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科技创新竞赛日趋白热化的背景下,各国正不断加强技术创新的战略地位。德国2023年发布最新高技术战略《未来研究与创新战略》,强调在关键技术领域德国和欧盟要能自己掌握并本地生产、推动更多科研成果落地、对新技术要更加包容和开放鼓励,这对我国新型工业化建设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2023年2月,德国联邦政府发布朔尔茨任内首份“高技术战略”(High-Tech Strategy,即“HTS”),名为《未来研究与创新战略》(以下简称《未来战略》)。高技术战略作为德国联邦政府制定的综合性国家科技发展战略,确定科技创新发展方向、提升科技创新竞争力,对德国高科技发展具有重要指导作用,成功促进了科研与创新投资的增加与优化配置,有效提升了德国在全球竞争中的领先地位。德国在研发领域的投入持续显著增长,研发强度从2006年的2.46%稳步攀升至2021年的3.13%,这一比例已明显超越欧盟成员国平均水平的2.15%。在全球创新竞争中,德国也展现出了强大的实力,其在全球创新指数(GII)排名榜中的位置从2010年的第16位大幅跃升至2022年的第8位。
《未来战略》出台的主要背景是局部地区不稳定因素对欧洲经济社会发展的冲击影响,尤其是能源领域。《未来战略》提出三大战略目标:首要目标是捍卫德国的技术领先地位。强调当前的时代是“谁能制定全球标准、谁能通过技术创新创造财富,谁就能让全人类繁荣发展”。为增强欧洲的独立性,《未来战略》强调在关键技术领域德国和欧盟要能自己掌握并本地生产,强调需要主导数据保护和可持续发展重要领域的国际标准。其次,提出了强化从研究到应用转化的战略,旨在实现基础理论研究与实际应用的并行发展,优化科学研究与成果转化结构,推动更多科研成果落地,强调应对全球挑战需要跨学科、全社会参与,推动技术创新、社会创新、人文创新相结合。最后,强调对新技术的包容和开放鼓励。这三大战略目标在延续了之前4份高技术战略中不断强化创新应用、拓宽创新领域、扩大创新主题的理念的同时,着重强调了德国的技术领先地位和技术自主权,指出世界正处于关键十年,德国的研究与创新优先事项需要做出调整与转变。
为更清晰地监测德国创新系统的发展成果,德国政府制定了17项指标,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五类。
第一类:强化研发投入和研发力量。
主要由3个指标组成,分别为提升研发强度(从2021年的3.13%提升至2025年的3.5%)、增加研发人员数量(2020 年为73.4万),提升30至34岁拥有学术或专业资格的人口比例(2021年为53.2%)。为夯实知识基础,提升研发能力,推动最佳应用,一是将继续支持大学及科研机构发展,致力于营造知识自由、富有创造力的环境,同时提供卓越的工作条件和充足的资金保障。二是继续维护国内先进的研究基础设施,积极参与国际大型研究基础设施的建设与合作,并积极推动科研基础设施与产业界的融合,共享创新型的仪器设施和解决方案,确保先进技术能够得到最佳的应用和商业化。
第二类:强化创新成果转化。
共分为5个指标,是《未来战略》的重要着力点。分别为提升高科技初创企业比例(从2019年的3.58%提高至2025年的5%),增加学术型初创企业数量,加快创建初创企业,提升中小企业创新率(2020年54.7%),以企业实际需求为出发点加强中小企业、民间创新参与者与研究机构之间的务实合作。鼓励社会各界积极参与研究和创新。一是针对中小企业量身定制数字化解决方案,精准支持创新型技术的验证、标准化和广泛采用,同时利用欧盟结构基金等强化其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建设;二是成立公民研究委员会或现实实验室,为民间社会组织和公民提供直接参与科研项目的机会;三是构建多方对话机制,建立包括政府、科研机构、企业、民间组织等多方参与的对话机制,共同制定和推进相关战略和举措。
第三类:强化配套政策。
共为5个指标,政府对科创的支持是德国高技术战略有效实施的重要保障。德国以基础研究为基石,构建贯穿整个创新链条的技术转移与创新生态系统。一是针对不同成长阶段的企业提供专项资金。《未来战略》针对初创企业设置了“未来技术投资基金”,德国联邦政府计划在2021—2030年的10年间,对初创企业投入高达100亿欧元的资金支持,此外还针对快速成长的企业设置了“ERP特别基金”。二是公共服务。全面简化研发项目审批流程,从2022年的8天到2025年的24小时,为实验室创造适应其数字化和可持续发展的现代法律环境,同时积极构建技术转移与创业文化的活力生态,以吸引并培育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创新集群。三是加强市场对接。德国转让与创新署(DATI)支持大学和公司将创意转化为适销对路的产品,联邦颠覆性创新署(SPRIND)致力于促进和加速具有市场潜力的跨越式创新成果转化为实际产品与服务。同时,加强融资支持,支持大学和研究机构创办更多衍生企业。
