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我们无法原谅日本?(上)

科技   2024-09-18 11:31   山东  

欢迎大家关注,如果喜欢麻烦多多转发!

另外,按公众号最新推送机制,需将公众号设为“星标”才能收到推送,所以关注后点个星标,再次感谢大家!

1937年七七事变后,日本开始全面侵华,记住这个时间,后面还会提到。

至于日本为什么要侵华,在我《天佑中华,二战前的国运!(完整版)》文章里提过,这里补充一点。

如果说近代的甲午海战和二战侵华,是在那个历史阶段日本为了殖民、掠夺中国的市场和资源,但更早对中国发起的其他几场战争,比如日本和唐朝的白村江海战、万历年间的朝鲜战争,当时农耕文明并没有资源和市场之说。

很显然,日本真正目的都是先以朝鲜半岛为跳板,进而全面霸占中国。换句话说,日本自古至今对大陆的野心从未消失。

回到本题,我们能原谅日本吗?

展开前先解决一个疑问-----

小小岛国什么能打下半个中国?

简单点说,是一个工业国家对农业国的降维打击。
在开战前桂系李宗仁认为,当时中国有个最大的优势,就是国军部队在长期军阀混战下有着丰富的作战经验。
而鬼子在九一八之前的战争经验就是日俄战争,中下级军官都没怎么打过仗。所以他认为如果指挥得当,国军完全有能力击败日军的。
但是,一打起来就不是这么回事了。
日军较高的训练水平+装备优势,完全弥补了实战经验的不足。
以钢铁为例,1937年日本的钢铁产量580万吨,1940年686万吨,当时中国的钢铁产量还不到日本的零头。当时日本的工业规模产值接近法国,远超欧洲老牌工业国意大利。
工业优势体现在武器装备上,二战期间日本仅零式战机产量就达到了10499架,各式飞机总产量66810架。
(开始很牛逼,后来成为自杀专用件的零式战机)
再看中国空军。
国民政府完成形式上的统一后,接收了奉系和陈济棠的几十架飞机;又在1936年蒋介石50岁生日时,国民政府借这个理由集资350万元,买了102架霍克III飞机。
到1937年七七事变前,中国最终凑齐了600架战机。
看起来好像不少,但一半是教练机和运输机,关键是万国牌的大杂烩,经常缺零件,真正能飞的没多少架。
  • 比如美国的“霍克-Ⅲf”驱逐机、“诺斯罗普-2E”轻型轰炸机、‘道格拉斯O2M"轰炸机、“马丁-139WC”轰炸机、“雪克莱A-12”攻击机,意大利的“萨伏压SM72”,德国的“亨克尔”式等等。

另外,国军的600多个飞行员,平时主要在内战中搞侦察、去炸那些土鳖军阀,空战基本没玩过。
因为没有制空权,中国军队被日军压着打。比如中国炮兵打不了几发就得赶紧撤,但凡慢了就被日本空军一锅端。
在陆上装备上,二战日本生产了5000辆坦克、6万多辆汽车、13350门火炮。加上太平洋战争前美国对日本量大管饱式的物资输入,日军的火力完全压制国军。
于是,经常看到日本一个师团撵着中国十几个师跑。
(九二式步兵炮)
所以,李宗仁所谓的国军实战经验优势在绝对实力面前没任何意义。
全面开战后日军攻势迅猛,北平、天津、上海先后沦陷,华北、华东大片国土被鬼子占领。
八路军这边差距更明显。
彭总发动百团大战时共有105个团参战,当时还把老蒋吓了一跳,咋突然冒出这么多八路?
但装备就寒酸了,每个团平均只有532支步枪、29支手枪、9挺轻重机枪、迫击炮不到1门,算下来两个人还分不到一杆枪。
(八路军的武器是怎么来的,可以参考阅读:原创 | 八路军是如何补充武器弹药的?
而鬼子一个千号人的步兵大队,装备了2门92式步兵炮、12挺重机枪、36挺轻机枪、36具掷弹筒、人均一支步枪。
富裕的不是一点。
(汉阳造)
弹药差距更大。
八路军一个步兵团只有1万发子弹,每个人分不到十颗。日军一个步兵大队弹药10万发以上,步兵每人至少120发,每挺机枪一千发
弹药不到人家的十分之一,怎么拼火力?
不但数量跟不上,质量上更是天壤之别。日军武器都是清一色的制式武器,八路军则是杂牌武器,很多枪瞄准了反而打不准。
用彭总在当时报告中的话来说:
“八路军的轻武器“百分之八十使用过度,来复线已磨平,口径已松,射击已失效”,而“自动火器(轻重机枪)平均每连不及一挺”。
后果是,八路军10个团的火力都无法压制日军一个步兵大队。
所以出现了这么一幕,日军一个步兵大队对根据地扫荡时,八路军要集中军区级主力部队,且在占据优势地形情况下才能对日军进行围歼作战.....

