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款写作公式:知识/干货类文章,怎么搭建写作框架?

文化   2024-11-09 07:16   广东  


昨天跟大家分享了观点类写文章的框架。
今天跟大家分享,另一类文章:知识/干货类文章怎么写框架。
知识/干货类也是小白做公众号,优先选用的文章类型。
我最开始也是先写知识类的内容,慢慢才积累粉丝的,写知识干货类文章,最常用的的结构是——总分总结构。

1/ 什么是总-分-总结构?
总-分-总应该是我们小学语文课上接触的第一个文章结构。
总-分-总结构的核心在于,先提出总论点,接着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拆分并详细说明,最后再着重强调中心思想。
其最大的优点,便是能够通过不同角度的分析,实现对主题的多维度强化
用图片来展示个结构就是:


所以知识/干货类的文章,就非常适合这个结构模型。

2/ 文章框架应该怎么搭?

(1) 总观点:
通过一个痛点/故事/场景切入,先吸引读者的注意力,然后引出你的总论点。

(2)分论点:
为了证明你总观点的正确性,你需要从不同的角度/形式提出分论点,进行详细阐述。

(3)加案例:
你提出的分论点,也是需要证明正确性的。所以该需要给每个分论点加以案例,作为佐证的依据、同时提高内容的趣味性和可读性。
案例的内容,可以是数据、也可以是具体的事件、或者证人证言、名言警句。

(4)总结升华:
在文章最后一步,也就是结尾,提炼升华,再次强调总观点,形成先后对应关系。

3/ 分论点怎么写?
这个结构,其中最难的是分论点的写法,很多人在这一步不知道怎么操作,所以文章结构建得不好。
是分论点的创作形式,常见的有4种,可以牢记一下。

(1)拆分式
拆分式就是把一个总论点的关键要素,按照合理的逻辑进行拆分几个部分,分别进行论证。
比如主题是「让自己做自己公司的CEO」,拆分的论点可以是 ——
① 要把自己当作战略部,找到正确的定位和方向;
② 要把自己当作研发部,打磨产品;
③ 要把自己当作销售部,设计商业模式;
④ 要把自己当作品牌部,塑造影响力、积累用户和合作伙伴...

(2)递进式
递进式,就是按照一个话题的递进步骤、顺序,去拆分分论点。
比如主题是「如何成交陌生客户」,顺序的论点可以是 ——
① 打造价值见面礼,引流私域;
② 通过活动建立信任,不断积累势能;
③ 找到话题切入点,私聊提供解决方案促进成交;
递减的点是:引流—信任—成交,这是衔接起来的三个环节。

(3)角色式
如果一个总观点,可以多个角色去做一件事,就按照不同角色,做这件事的好处,去陈列分论点。
比如主题是「为什么一定要打造个人品牌」,不同的角色可以是 ——
① 小白做个人品牌,可以收获拉伸式成长;
② 打工人做个人品牌,可以提高职场竞争力;
③ 老板做个人品牌,可以赋能业务增长...

(4)对比式
可以不同状态的前后对比,来证明分论点的正确性。
比如主题是「为什么一定要学AI」,对比的分论点可以是 ——
① 如果掌握AI,你可以高效完成工作;
② 如果不掌握AI,你可能会被用AI的人代替...

4/ 总结
看,用总-分-总的框架,建一篇文章的框架就这么简单。
先用引人注意的内容亮明主题、然后以不同的形式布局分论点、再通过对应的案例验证、最后升华价值、一篇干湿结合的干货文就出炉了。

(全文完)

最后,跟大家分享,我刚刚开始写作的时候,也是各种不顺心,写一篇文章也需要几个小时,但是随着写作次数的增加,以及阅读了大量的书本后,写作能力才慢慢提升的,中间是经过了三年不间断的刻意练习。
所以大家入门写作,一定要有投入的决心、坚持写下去,一定会有收获的!


关于我: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鸟哥笔记专栏作家;
斜杠青年,尝试过多个副业项目。
自媒体人,创作累计百万字,全网10w粉丝,多篇10万+文章,累计千万阅读!

开放朋友圈,不定时分享学习感悟,日常思考。
如果有需要,欢迎加我前排围观。

欢迎关注公众号,
围观学习更多写作技巧、写作心得!

给思考留点时间
专注心理学、商业思维、认知科学和个人成长领域。每日7:15 更新,关注我,给思考留点时间,跟10万+伙伴一起,思考事物本质。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