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政部解读深化养老服务改革发展有关举措

政务   2025-01-13 15:49   内蒙古  
  1月9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民政部副部长唐承沛出席,介绍深化养老服务改革发展有关举措,并答记者问。一起来看↓↓



介绍情况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养老服务改革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这是对加强养老服务作出的系统性制度设计,也是紧抓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重要窗口期,推动解决“老有所养”重大民生问题的基础制度安排。
  首先,制定印发《意见》,深化养老服务改革发展,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改革部署的重要举措。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养老服务工作,要求加强顶层设计、制度供给,加快健全养老服务体系,让全体老年人安享幸福晚年,为做好养老服务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完善发展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政策机制作出系统部署。《意见》围绕加快建设符合我国国情的养老服务体系,优化基本养老服务供给,提出一揽子政策举措。
  其次,深化养老服务改革发展,是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的关键任务。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加速发展,必须充分利用好2035年前后的重要窗口期,做好更加系统的应对准备。《意见》提出,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养老服务,强化以失能老年人照护为重点的基本养老服务,完善老年人床边、身边可感可及的养老服务政策措施,积极发展银发经济,有效衔接社会保障体系、健康支撑体系,进一步激发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发展活力,不断完善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实施机制。
  第三,深化养老服务改革发展,是让广大老年人安享幸福晚年生活的重要保障。《意见》提出,健全分级分类、普惠可及、覆盖城乡、持续发展的养老服务体系,为广大老年人提供预期更加稳定、服务更加多元、质量更有保证的养老服务,更好满足老年人多层次多样化养老服务需求。
  《意见》针对制约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深层次矛盾问题,提出了系列改革创新举措。一是针对养老服务网络不够健全的问题,提出加快建设县、乡、村三级养老服务网络,形成县(区)综合服务、乡镇(街道)区域联动、村(社区)就近就便的服务支持体系,促进养老服务网络更加系统完善。二是针对居家社区机构三类养老服务不够协调连续问题,提出巩固居家养老基础、强化社区养老依托、优化机构养老专业支撑作用,促进医养结合,补齐农村养老服务短板,加强和改进综合监管等改革举措,推动形成贯通协调的养老服务供给格局。三是针对养老服务发展机制不够完善,政府、市场、社会职责定位不够清晰等问题,提出发挥养老服务事业发展政府主导作用、养老服务产业发展市场配置资源作用、养老服务社会参与作用,打造有为政府、有效市场、有情社会、有爱家庭协同发力的发展机制。四是针对养老服务要素保障不足等问题,在设施布局、财政支持、人才队伍、养老金融、科技应用等方面提出更具体的措施,形成有利于养老服务持续发展的保障体系。归纳起来说,就是打通三级养老服务网络,贯通三类养老服务形态,协同三方面的养老服务机制,保障五个方面的养老服务要素,推动养老服务体系更加健全完善。
  下一步,民政部、全国老龄办将加强统筹协调,会同相关部门完善配套政策措施,健全督促评价机制,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答记者问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记者


  居家养老、社区养老、机构养老是目前三种主要的养老方式,《意见》对于推动这三类养老服务更好的协同贯通有什么样新的举措吗?

唐承沛

向上滑动查看

  居家、社区和机构养老现在已经成为我们社会主要的养老服务形态,这次发布的《意见》以推动三类养老服务贯通协调为改革重点,在进一步明确各类养老服务功能作用的同时,加强各类养老服务在老年人全方位需求、全生命周期、全生活场景的协调联动,让老年人无论在家庭、在社区、在机构,都能够享受到方便可及的服务。

  《意见》提出,要巩固居家养老基础作用。居家养老是大多数老年人的传统习惯和普遍愿望。《意见》总结了党的十八大以来养老服务的成功经验,提出完善老年人床边、身边可感可及养老服务政策的改革方向,从健全家庭养老支持政策、积极培育专业化服务机构、推进适老化建设等方面提出系列措施,还要推动培育更多专业化的上门服务,让老年人居家养老安心、舒心。

  《意见》提出,要强化社区养老依托作用。社区是社会的基本单元,也是广大老年人原居安养的家园,汇聚老年人所需的各类服务资源。《意见》强调要依托社区,为居家养老提供有效支持。社区在居家养老当中发挥了社会支持作用,同时还发挥了链接社会资源等作用。一方面,扩大社区养老服务有效供给,提出发展嵌入式社区养老服务、推行“社区+物业+养老服务”、推动完整社区建设等举措;另一方面,加强社区层面养老服务供需衔接,提出探索“养老顾问”服务、村(社区)“两委”把服务老年人作为重要职责等措施,使老年人的服务需求能在本社区得到及时响应,尽力满足老年人在熟悉的社区环境中养老的需求。社区“一手托两家,自己也当家”。一方面要深入家庭提供服务,另一方面要链接社会资源。同时,社区也向老年人提供日托全托、学习娱乐等方面的支持。

