噪点音乐节做到第三届,我们有了越来越多复杂的思考——
一直在遵从自己的内心,做认为对的事情;
但也一直在面临困境,把每一届当成最后一届去呈现。
我们通常不擅长在采访中谈论太多,
因为知道想法时刻都在变化中。
但这一次我们还是想换个角色,
听听和噪点有过交集的朋友们的真心话,
采访略长,没有删减,权当勉励。
同样,诸位支持过噪点的观众如果有话想说,
也不妨在留言区和我们聊聊这5个问题:
●
Luna Mao 梦 stupid_penguin 孙怡TEA 胃烧烧 Will Griffith 吴凡夫 小吉Yusheng zErgA26 张晨 张铎瀚 张毅李青和李维思那次的开场,一个音半个小时的瀑布流淌,奠定了噪点的价值观是长期主义者,直戳人心。第一届,张守望和文智涌,李增辉的假发,谢玉岗和杨海崧,假假條和左小祖咒,每一个搭配都历历在目。第二届,第一天有工作没赶上,第二天舌头和田鹏特别好,那天看完演出喝了很多酒,见到不少老朋友,当然听到很多陌生人问舌头这他妈在唱啥,感觉大家审美偏差都挺大的,但西安过去那种摇滚乐的状态回来了。
Squid,这些年英国的后朋克、独立乐队真的全是宝藏!渋さ知らズ,这支乐队去年在Fuji现场我错过了,今年必须补上。
真正有艺术审美的音乐节,大部分国际演出艺人都是活跃在世界顶尖的音乐市场上的新鲜血液,我认为噪点是中国音乐市场绝对的清流,且开始逐渐发挥审美导向的作用,更多人开始因为噪点接触到好的艺术家和乐队,这是在当下消费主义主导的音乐市场环境下,挽回审美颜面的一次启蒙。
我在很多城市和一些相关的朋友聊到音乐节,都会义务推荐我们西安的噪点和声厂厂牌。我主观觉得这是西安这座城市真正意义的骄傲,能把世界更多好的音乐和艺术带到中国,把中国更多值得瞩目的艺术家通过合作的形式展现独一无二的演出,噪点是一种当代新的启蒙,正是有这样真诚好审美的演出出现,会奠定一个城市的艺术基础和积淀。义无反顾地支持,用心做事的噪点。
black midi×李增辉。去年black midi巡演看了上海场,噪点的限定合作舞台多了李增辉的萨克斯,这让现场更加丰满,也让乐迷更想来到噪点见证两两碰撞,冲击耳道。
渋さ知らズ,以不破大輔为核心的日本传奇爵士大乐队,风格无法定义,演出编制弹性无限大。结合音乐、舞蹈、绘画、装置等多种表演艺术,乐手们都扎实强悍,即兴演奏默契十足。今年成立35周年首次来到中国,现场一定摧枯拉朽,不可错过!
在这个越来越同质化的演出市场中,噪点带来了更多平时看不到的限定合作演出。噪点的存在就像宇宙中虫洞边缘的幻影,交织摩擦,互相成为彼此的回声,让我们迫不及待期待下一次相遇的可能。
现实多了,梦就少了,希望声厂继续带我们去现实中找寻梦境,将听众梦里的好乐队好演出带到现实!代码24
在唱片公司工作的非标产品经理
比较期待今年的角銅真実,在Spotify上听到她的《Contact》还有《Oar》,非常好听。
很棒,还在不断给国内乐迷带来新鲜的先锋的有趣的音乐人,并且是有鲜明特点的企划。促成国内外合作的想法很棒!要是还能形成版权作品就更好啦。现在国内绝大部分商业音乐节在引入新内容角度都做得不好。
能挣钱就办,不能挣钱就换个别的思路做也没啥。不过愿意让更多好音乐被人听到、帮助到更多音乐人、给乐迷更多花钱的理由,都是我们愿意在这个行业做下去的动力吧。
段郎
独立音乐行业从业者
第二届的black midi×李增辉。通过black midi,深度领略现阶段国际摇滚乐的最新迭代;而李增辉老师堪称喧宾夺主的表演段落令现场充满了不可预知性。当下很多主办方还是趋于保守,默认会把邀请海外艺人的权重多放在老牌或者人气音乐人身上。而噪点大刀阔斧地邀请新锐、前卫、先锋领域的音乐人,捉对厮杀,堪称独树一帜。我们需要这样有想象力的主办。
Faker
音乐自媒体FaKe_Music,唱片收藏爱好者
第一届举办时就知道了噪点,但真正开始关注是从第二届开始的。
black midi×李增辉。black midi的许多作品里有着萨克斯元素,可惜在中国巡演时并没有能完整呈现,李增辉的加入弥补了这一块空缺。
渋さ知らズ。乐队以不破大輔为核心,以自由爵士为基础,并融合了许多其他音乐风格和艺术表现,今年正逢出道35周年纪念。乐队每次演出会有不同的编制(最大编成、中编成、小编成),最多舞台表演人数可达20多人,现场氛围以及感染力拉满,所有看过的粉丝都表示终生难忘。
我认为噪点始终在努力为国内的演出市场注入一些新鲜的血液,在人气和口碑之间更注重了后者,即便是会承担更多的风险和压力,也仍在努力将真正的好音乐好现场带给大家。正如许多粉丝所说,你永远可以相信声厂的品味。
娄烨曾经在宣传影片《推拿》时有一句宣传语叫“散客也要做”。此外希望除了西安之外,能在上海或深圳看到噪点音乐节的举办,也许会得到更好的回馈。
2022年是从朋友的口耳相传中听说了第一届噪点音乐节,当时更多是好奇:西安并非传统意义上的演出行业的重镇,而两两相配的阵容组织确实很见新意。只是身处封城之中十分焦躁,并无心思去仔细了解。2023年幸运一些,到西安过了个周末,扎扎实实地看了第二届噪点音乐节的两日演出。
对过去两届噪点呈现的哪一组艺人/乐队印象最深刻?
