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路快与走路慢的人,谁更长寿?研究:二者或相差15年寿命!JAMA:每天走够这个步数,可以降低死亡率!

百科   2024-11-02 08:30   广东  


俗话说:生命在于运动!那你知道,最便宜、最安全的运动方式是什么吗?那就是走路!


那么,走路快与走路慢的人,谁更长寿?


2019年美国《梅奥诊所学报》曾发表过一项“生活步调”研究,对47.5万名平均年龄为58岁的参与者进行了长达7年的随访研究,定期收集他们的步行速度和体重指数,然后再通过分析模型来估算他们的预期寿命。
研究结果显示,不管体重指数如何,走路快的人,拥有更长的预期寿命。
在这项研究中:
走路快的女性:预计平均寿命86.7-87.8岁;
走路快的男性:预计平均寿命85.2-86.8岁;
走路慢的女性:预计平均寿命72.4岁;
走路慢的男性:预计平均寿命64.8岁。
走路快的人平均比走路慢的人能多活15-20年!
此外《通讯生物学》2022年发表的一项针对40多万成年人基因数据的研究显示,步行速度越快,人越年轻。这是因为步行速度越快的人,“白细胞端粒长度”越长。端粒被认为是衰老的生物标志,端粒越长,衰老速度就越慢。
综上所述,走路快的人比走路慢的人,更健康长寿。

健康时报图

“步速”是衰老的重要指标


俗话说“人老腿先老”,确有道理。复旦大学中山医院原院长、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内科学教授杨秉辉2022年在其公众号刊文表示,腿的功能是行走,走路的姿势、速度,能反映人体衰老的状况:若能健步如飞,至少不显老;若是步履蹒跚,肯定老态龙钟。


走路的姿势或许还与习惯、以往的训练等有关,而走路的速度则主要与肌肉的力量、平衡能力与心理状况等人体的机能有关,所以“步速”成了衰老的一个重要指标。


走路多快才算快?

做一个小测验


杨秉辉教授表示,在老年病的门诊中,医生们常用一种叫做“4米步速测验法”来大致估计老人们的健康状态,若不能在5秒钟内走完4米的距离,即步速每秒不到0.8米,则表示其存在着明显的衰弱。当然,有经验的医生或许不需要用马表、皮尺,只需看几秒钟病人走路的状况,便已大致知晓。


需要注意的是,“4米步速测验法”只是一个大概的观测方法。人的步速快慢取决于年龄、性别、身高、体重等因素。


走路突然变慢要当心这些病


一些老年人认为年纪大了走路慢些是很正常的事,这话也不错,走路慢些也并非是病了。不过这里强调的是“变慢”,即原来走路并不慢,而且指在短时间内变慢到了一定的程度,就值得警惕了。


杨秉辉教授表示,老人步速缓慢者多因肌肉萎缩、肌力下降所致,但之所以如此,则常与患有心脑血管病、神经系统疾病、慢性呼吸道疾病、消化道疾病、骨关节病等有关,也有少数老人因为曾经跌倒导致心存恐惧,走路变慢。凡此类情况皆应就医检查,进行有针对性的治疗。
1、肌无力
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骨外科主治医师王晓东2022年刊文表示,如果是全身肌无力,可能会出现走路慢、浑身无力,肌肉的对抗能力下降,需要去医院进行相关检查,在医生指导下服用药物。
针对肌肉萎缩、肌力下降的情况应该注意增加蛋白质类的营养,尤其应该注意摄取奶、蛋、禽、肉等优质蛋白,适当补充维生素D可能有助于改善肌肉的含量与功能。
此外,亦应增强肌肉的锻炼、平衡的训练,当然对于一些患有慢性病的老人,需在医务人员的指导下循序渐进地进行适当的锻炼。
2、身体虚弱
久病或者做完手术或者是年老体弱的人群,会出现走路慢的情况,等身体稍微强健一些,走路慢的情况可以得到缓解。
3、骨病
如果有骨质疏松或者其他骨骼问题,可能会出现走路慢的情况,积极治疗骨骼疾病,可以缓解走路慢的情况。
4、脑血管疾病
走路慢还可能是脑外伤或者是脑梗塞等疾病导致脑神经受损引起的,可能会出现走路不稳、行动迟缓、走路慢的情况,可以去医院检查一下脑部CT检查,查明病因,进行针对性治疗。
5、其他脑病
广东省惠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姚晓腾2021年刊文表示,有部分看起来像“痴呆”的中老年人,其实可能是患有脑积水。这种“痴呆”主要表现有进行性智力下降、反应迟钝、动作迟缓、记忆力下降/健忘、行走缓慢、碎步、拖地行走等。

