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 | 2025年,六个经济大省如何发力新质生产力?

文摘   2025-02-02 19:31   河北  

截至目前,广东、江苏、山东、浙江、四川、河南六个经济大省2024年GDP成绩单均已公布。广东省虽未公布具体的数字,但仍然蝉联总量第一;江苏省增量最大,头部两省之间的差距进一步缩小。六省2024GDP总量约占全国的44.5%。


表:经济大省2024GPD及增速

来源:火石创造根据公开资料整理

与此同时,六省2025年GDP增速目标也已出炉,均设定在5%以上。其中四川省设定的增速目标最高,为5.5%以上,其次是河南、浙江设定在5.5%左右。

经济大省挑大梁,六大省份如何实现增长目标?很大程度上看新质生产力如何布局与培育。一起来看看,2025年六大省份在发展新质生产力上都有哪些“杀手锏”?

01

广东


2025年,广东省巩固提升制造业当家优势、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具体在加快发展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加快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实施“百链韧性提升”专项行动、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等方面发力。

·加快发展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

大力发展集成电路、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低空经济、新型显示、新型储能、新材料、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培育生物制造、量子科技、具身智能、6G等未来产业,打造国家新型工业化示范区,争创国家未来产业先导区;打造“1+3+N”低空经济发展平台;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国家枢纽节点韶关数据中心集群

·加快传统产业改造升级

推广“链式改造”;深化“机器人+”应用

·实施“百链韧性提升”专项行动

推进“广东强芯”、核心软件攻关、“璀璨行动”等工程,打造中国集成电路第三极;壮大工业母机、医疗装备、精密仪器等产业,打造全国高端装备制造重要基地;推动5500家企业“小升规”,形成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格局

·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

实施生产性服务业十年倍增行动,建设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发展产业互联网平台

02

江苏


2024年,江苏省多个经济指标位列全国第一。地区生产总值增量全国第一、新增中国独角兽和潜在独角兽企业数量均居全国第一、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指数连续4年全国第一、两化融合发展水平连续10年全国第一、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总数全国第一、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数量全国第一、国家5G工厂数量全国第一……

2025年江苏省提出: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

·重点举措

  • 加大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前沿新材料、商业航天等产业培育力度;
  • 加快布局低空经济发展,打造低空制造产业高地;
  • 重点深耕人形机器人、量子科技、原子级制造等新领域新赛道;
  • 大力推进工业领域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大力建设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
  • 构建专精特新企业发展壮大机制;

  • 开展新一轮深化制造业“智改数转网联”行动;

  • 实施独角兽企业培育行动,引导“耐心资本”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
  • 实施高等教育筑峰引领行动;

  • 布局建设一批创新联合体;
  • 布局新质生产力急需学科专业;

  • 培养更多具备创新能力的能工巧匠和高技能人才


03

山东


2025年山东提出,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上下功夫、求务实。具体体现在三个“大力”上:大力提升科技创新水平、大力提升科技创新水平、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

·大力提升科技创新水平

实施120项重大科技攻关,完成省重点实验室重组;建设大型仪器开放共享平台,培育科技领军企业;建好30家人才效能提升平台,吸引80万青年人才;用好科技大市场和“山东好成果”发布机制;布局概念验证中心和中试基地;完善“科融信”服务机制;建设5家省级质量标准实验室

·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
整合18条标志性产业链和66条重点产业链;改造升级传统产业,推进齐鲁石化鲁油鲁炼等项目,争取东明石化炼化一体化等项目获批,推进山钢永锋临港三期、日照精品钢基地二期;巩固提升优势产业,新增10个省级先进制造业集群、推动轻量化铝材等争创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开展整县和链群数字化转型试点;

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建成济宁宁德时代新能源电池项目、争创全国低空经济示范区、开展无人驾驶试点;创新发展未来产业,建好中国移动齐鲁创新院等平台、加快培育特色园区

·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

培育壮大信息服务业;促进银行业扩量调优;实施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行动;新增20个左右省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