看了第二届噪点音乐节的全程,每组都觉得很棒,观感非常平均。印象最深刻的是刘㔻和梅志勇的合作,觉得刘㔻打鼓比印象中看发梦茱莉要精彩得多。推荐的是唯一看过的Squid。作为大家印象中的“吉他”乐队,他们现场演出却透出一种DJ放Live Set的气质和思路,曲目编排有种奇异的连贯性,五个人此起彼伏、你让我退,有别于一般乐队的默契感。另外最想看的是角銅真実和李奕蕾这组合作,二位的个人作品都已追随许久,没想到这次被“撮合”到一块儿了,非常期待。
在我的认知里,噪点音乐节是整个音乐节与演出版图中的重要一块,它除了填充实验音乐演出的区域,还补足了一种比较广阔的视角。基本上越过了中文vs英文、本土vs世界、摇滚vs其他的二元逻辑,对于对音乐有好奇心的朋友来说是个好地方。以及,音乐节的宣发、设计与运营总是透着对细节的关心,这让人心情十分愉悦。
因为当下的先锋与实验音乐有可能会成为明日的时尚潮流。
LOOKLIVE / howhowmusic音乐企划负责2022年的噪点,这个好像是首届噪点吧,也是我去看的唯一一届,第二届因为时间安排没有去成,还是很想去看的当时。
对过去两届噪点呈现的哪一组艺人/乐队印象最深刻?
因为只去过第一届,仔细回忆了一下,印象最深刻的应该是2022年噪点第二天的老丹×邓博宇,两位厉害的乐手一起自由爵士,跟之前听的有所不同,会有更多中式和一些民族乐器的加入,尤其还有人声的部分,感觉不单纯是人声,更多成为了器乐的一部分加入演奏,张力十足。特别还记得老丹穿着类似于白大褂的衣服,戴着透明框眼镜,演出状态俨然“实验怪人”,更有戏剧感了。
推荐渋さ知らズ!他们的音乐融合的元素不少,即使有自由爵士的元素基底,但也不会晦涩和难以接受,和谐与非和谐的平衡让他们的音乐会更加厚重和丰富。他们编制应该不小,同时加上有其他跨界和舞蹈的部分,让他们的现场不仅仅是音乐上的听感,更多还有视觉上的加持,更像是一场艺术呈现,即使闭上眼睛,脑子里也会充满画面感,推荐!
我个人认为一个音乐节在现如今有点同质化和“内卷”的演出市场上能找到自己独立的色彩并不容易,噪点或多或少已经做到了,不管是音乐的选品、视觉的输出、一体的调性,都让噪点成为其中独特的一种存在。很难得的是,在噪点身上或许并没有看到“酒香怕巷子深”的局面,有了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和买账,更多看到了一种平衡,(如果)主理人在舒适地做一件事,同时这个事也有市场买单,而这件事也在让行业和市场往前走,那就是一种良性循环,也希望大家都越来越好。
噪点将成为更多人每年的一个独有期待,这种期待需要延续!
拉家渡
声音共和主理人
对过去两届噪点呈现的哪一组艺人/乐队印象最深刻?
没亲临现场,不好评判,但记得梅卡德尔在广州演完后赶往噪点,以他们的现场能力应该是令人惊心动魄的一场。
Long Arm与邓博宇吧。从惘闻来,往邓博宇去,既熟悉又陌生。
噪点音乐节重视华丽之外的粗糙气质,进而在粗糙中产生变化和期待,连续三届下来以富有勇气的审美,在市场和自我之间找到了平衡。噪点音乐节已经越来越重要,对当今中国独立音乐是一种纠偏式的补充。
小赌怡情,不亦乐乎?
莲花足
跨种族吸收音药能量者
对过去两届噪点呈现的哪一组艺人/乐队印象最深刻?
black midi×李增辉。国际当红艺术乐团和国内先锋音乐家的直面硬刚。互相试探,触摸。有火花,有交融,有突兀,也有激烈冲撞。了解必须从接触开始。角銅真実×李亦蕾。期待多元化的当代中国女声音艺术家与日本新一代全能才女的交融。
在如今的音乐节或演出市场上,噪点是怎样一种存在?
第一届噪点就注意到了,阵容抢眼,气质非常不同。
对过去两届噪点呈现的哪一组艺人/乐队印象最深刻?
第二届的舌头×田鹏是我印象最深刻的,舌头凶猛的原教旨摇滚乐和田鹏凌厉的电子音色的搭配,是一直不敢想象可能实现的合作。
本届我最期待李剑鸿×文智涌×张荐的组合,一方面我更关注本土音乐家的表现尤其是在噪点的碰撞,另一方面张荐的音乐去年就非常抓人,今年的三人搭配会产生什么即兴反应,很令人期待。
噪点是合作的、纯粹的、艺术的、高能量的、与众不同的聚会。
这么多人喜欢,这么多人期待,没理由不办下去!
