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洋的崛起!(2)
科技
2024-11-07 07:52
山东
欢迎关注和转发!另外为了防止失联,请加作者微信:dpxw6666
非常感谢!
别看李鸿章跟曾国藩是同僚,但两人是货真价实的上下辈关系。李鸿章在1847年中进士后,授翰林院庶吉士,然后拜在曾国藩门下学习经世之学。当然这是文绉绉的说法,接地气的叫法:曾是李仕途上的带路人。李鸿章的爹李文安和曾国藩是同年进士,这种关系在官场上称为“同年”。所以说李鸿章是曾国藩的晚辈一点也不为过。然而以上都不是重点。重点是李鸿章手下也有一支队伍,淮军。淮军比湘军要晚。还记得清廷的江南大营被太平天国端了那会嘛?江南大营没了,整个江南就都暴露在天国的威胁之下。这时候你猜谁最害怕?当然是地主老财们啊!洪秀全的兵杀过来,斗地主打土豪这个节目铁定免不了。这票人急眼了,带着能带走的家当一股脑跑到了上海避难。问题是上海的清兵一样拉胯,根本靠不住,天国兵再追到这里那只能跳海喂鱼了。这时,恰好曾国藩拉起来的队伍跟太平天国打的有来有往。大伙一合计干脆花钱买平安,求曾国藩派兵保护,哪怕多交点保护费也行。曾国藩一看,这既能打“反贼”又能赚钱,名利双收,好事啊!曾国藩想到了得意门生李鸿章,那你也拉一支队伍吧!怎么招人、怎么搞钱、怎么操练,湘军都有现成的经验,手把手教。因为那时候湘军一家独大,“无湘不成军”、“湘军将帅占了半壁江山”。清廷早就有了防备心,派一个不是湖南人的将领去上海带兵自然最好。于是这份差事最终落在了李鸿章头上,他跑到老家安徽模仿湘军也拉了一支队伍,因为兵员和将领主要来自安徽江淮一带,人称淮军。接着李鸿章把张树声、周盛波、刘铭传、潘鼎新、吴长庆以及弟弟李鹤章、李昭庆等拉在淮军旗下。所以淮军跟湘军一样,沾亲带故+层层隶属,实际上也成了李鸿章的一支私人武装。(英籍摄影师威廉·桑德斯在1860年为李鸿章拍的照片)经过常年战争,湘军上下将领早已经家缠万贯、功成名就。这时候主动裁军示好清中央,算是一场你好我好大家都好的明智之举。1,对刚走上政治舞台的李鸿章来说,夜生活刚刚开始,当然不想早早谢幕。2,淮军的兵力本来就不多,不如湘军那么明显;实际上后来淮军也裁撤了一小部分,但留了下了五万人。自己起早贪黑拉起这支队伍,说裁就裁了,以后朝廷对我有其他心思怎么办?于是上书朝廷,意思是说眼下大清不太平,外有列强虎视眈眈,内有捻军作乱,必须要留一支队伍。当然留不留也不是他说了算。朝廷也清楚,谁也不敢保证淮军就不会成为第二个湘军,但正规军实在拿不上桌面,也只能保留一支汉人军队了。加上当时淮军、湘军和左宗棠的楚军对南京最后合围时,李鸿章没去跟湘军争功,给足了曾国藩面子。所以曾国藩在“裁湘留淮”中也支持李鸿章。最终,曾国藩与李鸿章选择了完全不同的道路,一个主动裁军功成身退做了个万世忠臣,而另外一个紧握枪杆子做一个名扬四海的朝野权臣。之后,李鸿章带着淮军与捻军绞杀华北战场,逐渐成为清政府的主要国防力量。不过,李身上最耀眼的标签并不是“缴反贼”,而是搞洋务!别忘了,淮军最开始是被大地主、大官僚、大商人邀请去上海的。既然保卫的是上海,就不可避免的接触到更多的洋玩意。外国列强恰巧也在大清培植一个实权派的“代理人”,两边一拍即合;从这时候起,李鸿章开始跟列强打的很火热。比如淮军雇佣外籍军官作“教练”;“列强”也愿意给淮军提供低息贷款;甚至通过控制的中国海关,每月拿出十几万两白银作为淮军的军费,提供更先进的洋枪洋炮。