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观点】让城市更有韧性 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提速

文摘   2024-12-19 17:49   宁夏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新发展方向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历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城镇化进程,城市成为主要的经济载体,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处于中心位置。据国家统计局2024年1月报告,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已经超过65%,达到66.16%的较高水平。随着城市规模越来越大,承载的功能越来越多,城市日益成为复杂的巨系统,各种风险挑战越来越多,治理难度日益攀升。为此,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深化城市建设、运营、治理体制改革,加快转变城市发展方式”。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打造韧性城市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公布。


《意见》提出,到2027年,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明显进展,对韧性城市建设的支撑作用不断增强,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到2030年,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显著成效,推动建成一批高水平韧性城市,城市安全韧性持续提升,城市运行更安全、更有序、更智慧、更高效。


“韧性”(resilience)概念最早于20世纪70年代由生态学领域的专家提出,认为“韧性”是系统在受到外部扰动时恢复稳态的能力。有韧性的系统要在受到干扰后具备鲁棒性(在异常和危险情况下的生存能力)、自组织性、创新性。现在,韧性概念已经广泛应用到城市发展中,城市韧性是指城市在面对各种冲击和压力时,能够保持其基本功能不被破坏,并能够迅速恢复和适应的能力。它涵盖了城市的自然、社会、经济和基础设施等多个方面。


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复杂计算、未来网络、卫星遥感等数字技术的发展,应用数字技术提升城市韧性治理水平成为关键。


专家见解:


住房城乡建设部有关司局负责人 强调,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是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城市建设治理深度融合的产物。它以信息平台建设为牵引,智能设施建设为基础,智慧应用场景为依托,通过对城市基础设施的数字化改造,构建起智能高效的新型城市基础设施体系。这一体系不仅是打造韧性城市的重要支撑,还能显著提升城市在面对自然灾害、公共卫生事件等外部冲击时的抵御、适应和恢复能力。同时,该负责人提醒,推进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必须坚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的原则,避免盲目跟风,坚决不搞不切实际的面子工程、形象工程。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王凯 指出,全面推进韧性城市建设是应对当前城市灾害风险的重要举措,也是我国城市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他认为,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加快推进,能够充分释放我国城市发展的巨大潜力,带动有效投资,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形成发展新动能。此外,它还能加快转变城市开发建设方式,整体提升城市建设水平和运行效率,从而建设更加宜居、智慧和韧性的城市,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工信部信息通信经济专家委员会委员盘和林 表示,新型城市基础设施是打造韧性城市的重要支撑和保障。他强调,韧性城市建设理念对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方向和重点具有指导意义,强调基础设施的系统性、整体性和可持续性。针对不同规模的城市,他建议大城市或超大城市应重点关注交通拥堵、环境污染等“城市病”问题,通过建设智能交通系统、绿色能源系统等方式提高城市运行效率和宜居性;而中小城市或县城则应更加注重基础设施的完善和提升,如加强供水、供电、供气等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公共服务水平。


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王鹏 分析了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试点城市的成效和经验。他指出,试点城市通过推进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不仅带动了社会投资,促进了相关产业发展和升级,还提高了城市治理效率和水平,显著提升了居民的生活品质和便利性。他进一步提到,试点城市普遍制定了详细的政策文件和发展规划,明确了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目标和任务,并通过政府引导基金、专项债券等方式提供资金支持。同时,这些城市还注重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间的协同合作,形成了共同推进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合力。此外,试点城市还积极引入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材料,推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创新发展,并通过制定相关标准和规范引领行业健康发展。


在专家看来,《意见》发布将为我国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按下加速键。


近年来,我国韧性城市建设加快推进。《安全韧性城市评价指南》国家标准(GB/T 40947—2021)于2022年5月1日开始实施,明确安全韧性城市的概念、评价内容及具体依据,为我国推进韧性城市建设、开展城市安全韧性的衡量对比提供了标准支撑。北京、上海、重庆、成都、广州、南京等多个城市纷纷出台韧性城市相关政策或规划,从智慧城市、海绵城市、绿色低碳、生态环保等多个方面发力。比如,北京市先后出台《关于加快推进韧性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北京市韧性城市空间专项规划(2022年—2035年)》等政策文件,从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全过程谋划提升城市整体韧性,把构建安全可靠、灵活转换、快速恢复、有机组织、适应未来的首都韧性城市空间治理体系作为发展目标。《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7—2035年)》提出“高度重视城市公共安全,加强城市安全风险防控,增强抵御灾害事故、处置突发事件、危机管理能力,提高城市韧性”。《上海市城市更新行动方案(2023—2025年)》提出“坚持集约型、内涵式、绿色低碳发展,提高城市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牢牢守住超大城市运行安全底线,提高城市韧性”。


同时也要看到,进入“十四五”时期以来,尽管我国韧性城市建设在规划、制度、标准等方面已经取得一定成果,但仍面临不少问题和挑战。一方面,韧性城市建设涉及城市数量还相对较少、相关经验不足、不同地域之间存在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另一方面,我国城市当前正处于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城市安全发展面临的内外部环境复杂严峻、不确定性因素与未知风险不断增加,韧性城市建设涉及的工作面更加广泛、统筹难度更大。落实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的要求,全面推进韧性城市建设依然任重道远。不同城市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抓住影响城市安全运行的关键领域、突出问题,以点的突破带动面的提高,进一步探索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韧性城市建设方法与路径,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在这方面,一些城市就以重点推进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建设为切口,在全面增强城市韧性上取得一定成效。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是保障城市正常运行的工程系统,涉及燃气、供水、排水、交通、通信、供电、桥梁等领域,其安全运行对城市至关重要,是重大民生工程。截至目前,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有关经验做法已在合肥、沈阳、南京、青岛、佛山等全国多个城市推广应用,成功预警管道泄漏等各类突发险情,有效推动城市公共安全治理模式向事前预防、主动防控转型,为韧性城市建设提供了有益经验。


综上所述,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正成为我国打造韧性城市、提升城市治理水平和居民生活品质的重要推手。未来,随着各项政策的深入实施和技术的不断创新,我们有理由相信,我国的城市将变得更加安全、有序、智慧和高效。


来源:住房和城乡建设信息化网

审核:邵峰

编辑:王敏玲

银川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发布最新工作动态,政务信息,政策解读。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