Luna
旅英热心观众
对过去两届噪点呈现的哪一组艺人/乐队印象最深刻?
Daoud Akira和Chikaco的快眠亭,舞蹈和音乐的结合印象很深刻,好听好看。和我没看上的梅志勇,听说是那天演得最好的。想说渋さ知らズ但感觉应该很多人说过了。那推荐李亦蕾和角銅真実吧,应该在整个阵容里都是比较特别的存在,不管是女性视角的音乐还是较为柔和的风格。似乎角銅真実很少用到电子类的元素,更偏向于原声乐器;而李亦蕾几乎都是在做实验电子。还是蛮期待看看合作能做出什么东西。圆广大人民群众一个看特定艺人的心愿,合作特色可以激发出新的东西。总的来说视角会瞄准更多西方的艺人,比“明天音乐节”和“你和我”更接地气一些。在西安做独立音乐演出就已经很难得了,也希望能在内陆有这样一个坚守的品牌,把内陆观众的音乐审美提升起来,而不是总聚焦在一线或沿海城市。
第一届,因为对声厂一直都挺关注的,所以消息刚发出就知道了。非得选一组的话,我应该会选第二届的Daoud Akira×Chikaco吧……我个人特别喜欢Kikagaku Moyo,2018年看过一次他们现场之后回味了好长好长时间,一直很想再看一次,但很遗憾最终只等到了他们休团的消息。Daoud Akira是Kikagaku Moyo的吉他手(之一),看到噪点阵容有他就蛮惊喜的,还给不少朋友按头安利来着。但其实当时我对他个人音乐计划的风格和形式也都不甚清楚,纯粹是因为Kikagaku Moyo而涌生出来的好感和期待。直到在噪点看到了现场,很惊艳,我想我的期待是没有落空的——Daoud Akira坐在舞台小小的一圈灯光里弹琴吟诵诗句,音乐流动起来依旧有种东方式迷幻,Chikaco戴着能面随着音乐舞蹈,说是舞蹈更像是用身体的流动来具象呈现音乐的流动(并通过二者的互动增加音乐演出的戏剧性)。两人的组合和表演仿佛将我拽进了古代的志怪小说,一切似真亦幻,只当是自己做了一场诡妍的梦——而这也刚好对应了演出的名字《快眠亭》,这场后来我也回味了好久(虽然现场沉浸到我连录视频都忘了)。另外我还想提名一下第一届张守望×文智涌的组合,演的啥都忘差不多了,只是还记得当时现场自己的感受——一场以《春天》命名的演出,也让我真切地感受到了春天:春雨滴答、小芽拔节、绿波荡漾……在这样的音乐里,我的身体里面仿佛也发出了拔节生长的协音。最推荐的当然是渋さ知らズ!这个乐队得有35年了吧?能在西安看到专场,绝对属于“人生”系列了。渋さ的音乐光是听专辑就已经让人十分惊艳,很先锋的爵士,还有点祭祀的感觉在里面,是非常热闹、宏大的音乐,能撑得住成千上万人跳舞的音乐,不敢想象现场会是怎样的震撼。至于渋さ有多好听?当时我没抢到早鸟票转头去听声厂直播官宣阵容,巨困无比一不小心睡着了,直到播到渋さ,旋律刚出来没一会整个人一下子就灵醒了。是的,渋さ就是这种无论在什么状态下听到都能瞬间竖起耳朵,并认真听完的好听音乐!当然喜欢后朋的朋友(指自己)自然也不会错过Squid啦。独一无二,不可或缺。无意与其他音乐节对比,但噪点相对而言无疑是另类的,它不是那种社交型、体验型、生活方式型的音乐节,而是音乐气质更浓烈、呈现形式更先锋、实验性更强的音乐节,很挑剔,挑来呈现演出的音乐人,也挑来观演的观众。我喜欢这样不讨好观众,反而带着观众一起探索更多样音乐形式(无论是创作形式还是表演形式)的音乐节,可以听到更多“更新”的声音——因为两两一组或三人一组音乐人合作共创呈现一场演出,或许真的就是仅此一次,仅此一场了——单就这一点来说,噪点都是伟大的,且永远值得期待的。虽然有点门槛,但耳朵也需要突破,总应该让更多人不止听口水歌不是?西安的演出和观演环境并不算好,但一想到噪点,也能让我不那么羡慕其他城市,可以骄傲地说出一声:至少我们还有噪点!请噪点千万、务必办下去吧!请千万、务必让更多人、更多对耳朵和噪点一起突破下去吧!
梦
致力于Live推广的乐迷
对过去两届噪点呈现的哪一组艺人/乐队印象最深刻?
