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评论员观察:
我们的传承坚定有力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
前进道路上,高扬中华民族的文化主体性,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努力从中华民族世世代代形成和积累的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和智慧
为什么中华文明能历数千年而绵延至今?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为什么更加需要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时光流变中的江西景德镇,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观察视角。
“一部中国陶瓷史,半卷峰峦在景德。”景德镇瓷业,肇始于汉唐,崛起于宋元,兴盛于明清,繁荣至当代。熊熊窑火,淬炼出“陶阳十三里,烟火十万家”的繁荣景象,创造了“匠从八方来,器成天下走”的文化奇观。
今天,“千年瓷都”的窑火与文脉,依旧生生不息。
千年老城里弄、明清窑作群落、陶瓷工业遗产跨时代“同框”,铺展开绵延千年的瓷业画卷;一座座老窑址、老厂房变身陶瓷艺术作坊、博物馆、美术馆,大大小小的创意集市包罗万象,上“镇”、赶“集”、淘“瓷”成为新风尚;四面八方的非遗匠人荟萃于此,天南海北的“景漂”逐梦于此,因“瓷”而生的多元业态成长于此,共同擦亮“瓷”的标识……
既古老,又现代,有传承,更有创新,陶瓷文化在新时代续写新篇章。
在景德镇考察调研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自古至今从未断流,陶瓷是中华瑰宝,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名片”,强调“老祖宗传下来的优秀传统文化,我们要继续攥在手里,与时俱进,让它发扬光大”。
一瓷载古今,文化越千年。中华文明突出的连续性在这里得到充分印证,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在这里传承弘扬。
传承,源于“文明不可断”的共同信念。
千百年来,文明不可断的信念、薪火相传的使命、“向内凝聚”的追求,使中华民族、中华文明历经沧桑、饱受磨难,却生生不息、绵延不断。
在景德镇,看窑址、走里弄、访匠人,对这种文明传续的信念有更深的感受。
孙立新,孙公窑第四代传人,13岁学艺,与瓷相伴40多年。“手艺传家”的家训,让曾漂泊在外的他,最终选择回乡扎根,一手青花祖传绝技,全镇闻名。
徐家窑,景德镇最大柴窑,但老窑口一度废弃多年。为了“把这把窑火传下去”,许多老师傅甘愿放弃挣钱的活计,参与到修缮中来,终于让徐家窑在停烧38年后成功复烧开窑。
父传子、师传徒,一代代匠人倾情以赴之、全力以成之,推动一次次窑炉形制变革、制瓷工艺革新,让景德镇陶瓷产业不断淬火升级。
新时代,传承千年技艺,不仅是匠人之事,更是一座城的追求。对遍布全城的150多处老窑址、108条老里弄、“十大瓷厂”老厂房等文化遗存实施系统性保护修缮;实施艺徒制度、代表性传承人制度,强化手工制瓷技艺非遗传承人队伍建设;建立全球首个古陶瓷基因库,深入挖掘陶瓷文物“密码”……保护千年窑址、呵护千年匠心,景德镇的窑火摇曳时代丰姿。
跳出瓷都看神州,剪纸精巧、茶艺雅致、戏曲悠扬、传统服饰走红……我们的文化不断流、再传承,靠的正是一代代人为了美好生活的智慧创造、不懈奋斗,正是一代代人把“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传下去、守护好的自觉行动。
新时代以来,召开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建设国家版本馆,深入实施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全面加强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这些都是我们这一代人为文明传续所作出的努力。
身处今天这个时代,我们更有传承民族文化的意愿和能力。秉持敬畏历史、热爱文化之心,把历经沧桑留下的中华文明瑰宝呵护好、弘扬好、发展好,我们一定能“把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的文明继续传承下去”。
传承,源于“精神血脉”的强大力量。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
景德镇“汇天下良工之精华”,工匠精神是这座城市的灵魂。
