这种压力体现在多个方面。


医生在制定治疗方案时,不仅要考虑患者的病情,还要时刻关注费用是否会超出 DRG 组的支付标准。这使得医生在治疗过程中束手束脚,无法完全按照最佳的医疗方案进行治疗。


在面对一些复杂病情时,医生可能会因为担心费用超支而选择较为保守的治疗方法,这可能会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康复进程。


如果医生为患者选择了一种效果较好但价格较高的治疗方案,而最终费用超出了标准,医生可能会面临医院的绩效考核扣分、奖金减少等处罚。这使得医生在治疗过程中不得不小心翼翼,甚至可能会出现推诿重症患者的情况。


长期处于这种压力下,医生的职业发展也受到了影响。医生的精力被大量分散到费用控制上,用于提升专业技能和进行学术研究的时间和精力相应减少。这不仅不利于医生个人的成长,也对整个医疗行业的发展产生了负面影响。


医生可能会因为担心医疗风险和费用问题而减少对疑难病症的研究和探索,导致医疗技术的创新和突破受到阻碍。


(三)对患者的影响


患者在 DRG 付费模式下也面临着诸多问题,治疗质量可能会受到影响。


由于医院和医生为了控制成本,可能会减少一些必要的治疗环节或使用效果相对较差的药品和耗材。


一些需要长期治疗的慢性病患者,可能会因为医院为了控制费用而缩短住院时间,导致治疗不彻底,病情反复,就医难度也可能增加。


医院为了避免亏损,更倾向于接收病情较轻、治疗费用较低的患者,而对于病情较重、治疗复杂的患者则可能会拒收或推诿。这使得那些真正需要医疗救助的重症患者难以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


一些患有严重疾病的患者,可能会因为医院以费用或床位紧张等理由拒绝收治,而不得不四处奔波寻找其他医院,耽误了宝贵的治疗时间。


04
DRG 引发的争议与问题


(一)医疗质量能否保证


在 DRG 付费模式下,医院为了控制成本,可能会采取一系列措施,这无疑给医疗质量带来了潜在风险。


一些医院可能会减少高值耗材的使用,转而选择价格较低但质量可能稍逊一筹的产品 。在进行心脏介入手术时,可能会减少使用进口的高质量支架,而选择国产的相对便宜的支架,尽管国产支架也能满足基本治疗需求,但在长期效果和安全性上可能存在一定差异。


医院还可能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以降低住院成本。对于一些需要充分康复的患者来说,过早出院可能会影响康复效果,导致病情反复 。


这些做法引发了广泛的担忧,人们担心医疗质量会因此下降。患者在接受治疗时,无法得到最优质的医疗资源和最充足的治疗时间,这对患者的健康和康复极为不利。


如果医疗质量得不到保障,DRG 付费模式的推行是否真的能实现医疗体系的可持续发展,就值得我们深思了。


(二)医疗资源分配不均


DRG 付费模式还可能加剧医疗资源分配不均的问题。


大医院凭借其先进的技术和设备,能够更好地应对各种复杂疾病,在 DRG 付费模式下,可能会吸引更多病情较轻、治疗费用相对较低的患者,从而获得更多的医保支付资金。


而基层医疗机构由于技术力量相对薄弱,在接收患者时可能会面临更多困难,尤其是那些病情较重、治疗费用较高的患者,基层医疗机构往往不敢接收,这就导致基层医疗机构的业务量减少,收入降低,进一步削弱了其发展能力。


这种资源分配不均的现象,使得基层医疗机构的发展陷入困境,患者在选择就医机构时,也会更加倾向于大医院,从而加剧了看病难的问题。


一些偏远地区的基层医院,由于缺乏足够的资金和技术支持,在 DRG 付费模式下,难以维持正常运营,不得不减少一些医疗服务项目,这使得当地居民的就医需求无法得到满足 。


(三)医保局与医院的权责不对等


在 DRG 付费模式中,医保局与医院的权责不对等问题也日益凸显。


医保局负责制定 DRG 分组和支付标准,这一过程中,医保局往往从宏观层面考虑医保基金的收支平衡,而对医院的实际运营情况和医疗服务的复杂性考虑不足。


医保局可能会降低某些病种的支付标准,以控制医保基金的支出,但这可能会给医院带来巨大的经济压力 。


医院则需要承担提供医疗服务的责任,同时还要应对医保支付标准带来的经济挑战。


在这种情况下,医院为了维持运营,可能会采取一些不利于患者的措施,如减少医疗服务项目、降低医疗服务质量等。


而医保局在制定政策后,对医院的实际执行情况缺乏有效的监督和评估机制,导致医院在面对权责不对等的情况时,缺乏有效的申诉渠道 。


05
DRG 的未来展望


DRG 付费模式犹如一把双刃剑,在带来诸多积极影响的同时,也引发了一系列争议和问题。


它在控制医疗费用、规范诊疗行为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也给医院、医生和患者带来了不同程度的挑战。


展望未来,DRG 付费模式有望在持续的探索与实践中不断优化和完善。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医保局在制定 DRG 分组和支付标准时,能够更加精准地考虑各种因素,提高标准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通过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对大量的医疗数据进行深入挖掘,更准确地评估每个病种的治疗成本和资源消耗,从而制定出更加公平合理的支付标准。


DRG 付费模式与其他医保支付方式的融合也将成为趋势。不同的支付方式各有优劣,通过将 DRG 与按项目付费、按人头付费等方式相结合,可以取长补短,形成更加完善的医保支付体系。


对于一些复杂的疾病或特殊的治疗项目,可以采用按项目付费的方式,确保患者能够得到充分的治疗;而对于一些慢性病管理等领域,可以采用按人头付费的方式,激励医疗机构做好预防和健康管理工作 。


相信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DRG 付费模式将不断发展和完善,为医疗体系的可持续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最终实现医疗服务质量与效率的双赢,为广大民众提供更加优质、高效、可及的医疗服务。



END

被监控的是“医生”还是“犯人”?

警惕!泰缅边境诈骗对医护人员下手了

被投诉的三甲主任:坚决不道歉!

离谱!这家医院竟用体检卡抵工资!

取消医务人员编制风声再起

为了过年不值班,有医生2000元卖班

给熟人做手术反被索赔20万,医生冤不冤?


你花了   ·  来阅读
点个  再走吧~


医护资料分享
免费分享医护资料,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为医学生提供免费学习的机会。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