2023年第二届,对black midi印象最深。第一届能很明显看出音乐节整体的风格了,但由于一些原因只有国内乐手和乐队。2023年3月开始海外演出解禁,各大主办争先预订国外艺人的时候,就比较关注会邀请哪些国外乐队来。到了6月左右,black midi作为新生代比较热门的乐队被传即将来华,就特别期待,所以关注的比较密切,接着公布了巡演及音乐节计划。噪点比起专场还多了一个合作,和知名乐手李增辉同台,还挺有看点的,所以印象比较深刻。最推荐渋さ知らズ。一支1989年结成的大型乐队,非常字面意义上的大型哈哈哈,成员人数多到数不过来。但不只是人数多,而是非常综合型的,它们被归为爵士,但实际上不仅有管乐、吉他、键盘,还有暗黑、桑巴等类型的舞者,音乐也是融入摇滚和很前卫的音乐元素,加上编制不一样,每次现场也肯定不一样。如此厉害的乐队感觉是这辈子至少得感受一次的,更何况是来到了家门口。比较特别,因为整体风格很明显很突出,听众很垂直哈哈哈,和混合风格的传统音乐节不一样。中国,尤其是大陆,需要这样能推广不同音乐种类的音乐节,让大家对音乐和音乐现场有更多元的体验。stupid_penguin
独立音乐爱好者
对过去两届噪点呈现的哪一组艺人/乐队印象最深刻?
black midi和李增辉老师。来自英国的black midi是出色的实验即兴摇滚乐队,李增辉老师也是国内很喜欢的萨克斯手,两者的结合使得black midi的中国巡演更加有意义。当然是Squid哈哈哈。相比于东欧后朋克缺乏实质性变化,英国的后朋克新兴团例如Dry Cleaning、Shame这些,无论是编曲还是现场呈现,都会表现出自己的味道。这种对于音乐的思考是我很看重的,无关技术。我认为噪点或者说声厂整个厂牌在国内的独立市场上是具有一定份量的,持续不断提供属于自己的优秀审美价值,是一个厂牌持续发展的根基。把好的世界音乐带入国内,把那些小众的实验即兴带入大众视野,这应该就是噪点/声厂的意义。想到一句诗了:“何妨吟啸且徐行”。我觉得既然要营造有别于大众的音乐环境,前期的投入是必要的。我是希望声厂继续做下去,带一些好团进来,净化一下国内的市场环境。
对过去两届噪点呈现的哪一组艺人/乐队印象最深刻?
记忆比较深刻的应该是第一届噪点音乐节。因为有谢玉岗×杨海崧×於阗老师的表演,我们也参与了部分,也到现场看了演出。这是第一次请视觉艺术家於阗老师参与到谢和杨老师的吉他演奏当中,用现场即兴视觉的方式传递视觉上的能量,印象深刻。现场给我留下的记忆很深刻。场地很棒,肃穆的黑匣子剧场特别适合这场演出,大屏幕的效果很好,加上於阗老师的即兴视觉和音乐的流动特别契合,赋予了《布拉吉》不一样的感受。
今年第三届噪点最推荐哪一组艺人/乐队?
特别想推荐Long Arm×邓博宇的合作。Long Arm是我和惘闻都特别特别喜欢的来自圣彼得堡的电子音乐家,他也Remix过惘闻的《Sweet Home, Go!》,他个人的Set充满了音乐上的想象力和丰富的细腻内容,特别好听而且Set的观看点也很多。邓博宇老师是我很喜欢的鼓手,有非常丰富的合作即兴经验,他和Long Arm的即兴合作我特别特别期待。
在如今的音乐节或演出市场上,噪点是怎样一种存在?
噪点有自己独特的审美,每次都提倡不同领域音乐人、艺术家的跨界合作,噪点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音乐节,而是一座桥梁,是一种创意,是一颗美好的种子。black midi和李增辉的合作令我印象深刻。一个是去年还并没有很多机会可以看到国外的乐队,另一个感想是这可是black midi啊!非常混沌的编曲和现场即兴的融合,他们既年轻又富有创造力,乐器在现场的交融直叫人颅内高潮,超出想象的精彩。那天很多外地来的朋友,甚至有广州场但是也从广州来的朋友,大剧院的舞美和音响没的说,纯是一种享受。
今年的每一组合作都值得令人期待,首先是更多国外艺术家的加入,乐器演奏也更加丰富,每一组都想看。一定要我推荐的话,我更想看渋さ知らズ,毕竟今年都是他们成立35周年了。
可以在噪点看到很多你意想不到的乐队和艺术家,可能你并不认识他们,但是声厂主办的演出就不会让你有开盲盒的风险,因为绝对好听。不过因为根据地在西安,本地扩散能力属实有限,需要抗住很大的压力去做。
给演出市场,不仅是西安演出市场,提供更多的可能性,丰富乐迷的审美维度,带来更多元的演出现场。
是第二届的black midi和李增辉。个人来说更期待不同文化背景的艺术家共同参与创作,我也很喜欢那场表演。
我们需要不同声音组成多样化的演出市场,不同类型的主办方和现场类型,满足不同的观众,与更多人双向选择,期待噪点给我们的更多新的可能。
Will Griffith
Editor of liveCNmusic
I remember seeing a line up for the first Sonic Jam back in the summer of 2022. And as someone who usually dreads visiting family-in-law in Xi’an, I had finally found the perfect excuse to go back there. So I immediately booked a train ticket and began my love affair with Sonic Jam.While seeing black midi on the big stage was mind-blowing, it’s always the collaborations beforehand that left an impression on me. I still vividly remember seeing wind instrumentalist Lao Dan (老丹) and percussionist Deng Boyu (邓博宇) turning me giddy during the first Sonic Jam. Just a unhinged, truly free performance that felt like a fever dream.I had no idea who 渋さ知らズ were before. But after digging in a little, it sounds like the perfect encapsulation of what Sonic Jam is all about - a deep dive into some of the more adventurous sounds this side of the planet and exploring how musicians play off one another.Simply put, one of the best curated events - it’s clear how much care and detail goes into an event like this. It isn’t made up by some algorithm (like some many festivals these days) and doesn’t feel like some promoter is just cashing a check on some old names. It’s giving audiences once-in-a-lifetime collaborations and expanding the horizons for what a lineup and look like and what a festival can strive for. So I have more excuses to visit Xi’an and my family-in-law. But I also wouldn’t mind also if you had to move it to a city like Shanghai - Sonic Jam opening minds across China.
