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粮食安全的重要指示和对内蒙古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中国农业大学国家农业科技战略研究院组织内蒙古农业大学、内蒙古农牧业科学院等单位专家组成专题调研组,于7月26日—8月2日在乌兰察布盟、赤峰市、通辽市、兴安盟、呼伦贝尔市开展粮食生产与生态农业调研。在调研分析了内蒙古粮食生产基本态势的基础上,就内蒙古未来粮食产业绿色生态化发展战略提出对策建议,以供参考。
一、新时期内蒙古农业的战略地位更加重要
(一)保障国家粮食及重要农产品安全供给的地位更加突出。内蒙古是全国13个粮食重点生产省(区)之一,五大粮食净调出省(区)之一(位列第三,仅次于河南、黑龙江)。一是粮食播种面积、总产与单产保持增长态势。2023年全区粮食播种面积10477.1万亩,比上年增加49.3万亩。粮食总产和单产再创新高。全区粮食总产量791.6亿斤,比上年增加11.4亿斤,实现“二十连丰”;粮食作物平均单产达到378公斤/亩,比上年提高约4公斤/亩。二是畜牧业生产“十九连稳”。全区猪牛羊禽肉产量285.4万吨。其中,猪肉75.7万吨,牛肉77.8万吨,羊肉108.8万吨,禽肉23.0万吨。2023年末内蒙古生猪存栏629.9万头、牛存栏947.7万头、羊存栏6180.6万只、家禽存栏5929.1万只。三是奶业振兴发展迈出新步伐。全区奶牛存栏168.7万头,奶产量792.6万吨,稳居全国首位。全区规模以上乳制品产量473.0万吨,比上年增长13.2%。
(二)耕地资源相对丰富的优势更加突出。一是耕地面积居全国第二位。全区耕地面积17255.43万亩,占全国耕地面积的8.97%(内蒙古第三次国土调查);人均耕地达7.1亩,是全国平均水平的6倍多。根据《内蒙古自治区国土空间规划(2021—2035 年)》显示,到2035年,内蒙古自治区耕地保有量不低于17050.00万亩,其中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低于13382.82万亩。二是耕地后备资源综合利用潜力大。内蒙古待开发盐碱地、沙地、荒草地等未利用土地面积大。2023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动盐碱地综合利用的意见》,将内蒙古纳入国家盐碱地等耕地后备资源综合利用试点范围。
(三)地处北方农牧交错带区域农牧结合的优势更加突出。内蒙古不仅是国家重要的“粮仓”,也是“肉库”,凸显了区域农牧结合的独特优势。一是粮食主产区也是畜牧业优势区。通辽、兴安盟、赤峰、呼伦贝尔、巴彦淖尔等盟市是产粮大市,同时依托丰富的饲草饲料资源成为畜牧大市。如2023年通辽市粮食作物达2000万亩(其中玉米1821.2万亩),牲畜存栏1259.7万头只口(其中牛存栏370.1万头,羊存栏659.2万只,生猪存栏219.3万口)。二是突出跨区域多维度农牧结合。针对农区和牧区季节性草畜矛盾(牧区冬春季、农区夏季饲草短缺),通过草/畜跨区域流动,即冬春季秸秆饲草等由农区调往牧区,牲畜由牧区调往农区,夏秋季主要是牲畜由农区调往牧区,实现农牧区“季节间、双流向、跨区域”的农牧结合,提高农牧生产系统的效率、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四)粮食生产规模化机械化发展优势更加突出。2020年全区认定的家庭农牧场达到2.2万个,示范家庭农牧场2300多个。从事粮食生产的家庭农场经营规模基本在300亩以上。调研中发现内蒙古东部地区的粮食规模化经营发展较快,不少家庭农场面积经营超过了5000亩,基本已形成以家庭农场为单位的“种养结合生产经营模式”。粮食及农业总体机械化发展优势日趋明显,全区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86.1%,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0个百分点,其中小麦、水稻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稳定在95%以上,玉米、马铃薯机收率分别达到87.7%和88.8%。创建全国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市、区)30个,其中呼伦贝尔市整建制基本实现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
