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健康区市建设案例(7)】胶州市:共建共享,全民健康, “健康胶州”建设开创新局面

政务   2024-11-16 10:20   山东  


编者按:

近年来,青岛各区市始终坚持“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核心策略,树立“大健康、大卫生”理念,着力将健康政策融入全局、健康服务贯穿全程、健康福祉惠及全民,持续推动健康区市建设,让健康生活公平可及、普惠可感,有力促进了卫生健康工作以治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变,全市居民健康素养水平显著提升。截至2023年12月,崂山区、城阳区先后通过国家级健康(促进)县区技术评估,省级、市级健康县区实现了全市10区市全覆盖。

一、总体情况
(一)基本情况

胶州市是山东省青岛市下辖的县级市,地处黄海之滨、胶州湾畔,因东南临胶州湾,以胶水而得名。胶州市历史悠久,拥有5000多年的历史,有“金胶州”之美誉。陆地面积1324平方公里,下辖12个镇街,现有常住人口104余万。

胶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健康胶州建设,以“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为核心,将健康胶州建设纳入胶州市重要议事日程,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加大人力、财力、物力投入,坚持以人为本,因地制宜出台健康胶州行动工作方案,加强统筹协调,各部门协调联动,形成顶格协调高位推进的强大合力。

健康事业事关民生福祉,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是护佑人民生命健康的坚实盾牌。自开展健康胶州建设以来,胶州市全市机关单位、镇(街)和居民共同参与,全力推进健康胶州建设。打包域外优质医疗资源实现净输入,建立健全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现代化医疗高地和国际化健康平台,推进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标准化建设,推动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提供全生命周期健康服务,群众健康权益得到持续保障,全市卫生健康事业蓬勃发展,在实现资源共享、增强基层能力、推动分级诊疗、提升居民健康素养水平、建设健康环境等方面取得明显成效。

(二)主要举措

1.完善健康政策:

为推进健康胶州行动深入开展,胶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推进健康胶州行动实施方案》,围绕强化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的制度保障,持续提升市民健康水平,大力推进健康胶州行动,全方位、全周期维护和保障市民健康。制定《健康胶州健康知识普及行动(2020-2022年)》等16项健康胶州行动三年计划,分阶段、分步骤推进健康胶州建设。每年印发健康胶州行动工作要点,有针对性地开展健康胶州十六项行动,确保年度目标任务如期实现。印发《胶州市健康县区、健康乡镇和健康细胞建设工作方案》,组织各成员单位积极开展健康乡镇、健康细胞建设,不断推动健康城市建设。

2.建设健康环境:

多措并举实施大气污染防治,统筹开展“治污、减排、管车、降尘、禁烧”等措施,强化企业源治理和移动源治理。水污染防治常抓不懈,加强重点考核断面水质监测,深入推进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强化重点监管单位规范化管理,强化土壤环境风险防控。统筹推进全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持续升级污水处理水平,切实抓好秸秆禁烧工作。持续加强环境卫生长效管理,全面推进“一把扫帚扫到底”。通过科学调配作业车辆,创新联合作业模式,进一步加大车行道机扫、洒水、冲洗的频次和力度,减少人工保洁面积,建立起以机械为主、人工为辅的“人机结合”环卫保洁模式,确保市政道路两侧环卫保洁“横到边纵到底”。规范收集有害垃圾,集中投放常态长效。

3.构建健康社会:

建立健全公共卫生体系,通过推动落实公共卫生法治体系,改革完善公共卫生监测预警体系、公共卫生事件决策指挥体系、公共卫生预防控制体系等方式,构建职能明确、分工合作、运转顺畅、衔接有序、保障有力、体系健全、功能完善的公共卫生体系,全市应对突发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和水平显著提高。

建设现代化医疗高地和国际化健康平台。与上海市东方医院合作共建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胶州医院,启用市中医院新院区,推进上合公共卫生服务中心,新扩建市妇幼保健院、铺集镇中心卫生院等8个医疗卫生建设项目,成立17个基层名医工作室,优化村级医疗卫生资源配置,成功创建66个省市级标准村卫生室,升级改造集体产权村卫生室171家,县域内医疗服务能力实现整体跃升。

