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中国春节申遗成功后的首个春节,为进一步推动文化传承发展,展示非遗文化魅力,欢庆流光溢彩中国年,春节期间,国家海洋博物馆以“长安三万里”为主题,精心策划并成功举办了新春国风游园会。此次游园会既是陕西唐代文物精华展的延伸,更携手滨海新区茶淀街道将传统非遗文化与主题展深度融合,茶淀优选非遗文创品牌惊艳亮相,茶淀街非遗传承人和滨海职业学院高校师生联动展示非遗技艺,打造了“博物馆+非遗”的崭新体验,共同谱写新春文化的精彩乐章,为公众带来了视觉与文化的双重盛宴。
作为开年大展,“长安三万里——陕西唐代文物精品展”以其丰富的展品和精湛的工艺吸引了众多游客的目光。而在此基础上,新春国风游园会更是别出心裁,特别邀请了滨海新区茶淀街道的多位非遗文化传承人,带来了一系列非遗文化技艺及作品的精彩展示。
汉沽女书传承人周娜携其独特的女书琵琶形檀木梳及女书紫砂壶作品亮相游园会,这些作品不仅文字形态独特,工艺设计更是精美绝伦,展现了非遗文化与工艺作品结合的独特魅力。与此同时,仿树根陶制作技艺传承人王玉锁的仿树桩型紫砂壶和紫砂杯也备受瞩目,它们将传统经典非遗技艺与现代设计完美融合,焕发出了新的光彩。
此外,蛋雕技艺传承人李新的蛋雕作品同样令人赞叹不已。他在蛋壳之上精雕细琢,创造出了一件件巧夺天工的艺术品。而鱼拓技艺传承人王翔的鱼拓画及砖刻拓片装饰画则以其独特的现代艺术风格,将传统鱼拓技艺演绎得淋漓尽致,展现了古今相谐的风雅韵味。
此次非遗文化展示不仅是对博物馆“展览+”模式的一次成功探索,也是非遗保护传承与发展的一次生动实践。通过将非遗文化导入展览,不仅为非遗传承提供了一个更加广阔的展示平台,也为博物馆展览增添了更多的文化意蕴和地域特色。馆、地、校、企携手共同推动非遗文化融入当代、融入大众、融入生活,为传统文化的时代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为了进一步推广、宣传非遗文化,新春假期期间,游园会还每天上演非遗技艺的现场展示。特别是在大年初二到初五期间,多位非遗文化传承人都将亲临现场精彩献艺,与观众朋友们共庆佳节,共同感受非遗文化的独特魅力。
茶淀街道民间文化源远流长,各种非物质文化遗产遍布城乡,其中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有着极高的历史价值和优秀的艺术创造力,它们深深植根于民间,成为十分珍贵的文化遗产和不可再生的文化资源。近年来,茶淀街道积极赋能非遗盘活和发扬,打造茶淀优选品牌,搭建非遗传承与交流平台,推进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资金链“四链融合”,打造非遗文化产业创新业态,推动文旅产教深度融合发展。以“活”带“火”,既要让非遗“活下去”,更要让非遗“火起来”“火出圈”,为非遗注入时代发展生命力。充分利用传统节庆活动,通过“非遗+节日”的融合方式,开展丰富多元的非遗展示展演活动,推动人民群众共享非遗保护成果,展现非遗在融入现代生活、推动旅游发展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未来,国家海洋博物馆和茶淀街道将继续携手,加深与非遗文化方面的密切联动,以创新的思路和实践的动能,为文化产业的持续赋能和协同转化提供有力支持,让非遗文化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焕发出更加绚丽的光彩。
转载须注明来源滨海发布
喜欢这篇推送,点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