抟泥成器、范土为窑、瓷上作画……正是无数“择一事终一生”的匠人们,以执着专注、精益求精的精神,成就了青白瓷的如冰似玉、青花瓷的雅致秀美、玲珑瓷的明彻剔透、红绿彩的绚丽缤纷,擦亮了景德镇的“金字招牌”。
窑火不熄,匠心不朽。御窑工艺传承人向元华,形成陶瓷制作的“七星级标准”;年轻艺术家王平,微瑕作品绝不出售;御窑博物院的文物修复师们,以精细到0.01毫米的精度拼接、补配、打磨,让珍贵的古陶瓷恢复原貌……陶瓷文化,传承的不仅是巧夺天工的技艺,更是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苏绣飞针走线,体现出“中国人的韧性、耐心和定力”;都江堰泽被千年,蕴藏着“人水和谐”的东方智慧;万里长城巍峨雄壮,写照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众志成城的爱国情怀……
这些宝贵的精神特质,有着永不褪色的时代价值,是我们向前奋进的动力所在,也是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
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七次集体学习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重视发挥文化养心志、育情操的作用,涵养全民族昂扬奋发的精神气质。”
中国式现代化,征途漫漫。惟有以非凡之精神,才能成非凡之事业。
前进道路上,高扬中华民族的文化主体性,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努力从中华民族世世代代形成和积累的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和智慧,我们的前进动力会更强大,奋斗精神会更昂扬。
“泱泱中华,历史何其悠久,文明何其博大,这是我们的自信之基、力量之源。”立文化之根,铸精神之魂,从延续民族文化血脉中开拓前进,我们步履不停、行将致远。
《人民日报》评论员观察:
我们的创造生生不息
从制瓷技艺,到审美意趣,再到艺术品格,景德镇瓷器传之后世的,除了器物之美,更有凝结其中的价值追求
在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中赓续中华文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正以更加现代、更加开放、更加鲜活的面貌和姿态,在回应时代命题中焕发新的活力
“惟我国家,亘古亘今”。历经数千年而绵延不绝、迭遭忧患而经久不衰,中华文明何以成为人类文明的奇迹?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中华民族最深沉的民族禀赋。”
在历史的长河里,中华民族始终以“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精神不断创造自己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中华文明成为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且以国家形态发展至今的伟大文明。
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名片,陶瓷是我们观察中华文明创新性的一个生动视角。
千百年来,从穴窑、龙窑,到馒头窑、蛋形窑,从匣钵仰烧法、垫钵覆烧法,到支圈组合式覆烧法,窑炉形制不断革新,多种装烧方式先后应用,提高了烧制成功率,也丰富了瓷器多样性。
高岭土的发现,推动制胎原料配方改进,烧成温度高了、制品变形少了,开创了烧造大件瓷器的时代;苏麻离青、回青等青花料和氧化钴、氧化铜等着色料的妙用,催生青花、釉里红、霁蓝等瓷器新品种,开创世界彩瓷时代的新纪元……
八业三十六行、七十二道工序,在岁月中传承流变;从泥土中脱胎、在窑火中淬炼,盈盈欲碎却又无比坚韧,一步步铸就“瓷业高峰”,成就中华瑰宝。
创新,是原动力,也是生命力。
景德镇的陶瓷发展史,就是一部创新史。
唐朝时期,以越窑为代表的青瓷、邢窑为代表的白瓷享誉天下,呈“南青北白”格局。采青、白瓷之所长,烧制出莹缜如玉的青白瓷,景德镇由此冠绝古今。
从制瓷技艺,到审美意趣,再到艺术品格,景德镇瓷器传之后世的,除了器物之美,更有凝结其中的价值追求。那是因时而变、上下求索的坚忍执着,是开拓进取、推陈出新的智慧勇气。
瓷器,如同中华文明的“微缩景观”,入乎其内、出乎其外,从中更能理解:中华文明的连续不是停滞,更不是僵化,而是以创新为支撑的历史进步过程;在继承创新中不断发展,在应时处变中不断升华,中华文明具有自我发展、回应挑战、开创新局的文化主体性与旺盛生命力。
中华文明的创新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守正不守旧、尊古不复古的进取精神,决定了中华民族不惧新挑战、勇于接受新事物的无畏品格。
