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酸检测可以免扩增吗?CRISPR+量子点帮你实现!

文摘   2024-10-14 09:23   北京  
自2010年以来,CRISPR/Cas家族的蛋白被发现并阐明其由RNA引导,并可识别病毒感染的工作机制,该蛋白家族获得了巨大的关注,陆续有论文发表验证其对核酸靶标的应用。目前主流的应用是基于靶标激活CRISPR/Cas蛋白后产生反式切割活性,剪切FQ探针,产生荧光信号。但是该体系受制于荧光染料本身的特点,存在亮度低,光源单一并且染料激发-发射波长间斯托克斯位移小等痛点[1]。因此,对检测器光源和接收器的精度要求较高。当然还有许多其他的信号报告系统被用于和CRISPR/Cas体系结合,比如对pH值敏感的染料,金纳米颗粒等[2][3]。无一例外,这些方法受限于信号读取或样本特点,都无法实现免扩增直检。

量子点(Quantum Dots,QDs)是一种化学性质稳定,亮度高于多数常用荧光染料,具有高紫外线吸收能力、大斯托克斯位移点和极高的耐光性的光化学信标材料。本文作者将CRISPR/Cas体系与量子点结合,开发了一种免扩增核酸检测方法[4]


01
量子点信标结构及原理


作者选用QD525的量子点,其内核由硒化镉组成,包覆一层硫化镉,最外层使用硫化锌覆盖。在量子点的最外层,使用CL4配体,增加整个量子点的稳定性,使量子点表面的对于CRISPR/Cas酶的空间位阻最小化。其他组成部分包括两条DNA/RNA核酸链(取决于后续CRISPR/Cas体系是Cas12a还是Cas13a)。其中一条红色核酸(图1),一端修饰HisTaq,基于组氨酸与2价阳离子的结合原理,将该核酸固定到量子点表面。另外一条核酸链一端与红色核酸配对,另一端修饰Cy3荧光染料,同时中间部分包含一个远离量子点的发卡结构,方便后续CRISPR/Cas体系进行反式切割。

在该结构的作用下,量子点的荧光会被外层的Cy3染料淬灭。该淬灭原理是基于Förster 共振能量转移(FRET),即激发状态的量子点电子,从能量供体(此处为量子点QD525)转移到能量受体(此处为Cy3),从而消除量子点本该辐射出的能量信号,达到淬灭效果。在信标稳定的情况下,量子点不向外辐射出荧光信号,而是由FRET效应,将能量转移到Cy3染料(i),但是当体系中出现激活状态的CRISPR/Cas酶,Cy3染料修饰的核酸在发卡结构处被反式切割截断(ii),量子点与Cy3分离后就会辐射出荧光信号(iii)。


图1.量子点-CRISPR/Cas(N)系统结构工作原理示意图

为了研究分子信标体系的整体性能,作者分析了不同浓度比例时,信标系统的荧光特征。当量子点为100 nM时,Cy3比例从0逐级提升到12,在350 nm的激发光源照射下,量子点发射波强度逐级递减(峰值大约在528 nm处),而Cy3发射波强度逐级增加(峰值大约在570 nm处)。与此同时,整个体系中有一个平衡点,数值大约在554 nm处,可作为系统内的固定参照值(图2d)。基于Förster 共振能量转移效率(FRET Efficiency)计算值(左Y轴)和Cy3-QD525估算距离(右Y轴),在荧光染料和量子点比例分布(X轴)会得到一条在6:1(Cy3:QD525)比值以上趋于平缓的线条。为了鉴定荧光激发状态的变化量,作者使用了604 nm的发射强度比上528 nm处的发射波强度。当Cy3:QD525在2及以上时,其比值变化规律接近于一条直线。如果选取不同发射波长,进行两者的对比,在5倍于QD525的Cy3浓度下,其比值可以超过200倍。


图2.不同浓度比例的Cy3和量子点的荧光信号强度分析


02
CRISPR/Cas系统酶活分析


首先,作者将QD525浓度固定在100 nM,经过酶切和在350 nm激发光源的观察下,经过37℃和长达2 h的反应后,其normalized PL Ratio逐级递减(图3b)。而LbCas12a的反应速率不受Cy3:QD525比例的影响(图3c)。该情况较少见,由于量子点表面存在大量配位空间时,容易结合各种蛋白或者酶,从而导致其活性降低,体系内反应速率下降。但是在该实验中,Cy3的数量从2倍提升到10倍时,并没有发现LbCas12a存在活性变化。而在第二轮验证中,作者选择了Cy3 200 nM的终浓度,且从2:1开始(100 nM QD525)降低QD525浓度。最终作者认为当Cy3与QD525在6:1的比之下组成的信标分子最适用于该检测体系(图3d,3e)。

