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最近,不少城市的地铁项目被叫停了,大家是不是有点疑惑?比如柳州的轻轨因为“未批先建”被拆除,临沂、吉林、深圳等地的地铁规划也都被按下暂停键。这是为什么?难道不建地铁,大家出行就不方便了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聊聊,这背后有什么原因,对我们普通人又有什么影响。
建地铁的门槛可不低,并不是所有城市都适合
客观上说,地铁项目的审批门槛特别高,不是想建就能建的。一个城市要想修地铁,必须达到一定的人口规模、GDP水平和财政收入,而且还得有足够的交通需求。
这些年国家对地铁审批越来越严格,尤其是在“十四五”期间,普通地级市的首轮地铁、轻轨项目基本不再受理。这一政策的目的是防止过度建设,避免一些城市为了“跟风”花大价钱修地铁,最后却因为客流量不足,成了个烧钱的“摆设”。像临沂、吉林这些城市,虽然有轨道交通的设想,但因为不达标,项目只能暂时搁置。
地铁投资大,不一定能带来高回报
地铁的建设成本和运营费用都非常高,很多人可能没想到,中小城市修地铁,可能“建得起,却养不起”。像柳州这样的城市,尽管启动了轻轨项目,但因为未通过审批,不得不拆除整改。这其实也反映了一个现实——地铁的经济效益和客流量密切相关,只有大城市凭借密集的客流量,才能支撑地铁的高投入。
而一些人口密度不高的地级市,花巨资修地铁,往往面临回本难、运营亏损的风险,这对城市的财政压力非常大。地铁虽然方便,但并不是每个城市的“最佳选择”。
这些项目被叫停,对我们普通市民来说其实未必是坏事。并不是每个城市都需要地铁,特别是通勤需求相对不高的地方,地铁的高成本并不一定带来真正的便利。相比之下,把资金用于改进公交系统,可能更加实际。
比如,可以发展快速公交系统(BRT),优化公交线路和道路网络,这些更经济的公共交通方式既能提升出行效率,又不会带来巨大的财政负担。像惠州、临沂这些城市,与其为地铁投入巨额资金,还不如把钱花在更灵活、适用的公共交通上,满足大部分人的出行需求。
轨道交通项目被叫停,并不代表这些城市的交通发展受限,反而是一种更理性的选择。每个城市的规模、经济实力、交通需求都不一样,地铁并不是唯一的解决方案。
对于中小城市来说,把有限的资源投入到更适合的交通项目,能带来更直接的出行便利和经济效益。对我们普通人来说,这可能意味着未来出行更加接地气,出行成本更低,而城市的经济活力也能更持久。
分享、在看与点赞,至少我要拥有一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