4.优化健康服务:

提升危重孕产妇及新生儿救治中心中心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水平和抢救能力,强化与青岛市孕产妇和新生儿危急重症救治中心的纵向协作,进一步完善无缝衔接的转诊抢救机制。将适龄女生人乳头瘤病毒(HPV)疫苗免费接种项目列入2023年实事项目。

开展老年友善医疗机构创建工作,建立老年友善管理运行机制,落实老年人医疗服务优待政策,优化老年人就医流程,加强老年友善环境改造。在青岛市率先开展老年健康与医养结合项目,建立老年人居家医疗服务体系。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安宁疗护试点工作,推广安宁疗护适宜技术。

社会心理健康服务全面覆盖。举办2023年胶州市社会心理危机干预培训班,开通24小时心理咨询热线。全面落实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免费救治政策。建立胶州市中小学心理健康监测服务平台,为全市中小学生建立心理健康档案,开展全市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筛查评估,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逐年上升。

5.倡导健康文化:

提升科普宣传影响力。不断丰富科普宣传载体,采用群众喜闻乐见的科普产品,扩大“科普·胶州”品牌影响力。对接各类媒体,构建“科普·胶州”融媒宣传矩阵。充分利用“科普中国”线上科普平台资源,传播平台中“健康专栏”科普知识。壮大科普工作队伍力量。建立健康科普专家库和资源库,不断吸纳各类专家人才,成立科技志愿服务队伍,开展各类志愿服务。实施科普专项行动。每年印发胶州市“健康科普专家走基层”暨健康教育“六进”活动实施方案,结合年度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等活动,在全市开展“六进”活动。组织开展“暖心胶流 州到服务”家庭医生大走访活动,为群众提供医疗服务和指导。

6.组织管理:

胶州市严格贯彻落实健康中国行动部署要求,统筹推进健康中国行动方案的实施、监测和考核相关工作,定期研究部署推进年度重点任务,并抓好工作落实。根据疾病谱变化及医学进步对健康教育和重大疾病预防、治疗、康复、健康促进等提出指导性意见,并适时调整指标、行动内容。每年市政府分管领导牵头组织召开全市健康胶州行动总结会议,研讨当前存在问题,对年度重点工作进行部署。健康胶州行动推进委员会办公室组织各成员单位每半年进行一次工作总结,了解各项行动工作进度,定期开展健康胶州行动督查工作,确保各项行动落实落地。每年组织开展健康青岛行动监测评估工作,推动健康青岛建设工作科学有序开展。

(三)建设成效

一是“健康胶州”各项行动深入开展。积极开展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工作,实施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能力提升工程,打造营养健康学校试点5家,全市64%的中小学建成健康学校,7家单位通过第一轮省营养健康试点评估验收。认真做好传染病监测预警,传染病多点触发上传及时率100%。累计建成健康细胞4587个、创建健康乡镇3个、健康街道2个。2024年居民健康素养水平达到39.24%。

二是重点人群健康管理更加完善。构建“三高一慢”医防融合服务体系,2023年完成“三高”患者一体化规范健康管理1.2万人、“六病”筛查3.36万人、糖尿病易患人群指尖血筛查6万人、糖尿病易患人群空腹静脉血筛查3万人、慢阻肺问卷筛查24万人、肺功能检测3万人,全市登记在册重精患者报告患病率从4.90‰提升至5.28‰,各项管理指标位居青岛前列。

三是生育支持体系逐步健全。建成市级婴幼儿养育照护指导中心,将婴幼儿入托分档补贴列入2023年政府实事,托位数增加到3860个,千人托位数提升至3.73个,1家托育机构获评山东省示范性托育服务机构,4家托育机构获评青岛市示范性托育服务机构。

四是社会心理服务体系不断完善。通过实施“生命全程陪伴计划”标准化规范,增强了群众对心理服务工作的认同,缓解或消除了重点人群不良心理状态,全市各个群体的心理健康指数明显提高。全市人均主动接受心理咨询比例从1.3%提高到目前的11.9%;全市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良好率从88.7%提高到目前的97.8%,青少年抑郁症发病率下降到2.62%,低于全国4%的平均水平。