第四类:强化国际合作。
共设置2个指标,分别为提升德国在欧盟研究和创新计划 “欧洲地平线”中的资金份额(2020年为16.3%),提高德国大学聘用海外科研人员比例(2020年为13.3%)。此类指标首次提出权衡与中国在高科技领域合作的利益和风险。自2006年德国制定高技术战略以后,德国联邦政府首次对中德科技合作持保留谨慎态度。首先,着重强调欧洲层面的合作,以加强欧洲研究区的发展,并在技术主权、可持续发展、生物多样性保护、脱碳等领域发挥引领作用。鼓励德国科研人员积极参与欧洲“地平线”计划,并在应对气候变化、癌症治疗、海洋与水生态系统恢复、气候中性智慧城市构建,以及土壤安全保护五大欧盟核心任务上作出更多贡献。同时,加强与法国在网络安全、新一代通信技术和人工智能等领域的专业合作。其次,强调跨大西洋伙伴关系,致力于在关键领域扩大与美国、加拿大等国的合作,进一步加强与拉美国家的研究与创新合作,以充分发掘这些国家在应对全球挑战方面所蕴含的巨大潜力。同时,提出要帮助中东和非洲国家建立科学体系,为德国科技产品开拓市场、创造机会,加强与以色列的双边合作,助力德国提高科技成果转化效率。特别需要注意的是,《未来战略》强调在亚太地区要与价值观相同的伙伴加强合作,明确提出在与中国高科技领域合作方面要权衡利益和风险,提出德国科研机构、高校和企业在与中国合作时应审慎评估合作项目是否涉及敏感技术,以及双方在技术资源和信息获取上的对等性。
第五类:强化创新的开放性和性别多样性。
主要包括两项指标,分别是提升女性初创企业创始人的比例(2022年为19%)、提升担任教授职务的女性比例(2021年27%)。
《未来战略》以可持续发展为核心,提出六大任务,其中数字化是重要方向,生物技术是主要发力点。
《未来战略》提出德国要在原材料、生物技术、6G通信技术、绿氢技术、电池等战略新兴产业和核聚变、新型交通模式等研究领域持续发力,不断提升德国竞争力。大力发展轻型建筑,开发生物经济潜力,利用数字化技术减少资源的循环经济,加速绿氢经济发展,建成全球领先的电池研究与生产基地。创建可互操作的国际规范、技术标准和法律框架,实现安全和回收中心。构建全欧货运信息平台,加快物流行业的数字化转型步伐,提升整个物流网络的效率和透明度。
通过数字技术和数字基础设施的创新,提升应对气候变化和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能力,从而培育适应气候变化的生态系统。通过技术创新构建可持续的农业和食品系统。综合考量可持续目标和市场前景,积极推广全球碳排放权交易体系(ETS)。
与2018年《高技术战略2025》主要防治癌症不同,本次重点放在了生物技术创新与数字化相结合推动的个性化医疗、基因诊断治疗、智慧医疗,以及药物、医疗设备的集成式创新,重点抗生素耐药性研究,增强德国医疗器械的国际竞争力,加速医疗设备创新进程,并优化相关监管和认证流程。同时特别强调“全健康”理念,提出要充分认识到健康、环境、气候、生物多样性及社会之间的紧密联系,将生物技术视为一项关键使能技术,致力于加速生物技术的研究与创新,努力将德国打造成为国际领先的生物技术基地。
《未来战略》提出提升数据的可用性和标准化程度,以加速产业数字化的进程,特别是积极促进生物技术与数字化、微型化和人工智能的深度融合,为德国的生物价值链注入新的活力,特别关注材料研究的生物化方向,努力创建材料领域的“数字孪生”,以实现材料的无缝虚拟设计。重点推动增材制造技术的深入发展;促进匿名化相关技术的研发,并鼓励创新型解决方案的涌现。开发和测试针对研究领域的网络安全架构,确保研究数据的安全性和完整性,为科研创新提供坚实的网络支撑。通过谋划和部署数字领域尖端技术研究,全力推进人工智能、半导体、量子计算和光子等数字化技术的革新,为德国和欧洲创新提供坚实技术支撑。德国的半导体产业从上个世纪发展至今,经历了起步与探索、转型与调整、独立与发展三个阶段,形成了以汽车、工业、多市场和芯片卡为重点的半导体业务领域,以创新、专业、合作、扩张为特色的半导体业务战略,但其在芯片设计产业仍处于较为薄弱的状态。