对历史最好的继承,就是创造新的历史;对人类文明最大的礼敬,就是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
在产业化大潮冲击下,以手工制瓷见长的景德镇也有过阵痛。而今,由“陶瓷工业重镇”到“文化创意之都”,“千年瓷都”蹚出转型新路,深刻印证“创新才能把握时代、引领时代”。
陶阳里历史文化街区,老瓷厂变身创意工坊,树起文化新地标;御窑博物馆,镇馆之宝“素三彩鸭形香薰”被开发成网感十足的“岁岁鸭”,圈粉无数;陶源谷瓷源境,瑞牛文创与湖北省博物馆联名,《车马出行图》入瓷,典雅端庄……“千年瓷都”在新时代发生神奇“窑变”。
这是从制造到创造的转型。完整的制瓷体系、自由的创作氛围,吸引匠人、创客、艺术家在这里聚集,工艺、创意、设计在这里碰撞……如今,由本地匠人和“景漂”们创办的陶瓷企业、作坊和工作室约有7000家,人才磁吸力铸就创新创造的不竭能量场。
这是手工艺与高科技的融合。3D打印、激光雕刻等新技术,助力陶瓷个性化、定制化生产;区块链等数字技术赋能版权保护;航空陶瓷刀具大大提升切削效率,朝着国产替代方向加速迈进……
从艺术陶瓷到日用陶瓷,从工业陶瓷到先进陶瓷,从创意迭代、审美嬗变,到材料革新、技术进步,景德镇陶瓷产业生机勃发。2023年全市陶瓷产业营收突破860亿元,实现3年翻番。
从制造业到文创业,创新打开了陶瓷的发展空间。
体验制瓷工艺、参与烧窑添柴,“我在景德镇玩泥巴”成为新时尚;对博物馆、美术馆、工艺馆、收藏馆等进行优化升级,“满城瓷器千座馆”掀起“展馆热”……今天的景德镇,活脱脱一本可触摸、可体验、可品味的“陶瓷历史文化教科书”。
以文化赋能经济、以经济活络文化,景德镇陶瓷文化保护与文旅产业发展实现良性互动,文化优势源源不断转化为经济优势,也为文化发展注入旺盛的生命力。
知常明变者赢,守正创新者进。
每一种文明都延续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既需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更需要与时俱进、勇于创新。
《只此青绿》的曼妙舞姿,再现如诗如幻的无垠山河,这是传世名画与舞蹈艺术的浪漫邂逅;“新中式”席卷大街小巷,传统服饰绽放新彩,离不开古典元素与现代工业的有机融合;凤冠冰箱贴、说唱俑雪糕的“文创风”正劲,“为了一座馆,奔赴一座城”的“文博热”火爆,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的连接日益紧密……
今天,在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中赓续中华文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正以更加现代、更加开放、更加鲜活的面貌和姿态,在回应时代命题中焕发新的活力。
面向未来,推动中华文明重焕荣光,就要不断发展具有强大思想引领力、精神凝聚力、价值感召力、国际影响力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不断增强人民精神力量;就要用创新增添文明发展动力、激活文明进步的源头活水,不断创造出跨越时空、富有永恒魅力的文明成果。
中国人民是具有伟大创造精神的人民,中华民族是具有非凡创造力的民族。
在继承中转化,在学习中超越,我们的文化绵延不绝,我们的创造生生不息!
《人民日报》评论员观察:
我们的姿态自信开放
以瓷为媒,因瓷而聚,今天的景德镇,敞开胸怀,接纳万里宾朋,融汇多彩艺术,成为陶艺创作者的梦想之城、感知中国文化的崭新窗口
以海纳百川的胸怀、兼收并蓄的态度、自信开放的姿态,汲取各国文明的养分,更好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让各国文明在交流互鉴中共同前进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中华文明自古就以开放包容闻名于世。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开放包容始终是文明发展的活力来源,也是文化自信的显著标志。中华文明的博大气象,就得益于中华文化自古以来开放的姿态、包容的胸怀。”
一瓷跨千年,文明越山海。走进景德镇,品读千年陶瓷文化,更能感受中华文明开放包容的气度和风采。
景德镇国际陶瓷博览交易中心,近千家来自世界各地的陶瓷品牌入驻于此,助力陶瓷交易实现“买全球、卖全球”;陶溪川春秋大集,来自国内外的艺术家、手艺人汇聚一堂,开展文化交流;超6万名中外“景漂”在这里创业圆梦,工坊里、商铺间、学校中,随处可见各国友人……
以瓷为媒,因瓷而聚,今天的景德镇,敞开胸怀,接纳万里宾朋,融汇多彩艺术,成为陶艺创作者的梦想之城、感知中国文化的崭新窗口。
一瓷何以连山海?一“镇”何以通世界?
