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老人身上5个改不掉的坏习惯!几乎人人都有,快看看你有吗?

文摘   文化   2025-02-01 19:00   河北  
点击上方⬆️蓝字 “艾弥儿 ”  → 点击右上角“...” → 点选“设为星标 ⭐ ”,就更容易找到我们啦!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你这属于是没苦硬吃!”

不知你是否听过这句话,如今在舆论场上,“没苦硬吃”似乎已经成为了许多人对于老一辈的定义。

大部分老人觉得“吃苦”是优良品德,是一个好的习惯,但实际上这种习惯并不好,甚至可能带来危险。

今日就让我们简单说说中国老人身上5个改不掉的坏习惯,大家看看你的身上有没有?

盲目节约

“剩饭剩菜不要丢,收起来,还能吃!”

“我们那个时候哪有空调,吹吹风扇就可以了,浪费电!”

节俭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这一点毋庸置疑。然而如今有一些老人却是节俭过头了,比较常见的两个点就是剩菜剩饭和省电。

2023年12月,广东江门的一位工人被工友发现瘫倒在床上,神志不清。

他被紧急送往当地医院抢救,但治疗多日后仍然处于昏迷状态,医生仔细检查后,发现此人是亚硝酸盐中毒。根据其工友反应,这位男士曾吃过隔夜菜。

而在2023年2月,河南同样有一位老人因为喝了隔夜的牛肉汤导致严重的腹泻,最后被送进了ICU(重症监护室)抢救。

这样的案例在新闻中并不少见,而他们都是因为不舍得前夜剩下的饭菜,觉得热一热便没事,所以才中招的。

粮食固然可贵,但不可与生命相比

剩饭剩菜中往往存在亚硝酸盐超标的情况,加之老年人的肠胃功能本来就弱,如若剩菜中再滋生出了一些细菌,就很容易导致腹泻等症状。

除了剩饭剩菜外,“省电而不开空调”也是“盲目节俭”的一大表现。

一些老人觉得自己年轻的时候都没有空调,还是过来了,如今也可以不用,实在太热就吹风扇。

也有老人觉得待在家里面,不去晒太阳便可避免中暑,实际上这些都是对于中暑的理解误区。

其一,老年人相比于年轻人,体内水分占比更低,对温度较不敏感,所以更加容易中暑。

其二,如若长时间待在闷热的室内,就算不被太阳直射,也一样容易中暑。

其三,风扇虽有风感,但如若室内温度高于32度,风扇也起不到降温的作用,一样会中暑。

与生病住院,甚至危及生命相比,小小的空调费算不上庞大的费用,这点钱完全没有必要省去

不看医生信偏方

“小病不用治,自己好!大病不必治,浪费钱!”

不知道这是否是一些老人对于疾病的态度,根据社会调查显示,我国的老年人普遍不愿意去医院看医生,甚至更加偏爱民间偏方,这也是个十足的坏习惯

老年人不愿意去医院看医生主要有两个原因,第一个就是怕花钱,如前文所言,许多老人把“节省”放在了首位。

如若是一些小病,一些老人会觉得这并不打紧,多喝热水,多休息便能过去。

如若是一些大病,那就更不愿意去了。大病往往需要巨额费用,许多老人不愿意为子女增加负担,或者想多攒一些养老的钱,所以并不愿意去医院看病。

第二个原因就是“不信医”,部分老年人仍然存在“偏方能够治病”的想法。

这些经验之谈往往没有依据,但却得到了身边人的肯定,这种熟人的“肯定”往往比医院里的医生更能给老人带来安全感。

与医院动辄大几千的检查,偏方的价格往往较低,所以部分老人会选择偏方而不是去看医生。

但“偏方”一般只能在特定的环境以及特定的人身上起到作用,或者根本起不了作用,治不好已经算较好的情况,如若将病情恶化了,那就更是得不偿失了!