所以说淮军打诞生之日起,就比湘军更现代化。另外,那时候外国军火商偷偷地卖给太平天国武器,李鸿章动用关系直接断了他们的交易;包括后来庚子赔款问题,列强也专门点李中堂去谈。1885年,他仿照西方军事学校建立的中国第一所陆军学堂,也叫做陆军武备学堂。段祺瑞、冯国璋、王士珍、曹锟、吴佩孚、王占元、张怀芝、李纯、陆建章、段芝贵.......基本上你能叫出名字的民国早期大军阀,几乎都出自这个学校。后来这些大咖无一例外成为北洋军阀集团的骨干力量。所以上篇说过,中国近代化军队几乎都源于湘军,湘军、淮军与北洋军一脉相承。很可惜,这个学校在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时给毁掉了,要不然培养出来的牛人会更多。1,新建海军毕竟是技术活,不是随便一个土鳖大臣就能掌控的。李鸿章一旦控制北洋水师、特别是南洋水师发展停滞北洋水师一家坐大后,李鸿章和淮军的政治地位也达到了顶点。从1875年到1894年,清廷在北洋海军上平均每年投入二百万两。比如委托德国伏尔铿造船厂,建造了两艘我们很熟悉的“定远”级铁甲舰,其中定远舰花了140万两白银,镇远舰142万两白银。按当时英国大使威尔玛的话说,这两艘铁甲舰价格已经是很便宜了。德国为了刺激重工业和增加在远东的影响力,才低价拿下这个订单。作为北洋水师“七镇八远”之一的平远号,就是福建船政局制造的中国第一艘铁甲巡洋舰,满载2650吨,主机功率2400马力;缺点是,为了防护力加装钢甲影响了速度,只有14海里。平远号最厉害的地方是,装了一门260mm克虏(lǔ)伯主炮,口径仅次于定远级,在整个舰队中排第三。不过,因为李鸿章一直主张买战舰,他压根信不过大清的工匠技术。所以平远舰即便进了北洋水师,也不在一线战斗序列,只作为替补战舰放一边坐冷板凳。
然而万万没想到的是,平远舰在黄海海战中一战成名,直接打残了日军主力舰!当时北洋水师在日本军舰打击下,被击沉了好几艘。坐在替补席上的平远号,远远的看见大东沟方向硝烟后,立马使出吃奶的劲赶了过去,逼近日军主力舰松岛号。松岛号也发现了这艘半路杀出的中国战舰,赶紧用速射炮对平远舰猛烈轰击。但平远舰装甲厚实啊,虽然连续中弹,依旧开进了对松岛号的攻击范围。然后平远舰那260毫米的主炮大发威力,对准松岛号一顿疯狂输出。其中一枚钢制炮弹,打中驱动松岛号320毫米主炮旋转的液压罐,直接点了主炮的穴动弹不得。之后,平远舰的侧舷速射炮又击中松岛号的鱼雷室,引起了爆炸。在平远号猛烈攻击下,松岛号被打成筛子,不得不掉头撤出战斗。本来平远号还想追着打,但速度慢追不上,只好把炮口对准严岛号,一炮下去又干掉了一批日军.....所以在黄海大战中,平远号立下了大功,这让并不看好平远号的李鸿章大跌眼镜。接下来要说另一件事了,但却是本文的重点。还记得上篇,曾国藩的湘军大量购买先进的武器装备嘛?实际上,晚清清军的武器装备先进水平并不低。在八国联军侵华时期,守卫京城和天津的清军已经全部是德械装备了。比如装备了毛瑟1871型步枪和弹仓步枪,每一军都有上百门现代火炮,两挺马克西姆机枪,上百挺被称为排枪的诺顿菲尔特速射机枪。清军的武器这么先进,为什么之前我们会认为清军武器落后呢?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等人,每次给朝廷的奏折里都把自己描绘成以弱胜强的角色。他们是靠大刀长矛之类的落后武器打赢了仗,绝口不提自己大量使用了加特林机关枪和弹仓步枪;反而夸大对方的火力多么猛,武器多么多么的先进。