当然也并非要求老人走路要快,老人行走时不慌不忙,安步当车,应是很好的习惯。这里说的,只是因行走能力的下降导致的步速明显变慢,应该充分地予以关注。


JAMA:每天走得多,可以降低死亡率


你知道世界上最能走的民族是哪个民族吗?《自然》杂志对全球111个地区超过70万人每天的步数进行了统计,结果发现:中国人平均步行数远超世界水平!


据统计,中国香港每人每天走路6880步,中国大陆每人每天走路6189步,分别位居榜单的第一名和第二名。位于榜单最后一名的印度尼西亚,每人每天走路仅仅3513步。


去年,发表在《美国医学会杂志(JAMA)》上的一项研究显示:天走更多的步数与全因死亡率下降显著相关。


图源 中国生物技术网


研究人员对美国国家健康和营养调查数据中,2003-2006年具有代表性的成年人样本数据进行了分析,在6355名年龄在40岁以上的成年参与者中,有4840人有有效的加速度计数据。


在佩戴加速计的人群中,BMI指数在30以上的,以及饮酒量较大的人群比例较高。而年纪较轻的人群,他们受教育程度更高,采取的健身措施更多,BMI指数也更低,同时发生慢性病的风险也比较低。


参与者平均每天走9124步。截止到2015年12月,在平均10.1年的随访中,参与者中共有1165人死亡,其中死于心血管疾病的有406人,死于癌症的有283人。分析结果显示,每日步数和全因死亡率密切相关:


  • 每天步数在4000步以下的参与者共有655名,死亡人数419名,每年全因死亡率为76.7‰。


  • 每天步数在4000-7999步的参与者共有1727名,死亡人数488名,每年全因死亡率为21.4‰。


  • 每天步数在8000-11999步的参与者共有1539名,死亡人数176名,每年全因死亡率为6.9‰。


  • 每天步数在12000步以上的参与者共有919名,死亡人数82名,每年全因死亡率为4.8‰。


图源 中国生物技术网


只要开始走路,身体就会发生积极变化


走路除了可降低全因死亡风险外,还是有着不少好处的:


1、保护心血管


走路可以保护心血管,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研究发现,在65岁以上的老年人中,每周走路时间在4小时以上的老年人,与每周走路时间在1小时以下的老年人相比,发生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减少69%,病死风险减少73%。


2、降低血糖


走路可以降低血糖,预防糖尿病。当血糖升高的时候,胰岛素会自动调节血糖的水平,走路则可以提高胰岛素的敏感性,同时还可以减少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风险。


3、预防老年痴呆


走路的时候,大脑需要更多的氧气,有利于提升心肺功能,促进血液循环,锻炼大脑,让大脑更加灵活,预防老年痴呆症的发生。


4、强化心肌功能


走路可以提高心肌的运动耐力,增加心脏的输出量,增强心脏的收缩能力,达到强化心肌功能的目的。



5、增强免疫力


走路可以改善内分泌,调节激素水平,增强免疫力,在防癌、抗癌等方面功效突出。


有人因走路废了膝盖,到底怎么走路比较好?


