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蓝字 “艾弥儿 ” → 点击右上角“...” → 点选“设为星标 ⭐ ”,就更容易找到我们啦!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在中国台湾的台北县汐止“秀峰国民小学”的后山上,有一条不起眼的僻静小路通向后山的一座坟墓,这座坟墓通体用大理石砌成。
曾几何时,这里也是香火鼎盛,然而现在随着时代的推演,这里已经不复当年了。
现在,这里萧索破败,周围杂草丛生,曾经光滑的大理石碑体、也早已斑驳陆离,显示出来了一幅很久没人打理的样子。
这座坟墓的主人就是当年曾经在上海叱咤风云的杜月笙,物是人非,如今他的墓已经破落如此。
而他的墓碑上刻有8个大字实在难以服众。
逃难香港
杜月笙兴起的路径可谓是一代传奇,他本来只是青帮的一个小角色,靠着黄金荣的赏识,一路摸爬滚打,最后混到了青帮大佬的位置上。
杜月笙经常以一幅长衫示人,显示出温文尔雅的样子,迷惑了很多人,但背地里其实不比任何一个黑帮老大更仁慈。
蒋介石掀起四一二反革命政变的时候,由于忌惮在上海租界内的外国人,他利用了黑帮,其中杜月笙就是和蒋介石合作的急先锋。
通过与蒋介石交好,这个黑帮老大出身的人甚至曾经历任上海市的副市长,不禁让人感慨世道的不公。
不过,蒋介石和杜月笙的关系是很复杂的,正如杜月笙自己说的:“那些政治大官,其实当我们是夜壶。晚上尿急了,想到用我们。用完了,一脚踢到床下,嫌我们又脏又臭。”
蒋介石对杜月笙的利用就是如此,当他利用杜月笙在黑道里的地位打击共产党或其他政敌的时候,他就用一副笑容满面的假面具和杜月笙交好。
不过一旦蒋介石的敌人暂时消失了,他就忌讳起了杜月笙的黑帮老大的身份。
在蒋介石眼里,杜月笙这种人出身不正,正如夜壶一样脏,一旦利用完了,他就会把杜月笙扔到一旁,甚至踩上几脚,象征性的打压一下,以显示自己清正廉洁,绝无与黑帮有染情事。
杜月笙当然知道蒋介石对自己的看法,所以他对蒋介石也是若即若离,面和而心不和,他一直提防着蒋介石对他下手。
在日本人撤走之后,杜月笙满怀信心的重新返回上海,以为自己可以重掌上海的地下世界,没想到,蒋介石却给了他当头一棒。
首先,蒋介石用钱大钧当了上海市长,杜月笙什么位置都没捞着。
这还不算,蒋介石后来又发起了所谓反投机倒把运动,这是在国民党腐败严重,民众群情激愤的情况下发起的一场装模作样的运动,与上海反腐同时进行。
在这场运动中,杜月笙被蒋介石当作典型抓了罪名,一些人看到蒋介石连杜月笙这样的大佬都打击了,确实产生了一点国民党会改好的幻觉,这是杜月笙最后一次发挥夜壶的作用。
不过,在杜月笙蹲了六个月的监狱后出来一看,感情就自己挨了整,蒋介石及四大家族的亲信们依然故我。
杜月笙看到这一幕也就明白了,蒋介石毕竟不信任自己,于是,杜月笙就开始策划远离蒋介石了。
当时,解放军在全国势如破竹,杜月笙能不能投到解放军这一边呢?
杜月笙自己的答案是不能,因为他不是什么小人物,虽然共产党的政策是胁从不咎,但杜月笙可是地地道道的首恶,没有不处理的道理。
因此,心怀恐惧的杜月笙就只有一个去处了,他不能留在上海,也不敢去台湾,也就只有南下香港求得一时安稳了。
杜月笙之死
既然杜月笙忌惮蒋介石而去了香港,那最后他的墓为何还会出现在台湾呢?