图3.优化CRISPR/Cas体系中Cy5和QD525浓度比例



03
检测限分析




针对Cas12a系统,作者使用了靶标浓度5 pM到5 nM的目标ssDNA。针对Cas13a系统,作者选用了10 pM到10 nM的目标RNA浓度梯度。在Cas12a体系下,4 h后,当DNA靶标浓度高于500 pM时,所有的信标都会被切断并释放荧光信号。而当靶标换成RNA时,在Cas13a体系下,信标的消化速率显著下降,2 h内在任何靶标浓度下均有未被完全消化的信标。考虑到反应时间,作者选取了1 h节点为检测限分析的依据。截止1 h的反应时间内,DNA检测体系的检测线大约在50 pM,而RNA检测体系的检测限大约在100 pM(图4)。


图4.ssDNA、RNA浓度梯度下的检测限分析

04
双重检测体系建立




由于Cas12a和Cas13a分别针对DNA和RNA,作者希望最终在一个检测体系中既能检测DNA,又能检测RNA。为了实现这个目标,作者用与修饰QD525相同的方法,修饰了QD625(图5a)。同时QD525搭配Cy3,而QD625搭配Cy5。由于QD525,QD625,Cy3和Cy5都有各自不同的发射波长(图5b)。在380 nm的激发波长下,QD525发射波长为528 nm,Cy3为572 nm,QD625为625 nm,Cy5为670 nm。这样在检测端,荧光信号相互之间不会形成显著干扰。不同于QD525的修饰,QD625最终使用了10:1的Cy5:QD625比值,同时最终反应体系浓度定为20 nM QD625/DHP-Cy5。而QD525则保持6:1的Cy3修饰比值,且最终反应浓度为100 nM QD525/RHP-Cy3。本轮测试中,QD525信标用于配合Cas13a检测RNA靶标,而QD625则用于配合Cas12a,检测DNA靶标(图5c)。

作者针对该体系准备了4组实验,分别为仅含10 nM dsDNA靶标、仅含10 nM RNA靶标、同时含有两种靶标、不含任何靶标。令人意外的是,在读取QD525-Cy3检测RNA靶标的数据时,仅含dsDNA靶标的体系也起了信号(图5e)。在读取QD625-Cy5检测DNA靶标的数据时,不含DNA靶标的体系荧光值显著低于含DNA体系的荧光值(图5f)。说明在以上系统中,Cas12a的反式切割体系在被激活的状态下可以剪切RNA信标,从而形成假阳性信号。理论上该缺点可以通过选用反式切割活性对RNA不敏感的Cas12a酶进行改进。


图5.RNA/DNA混合检测体系

05
快检医疗设计




作者在文章最后还设计了一个快检系统,通过智能手机自带的相机,在反应1 h前后,拍摄反应体系荧光变化,从而判断样本阴阳性(图6a)。最终结果显示正常的反应体系混合靶标的分组在智能手机照相机下形成了显著的荧光变化。


6.快速检测体系





作者及其团队,在结合量子点和CRISPR/Cas两套体系后,成功通过FRET原理,控制量子点和荧光染料的淬灭,从而设计了一套可以免扩增检测pM级别的核酸检测系统。这套体系包含量子点的包被,核酸修饰及结合,设计的发卡核酸结构需要被激活的Cas酶体系成功识别并剪切。

该研究体系也给出了两个不同的应用方向,一个是多靶标检测,一个是即时检测。其中多靶标检测对CRISPR/Cas蛋白的特异性有较高的要求。在即时检测方面,合适的相机和图形分析软件也相当重要。

参考文献:

[1].Huyke, D. A.; Ramachandran, A.; Bashkirov, V. I.; Kotseroglou,E. K.; Kotseroglou, T.; Santiago, J. G. Enzyme Kinetics and DetectorSensitivity Determine Limits of Detection of Amplification-FreeCRISPR-Cas12 and CRISPR-Cas13 Diagnostics. Anal. Chem. 2022,94, 9826−9834

[2].Gong, S.; Zhang, S.; Wang, X.; Li, J.; Pan, W.; Li, N.; Tang, B.Strand Displacement Amplification Assisted CRISPR-Cas12a Strategyfor Colorimetric Analysis of Viral Nucleic Acid. Anal. Chem. 2021,93,15216−15223

[3].Luo, T.; Li, J.; He, Y.; Liu, H.; Deng, Z.; Long, X.; Wan, Q.;Ding, J.; Gong, Z.; Yang, Y.; Zhong, S. Designing a CRISPR/Cas12a-and Au-Nanobeacon-Based Diagnostic Biosensor Enabling Direct,Rapid, and Sensitive miRNA Detection. Anal. Chem. 2022,94, 6566−6573.

[4].Christopher M. Green, Joseph Spangler, Kimihiro Susumu, David A. Stenger, Igor L. Medintz, and Sebastián A. Díaz 2022, Quantum Dot-Based Molecular Beacons for Quantitative Detection of Nucleic Acids with CRISPR/Cas(N) Nuclease, ACS Nano, Vol 16 Issue 12, pp 20693-20704, DOI: 10.1021/acsnano.2c07749


免责声明:本公众号发布内容部分信息来源网络,旨在学习交流与分享,所发表内容注明来源的,权归原出处所有,与本公众号立场无关;无法查证版权的或未注明出处的均来源于网络搜集;如存在不当使用或侵权的情况请联系后台删除。

IVD分享库
干货分享!只分享干货!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