吴凡夫
耳朵流浪汉
对过去两届噪点呈现的哪一组艺人/乐队印象最深刻?
我对老丹和邓博宇的突突二重奏《智斗》那场印象最深。首先他们的风格是我个人最喜欢的音乐类型自由爵士。其次他们的演奏技巧和音乐感觉、以及临场即兴时的变化,在中国是让人叹为观止的。他们是自由爵士风格化里国内最强的二重奏。今年第三届噪点我最推荐第一组Hadi Marvian和盛洁,两位音乐家各自风格截然不同。Hadi风格极其多元且灵气十足,是少见的黑管奇才,并且是我见过包容性最宽广的管乐手。盛洁有着“控制下失控”的即兴方式,她在大提琴的演奏上有着自己另类的理解,同时又有着暗黑女祭司般的气质。在此之前,FluFlaFen跟盛洁有过一次合作,但Hadi个人和盛洁还是首次合作,所以更加期待。我相信两位音乐家可以结合出新的听感。我觉得是很坚持自己审美、同时又很包容多元、并且逐渐越来越拥抱新一代年轻音乐家的节。在审美上也追随着当下一些国际上备受欢迎的新生代优秀年轻乐队,以及上半场两两组合的合作形式(噪点的精髓)。这些都是很可贵和独特的。
我觉得噪点音乐节已经是中西部地区最重要的有先锋属性的室内音乐节了,并且同时也兼顾了通俗音乐类型(比如当下的摇滚乐)。是室内音乐节的新方向。如果有一天西安没了噪点音乐节,那会是中西部乐迷、甚至追求演出高质量又个性化口味的现场乐迷很大的损失。
第一次认真留意到是第二届,当时有black midi和李增辉的同台合作,非常难得。
对过去两届噪点呈现的哪一组艺人/乐队印象最深刻?
很可惜的是我还没有机会到现场看过噪点音乐节,只能通过描述或者一些视频记录去窥视当时的现场,各个组合的呈现都很有心思,不过我会认为梅志勇×刘㔻的组合最让我有“啊好可惜没有在现场看到”的感觉。
好难选!Squid是我很喜欢的乐队,不过比起单独乐队的专场,我也很希望能看到角銅真実和李亦蕾的组合,因为很喜欢角銅真実今年刚发的新专辑,音乐充满想象力,也富有让人放松的空间感。很推荐大家去看她在现场的另一面向,也是在噪点之外看不到的组合!
我认为噪点是一个与市场的大方向反着走的存在。当下的音乐节在我看来大部分都只是一些同质化阵容的堆砌,像噪点这样真正有策划力、有眼光的音乐节很少。
广州也需要噪点音乐节!
文案,自由撰稿人,前演出宣传,热衷现场,笔名青猫侠第一届就开始了。在为同时期声厂策划的「爵士在野」撰稿,同时也关注到声厂这个新厂牌。比起现在音乐节常见的合作舞台,当时音乐人之间的合作同台在国内演出市场很少见,何况在那个口罩反复的时期,这是一个很有勇气和魄力的举措。在艺术家名单中也看到了不少曾经关注和熟悉的乐队乐手和音乐人。
对过去两届噪点呈现的哪一组艺人/乐队印象最深刻?
很可惜,都没看过,但都想看。尤其是black midi×李增辉,分开来都看过,合起来就是绝版现场。别小看了“×”这个符号,在现在演出复苏的时代,现场演出应接不暇,受众的口味越来越挑剔,希望有不一样的体验。再看噪点的阵容,真的太厉害了,很羡慕西安的观众,吃的太好了。
渋さ知らズ,Squid,今年阵容依旧是极具先锋性的。想把自己放在打开的状态,看看现在海内外的音乐艺术家在玩什么。
菩萨,普渡众生吧;开荒者吧,或者登山人,很慎重、严谨地去选一些没人走过的道路,然后系上丝带,三届观众也很幸运地成为了亲历者和登山队成员。
种树的时候,有些是一年一期结果子的,有些会开花的,有一些就扎根土壤,会因为一棵树形成一个丰富的生态圈,再给点时间,我们会看到绿洲。
第一届的老丹和邓博宇。之前只听过老丹的个人专辑,虽然已经有心理预设,但还是被他们现场爆发力震撼。他们的音乐自由而丰富,很有生命力,当时确实没想到国内的自由爵士已经这么棒了。当然是渋さ知らズ!!!!早年听专辑就很喜欢的一支大乐队,2019年在Fuji看过两次不同形式的呈现后震撼到失语。他们每次表演的人数不定,配置不定,音乐时而绮丽时而癫狂,编曲复杂多变,表演涉及装置舞踏民乐桑巴等。每一个表演者和观众都深陷其中,全身心的投入,只是回忆已经起了鸡皮疙瘩(泪)。看过的现场也不算少了,他们的表演绝对能够排进Top 2。由于他们的人数很多,鉴于成本这也是很难得能在中国看到这个团体的机会。请保持200%的期待迎接他们的演出吧!有品位,有担当,有理想。不光是噪点,从声厂旗下办的一系列演出可以发现,他们在市场和审美之间一直在找一个平衡点,这种不是单纯的激流勇进或者随波逐流的态度令我非常敬佩。能在西安这样的地方连续三年看到真正想看并期待的音乐节,感恩。作为一名三线城市的乐迷,很想说你们是这个城市的光;作为一个前噪音厂牌的员工,很想说在这个城市“宣教”你们任重道远;但其实我们都懂,将自己喜欢的音乐分享给其他喜欢的人时,那份简单的开心和感动。嫉妒你们,可以一直做这么幸福的事。再次感谢你们带渋さ知らズ来到中国,还是难忘那天朋友发给我剧透图时,虽然只有一个知字,但我立刻就明白,他们要来了。2019年第一次看过他们的表演后,就考虑过请他们来中国的可能性,当时还是新冠前,都感觉太难了不可能实现,综合基本成本也是要大赔的。过了几年后又和FF说起过这件事,FF说或许有能力并愿意请他们的只能是声厂他们了。到今年,声厂真的做到了。
第一次知道噪点音乐节是在哪一届?
