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多地流感高发,“甲流”这个看似熟悉又陌生的词,已成为大家关心的话题。然而对于免疫力低下的血液病患者,无疑又是一次“大闯关”:这样的感染会影响骨髓的造血功能,部分患者会出现明显的血象下降。
感染流感后有什么症状?如何传播?对于血液病患者该如何预防呢?一起了解下。
甲型流感是由甲型流感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疾病。流感病毒分为甲、乙、丙三型,其中甲型流感病毒最容易发生变异,根据H和N抗原不同分为很多亚型。
典型患者的早期症状与普通流感类似,有发热、咽痛、咳嗽、咳痰、流涕、鼻塞、头痛、全身酸痛、乏力等。轻型患者仅有轻微的上呼吸道症状,而重型患者病情发展迅速,突发高热,可出现病毒性肺炎,合并呼吸衰竭、多脏器功能损伤等。
主要的传染源是甲型H1N1流感患者和无症状带菌者。患者发病前1天至发病后的5-7天均具有传染性,老年人或免疫功能差的人,具有传染性的时间更长。
传播途径主要通过打喷嚏和咳嗽等飞沫传播,也可经口腔、鼻腔、眼睛等黏膜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播,还可因接触被病毒污染的物品感染。
当出现发热、咳嗽、头痛、乏力症状时,应及时到医院就诊,如果被诊断为流感,应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抗病毒治疗,切忌自行用药。
1.讲究环境卫生
要搞好室内外卫生,室内经常通风换气,保持空气清新,经常晒洗衣物及被褥。
2.做好饮食卫生
不暴饮暴食、不吃生的或未煮熟的海鲜、生吃瓜果要削皮,喝开水不喝生水。
3.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讲究个人卫生,养成饭前便后洗手、外出回家洗手的良好习惯。日用品常进行日照消毒和适当处理,勤洗手、勤洗澡、常刷牙,纠正不良习惯。
4.远离人群密集场所
在流感流行季节尽量减少到人群密集场所活动,尽量避免接触呼吸道感染患者。
血液病患者一旦发现有流感症状,应尽快就医并积极配合医生治疗。总之,预防甲流需要我们共同努力,只有在每个人都做好防护工作的前提下,才能有效遏制甲流的传播,保障大家的身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