另一方面,靠武器的优势即便打赢了也显不出自己多么厉害。换言之,是因为自己的精明能干才取得胜利;万一败了那也是武器不如人。关键问题来了,清军的装备如此先进,甲午海战----先纠正一下,真实的甲午海战可能与我们之前的印象有点出入。通常我们以为的甲午海战:北洋水师与日本联合舰队海上遭遇后一触即溃,致远号打算与日军撞船同归于尽时被击沉,北洋水师一败涂地。北洋水师在护送开往朝鲜的运兵船途中,被日本联合舰队发现,为护送运兵船与联合舰队开战。海战中各有损伤,北洋海军有被击沉、逃跑的舰船,也有镇远、定远两艘铁甲舰屹立战场核心,被联合舰队围攻而不倒,英勇还击。战役持续到傍晚,联合舰队担心晚上被清军偷袭,主动退出了战场。所以,说甲午海战北洋水师一败涂地,至少在描述上是不准确的。一败涂地的是在威海卫。北洋水师被联合舰队堵在了家门口,陆军登陆突袭威海卫海防炮,用北洋自己的大炮把北洋海军仅存的战舰全歼于威海卫港口内。详细过程不多说,避免闹心。只说失败的原因,除了大清衰败外还有至关重要的两点:清政府坚信自己“独火器不及”(意思是除了我们的武器外其他方面大清是最好的)。但在花大价钱买来了北洋舰队后,却按旧军队配置的长矛刀叉理念来对待,把近代海军建设搞成了一锤子买卖。在维修、保养和后勤保障上能省则省,能扣就扣。省下的钱干嘛了?皇帝结婚、治理水患、修慈禧的颐和园,还忙着帝党和太后党争权夺利。这里不得不提一个填坑前辈,效忠清廷的猛将---蒙古王爷僧格林沁。紧接着在八里桥,僧格林沁率领3万人的大清最后一支八旗精锐,向5000人的英法联军发起冲锋,对方则用拿破仑炮和康格列夫火箭回击。结果可想而知,清军伤亡1.5万人,英法只死了5个人。八里桥战的惨败,让人闻风丧胆的铁骑冲锋成为历史。之后就是大家非常熟悉的“火烧圆明园”和《北京条约》了.....然而,破鼓万人捶。所有人都把战败的责任推给了那个背锅侠----僧格林沁被掳去了一切封号,虽然保留了钦差大臣,但从此不再受朝廷待见,地位一落千丈。后来,他带着他的残存骑兵与山东捻军作战时,受伤落马,被一名捻军小兵张皮绠斩杀。多年后,要不是这货酒后炫耀自己杀死了僧格林沁,大清最后一个猛将连死于谁手都不知道。僧格林沁的结局,让作为汉族大臣的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后背直发凉。如果换做自己,下场可能还不如僧格林沁。毕竟人家和清朝王室还有血缘关系,自己没了军队啥都不是。所以,曾国藩的弟弟曾国荃在攻打太平军防守的武汉时,发动了一场冲锋死了3000多人,气得曾国藩垂头顿足。他下命令以后禁止冲锋,只准挖战壕打呆仗,用炮火和子弹去杀敌人。一方面,这些汉族大臣信誓旦旦地要为清廷效忠,保卫国家;另一方面,湘军和淮军不冲锋、不肉搏,只靠先进的武器去杀敌人。简单说就是天塌下来也不能失去军队,军队只能有条件的使用。在1895年以前,无论是太平天国、捻军还是回民叛乱,湘军、淮军在武器装备上有着绝对的优势;单靠强大的火力就可以搞定对手。日本海军的装备水平并不比李鸿章的淮军差,淮军再用火力优势这个老套路就行不通了。比如在朝鲜的平壤战场上,日本人和清军守将叶志超的部队对射不分上下,为了取胜他们跳出了战壕发起了冲锋。这个时候叶志超突然懵了,作为一个久经沙场的老将倒不是怕死,但他急需要考虑并做出选择的是:如果肉搏战,必然会造成部队的重大损失。打赢了当然清廷有好处,但兵死多了对李鸿章不利;毕竟部队是老李的本钱,而自己又是李鸿章的人。他带着部队跑了三天三夜,一直跑到了鸭绿江。