第一届,因为一直作为合作方有参与。
在如今的音乐节或演出市场上,噪点是怎样一种存在?
是很珍贵的存在,提供了一个场景,让各种可能性和想象力在这里碰撞发酵,对于参与者和观众而言都会是一份非常特别的经历和记忆。
请对声厂说出一个将噪点继续办下去的理由?
文化的发展需要足够的多样性,也许它并不是短期最热门最火爆的演出活动,但是它就像一个杠杆,或者说像落在湖水上的一颗石子,对于一部分参与它的人来说,它激发了人们的探索欲和好奇心。希望能一直办下去,相信它一定会有更深远的影响力和价值。
第一届,当时去西安看了第一届,陕西大剧院,印象深刻。
对过去两届噪点呈现的哪一组艺人/乐队印象最深刻?
我只能说我看过的那一届,李增辉和李剑鸿的合作「瀑者三分之一时辰」,噪音吉他和自由爵士萨克斯相互辉映如同交谈,你方唱罢我登场,你追我赶,只能说刺激。
本来我想说Squid的,但是我看到了渋さ知らズ,我果断倒戈,这个传奇日本先锋爵士团,我只能说我想都不敢想,而且我听说来10多个人?
可以甚至和深圳的明天音乐节一争长短,特别是各个音乐人/乐队的合作,独树一帜。
当然要做下去!没有声厂,我们想听好东西的乐迷可怎么办啊!
第一次知道噪点肯定还是第一届的时候,发现了有属于音乐人的音乐节。对过去两届噪点呈现的哪一组艺人/乐队印象最深刻?
印象深刻是第二届,看到black midi有点过于惊喜,我不是什么音乐爱好者,但很想看到曾在视频里看过的音乐人现场版本,所以当他出现在阵容名单就想去看看。这届我是主要想看Squid,看看后朋现场会觉得自己脚还没那么沉。噪点有点像棵野草,不计后果地在音乐节大树中找到自己的养分,另外想到之前的“混凝草”,现在的“春游”,就很庆幸噪点的根据地在西安。每次见到主理人都想给个拥抱,因为看似两天的聚会其实是靠超强心理素质的判断和无数次沟通换来的,有可能因为一个小失误就导致骂名和眼泪,因为曾经做过活动主办方所以会在这个方面上共情。但作为只想去参与的观众给到的理由就是:请你知道,你不做这件事也不会有人去做,所以希望你做到榨干自己为止的那天好吗?
香港中文大学音乐系博士生,在声音、记忆和幻影中走走停停2022年5月,西安刚开始入夏,在某一个温吞的午后的出租车上,我第一次在公众号里看到了“噪点音乐节”的消息。这个时间对于我有一点特殊的意义。当时我正返回西安不久。我那时刚决定要做和街头音乐、城市声音、实验音乐相关的研究,在这座我度过大学时光、几年间频繁往返、有着特殊感情的城市里开始田野调查,试图将熟悉的一切转为陌生。那段时间里,我时常在极度迷惘和极度兴奋的心情中摆荡。说回那个下午,坐在车里快速地浏览完那篇文章,戏剧厅、音乐和声音、“噪音”、“自由流淌”、跨界与实验的碰撞、那些总在各种摇滚乐队的编制里频繁出现的名字,以及从这些字眼和标签背后溢出的年轻的野心,强烈的共鸣感让我不仅对这个音乐节直观地兴奋,也让我几乎觉得抓住了做研究的一根重要稻草。我没有任何犹豫地买票,8月6日那个温度达到40摄氏度的傍晚,我终于站在了戏剧厅。
2022年张守望和文智涌合作的《春天》。两年之后,我已经全部忘记了那场出现的音符和旋律,但却始终记得那种感觉。《春天》的一个小时搅动了我很多的记忆,这些记忆并不指向某一件具体的事物,而是此起彼伏地交错在一起,和戏剧厅里的声浪与灯光共同翻动。我回看当时的笔记,我在演出的当时只言片语地写“行进的、流动的、某种夜晚的暖流……身体某种不由自主的陷落……蓝色的光晕和烟雾,一种偶得的、甜蜜的迷惘……”。在那一个小时里,我反复想到一个冬天洗完澡房间窗子上覆满水汽的晚上,想到2020年3月在湖北家中坐着感受暖风的春夜,想到那些几乎可以献出自己的时刻。在那场一小时的春天里,我非常想哭。各种记忆回旋着,由大剧院里当时的声响串联起来,我只能随着那些能量波动。同样在那场演出里,我身边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随意地坐下、躺下、舒展身体、在角落静静凝神身体抽动。我在那个时刻觉得和身边的一切都如此亲密。在那个特定的空间里,我们都被包裹在暖流之中,一起听、闭上眼睛、身体共振。我相信一种新的关系被激发了,那真是一个非常微妙的时刻。
我非常期待9月7日晚上角銅真実和李亦蕾的合作。一方面是我期待她们的合作如何拓宽我们对于“声音”的分类与想象:它是一种振动,也是一种语言,是所有日常的集合,也是一种“材料”。当我们在谈论“(实验)音乐/声音艺术”时,是否已经预设了一种门槛或框架?我们究竟如何捕捉与延伸声音和我们的关系,而不一定要用“音乐(哪怕噪音)”的界别将其表达出来?我觉得这也是噪点音乐节今年一个非常令人瞩目的探索!另一方面,我对关于日常生活及其偶然性的探索总是有特别的兴趣。我对这两位艺术家没有任何事前的了解——但我觉得这正是参加噪点音乐节前需要做的!