04

浙江

2025年,浙江提出“以创新浙江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具体包括做事做实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改革发展、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两篇文章以及推动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推动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深度融合。

·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改革

实施“315”科技创新体系和“双一流196”工程;共同建设科创平台,一体配置资源要素;全年研发投入强度达3.3%,实施重大科技项目400个

·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

培育新兴产业,支持生物医药、高端装备、新能源汽车、新材料等产业发展,提升智能物联、集成电路、高端软件、智能光伏等产业集群建设水平;布局未来产业,加快布局人形机器人、量子信息、类脑智能、合成生物、空天信息和低空经济等新产业新业态,培育未来产业先导区

·实体经济与数字经济融合

争创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支持杭州打造人工智能产业发展高地,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增长6.5%以上;促进平台经济健康发展;推进数据要素综合试验区建设

·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融合

做强科技、金融、物流等生产性服务业;支持建设一批面向制造业的公共服务平台和专业化服务机构;力争服务业增加值增长5.5%,新增服务业领军企业200家

05

四川

2024年,四川大力推动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200家,总量达到1.8万家。六大优势产业、高技术制造业、绿色低碳优势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6.9%、8.4%、10.2%;人工智能、生物技术、无人机、核技术应用等新兴产业增长20%以上。

2025年,四川提出“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具体在加快推动科技创新及成果转化、加快推动重点产业建圈强链、加快推动产业提质升级、创新发展现代服务业四个方面发力。

·重点举措

  • 建好用好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全国重点实验室、国家技术创新中心

  • 大力推进人工智能“一号创新工程”

  • 持续实施6个重大科技专项

  • 推进成都科创生态岛“四链”融合先行先试

  • 突出抓好人工智能、高端能源装备、航空航天、新型显示、新能源、医药健康等“15+N”重点产业链

  • 推动企业“上规、上榜、上云、上市”

  • 加快打造西部金融中心

  • 发展“公铁水空”多式联运


06

河南

2025年,河南提出要更大力度推动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突出“集群化发展、数字化转型、未来产业培育”三大方向。

·突出集群化发展

开展先进制造业集群提升行动,推动7大产业集群成体系成支柱成支撑;支持比亚迪、上汽、奇瑞、宇通等企业扩量提质,支持超聚变、郑州合晶、华为安驰等企业做大做强;支持平煤神马等5家企业建设世界一流企业;培育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10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000家,新增规上工业企业2500家

·突出数字化转型

实现规上制造企业智能应用场景全覆盖;构建全省一体化算力网,推进全省信创云网建设;开展公共数据授权运营,做强郑州数据交易中心;争创国家“5G+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先导区;加快郑州、鹤壁、新乡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城市建设;推动平台经济健康发展

·突出未来产业培育
表:2025年河南未来产业培育方向

来源:火石创造根据公开资料整理

此外,河南政府工作报告还指出加快推进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智能低空飞行器等新一代智能终端场景应用,催生一批高成长性的新产业新赛道。


来源:公众号“火石创造”,转载出于传播知识之目的,如有侵权或违规,请联系我们删除。


产业中国研习社:

致力于城市与区域产业创新发展的研究和服务,以“知行合一、以致良知”为价值理念,以“产业重塑中国”为价值目标,通过对前沿产业理论、产业创新态势、主流产业载体、优秀产业案例的深度研究,针对产业链与创新链融合发展、产业定位与规划布局、产业政策设计与适用、产业项目推介与落地、产业要素整合与置入等重要环节,专注于将新科技、新理念与各产业结合,以助力产业创新升级为使命整合行业链条性资源,为城市与园区提供前瞻性、可落地的全生命周期性产业发展服务。


产业中国研习社
产业中国研习社致力于城市与区域产业发展的研究和服务,通过对前沿产业理论、产业发展态势、主流产业载体、优秀产业案例的深度研究,整合产业链资源,为城市与区域提供前瞻性、专业性的资讯和信息服务。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