虽然损失了几千人,但大部分被他带回来了。后来的一系列战役都是那场战役的翻版,拼火力可以,拼命不行。所以甲午战争有个奇怪现象,清海军虽然败了,但陆军很少有伤亡,还有很强的实力。这时候大清上下一心再与日军干一场,最终谁赢谁败还真不一定,但李鸿章不想再打了。逻辑很简单,北洋水师已经赔进去了,剩下的家当必须保全。陆军再没了,他就会失去一切,僧格林沁就是前车之鉴。所以,甲午海战失败的原因有很多。其中一个重点,就是帝国已经不是一个整体了,清廷和汉族大臣成了一种相互利用,又相互博弈的奇葩关系。简单说就是,天时地利人和中最关键的人和出了问题,不败才怪!北洋水师全军覆没后大清帝国好像就没有海军了,但事实并非如此。下面这个笔记,来自广东黄埔水师学堂第八届驾驶班的学生杨树庄。从笔记看出,当时中国海军的教育已国际化,不仅教学涉及英文、数学,而且绘图较为科学规范。毕业后因为工作出色,不久升任“湖鹏”鱼雷快艇管带,辛亥革命爆发后任民国海军总司令。从甲午海战后的几年时间里,清政府一口气从国外购买各种舰艇23艘!另外在1905年完成南、北洋海军统一,又在1910年成立海军部,领导全国海军建设。其中,清军达几千吨的巡洋舰就有五艘:海天号、海圻(qí)号、海琛号、海容号、海筹号;此舰是1898年在英国阿姆斯特朗公司制造完成,满排水量4515吨,航速24节。清末巡洋舰队的统制(司令)程璧光就常驻在“海圻”舰上。“海天”、“海圻”二舰建造完成回国时,正好显露了一把,赶上-----清政府一看,别人也就算了,你一个二流狗也胆敢挑衅我大清天威,直接拒绝。要不说意呆是个二货,自己实力不怎么滴,又没有队友助力,就派了三艘军舰屁颠屁颠地到了中国沿海示威。清政府没含糊,所有军舰出海巡防,并命令新北洋舰队南下,其中就包括4500吨的“海圻”号,大战一触即发。这是近代史上清政府难得的一次外交胜利;三门湾事件后,国内反对海军建设的声音立刻小了很多。后来“海圻”舰还到过新加坡、雅加达、西贡等南洋访问,但最牛逼的是一次环球航行,也是大清最后的荣耀。1911年,程璧光奉命率“海圻”舰到英国参加乔治五世的加冕典礼,之后又访问美国。这时候古巴和墨西哥发生了大规模排华事件,海圻号巡洋舰以访问的名义开进入古巴。当大清军舰出现在古巴港口时,当地华人华侨成群结队的出来迎接。古巴政府摄于大清海军的巨炮威力,态度立刻发生了改变,总统信誓旦旦的保证,古巴军民绝对不会歧视华侨。而墨西哥也发生了著名的“托雷翁惨案”。很多华人居所、商铺、餐馆、银行被洗劫,300多名华人惨遭杀害。清廷立刻照会墨西哥,并派“海圻”舰开到墨西哥沿海。墨政府迫于压力正式向清政府赔礼道歉,承诺赔付受害侨民生命财产损失,拘捕了35名参与屠杀的墨西哥士兵。完成访问和“威慑”任务后,出海近一年的“海圻”号才返航回国;只是,出门前还是大清朝,回来时已经变成了民国......(剪掉长辫的“海圻”号巡洋舰水兵;“海圻”号编入民国海军后,一直到1930年代都是中国海军核心主力舰)当然这都是后话了,我们要把时间条拉回到1895年----就算买洋枪洋炮武装出来的部队依然会输;当下来说,组建一支全新西式操练、且清廷自己掌握的的新军队势在必行。当年国藩、李鸿章就是拉起了湘军、准军而权倾朝野。所以很多官员蠢蠢而动,想尽一切办法搞到练新军这个出人头地的捷径机会。这时候,一个左右中国后近代史的重量级人物登场了-----如果喜欢请关注本号及备用号;已经关注的请设为星标和转发,十分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