噪点首先创造(或展现)了一种与“主流”(如果它存在)特别不同的、非常具体的声音。这种“具体”来自于声音细密的振动、精确的表达和模糊的氛围、扎实的准备,以及它所能确实辐射到的身体、人群及其所留下的回响。这看似是音乐演出的应有之义,但却是非常难以抓住的状态。在现今市场上那些有形无形的限制、抽象的语言、无趣的亚文化圈子(对我来说)、转瞬即逝的潮流所笼下的网格里,噪点是实实在在地在编织一些具体的线。我不觉得它是将许多人拒之门外的“小众音乐”高高在上的舞台,或是“实验音乐”所象征的文化谈资。与之相反,我觉得噪点所呈现的舞台倒比大部分家常音乐都要具体和细致。它是对我们日常生活和我们所处的气泡的回应,也是对我们身体的激发——只要我们愿意,在噪点音乐节的现场,总会被触发、被烙印,哪怕那份回响可能是在很久之后的某一个下午。以上的状态之所以存在,缘于噪点团队和艺术家勤勉的工作(或者借用声厂主理人的话,“笨拙的”)。其次,噪点是一个不能批量复制、无成熟模板可言的“在地”集会。换句话说,我的确觉得噪点的存在无法和它扎根的城市分离开来。这几年里,我常常觉得噪点或者声厂出现在西安,是一件非常神奇但又必然的事情。这件事总让我想到多年前的“北京新声”,但旧时明月当然已经变了。受过那一代精神滋养的主理人(我猜!)如何在此刻转换自己的声道?如何在一个北方的、“历史的”、甚至是陈旧的城市里做“独立/实验音乐”?那之后呢?一个厂牌和一座城市的关系究竟是怎样的?我们如何受它滋养、被它阻碍、被它刺激而辐射出更多更远的问题?我觉得这是噪点正在不断写下的答案。它有点像在沙子上写书,但不断有新的答案。噪点(及作为听众的我们)所感受的激情、兴奋、颓丧乃至愤怒,我想或多或少都与它置身的城市相关。这当然也是噪点在当今音乐节市场上非常不同的地方。
作为同在西安这座城市工作、创作、或者“想干点什么”的人,我非常珍惜我们有这种友好和善意的关系。每次看到声厂有新的动向,我也都会觉得高兴。基于共同的交集和取向,我当然非常希望声厂可以将噪点继续做下去,也希望我们在这座城市里有更大的能量和空间、激发更多的行动、听见更多的声音。但以上其实仍然是我站在一个私人立场上的期待,也许并不能成为一个强有力的支持。所以从另一个角度,我觉得声厂有理由相信,噪点越来越成熟的配置、它作为一个多栖艺术节的集合状态、它在国内市场上独特的位置,让噪点有机会在商业上获得更大的、相匹配的回报。
black midi。虽然没有现场参加,但是从后来发布的记录视频里看到了当时精彩
的演出和合作,令人惊喜。
渋さ知らズ。四月份在涩谷Synchronicity音乐节上看到一部分他们压轴时精彩的演出,台上台下的氛围真的是做到了祭典的节庆感,我觉得这种体验实在是不多见的,所以推荐大家感受一下现场。
为数不多的室内音乐节,主题更为鲜明,但风格选取相较于纯粹的实验噪音或者爵士音乐节显得更为开放,有着一流的国际国内阵容。让更多的观众接触偏实验、即兴和艺术化的音乐现场,促进国内外艺术家现场碰撞火花,为西北地区的观众带来精彩的国外乐队演出。
第一届就知道。印象中它的演出形式,还有它在大剧院这样的演出场地,都让人印象深刻。国内的音乐节领域,没有人在做这个。噪点突破了乐队的层面,把平常大家不了解的艺术家、独立音乐人,以个人形式在舞台上呈现。我觉得噪点就像开拓了一个新的疆土,然后在那片土地上播撒种子,再让这个种子慢慢地去成长,去发芽。今年做到第三届,我觉得“噪点”这个名字在大家心里已经变得更大,更有份量了。我觉得对于主办方来说,做一场演出付出的东西肯定是巨大的,除了金钱,还有时间和精力。但现在的市场越来越不平衡,环境太不协调。理想总是充实的,但现实往往直戳人心。懂的人都明白这个东西到底是什么,希望噪点可以一直做下去。张铎瀚
诗集《厄運金》的作者,也写乐评
阴差阳错错过了前两届现场,但对假假條和左小祖咒的组合印象深刻。他们在舞台上的相聚让我更直观地看清这两组被标签为“相似”甚至在某种京摇中心主义视角下存在“传承关系”的音乐人,各自的能量有多迥异。
这个阵容真的很难只推荐一组,格外期待角銅真実×李亦蕾、渋さ知らズ,以及Chicuelo×Marco Mezquida——这组能听哭,很纯净。
噪点需不断涌现,否则清晰平滑的世界将令眼球无法忍受。
第一次知道噪点音乐节是在第一届,2022年。我是因2021年「100万帧」知道声厂,去看了这场演出,很喜欢,开始关注声厂的发展和后续,后来自然而然知道噪点。
对过去两届噪点呈现的哪一组艺人/乐队印象最深刻?第一届噪点,张守望×文智涌的《春天》让我印象深刻,可能和我本身喜欢春天也有关。春天无限好,春天在音乐中又再一次被具象化。第二届的时候,舌头的吴吞唱《时候到溜》,我在台下聆听,感动不已,一度哽咽。时间似乎静止在了这首歌中。前段时间我去深圳参加UNFOLD书展,深圳的朋友来看我,书展旁边就是海,晚上结束后我们去海边走了走,聊了很多天。我还问他会哭吗?像他这么理性,像他这么情绪稳定的人,我说我就总是哭,他告诉我,去年噪点《时候到溜》他就哭了,有时候深夜也会哭。听到朋友真诚的回答,感动不已。音乐给予我们感动,给予我们与相似的人相遇,给予我们珍贵的友情,给予我们了许许多多。
