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蓝字 “艾弥儿 ” → 点击右上角“...” → 点选“设为星标 ⭐ ”,就更容易找到我们啦!
北宋末年,风云变幻,朝堂之上暗流涌动,江湖之中也是波谲云诡。
宋徽宗,这位站在时那个代风口浪尖的帝王,身负着江山社稷的重任,却最终丢了这大好河山,沦为后世嗟叹的对象。
然而,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当岁月的尘埃渐渐落定,人们却惊异地发现,在那被战火与权谋掩盖的时光缝隙里,宋徽宗在艺术领域的光芒竟璀璨夺目到令人咋舌的地步。
尤其是那一幅神秘的《千里江山图》,长久以来被认为是天才少年王希孟的惊世之作,可如今却有诸多迹象表明,这背后或许隐藏着宋徽宗不为人知的秘密。
这幅画究竟隐藏着怎样的玄机?为何会有人说它真正的作者是宋徽宗呢?
且听我为您一一道来。
咱先讲讲这神秘的天才少年王希孟。的确,北宋是一个盛产神童的时代。
文彦博少年成名,出将入相五十年,历经四朝;晏殊十四岁赐进士出身,官拜宰相。
司马光七岁砸缸救友,写出一部《资治通鉴》,名垂千古。你发现没有,少年天才,万众瞩目,生平事迹历历在目。
可是王希孟呢,连个姓都没有。
千里江山题跋上,蔡京确实写了“希孟18岁”,但从没写姓王。
不光是没有姓,关于这个天才少年的生平,古籍中没有任何记录。画完史诗级的千里江山,他又消失的无影无踪,这完全不合逻辑。
而说说《千里江山图》作者是宋徽宗的文字学证据。
【尚书传】记载赵佶:天子之子,年十八,称孟侯。所以图中署名“希孟十八岁”。
身份确定,年龄确定。又 “希”,明也。“佶”,正也。赵佶,希孟。此昌明王道之义。
第二,咱们看这个千里江山图啊。
先说色彩,一共五色,五色都是提取自宝石或药材,这些亮丽的色彩千年不褪色,寓意着江山永固。
尤其是石青石绿是极贵的宝石研磨的矿物颜料,初出茅庐的少年,怎么可能一下子搞到这么高端的颜料,还一画画了12米长卷呢?
再说材质,宋代画院用的绢全是宫绢,但是也分等级,宋徽宗本人用的是一等一的特级品,而其他人的画,最多用个普通一级品。
而千里江山图的材质检测结果是明显高于普通画家用的一级品绢。这要不是宋徽宗本人,就是僭越啊,这相当于宰相穿龙袍,可是重罪啊。
第三,李冬君博士在她的《走进宋画》这本书里,提到一个历史视角的观点。
她认为倾皇家之力的千里江山图,大概率是宋徽宗尚为18岁的端王赵佶时。
以亲笔会江山的形式,向当权的向太后郑重奉上的国家文化功程,是反击“端王轻佻,不可以君天下”言论的宣言书。
你看千里江山图这个角度就是帝王的视角。
所以同为帝王的乾隆看过这幅画,叹为观止,亲笔题诗“江山千里望无垠,元气淋漓运以神”。
千年的时光流逝,作者的历史谜团,都无法掩盖《千里江山图》的灿烂。
如今《千里江山图》是故宫博物院的镇馆之宝,2017年国家宝藏的第一期选的是它,2008年北京奥运会唯一露面的国画也是它。
本世纪唯一的一次展出是2017年9月,当时故宫出现了排队三小时,看画三分钟的盛况。
按照30年一展出的惯例,下次至少要等到2047年了。
但是!这届观众有福了!杭州国家版本馆放出罕见机遇:首批限量发售1000套《千里江山图》超清钞券1:1复刻版卷轴,逼真度堪比原迹!
几年前,《千里江山图》复刻装饰画,如今已经涨价到15000元,古玩市场的价格更是翻了10倍以上。
阿联酋某著名拍卖行,更是以约合人民币50万元的价格,成交一幅《千里江山图》仿画。
连这种非官方的仿画都能卖出天价,更何况杭州国家版本馆以原迹1:1打造的《千里江山图》近12米长的复刻版卷轴呢。
就说这材质,用的是专业的钞券纸,就是国家印钞用纸,纸质挺括,韧性极佳,普通书画纸稍过几年就会变黄、腐化,这种纸存放百年也不会褪色,被业内人士称为“纸黄金”。
想买到100%完整还原原迹神韵,能够保值增值的成品,一定要认准官方发行,认准这全卷龙纹荧光防伪水印。
集欣赏价值、时代价值和收藏价值于一体,普通人也能藏国宝于家中,是多么难得的幸运!
《千里江山图》放在家里,有“背靠江山”和“江山永固”的深意,会给整个家族带来一种蒸蒸日上,飞黄腾达的新气象。
给您放在上方链接里了,喜欢的朋友一定不要错过!
点击关注艾弥儿视频号
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点击 长按 识别橱窗二维码,里面有更多好书等你来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