二、特色亮点




亮点一:全面推动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创新打造“1+3+18+N”连续性健康管理体系


(一)工作背景

近年来,胶州市以“办群众满意的卫生健康”为目标,学习推广福建三明经验,全面推动医改工作走深走实。2023年初,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深化改革促进乡村医疗卫生体系健康发展的意见》,要求“加快构建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在此背景下,胶州市深入总结前期改革经验,于当年2月份召开胶州市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启动大会,创新打造“1+3+18+N”的连续性健康管理体系,在实现资源共享、增强基层能力、推动分级诊疗等方面取得明显成效,“县级强、乡级活、村级稳、上下联、信息通”的目标初步实现。

(二)主要做法

1.优化医共体组建模式。按照1个总医院、3个专业院区、18个基层分院和N个村卫生室的基本架构,组建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胶州医院医共体,成立医共体联合党委,由市卫生健康局党组书记兼任联合党委书记,充分发挥党委把方向、管大局、作决策、促改革、保落实的领导作用,从源头上实现“六统一”管理,最大限度激发了医共体的发展活力。

2.促进医共体人才流动。充分赋予医共体成员单位班子提名权和在人员招聘、中层干部聘任、内部绩效考核、收入分配、职称聘任等方面的自主权,建立人才培养“周转池”,突破人员身份编制等制度壁垒,逐步形成医共体内灵活的用人体制机制。2023年,医共体总医院和专业院区提拔2名中层干部任基层分院院长、15名业务骨干任基层分院副院长,总医院选派8名专家柔性流动长期派驻到专业院区开展技术帮扶,接收医共体成员单位进修人员80余名,将卫生支农与人才交流、资源下沉、技术帮扶等相衔接,会同专业院区向基层下派专家1283人次,开展门诊服务、带教等8015人次,在基层成立21个“名医工作室”,邀请各级坐诊专家59人,将先进技术、经验带到基层。

3.畅通医共体转诊渠道。制定《胶州市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双向转诊管理办法》和《医共体双向转诊工作流程》,总医院优先接诊成员单位上转的除“基层医疗机构分级诊疗目录”外的危急重症患者,并享受“医共体免费号”,住院患者符合转回条件后,总医院将患者及其治疗康复计划转回基层医疗机构,并进行跟踪随访。2023年医共体内上转患者2517人次,其中住院手术患者342名,三四级手术234例,占比68.4%,下转轻症肺炎、冠心病、慢性胃炎等患者619人次,实现了医共体内部床位、号源、设备统筹使用。

4.加强智慧医疗应用。打造“全市一家医院”服务场景,总医院和专业院区全部实现门诊预约就诊,预约时段精准到20分钟以内,医共体内实现检验检查结果互认项目312项。搭建市镇村三级远程医学平台,开展远程影像诊断2.8万例,基层医疗机构应用DUCG系统年诊断量达到37.2万人次,群众在基层看病更加省心省时省力。通过DUCG在信息化平台的布署,可以跨机构查询各种检验检查结果,实现无感调阅、实时分析、综合诊断。

5.建强医防融合工作机制。以全民健康管理为核心牵引,构建医防融合服务体系,实现疾控中心与医共体之间的“人员通、信息通、资源通”,18家基层医疗机构顺利完成医防融合标准化流程改造。推广移动家医服务,打造“2+3+N”家医签约服务新模式,140名公立医院医师参与共建家医团队218支,服务网格535个,辖区覆盖率100%,家医签约59.45万人。与深圳中兴网信科技有限公司合作,构建胶州市数字化疾病筛防与长效管理医防融合创新服务体系,全面实现慢病人群的智能化、精细化、分级分层和长效管理。

(三)工作成效

胶州市坚持“党建引领”,落实总院负责、分段赋能,以医防融合为抓手,发挥智慧化平台优势,与域内城市医院紧密协同,初步构建起全人群全生命周期的整合型健康管理服务新体系。2023年,全市县域内住院量占比、县域内医保基金支出率和医疗服务收入占比分别较2022年提高6.76个、2.88个和1.61个百分点,其中县域内住院量占比增幅居青岛市10区市首位,成为青岛市首个获得山东省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成效明显督查激励的区市,被确定为青岛市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示范项目示范市,获评山东省卫生健康工作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新华社、《光明日报》《经济日报》《健康报》等媒体对我市卫生健康工作先进做法予以深度报道,在全国推广胶州经验。