《未来战略》提出,德国要制定一套全新的空间战略,并设立专门的德国天体物理研究中心,旨在汇聚国际顶尖的科研力量,形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研究与创新集群。通过精准的资金扶持,德国期望在宇宙研究领域内大幅提升其国际地位与竞争力。推动数字技术在海洋研究中的广泛应用,德国计划更多地采用自动化手段进行海洋观测,并努力提升观测数据的可用性;系统考虑海洋在地球生态系统中的核心作用,开展跨学科海洋研究,综合考虑海洋与气候、环境等多个领域的相互关联,针对性地制定一系列气候保护措施。
进一步扩展研究范畴,开展聚焦于和平、冲突以及跨学科安全政策的研究,基于数据密集型研究和数据空间的发展,更高效地从海量数据中提取知识,为决策提供快速且精准的支持。积极鼓励社会各界参与到研究政策与活动的制定中。加强有关德国人民生活状况、社会脆弱性和韧性的研究,重点关注结构薄弱地区,扩大面向区域的创新资金,增加对社会创新的资助,优化资助领域和跨学科资助方向,鼓励公民积极参与研究与创新过程。构建社会创新平台,为所有社会上的创新者提供信息、网络和咨询服务。
德国产业界的创新能力强是德国科技创新发展的重要特征。从德国高技术战略和创新体系现状来看,德国产业界的创新能力主要从社会各界广泛参与创新、拥有众多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专业中介机构、政府关注中小企业创新和初创企业这三个特点而来。
一是德国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皆具有强大创新能力。德国科研体系由四个主要的非营利科研机构、公立院所和大学科研机构共同构成,各机构在各自的领域内分工明确、职责清晰。马普学会(MPG)主要从事自然、生物和人文科学的基础研究,亥姆霍兹联合会主要从事地球与环境、交通、健康、能源等领域的高技术基础研究,莱布尼茨科学联合会主要从事面向实际应用的基础研究,弗劳恩霍夫学会则主要从事应用研究,为企业提供有偿的技术开发和技术转让。公立院所和大学科研机构主要从事竞争前基础研究(主要由公共财政出资)、政府及人文科学研究等。
同时,企业研发部门使用了目前德国2/3以上的科研经费是德国的重要特色。德国80%的大型企业集团拥有独立研发机构,如西门子、戴姆勒-奔驰、拜耳、赫斯特、大众、巴斯夫等。高校、研究机构、企业和政府部门等在开发研究和成果转化方面分工协作,覆盖了从竞争前基础研究到可商业化应用研究的整个研究环节。
另外,与美国大企业为了利润而过分开展科研竞争不同,德国倾向于鼓励大中小企业共同合作,打造健康的企业创新生态系统。如德国知名车企以及其零部件供应商之间合作研发,形成稳定的产研一体化生产,极大地促进了产业创新,并有利于实现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
二是众多科技中介机构全方位参与科研与产业结合各环节,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例如史太白基金会(STW)、弗劳恩霍夫应用研究促进协会(FhG)、德国工业研究联合会(AiF)和德国工程师协会(VDI)等机构发挥了桥梁作用,加快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德国的科技中介服务机构业务范围涉及项目的立项评估、监督管理、企业咨询、职业培训,以及知识和技术的匹配及转移等,在政府、科研院所和企业之间起到了桥梁纽带和组织协调作用,有效促进了创新主体间知识和技术要素的顺畅交流与合作。
三是德国政府持续关注中小企业创新和初创企业。自2006年,德国相继出台了INNO-WATT、InnoNet、NEMO、ERP等项目,并出台现代工作环境计划、新工作质量倡议等多项提升中小企业创新能力的规划。2010年,德国政府将各部门针对企业创新的多个科技计划整合为“中小企业核心创新计划”(ZIM),2015年联邦经济事务和能源部(现联邦经济事务与气候保护部)将多项资助中小企业的政策纳入新的ZIM计划,每年资助3000个创新项目,2020年的拨款总额为5.55亿欧元,80%的资助公司为员工少于50人的中小型企业。同时,出台了中小企业创新项目(KMU-innovativ)、先锋解决方案创新计划(IGP),重点资助中小企业的尖端研究。2014年又出台“EXIST——基于大学的初创企业”资助计划、高技术初创企业资助计划等,重视培育初创企业。
