桩网结构路基已经在软土地区的高速铁路建设中取得了广泛的应用,服役期地基过大沉降、地下水淹没桩顶等引起桩网结构不合理受力,甚至导致格栅张拉破坏,目前仍缺乏深入的针对性观测和分析。建立一个全比尺的桩网结构路基模型试验,开展正常路基、桩间土过大沉降、路基浸水和路基水位下降4组典型工况的试验。同时采用前期研发的高速铁路路基动力效应试验装置施加车速达360 km/h、轴重为17 t和25 t的列车移动荷载,利用沉降板加位移传感器测量桩土的沉降变形量,利用光纤传感器测定了每组工况下的格栅拉力变化和空间分布规律,研究不同工况下相同的列车长期荷载对土工格栅拉力的影响。
1)在正常填筑情况下,格栅最不利的张拉位置位于桩帽边缘,张拉力为5.9 kN/m,为其抗拉强度的11.8%,长期列车荷载作用下,格栅的拉力趋于稳定,最大张拉力为5.53 kN/m。
2)水袋放水造成桩间土过大沉降情况下,格栅拉力迅速增长,格栅最不利的张拉位置仍位于桩帽边缘,为12.87 kN/m,长期列车荷载作用下,部分桩间荷载转移至桩顶,格栅拉力略微减小,最终稳定在9.3 kN/m。
3)水位上升到1.5 m高度后,土的容重减小使得格栅拉力明显下降,其最大张拉力为6.76 kN/m,长期列车荷载作用下,格栅拉力大幅增长,最大张拉力最终保持在11.9 kN/m。
4)在水位下降后,格栅张拉力保持稳定,列车长期荷载对无水分入侵条件下的路基影响较小,格栅最大张拉力稳定在10.9 kN/m。
5)规范中的格栅拉力计算结果相差较大,且大部分都偏于保守,只有考虑桩间土体反力对格栅有利作用的德国EBGEO与模型试验实测值较为接近,但取不同的地基反力系数得到的格栅拉力值也相差较大,可见需要合理考虑桩间土的作用以使工程设计更加经济可靠。
通信作者:边学成,博士,浙江大学教授,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国家杰出青年基金和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主要从事高速铁路路基动力学与交通岩土工程领域的研究工作。邮箱:bianxc@zju.edu.cn
一审:杨碧峰
二审:涂 鹏
三审:蒋学东
点击“阅读原文”获取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