亮点二:多元交互赋能增效,社会心理扩面提质


(一)工作背景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近年来,胶州市以被中央综治办确定为“全国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联系点”为契机,积极探索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心”思路,构建起“党委领导、政府推动、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建设格局,全市心理健康指数显著提高。

(二)主要做法

一是抓基础,构建全覆盖服务平台,织密“心”网。胶州市委、市政府将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纳入民生实事,建立市、镇(街道)、村(社区)三级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实现社会心理服务“全覆盖、无死角、零距离”。市级层面,依托胶州市心理康复医院培育社会心理服务行业龙头,打造市社会心理服务中心入选省级心理健康教育基地,拥有国家级心理咨询师32名、心理测评师4名、心理治疗师6名,开放VR线上心理科普云展厅,为指导全市社会心理服务工作提供了硬件支撑和专业支持。镇街层面,18家基层医疗机构开设心理咨询门诊室,为辖区居民免费开展心理疏导、干预、精神扶贫等服务,帮助基层群众减压减负。村级层面,把乡村医生系统培训成为合格的测评预警员,把基层群众的心理问题解决在萌芽阶段。将“抑郁评估”和“焦虑评估”量表嵌入“胶州市家庭医生签约”APP,签约居民可以通过自测及时掌握心理健康状况。



二是抓关键,组建专业型服务团队,凝聚“心”力。胶州市充分发挥政府引导作用,积极创造条件,推动专业人才培养,壮大人才队伍,凝聚全民心理健康守卫力量。全市共有精神专业注册医师102名、承担精神卫生防治任务的基层精神医师18名,平均每10万人拥有10名精神科医师。助力乡村振兴,定期安排市级精神科医师到基层卫生院坐诊,为农民群众,特别是存在心理失衡的慢病人群、贫困人群、孕产妇女等重点人群,提供和城市同等质量的优质服务。启动“班主任培训工程”,已培训六期3600余人,其中2868人持有国家心理咨询师证书及胶州市心理辅导员证书,为中小学学校建设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储备了人才基础和智力支撑。充分发挥志愿服务优势,广泛开展健康义诊、心理咨询、爱心帮扶等各类志愿服务活动,特别是对残疾人、孤寡老人、失独家庭的心灵慰藉,为遇到重大挫折和情理伤害的困难群众提供亲情服务,获得全市人民群众一致好评。





三是抓联动,建立多元化防治格局,确保“心”安。以全环境立德树人活动为契机,成立了胶州市心理健康宣讲团,打磨精品课程18个,实行点单式宣讲。常态化开展健康科普专家走基层暨健康教育“六进”活动,组织专家进社区、进学校、进单位、进家庭、进场所、进农村,并着重面向教师、家长、未成年人群体开展心理健康宣讲。统筹利用电视、报纸等传统媒体和微信、微博等新媒体进行科普宣传。教体局的全天候“心语”热线每年平均接听电话和面询5000余次,“胶州教育心语”公众号关注人数8.9万余人,累计阅读此书超过1100万次。



(三)工作成效

胶州市依托原中央综治办确定的全国首批、全省唯一“全国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工作联系点”,将社会心理服务体系深度融入健康胶州、平安胶州建设,搭阵地、抓队伍、建机制,创新实施“心理敞亮工程”,实现社会心理服务体系“从无到有”的突破和“从有到优”的发展进步,在全市营造起“万众一心共建共享”的社会氛围,广大市民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日益彰显,全市社会稳定重要指标实现“三升三降”,(即群众安全感上升、对党委政府满意度上升、幸福指数上升,发案率下降、群众反映问题下降、信访案件下降)为全市经济发展营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2020-2023年在青岛市社会治安满意度和公众安全感测评中连续荣获第一,工作经验先后获得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张春贤和原山东省委书记刘家义等领导批示肯定。