正是开放包容的文化基因,赋予了景德镇对话世界的眼界和底气,搭建起中外沟通的桥梁,也为陶瓷文化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和生命力。
开放包容,在“走出去”中传递文化名片。
“精美的瓷器做出来、摆出来,还要传出去”。
去年8月,中国景德镇陶瓷官方旗舰店开到迪拜购物中心,景德镇陶瓷“出海”步伐不断加快。据统计,2013年以来,景德镇陶瓷出口量年均增长超过20%。
千百年来,景德镇瓷器从舟楫连云的昌江出发,入长江、通外洋,走向世界、风行天下。16世纪的英国博物馆地图上,中国城市只标有3个,景德镇就是其中之一,足见其影响力。
今天,景德镇正在以更加开放的姿态,向世界讲述陶瓷的故事。
“唐英瓷坊”海外陶瓷文化体验中心落地意大利等地;世界瓷器互动地图整合全球上百家博物馆、考古机构数字资源,指尖轻点即可徜徉世界陶瓷“全景图”……作为全国首个文化类试验区,景德镇不断增强陶瓷文化传播力、感染力和影响力。
何止是景德镇瓷器。“中国白·德化瓷”国际巡展计划用5年时间,在20多个国家和地区举办文化交流活动;龙泉窑冰裂纹元素融入北京冬奥会奖牌,惊艳各国运动健儿……中国陶瓷文化在文明互鉴中绽放出时代光彩。
又何止是陶瓷。近年来,从传统节日,到丹青戏韵,再到非遗技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断跨越山海、“圈粉”无数,让世界更好感知中华文化魅力,更在相互交流中增进了民心相通。
开放包容,在“引进来”中激发文化活力。
交流互鉴是文明发展的本质要求。只有同其他文明交流互鉴、取长补短,才能保持旺盛生命力。
“泥沙入手经抟埴,光色便与寻常殊。”景德镇陶瓷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融汇多元文化,演化出万千姿态。开放包容,正是千年窑火兴旺不息的重要密码。
“匠从八方来,器成天下走”,景德镇始终以开放心态接受新观念、尝试新工艺、表达新美学。
来自波斯的苏麻离青,跃然于景德镇瓷器之上,成就青花瓷的传奇佳话;梅瓶、抱月瓶、双耳扁瓶等器型,是对其他地区器物特征的兼收并蓄;“珠山八友”在汲取中国画营养的基础上,借鉴、吸收和运用西洋绘画技巧,把粉彩瓷创作推向新的高峰……兼收并蓄成就气象万千。
今天,景德镇的开放故事,同样精彩。
陶溪川国际工作室,来自美国的“洋景漂”迈克尔摆弄着自己的3D打印机。他把在韩国、日本等地学到的绘画技巧和文化元素,应用在自己的陶瓷创作中。
推出“候鸟计划”,吸引更多外国艺术家驻场创作;延展创业孵化链条,满足创业者不同阶段的发展需求;打造“景漂之家”,为外来人才提供多方面帮助……聚才引智,让陶瓷产业打开新空间、创造新可能,不断丰富景德镇的瓷貌、瓷韵、瓷文化。
从有“十八省码头”美誉的景德镇,到多元文化交汇融合的敦煌,再到“涨海声中万国商”的泉州,无不印证着“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要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就要以更加博大的胸怀,更加广泛地开展同各国的文化交流,更加积极主动地学习借鉴世界一切优秀文明成果。”新征程上,要秉持开放包容,坚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在继承中转化,在学习中超越,促进外来文化本土化,不断培育和创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包容性,是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开放包容,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以开放包容的姿态积极融入世界发展进程,倡导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包容超越文明优越,实现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也有力证明“不同文明完全可以在平等相待、互学互鉴中兼收并蓄、交相辉映”。
中华文化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前进道路上,以海纳百川的胸怀、兼收并蓄的态度、自信开放的姿态,汲取各国文明的养分,更好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让各国文明在交流互鉴中共同前进,必将书写美美与共的人类文明新篇章。
来源:人民日报
编辑:危雁冰
审核:叶 翔
复审:张通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