个人推荐角銅真実×李亦蕾。听了她们的歌,我很喜欢,在听角銅真実《ioeo》时,我整个人如同这首歌一般,感到非常温柔、平静,轻盈,宛如一只自由的蜻蜓。期待在现场聆听与享受,等待在现场轻盈地飞翔。噪点是非常小众的音乐节,用我和朋友们说的话就是,「每年噪点都是一次自我审视:这个没听过,那个也没听过」,今年更严重,有的名字都不认识,朋友说我:「日语都学上了」。噪点珍贵在于,可能有的音乐人或者乐队之前你没有听过,但当你了解后,你是会喜欢的。这就是噪点,噪点是一扇门,打开这扇门,我们通往更广阔也更安全的精神领域与世界。噪点是真诚的,小众难,可真诚更加难。
每年夏天这时候,每次看到噪点的消息,我都会觉得西安真好,包含西安有噪点这样特别的音乐节,包含噪点坚持办了下来我觉得很自豪,包含对新的夏天仍可以有固定而崭新的希望与期待。我是从第一届噪点一直拍下来的人,拍了很多胶片,还有宝丽来,今年还会继续坚持用我最喜欢的这两种方式去记录,如果可以,请噪点坚持办下去。今年噪点没有在8月初,是9月7日和9月8日两天,我妈生于1964年9月8日,今年9月8日刚好是她60岁生日,我打算邀请她和我爸去看今年的噪点,他们还没有看过任何演出,只在我拍的现场照片里见过那些现场演出,并不该如此。如果可以,请将噪点一直办下去吧。
2024噪点官方歌单已在网易云音乐/Spotify上线
声厂呈现 SoundFact Presents 第三届噪点音乐节
SONIC JAM 2024
9.7 (六) — 9.8 (日) 西安
· 本届噪点不再区分上下半场,持单日通票/双日通票/早鸟通票手环均可出入不同场馆,观看全日演出 · 预售单日通票截至9月7日0点停售,同时开售现场单日通票¥320 · 双日通票售完即止,现场不再加开 · 由个人艺术家呈现的「限定合作」场地为西安音乐厅交响大厅,入场后可选择任意空位就坐 · 由乐队呈现的「特别专场」场地为陕西大剧院戏剧厅,全站立观演 |
●
声厂SoundFact创立于西安,是陕西大剧院旗下专注于独立音乐与青年文化的音乐厂牌,致力于与有着共同审美趣味与精神追求的人们一起探索声音的真相,让音乐自由流淌。策划及主办噪点音乐节、100万帧、大山的孩子都在跳舞;主办black midi、BCNR、GoGo Penguin、L'Rain、betcover!!等中国巡演。
SoundFact is an indie label based in Shaanxi Performing Arts Center and rooted heavily in indie music and youth culture. It's committed to creating a gathering place for people who share the same spirit - a desire to explore the true facts of sound. SoundFact has curated and organized music events such as Sonic Jam Music Festival, A Million Frames Live, All Mountain's Children Can Dance, and has promoted China Tour for black midi, BCNR, GoGo Penguin, L'Rain, betcover!!, etc.
陕西大剧院|西安音乐厅是中国中西部地区建设规模最大、设备最先进的综合性文化演出交流平台。在过去十多年来已举办近4000场演出,邀请了来自46个国家的23000余位艺术家参与,吸引超过250万人次观演。SNPAC is a comprehensive cultural performance exchange platform with the largest construction scale and the most advanced equipment in central and western China. Over the past ten years, nearly 4,000 performances have been held, involving in more than 23,000 artists from 46 countries and attracting more than 2.5 million audience to participate in the cultural scene.视觉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