日军还有一个欺负我们的手段。
只要你看过抗日剧就会发现一样东西,炮楼。这是日军为抗日游击队量身打做的一种军事设施。
虽然叫炮楼,其实里面没炮,就十几条步枪外加一挺机枪,极少数炮楼才会配一具掷弹筒。
但跟欧洲战场上的碉堡和暗堡全是钢筋混凝土建造不同,日本炮楼用的是土砖和木头垒成的二层小楼。只要搬出92式、美国榴弹炮或者李云龙的意大利炮,就是一发炮弹的事。
那为啥鬼子还造这种看起来弱不禁风的玩意呢?
就是欺负八路军没炮。
偌大的华北游击队,你搜刮整个县甚至地区的力量都未必凑出一个炮,所以鬼子才修这种东西恶心八路军。
还没完。
他们每个炮楼间用电话线联系,只要发生通信故障,就会开出一个脆皮装甲车检查。
因为普通子弹打不动,武工队给它起了个外号:铁王八。
其实现在看也是一炮的事,但鬼子知道八路军没炮,所以才敢开这东西横冲直撞。

然而,不论日本人如何狂妄,最终还是遇到了绝杀的致命克星。
1938年7月1日,我们伟大的领袖毛泽东,在延安窑洞里写下了划时代巨作----
论持久战
作品一问世,就在当时战火纷飞的中国引起轩然大波,连国民党内部都赞不绝口,甚至一向看我党不顺眼的蒋介石都给予了好评。
一个问题,日本人看到了吗?
这是一部对日作战的著作,加上公开发表,很快就传到日本军部手里。
但鬼子看后却满脸鄙视和不屑一顾,认为这是一个四十多岁的中年人躲在贫苦窑洞里的口嗨。
原因很简单,当时中国抗日战争打的很绝望,全世界都觉得中国撑不了几天了,包括中国人自己。
华北战场上的中央军、西北军、晋绥军轮番上阵,使出吃奶的劲还是挡不住鬼子的摧枯拉朽。蒋介石集结70多个师打造的淞沪战场最终还是惨败了,这就给人造成一个假象:日军是不可战胜的!
在国家灭亡的恐惧下,中国出现了求和派。
除了政界大名鼎鼎的亲日派头目汪精卫,还有军界的徐永昌,好几次给何应钦写信劝说尽可能的对日退让。
学界的胡适、蒋梦麟认为与其战败后再求和,不如战前求和。胡适两次见蒋介石,强烈主张放弃东三省承认满洲国,来换取中日间的长期和平。
扯掉外皮,啥鸟都有。
所以,在侵华前期无限狂妄的日寇虽然读了论持久战,但依然是贬低嘲讽。
然而他们不会想到,接下来《论持久战》将会成为所有日本人的噩梦!
(抗战时期的《论持久战》)
这里必须暂停插上一段。有人说日本的覆灭主要是太平洋战争爆发和美国的参战,这种观点很可笑。
知道二战的东方战场主要在中国吗?
中国以一及之力把绝大部分日军死死地困在了中国战场。
二战期间日军共组建了168个师团,其中97个步兵师团、5个飞行师团和3个战车师团先后加入过中国战场,这也是所谓“日军105个师团”说法的由来。
105个师团合计二百多万,再加上滇西方向上的数万人,大约有250万鬼子踏上过中国的土地。
特别是在1937-1941年期间,中国是世界上唯一一个单独对抗日本法西斯的国家。其中1941年日本陆军在中国战场投入兵力占总兵力的70%!
所以,中国才是打败日本法西斯的主要力量,美国参战只不过是像烧水,在即将烧开的那刻添了一把柴,加速鬼子灭亡而已。
回到论持久战。
随着时间推移,日本人惊讶地发现,他们身边所有灾难都能在这本书里找到。文章中每一句话、每一个字都是刺向他们心脏的尖锐利器。
因为除了战略层面的指导,还有-----
战术杀伤力!
它打破了人类战争史上单纯的正面对决,凭借不可思议的游击战、运动战把自已的军事力量反渗透到敌方力量当中,这是跳出常规框架后的一种全新战争形式,在敌占区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犬牙交错的态势。
从此,鬼子不仅无法在后方所谓的占领区获得补给,以战养战,反而要从包括本土等中国以外的其他地方,抽调部队与资源来填这个中国的超大窟窿。
这才是小日本被拖垮的关键核心。

首先兵力出现严重不足。
日本侵华投了百万级别兵力,但搁不住中国大。这些兵平均到所有的沦陷区,就跟在河里撒几把沙子差不多,很快没影了。
1938年武汉会战。日军虽然终于跌跌撞撞攻进了残垣断壁的武汉,但代价是被中国消灭了近26万人。到了1939 年时,日军除了打下来的地方基本上不再打了,即使打下来也守不住,人不够。
人不够就滥竽充数。
战争前期,中国战场上日军基本是编号靠前的常备师团,都是职业军人出身,像被称作钢军的第5师团。
打到后面,兵员损失加上精锐的部队多数调到了太平洋战场,没人了。日本只好把很多老百姓短暂训练下就急忙送到中国,所以日军战斗力断崖式下降。