  《意见》提出,要优化机构养老专业支撑作用。与居家、社区养老相比,机构养老虽然服务老年人数占比不多,但功能作用不可替代。《意见》在过去“机构为支撑”、“机构为补充”等功能定位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机构养老“专业支撑作用”,对机构养老作了更清晰更准确的定位。一方面,因地制宜推进养老机构分类改革,明确了兜底保障型、普惠支持型、完全市场型养老机构的职能定位和运行机制,推动实现分级分类、多样化的精准供给。《意见》还提出健全公办养老机构运营机制、发展长期照护和认知障碍老年人照护服务、引导养老机构积极收住失能老年人,探索“老年父母+残疾子女”家庭共同入住养老机构等优化机构养老功能的举措。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养老机构技术创新示范、服务技能培训、设备推广应用等作用,推动专业化服务向居家和社区延伸。今后,养老机构不但要在集中照护方面更加专业,也要更积极地参与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促进养老服务规模化、集群化、品牌化发展,打造枢纽型、开放型的专业服务机构。



九派新闻记者


  《意见》首次提出加快健全覆盖城乡的县乡村三级养老服务网络,请问能否介绍一下该举措的具体情况,具体考虑是什么?


唐承沛

向上滑动查看

  健全覆盖城乡的县乡村三级养老服务网络,是加快建设适合我国国情的养老服务体系的关键改革举措,符合县(区)作为国家治理基本单元的定位要求,符合养老服务重在基层的规律特点,有利于推动城乡养老服务均等化,加强县域养老服务资源统筹,促进服务资源向基层下沉,与常住老年人口相匹配,让绝大多数老年人都能在熟悉的环境中安养晚年。可以说,县乡村三级养老服务网络是符合我国国情的养老服务体系的基础设置,就像教育,有各级的教育设施,医疗也有各级的医疗设施一样,养老服务也要在县乡村三级有自己的设施网络。党的十八大以来,各地在三级养老服务网络建设上,探索形成不少成功经验,像安徽、重庆等地“建中心带站点进家庭”服务模式,通过总结提炼各地经验探索,进一步上升为全国性部署要求。

  加快健全覆盖城乡的养老服务网络,总的要求是在县(区)范围内,建设以县级平台为龙头,乡镇(街道)区域养老服务中心为枢纽,村(社区)服务设施站点为节点,构建上下贯通、有效衔接、合理分工的三级服务网络,实现县(区)范围内养老服务资源科学配置、有序流动和广泛覆盖,使各级养老服务设施连点成线、聚线成网、可感可及,让老年人能够就近就便享受到有质量的养老服务。

  在县级,主要是依托县级特困人员供养服务机构,建设综合养老服务管理平台,发挥服务示范、行业指导、应急救助、资源协调等作用,统筹推动县(区)养老服务资源高效利用、供需衔接、综合监管。也就是说,在县一级要有一个综合平台,或者综合服务中心。在乡镇(街道),主要是依托现有敬老院、优质民办养老机构等,改扩建为区域养老服务中心,在提供专业照护服务的同时,发挥政策咨询、服务转介、资源链接等作用,成为养老服务的“一站式”业务办理窗口和资源信息汇集平台,促进乡镇一级的区域联动。在村(社区),采取“中心+站点”等方式,大力发展嵌入式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和互助型养老服务站点,加强日间照料、学习娱乐、上门服务等能力,发挥设施站点深入基层、贴近群众的优势,及时收集、提供和转介养老服务需求,成为老年人家门口的服务站,发挥对居家养老的重要支持作用。以上就是建设县乡村三级养老服务的基本考虑。

  按照《意见》部署,养老服务网络到2029年基本建成,到2035年更加健全。通过持续推进建设,把养老服务网扎得更密更牢,稳稳兜住老年人的养老服务需求。


凤凰卫视记者


  失能老年人照护工作一直是养老服务改革发展的一项重点任务,可否介绍一下目前的相关情况以及下一步的打算?