不过,走路不是乱走一通就能达到养生效果的。


石家庄的齐女士是一名糖尿病患者,由于运动量不足,她的血糖控制一直不是很理想。医生告诉她,除了平时的家务活,每天饭后半小时,还要再增加一些健步走、太极拳、广场舞等运动。


陈女士照做了,只不过,她没有把握好运动量,每天饭后暴走1-2小时。一段时间之后,她又来到了医院,跟医生说自己的膝盖已经脆弱得无法走路了。


医生检查之后发现,齐女士存在膝关节游离体,是老年性骨性关节炎导致的。医生提醒,对于糖尿病人来说,运动量不是越大越好,应根据自己身体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宜的运动。




那么,不同的人群应该怎么走路才最科学呢?


  • 正常人:每天走4000-8000步就可以达到最佳锻炼效果。

  • 久坐不动的人:只要将每天走2000步增加至每天走4000步,就可以显著降低死亡率。

  • 慢性病患者:与每天走4000步的人相比,每天走8000步的人心血管疾病和癌症的风险都大幅下降。


除了步数,为了达到养生的目的,走路的时候还要注意这几点:


一是时长,健步走推荐每天1小时,按照每分钟走100步计算,每天走6000步最合适。


步数走多了不会直接引发疾病,但如果长期每天都大幅度去走路的话,时间长了必然会引起一些软骨、半月板的磨损

当然也要分不同的人,比如说像年纪比较大的,软骨可能已经出现一些轻度磨损,而且还有一些轻度变形,膝内翻畸形,就是老百姓讲的“罗圈腿”,这种情况下如果每天还要走过多步数,很快就会出现半月板的退变甚至撕裂,出现软骨的磨损及骨性关节炎,所以我们走路一定要量力而行。

注意:建议中老年人在身体允许、走姿正确的情况下,选择适宜自己的运动强度进行锻炼。偏胖的、关节有问题的、没有运动基础、体能较差、有慢性疾病的人群,就不要盲目花费时间去刷步数。


二是时间,走路的最佳时间在傍晚四五点,晚饭后半小时左右,最好在睡觉前2小时结束。


三是姿势,走路的正确姿势是站直,收腹提臀,双肩抬起,抬起下巴,眼睛平视前方,然后抬腿迈出脚,曲臂摆。



这些走路习惯很伤身,要注意避免


1、不注意膝关节的姿态和踝关节的姿态

不要膝过伸,脚步过大时脚后跟先着地,这时候不但不会健身,还可能造成脚后跟甚至膝关节的损伤,不要出现“外八字”、“内八字”、膝关节外翻和内扣的姿势。

2、饭后立即走

餐后应休息30分钟至60分钟再去运动,有冠心病者尤应注意。

3、健步走前不热身

很多人运动受伤,一个最常见的原因,就是没有做好热身运动等准备工作。这样身体突然快速进入运动状态,就很容易吃不消。

此外,不热身的话,身体关节没打开,活动受限,锻炼效果也不好。


本文综合自:

①Francesco Zaccardi et al. Comparative Relevance of Physical Fitness and Adiposity on Life Expectancy, Mayo Clinic Proceedings (2019). DOI: 10.1016/j.mayocp.2018.10.029
②Dempsey, P.C., Musicha, C., Rowlands, A.V. et al. Investigation of a UK biobank cohort reveals causal associations of self-reported walking pace with telomere length. Commun Biol 5, 381 (2022). https://doi.org/10.1038/s42003-022-03323-x
③2022-07-09“医学科普与文艺创作”《步速变慢提示衰弱》
④2022-01-24百度健康《走路慢是什么原因》
⑤2021-10-25惠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有的人行走缓慢、碎步、拖地行走,可能是这个病》

来源:CCTV生活圈、健康时报


22号公馆
文化交流,历史知识,为人之道,时尚报导----你的频道等你交流。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