所以生病了第一时间去看医生是最佳的选择,如若将“小病”拖成了“大病”,是没有后悔药的

轻视个人卫生

当代许多老年人经历了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他们在物质层面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在精神文明建设上,却有一部分人停留在过去,是否注重个人卫生能很好的反应这一点。

不爱洗澡、不习惯洗手,不注重口腔卫生等等皆是许多老年人的坏习惯,其中口腔卫生已经成为大患。

根据第四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我国65岁到74岁老人的龋齿率达到了98%,“一口好牙”的老人少之又少。

缺牙情况也同样如此,同一个年龄段内,老人总体的缺牙率达到了84%,西南地区的老龄人群体缺牙率更是达到了惊人的93%。

究其原因,是我国老年人的口腔保健意识处在较低的水平,就连最日常的刷牙,许多老年人都保证不了

根据调查,每天刷牙两次的老人不足三成,而使用牙线的的老人更是只有0.8%。

很多老人会觉得上了年纪便会掉牙齿,但这并不正确,如若有良好的口腔保健习惯,牙齿是不容易掉的。

且口腔健康不仅仅影响牙齿,还影响其他器官的健康。牙龈、牙周的慢性炎症如若不能得到即时的处理,就有可能导致细菌通过破碎的黏膜进入身体其他部位,诱发心梗、脑梗的疾病。

肠胃功能紊乱、肺炎等疾病皆有可能因口腔不洁而引起,所以口腔清洁并不是小事。

如若你仍然没有养成刷牙的好习惯,那就得赶紧改改了,其他个人卫生意识也应一并提高。

过度操劳

儿女还没结婚,就得多操心儿女的婚事,儿女结婚生子了,就要操心孙辈的成长,孙辈要是到了结婚的年纪,那就周而复始,直到操心不动。

不知这是否为许多老年人的真实写照,永远有操不完的心,永远有办不完的事情。

许多人觉得“操心”是一种爱的表现,诚然父母操心儿女、孙辈的生活都是为了他们好,但是这种“操心”对老年人来说并不是一个好习惯

国家老年医学中心的于普林教授就曾提到过,老年人的心态对于长寿十分关键,遇事想得开,心态平和是最基本的要求。

所谓操心,就是这件事情不好解决,可能需要费些口舌,或者需要投入许多精力才能够解决问题。

这对于老年人来说并不好,到了老年就应该是休息的时候,做一些烦心的事情极容易导致心情不好,心情一旦不好,疾病就有可能找上门来。

儿女也好,孙辈也罢,他们的路由他们走便好了,人步入老年本身就是需要休息,又何必去操心呢?

固执己见

“我吃过的盐比你吃过的米还多!”

老年人在面对年轻人的时候是否会有这种心理呢?诚然每一位老人都有着丰富的阅历,但在信息时代,丰富的阅历可能比不上后天的信息获取。

如今很多老年人不愿意学习新的事物,固执的坚持着过去的准则,但这是一个不好的习惯。

整个社会都在不断的变化,人是有社会属性的,如若不跟随社会一起变化,就会发现自己格格不入。

如若固执的用过去的思维模式或者方法解决当代的一些问题,只会招来不必要的麻烦和不好的情绪

所谓“活到老学到老”便是这给道理,学习不关乎老幼,好的习惯应该是主动的学习新的知识,主动去探索新的社会,这会给生活带来更多的乐趣与便利。

不知屏幕前的您有没有上述几个不好的习惯,实际上这些习惯皆可以改变,将他们改正过来,将会有更美好的生活!

——THE END——

参考资料:新华网——坏了一颗牙,竟一次被拔29颗牙——老年人口腔治疗乱象调查

界面新闻——避免六大误区,老年人如何正确拥抱主动健康?



点击关注艾弥儿视频号


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点击 长按 识别橱窗二维码,里面有更多好书等你来哦


看更多走心文章
请长按下方二维码关注吧
长按二维码关注



不读书的人

思想就会停止


遇见艾弥儿
生活不易,艾弥儿陪你。 欢迎私信我,有课程赠送。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