下面是,一个叫元山俊美日本兵的回忆。
1940年,他作为一个学生收到强制征兵令。
入伍后新兵最常见的训练是“打耳光”。让两名新兵互打,打到眼眶发紫、腮帮红肿,把新兵的自尊一点点剥夺,让他们失去人性变成战争机器,美其名曰“锻造军人精神”。 
1944年,元山俊美被派到湖南参加第四次长沙会战,负责晚上潜入衡阳车站破坏铁路。但他们提心吊胆,吓得腿开始颤抖,越接近车站腿抖得越厉害。
突然,不知道谁的水壶掉地上,碰到石头发出了声响。中国军队的岗哨高喊:“什么人?口令!
他们拼命往回逃跑。紧接着枪声、炮声响起,子弹嗖嗖地飞过来,炮弹在周围炸开。
突然,他身边一名士兵被炸飞,弹片割开他的肚子。他一边抓着自己往外流的肠子,一边凄厉地喊:“这就是天皇给我的报酬吗?见鬼去吧!”
元山俊美一下惊呆了,在日本,天皇是绝对不可质疑的神。
看着遍地的尸体,他也发出了灵魂拷问:我在干什么?为什么要远离故乡和亲人来这里杀人或被杀?
元山俊美
所以,侵华战争前后期日本兵有很大的不同。
1939年以前几乎看不到完整的日本俘虏,冲锋起来不怕死,即使被包围没退路也战死不降。
不过后面日本“怂”兵就多了,这边火力一强,军官喊得再急也不敢硬冲了。一旦用枪顶着脑袋,很多直接吓尿裤子。
关键是,因为侵华消耗过大,国家经济也破产了。
1940年,日本全年总预算不过89.6亿日元,对华军费就高达46亿日元。
日本有限的收入都买美国物资了,但黄金和美元又没法从比他还穷的旧中国获得。
到1941年日本可支付外汇只有不到2万德国马克,所以美国不失时机地掐断了对日物资供应,都TM没钱了还谈什么合作。
日本无论是人力还是财力都不可能实现“从速解决事变”,不得不与中国战略对峙了。
到了这时,日本人才彻底领教毛泽东《论持久战》的威力。
1939年,日本传奇间谍中西功看完《论持久战》后,说如果日本想不出对策,接下来战败只是时间问题。
冈村宁次被调到华北当司令后,绞尽脑汁研究后发现,无论如何做这本书都是无解的。换句话说,它是一本利用日本“原罪"打败日本人的“奇门遁甲”。
冈村宁次
没办法,日本搬出一个重量级人物----
1943年,日本裕仁天皇最小的弟弟三笠宫,化名若杉参谋亲自跑到中国。
他收集中国各方著名论作,认真阅读学习,找出快速打败中国的办法。其中就包括教员的《论持久战》。
非常滑稽的是,三笠宫在读过论持久战后思想发生了巨大转变,连自己都被“洗脑”了。
1944年1月5日,三笠宫发表了《作为日本人对中国事变内心反省》的讲话。
他坦陈日本自甲午战争后对中国历次侵略的事实,痛斥日军在中国的残暴行为,对中国是“无所不取,掠夺殆尽”,导致中国人民怎么可能不反抗。他特别指出共产党的军队“男女关系极为严肃,对民众军纪也特别严明,决非日本军队所能企及”。
此得出结论是:日本军队是无法与中共对阵的!
这份惊世骇俗的讲话,作为“危险文书”被日本军方没收并控制不许传播,直到1994年才被日本学者从档案中找出来,经三笠宫同意后重新发表。
(日本三笠宫崇仁亲王,2016年去世,享年100岁
但三笠宫最牛逼的还是另一件事----组织人刺杀东条英机。
如果事成,他会亲自上阵去做中国派遣军总司令,然后和中国讲和结束战争。
当然计划最终失败了,东条英机非常恼火,但三笠宫毕竟是天皇的亲弟弟,即使出格军方也拿他没办法,最后吃了闷亏草草了事。
所以,表面上看日本侵吞了大量中国领土,但事实上战线不断拉长军事成本就越大,日本开始依靠的军队和经济优势就在他们不断胜利中反而在不断衰退。
随着中国军队越发集中在剩余领土,日本军队在前线却越来越少,此消彼长的战局必然注定日本战线的全面崩溃。
结果都看到了,日本在二战中不可避免地遭到了彻底失败。
但是,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却是,他们至今没有悔悟!
所以接下来才是重点-----
什么原因?
怎么收拾它?
(未完待续)
创作不易,如果喜欢请关注(点击下面名片关注)和转发;如果已经关注请设为星标,十分感谢

为防止失联,请关注备用号和加作者为好友:

点评校尉
喜欢写有深度的精品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