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醒点!别再只用旧的方式研究生态学了!——参加北京大学生态讲坛后的另一点思考......

文摘   2025-01-02 23:00   北京  
攀峰凌崇,和而不同。学习双碳知识,关注最新前沿方向,这里是双碳NetZero。
12月28日,北京大学城市环境学院举办了第二十一届“生态讲坛”。笔者有幸参加了第一天的讲坛,收获颇深。院士和专家学者的报告为所有参会人员带来了一顿“生态学学术大餐”。从古生态学到生态学基础研究,从野外研究到人工智能,讲坛拓宽了笔者对于生态学的认知,也同时给笔者带来了一些深度思考。


除了上一篇推文《生态学不存在了?!!——参加北京大学生态讲坛后的一些思考......》中提到的三点,笔者在听了复旦大学赵斌教授的讲座《日新月异的人工智能将改变我们的生态学教学》之后,陷入了关于AI时代知识学习方式的深入思考。
1. 知识界限被打破:碎片与整体

在过去,人们常将知识划分为不同的类别:历史的积累是旧知识,当下研究是新知识,尖端领域是前沿知识。AI却打破了它们的壁垒,将它们有机地整合在一起。通过AI,我们可以快速获取原有智慧与现代科技的结合。例如,AI不仅能够提炼出历史哲学中的经典观点,还能结合当前的社会背景进行再解读,让知识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同时,AI的普及化也让曾经高高在上的前沿知识走进大众视野。无论是复杂的科学研究,还是尖端技术成果,AI都能通过图表、视频或语言模型将晦涩难懂的概念转化为浅显易懂的内容。这样的转变使得学习变得更加开放和公平



2. 学习方式的变革:积累到即时

AI改变的不只是知识的获取方式,更颠覆了学习的本质。传统的学习讲究循序渐进、积累经验,而AI时代的学习则以即时性为核心。通过AI,我们可以在需要时精准找到答案,而无需系统性地预先储备大量知识。例如,一名学生在学习某项技能时,可以随时向AI提问解决具体问题,而不必先通读教材。此外,多模态学习的兴起也让知识的表达形式更加多样化。AI可以将文字、图片、视频甚至虚拟现实结合,构建出立体化的学习体验。比如,化学反应不再仅仅是课本上的方程式,而是动态展示的三维分子结构,帮助学习者更加直观地理解复杂的概念。



3. 未来学习的愿景:挑战与机遇

AI时代并非学习的终点,而是一个新的起点。它赋予了每个人重新定义学习的可能性——不再局限于过去的框架,而是以全新的方式构建属于自己的知识体系。AI赋能学习伴随着一些挑战信息的海量供给可能导致学习者陷入“选择困难”,面对无数内容不知从何下手。此外,过于依赖即时获取,可能会弱化系统性思维和深度思考能力。然而,这些挑战也为我们提供了成长的机会在AI的帮助下,学习者可以专注于培养提问能力、判断能力和应用能力。知识不再是目的,而是解决问题的工具。AI帮助我们节省记忆和查找的时间,让更多精力投入到创新和实践中。在未来,学习者将与AI协同共进,既能从知识中汲取养分,又能在实践中不断拓展边界。在这一变革中,学习也不再是简单的“温故而知新”,而是进化为即时获取、动态应用、“温故而知新,知新而温故”互相结合的全新模式。

——————————————————————————————————
注:以上内容仅代表个人的浅薄理解,不针对任何人、团体、单位或组织。不发表任何意见,不表达任何看法。若有不当之处,敬请谅解,欢迎批评指正。欢迎转载、转发本公众号发布的内容(请注明来源并添加公众号名片)。攀峰凌崇,和而不同。学习双碳知识,关注最新前沿方向,认准双碳NetZero。欢迎点赞收藏,点个关注不迷路。

——END——

P.S. 构建了一个双碳NetZero的交流群,用于双碳领域、生态领域的学术交流,数据分享等,可以添加下方为朋友加入(备注单位+姓名)。



供稿|William
审核|William

双碳NetZero
专注于碳中和、碳达峰的知识、资讯和数据等相关内容。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