唐承沛

向上滑动查看

  失能照护问题是当前人民群众养老的一个痛点,也是养老服务必须优先解决的重大课题。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这次发布的《意见》提出要强化以失能老年人照护为重点的基本养老服务,这句话写在文件的总体要求里,增强居家、社区、机构等不同服务形态的失能照护能力,引导养老机构积极收住失能老年人。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把失能照护纳入养老服务体系建设重点,坚持优先发展、倾斜支持、系统推进。

  一是照护供给规模不断扩大。截至目前,全国各类养老机构和设施达到40.4万个,养老机构的护理型床位占比提升到了62.2%,为符合条件的失能老年人建设家庭养老床位30余万张。失能老年人多数居家养老,可以在家庭里设置养老床位。为200多万户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实施适老化改造。

  二是照护保障范围不断拓展。将照护服务纳入国家基本养老服务清单,基本实现了每个县有1所以失能照护为主的县级特困人员供养服务设施,特困失能老年人照护需求得到有效保障。开展经济困难失能老年人集中照护服务工作,将最低生活保障范围内的中度失能以上老年人纳入集中照护保障范围。

  三是照护要素支撑不断加强。探索建立以养老护理员为主的服务队伍保障激励机制,举办养老护理员职业技能大赛,实施康养职业技能培训计划,积极发展智慧养老,推动信息化、智能化技术和产品在失能照护中的创新应用。大力支持各类养老机构提供多种养老服务产品的应用场景,推动养老科技应用推广。

  四是质量管理不断规范。将老年人能力综合评估纳入国家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和国家基本养老服务清单,广泛开展评估工作。建立健全养老服务标准化工作体系,累计出台了国家和行业标准29项,地方标准700多项,失能照护质量不断提升。

  下一步,我们将会同相关部门,围绕《意见》加强失能老年人照护的部署要求,重点做好三方面工作。一是完善专项配套措施。制定加强和改进失能老年人照护服务政策,健全全国统一的老年人能力综合评估制度,推动精准高效配置失能照护资源。二是持续加大服务供给。以提高失能照护能力为重点,健全三级养老服务网络,加大失能照护设施建设力度,加强居家、社区、机构供需衔接,资源整合,推动失能照护资源下沉到城乡社区,延伸到老年人家庭。三是不断提升服务质量。加强失能照护标准化建设,完善失能照护质量评价体系。强化失能照护监督管理,提升失能照护质量安全,让老人安心、子女放心。



《中国日报》记者


  《意见》明确了养老服务领域的多项改革任务,请问下一步如何贯彻落实?

唐承沛

向上滑动查看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下一步的工作当中,我们将坚持部门协同、上下联动、政策完备、责任到位,认真抓好《意见》贯彻落实,确保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落实到位。

  一是健全实施机制。深化养老服务改革发展,涉及多部门、多领域,要健全横向协同、纵向联动的落实机制,增强工作合力。在横向协同方面,民政部将充分发挥全国老龄办综合协调、督促指导、组织推进的职能作用,推动《意见》贯彻落实,纳入到相关部门的任务计划和工作重点中。在纵向联动方面,推动将《意见》的贯彻落实纳入地方各级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纳入民生实事项目,协力抓好贯彻实施。这些年,很多地方党委和政府已经把加强养老服务列入了当地年度民生实事项目,下一步要继续深入推进。

  二是推动措施落实。对已有的政策,要以《意见》为统领,持续深化实施,比如,基本养老服务清单制度,家庭养老床位、家庭适老化改造,经济困难失能老年人等群体集中照护服务等政策,要持续列入养老工作的重点任务。需要出台的政策,要根据《意见》部署,排出优先序,明确时间表,尽快研究出台配套落实举措。比如,《意见》提出要加强科技应用,研究建立养老服务相关国家重大科技项目,重点发展人形机器人、脑机接口、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新产品研发应用,现在各地有很好的技术基础。下一步,要持续大力推进。对于《意见》当中管全局、管根本、管方向的重要部署要求,要推动写入养老服务法律法规,将适合我国国情的养老服务规律性认识、行之有效的改革举措上升为法律规范。同时,锚定《意见》确定的2029年、2035年改革发展目标,推动将重大战略任务、重大改革举措、重大工程项目分步纳入“十五五”、“十六五”发展规划,抓住用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窗口期,确保如期建成适合我国国情的养老服务体系,实现全体老年人享有基本养老服务的目标。

  三是强化督促指导。建立《意见》分工落实总台账,健全督促评价制度,将各项改革发展任务逐项分解、定期调度,确保落到实处。鼓励支持各地发挥首创精神,因地制宜探索创新,不断完善政策举措。同时,要特别注意积极稳妥、有序有效推进政策落实,尊重广大老年群众意愿,不搞齐步走、“一刀切”。



来源丨国新网


内蒙古民政
内蒙古自治区民政厅为您提供内蒙古民政动态、通知公告、办事指南、政策问答等资讯,是加强政务信息公开、开展民政工作宣传的平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