当1947年年底,绝望的杜月笙被迫离开上海的时候,他回头看了一眼自己的故乡,他内心非常希望自己此生还能回到这个生他养他,让他起家的地方。
因此,抵达香港后,杜月笙的居住地非常简单、只是一间普通房屋,与青帮大佬的身份十分不符,杜月笙觉得,那只是一个临时的住所,没必要搞得那么好。
杜月笙到香港以后,国共双方都在争取他,共产党方面希望他能回来接受人民的审判,並用了黄金荣的例子,说明共产党不会杀了他,不过,已成惊弓之鸟的杜月笙根本不敢相信。
国民党方面,蒋介石也在争取他,这个时候,蒋介石的势力已经大为削弱,所以他需要团结可以团结的力量,对杜月笙的出身也就顾不了许多了。
总之一句话,蒋介石又尿急了,他又需要这个夜壶了。
蒋介石当然知道,在共产党治理下的上海,杜月笙这种人早就没有了施展的空间,蒋介石不是想要杜月笙现在干点什么,她是想利用杜月笙的树大根深,在想象中的反攻大陆的时刻让杜月笙再度出面,帮助他稳定上海。
故此,为了与杜月笙所谓“共商国是”,蒋介石对杜月笙发出了邀请、力邀杜月笙去台湾与蒋介石汇合。
不过,杜月笙一直没有搭理蒋介石,他早就对蒋介石彻底死心了,他既不相信蒋介石的为人,也认为蒋介石的“反攻大陆”只是一场迷梦,他只希望自己的最后岁月能安稳度过而已。
1951年,杜月笙病死在香港,临死之前,他把亲人和后代聚集到身边,拿出了最后的十万元现金和一堆借条。
他当着儿女的面烧掉了借条,他说这些借条不是你们的财富是你们的祸根,如果留着,以后会害死你们。
杜月笙分了钱以后就一命呜呼了,对蒋介石的邀约,他至死没有答复。
移陵台湾
杜月笙之所以最后去台湾,不是他的遗愿,而是他的夫人姚玉兰自作主张。
杜月笙死后,蒋介石依然想利用他,于是继续向杜月笙现在的夫人,也就是杜月笙的第四任夫人姚玉兰发出邀请,要求她把杜月笙安葬在台湾。
蒋介石认为“一旦反攻大陆,即使杜月笙死了,把他的灵柩抬到上海,他还会显灵,在上海这个地方上,仍可发生使你想不到的作用。”
蒋介石通过各种手段最后做通了姚玉兰的工作,姚玉兰同意把杜月笙安葬在台湾。
为了显示诚意和对杜月笙的重视,蒋介石搞了一个夸张的祭奠仪式,很多国民党大佬都出席了,蒋介石还派出了国民党知名大佬,孙中山时代的活化石于右任主持祭奠仪式。
蒋介石亲自找了风水先生推算了一番,最后他指定了台北县汐止“秀峰国民小学”的后山上作为杜月笙的墓地。
墓地用大理石修葺而成,十分华丽,墓碑上刻着“先考杜公月笙府君之墓”。
在这行字的上方,蒋介石还亲笔题词了“义节秉昭”四个字,并由书法家张群题写“誉闻永彰”四个字,合起来一共八个字,都是为杜月笙歌功颂德的。
不过,回忆起杜月笙一生的所作所为,用这八个字概括实在是有些讽刺。
在离杜月笙的墓地不远的地方,就是姚玉兰的墓地,她自作主张把杜月笙安葬在台湾以后,后来还来杜月笙身边作伴了,不知道二位泉下相见,杜月笙会怎么评价姚玉兰的行为。
杜月笙下葬之后,起初他的子女经常来祭奠,这里香火鼎盛,蒋介石对杜月笙的墓地也比较重视,所以一直到蒋介石死前杜月笙的墓地都还保存的比较好。
不过,随着时代的推演和政治形势的变化,国民党在台湾自己都逐渐自身难保了,又如何顾得上杜月笙这个吉祥物呢?
至于杜月笙的子女,第一代子女还有一定的感情,后来人的感情就逐渐淡薄了,他们纷纷前往美国定居,不再在意杜月笙的墓地,所以,杜月笙的墓地就这样渐渐的破败了。
终杜月笙的一生,他从底层做起,逐渐发际、与身为蒋介石的“夜壶”这一身份有不可分割的联系,尤其是他与黄金荣闹掰的那几年,都靠蒋介石鼎力支持才能维持位置。
不过,正所谓君以此始,必以此终,蒋介石可以成就他,也可以把他拉下马。
在借助了蒋介石之后,他的一生就与蒋介石绑定了,直到他生命的最后,直到他死了,还在被蒋介石利用,成了蒋介石的政治吉祥物,这就是他所要付出的代价,他的一生不禁令人唏嘘。
——THE END——
参考资料:央视网——“上海皇帝”杜月笙之墓残破不堪 路人义扫
点击关注艾弥儿视频号
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点击 长按 识别橱窗二维码,里面有更多好书等你来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