亮点三:坚持“一核红色统领”,强化“四翼绿色共治”构建垃圾分类闭环工作模式


(一)工作背景

垃圾分类是总书记亲自关心、亲自推动的“关键小事” ,更是事关民生福祉的“实事大事”。青岛市高度重视垃圾分类工作,2017年作为全国首批 46 个重点城市先行先试垃圾分类,出台了《青岛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办法》,每年制定印发《青岛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行动方案》等文件,要求聚焦城市生活垃圾投放、收集、运输、处理等重点环节,坚持全面发动,强化科技赋能,形成长效机制,做到各项工作可感知、可量化、可评价、可监督,不断提升全市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水平。


(二)主要做法

近年来,胶州市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垃圾分类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按照省市部署,坚持“一核红色统领”、强化“四翼绿色共治”构建垃圾分类闭环工作模式,从分类标准、智能监管、闭环链条、长效机制四个层面精准发力,推动“垃圾分类就是新时尚”深入人心,植根群众,着力打造“‘胶’您分类 ‘州’到时尚”的胶州名片。

“一核”:充分发挥党组织和党员在垃圾分类中的核心作用。在市级层面,实行“双组长”制。在镇街部门层面,实行“双报到”制。在村居层面,实行“双公开”制。“四翼”:1.明确投放标准,解决“分类难”的问题。制定生活垃圾分类投放指南,明确机关单位、学校等12行业垃圾分类导则,并编排顺口溜,以通俗、易懂、好记的方式让群众了解垃圾分类,参与垃圾分类。同时,胶州市根据不同场所、不同特色,创新实施“1+N”分类模式(1代表其他垃圾,N代表厨余垃圾、可回收物、有害垃圾),以更精准化的模式,增强垃圾分类意识,实施靶向投资,节约资源。2.强化智能监管,解决“管控难”的问题。建立垃圾分类智能管理平台,陆续覆盖全市743个村庄、450个居民小区,并将驻桶指导员打卡情况、各类垃圾分类设施设备运转情况以及各类垃圾收运线路运行情况统一纳入智能管理平台的监管范围,实时掌握全市垃圾分类工作动态,为实现生活垃圾减量化目标提供数据支撑。3.构建闭环链条,解决“处置难”的问题。在前端,创新厨前垃圾单独分类,设计独有的厨前垃圾标识,将果皮果壳、蔬菜尾菜等未经烹饪加工的、不含油盐的厨前垃圾单独收集,利用阳光堆肥房、庭院堆肥箱等堆肥设施,采用“堆肥三明治”等科学方法制成有机肥直接还田,实现生活垃圾源头减量、资源化再利用。在中端,推行厨余垃圾、其他垃圾“定制公交化”收运模式,合理调整规划路线,定时定点分类收运;有害垃圾、可回收物、大件垃圾实行“预约公交化”收运模式,小区、村庄、公共机构及相关企业足量后预约收运。在末端,始终坚持绿色、生态、循环、可持续发展理念,着力形成健全的垃圾处置和循环利用体系。4.健全长效机制,解决“坚持难”的问题。健全全民共同参与机制、社会组织促进机制和考核奖惩保障机制。同时,将垃圾分类工作所需经费纳入财政预算,推动垃圾分类工作向纵深发展。



(三)工作成效

通过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工作举措,胶州市开启了“点上闪光、线上出彩、面上成景”的新局面,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从投放、收集到运输、处理形成了一个环环相扣的闭环工作链条,特别是农村地区的厨前垃圾单独分类模式,减少了二次污染,促进了生活垃圾的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


2022年,胶州市在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举办的第三期《山东省生活垃圾管理条例》线上讲座上,就厨前垃圾单独分类等工作经验在线进行了典型发言。2023年,省住建厅城市管理局局长、二级巡视员杨建武来胶州调研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对胶州市垃圾分类工作亮点、创新做法及工作成效给予充分肯定。胶州市垃圾分类工作的相关经验在新华社、中国建设报等多家媒体报道,典型做法被国家住建部、省住建厅总结推广。荣获2023年健康山东经典案例金奖。


来源:胶州市卫生健康局

青岛卫生健康
青岛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健康传播使者,医患沟通桥梁。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