在创新系统建设方面,强化创新成果转化及配套政策体系。德国创新系统的5类17项指标中,相关指标为10项。我国应持续完善市场化技术转移体系,强化供需对接,畅通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深度融合应用渠道。创新确权模式,激活科研人员成果转化内生动能。鼓励各级政府、产业、高校协同合作护航验证中心、中试平台发展,提升产业技术公共服务平台功能,打通科技成果转化的“最初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加快社会化、市场化转移机构发育,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创办评估咨询、技术经纪、企业孵化、转化交易、金融服务等科技中介服务机构。构建包括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基金、风险补偿资金、概念验证基金、种子基金等在内的科技成果转化资金支持体系,适应专利转化过程中的多样化需求和阶段性特点,进一步优化金融支持模式,确保资本在成果转化过程中能够充分发挥其杠杆效应。
在重点创新领域方面,继续聚焦数字化和绿色化。数据是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动力,绿色低碳是推进新型工业化的生态底色。一是要持续推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全面推进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行动计划,实施智能制造升级项目,并特别针对中小企业推出数字化赋能计划,推进制造业全行业全链条数字化发展。积极推进人工智能技术的广泛应用,并提前规划和布局5G、物联网及数据应用等新型基础设施,深入实施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工程,打造一批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工业互联网平台,推动行业应用与AI发展的双向促进。二是要稳妥推进工业领域低碳减排,推进资源节约高效利用。落实工业领域以及重点行业碳达峰实施方案,加快节能降碳技术和产品的研发与推广应用,加大绿色产品供给,打造一批绿色工厂、绿色工业园区、绿色供应链,推动内河、近海船舶电气化改造。全面推广循环经济的生产模式,加速资源回收体系的建立健全,并深化园区的循环化改造,以实现企业、园区、行业及区域间的高效循环链接和资源协同利用。
在创新主体培育方面,激发政府与市场、教育与科研,及各类人才创新活力,推动国际合作。一方面,苦练内功促进国内政产学研金协同合作推动科技创新生态。加大企业创新支持力度,发挥国资国企在新质生产力发展中的骨干、带头作用,鼓励和引导科研机构、民营企业参与国家重大创新,大力支持产业基金、风险资本等参与到创新的各个阶段。培育一批制造业头部企业,支持龙头骨干企业优化整合产业链创新链价值链,支持企业间战略合作和强强联合,培育一批具有生态主导力和产业链控制力的一流企业,促进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促进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构建大中小企业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企业创新发展生态。另一方面,多方合作协同创新发展。推动与世界各国在各自优势领域的产业规则标准互认,共同探索新兴产业的规则标准体系。加强联合研发和成果转化合作,加强优势产业核心技术联合攻关,探索高端人才联合培养模式。在中德合作方面,持续推动第十一届中德经济技术论坛建立的中德中小企业开放合作机制发挥更大作用,推动德国中小企业加强与我国专精特新企业合作,促进双方大中小企业嵌套式发展,形成巨头引领,中小企业同步推动的联合创新、融合发展新局面。
近年来,我国推进新型工业化基础坚实、优势明显、成绩突出,但也面临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重构、全球经济复苏乏力、西方阻遏打压等风险挑战,仍需借鉴国际先进经验,统筹各方资源,增强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强化要素保障,推动社会力量广泛参与,汇聚强大合力,扎实推进新型工业化迈上新台阶。
来源:中国工业和信息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