二、内蒙古粮食产业绿色生态化发展战略的基本思路
内蒙古的总体发展必须遵循习近平总书记对内蒙古“走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重要指示要求,把生态、绿色摆在所有产业发展战略的优先地位。内蒙古粮食产业绿色生态化发展,战略思路上重点要处理好几个关系。
(一)处理好东、中、西部区域有序发展关系。内蒙古东部、中部、西部农业生产条件差异极大,对粮食产能提升贡献潜力各不相同,必须强调协同有序布局、分区域强化粮食产能提升,采取“强化东部、挖潜中部、保护西部”区域策略。一是强化稳固东部地区粮食产能核心地位。东部的呼伦贝尔市、兴安盟、通辽市、赤峰市4个盟市对全区粮食增产的贡献为78.5%,土地质量较好,降水量较高,未来10年仍是内蒙古粮食产能提升的主力军。二是着力挖掘中部地区粮食产能提升潜力。中部的锡林郭勒盟、呼和浩特市、包头市、乌兰察布市4个盟市对全区粮食增产的贡献为10.9%,土壤质量不高,降雨量较少,灌排不配套,但随着高标准农田建设、中低产田改造提升等行动落实,预计未来对粮食产能提升的贡献会逐步提升。三是保护发展西部地区粮食产能。西部鄂尔多斯市、巴彦淖尔市、乌海市、阿拉善盟对全区粮食增产的贡献为10.6%。但由于西部地处黄河流域,生态保护是头等大事,加之水土资源总体匹配较差,不宜大面积发展粮食生产。其中河套平原随着盐碱地改造提升与综合利用的有效推进,预计未来有一定的粮食产能贡献。
(二)处理好雨养农业与灌溉农业的同等重要发展关系。内蒙古横跨东北、华北、西北,大部分地区处在“胡焕庸线”西北一侧,干旱缺水、生态脆弱等是该区农业生产的总体特征。全区常年降雨量仅为324 mm,亩均水资源量仅为全国的7%左右,水浇地8274.28万亩(占47.95%),旱地8743.22万亩(占50.67%)。在传统粮食产业发展理念下,由于长期过量超采地下水用于农业灌溉,使地下水大幅下降,地上河流水域干涸,进一步增加了粮食生产的不可持续性。在生态优先战略背景下,内蒙古粮食产业必须处理好旱地雨养农业与灌溉农业的关系。一是稳慎推进“旱地改水浇地/水田”。基于内蒙古干旱少雨、水资源硬约束的生产实际,要按照“以水定地、以水定产、量水而行”发展理念,稳步压减高耗水作物种植面积,增加低耗水作物和耐旱作物种植面积,审慎旱地改水浇地或发展水田。二是流域内“宜旱则旱、宜灌则灌、以旱保灌”。内蒙古部分区域因地下水下降出现“有井无水”现象,这主要与水浇地面积持续扩大有关。应合理发展水浇地,“宜旱则旱、宜灌则灌、以旱保灌”,既要重视灌溉高产农业,更要重视高效雨养农业,二者同等重要。三是推进农业用水方式由粗放低效向集约节约转变。内蒙古在高标准农田、玉米单产提升工程、优质高效增粮示范行动、绿色高质高效和耕地轮作休耕等重大项目中,实施建工程节水、优农艺节水、选品种节水、调结构节水、抓机制节水的“五节”措施,全区高效节水灌溉面积达到3273万亩,全年将实现节水3亿方以上。
(三)处理好扩大面积与单产提升的主次关系。一是作物播种面积增加潜力逐步缩小。内蒙古耕地后备资源相对丰富,但中西部地区存在干旱缺水、盐碱风沙、低温严寒等限制因素,生态环境脆弱;东部地区滩涂、芦地、湿地等生态用地占比较高,不宜开垦。因此,未来内蒙古仍应以“全力保护1.72亿亩耕地”为重点,统筹开展盐碱地等耕地后备资源综合利用。内蒙古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增长空间重点要依靠加强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宜农非粮地”向“粮食用地”的转变。二是单产提升对绿色增粮的贡献日益凸显。随着内蒙古良种化水平不断提高、土地规模化集约化水平不断提升、现代高产丰产技术的推广应用等,粮食单产水平不断提高。2023年内蒙古主要粮食作物平均单产较上年增加3.7公斤,达到378公斤/亩,总产及单产增幅均居全国前列。
(四)处理好种植业与畜牧业的生态经济关系。内蒙古既是粮食供给大省,也是畜牧产品供给大省。抓粮食产能与畜产品产能同等重要,必须从农牧业结构调整上采取有效措施推进种植业与畜牧业协同发展,重点是要树立大食物观,确立“饲草饲料也是粮食”的理念,在牛羊传统养殖优势区和农牧交错带需要进一步扩大优质苜蓿生产,调整优化籽粒玉米与青贮玉米种植结构,有效缓解粮食作物与饲草作物的争地矛盾。同时,内蒙古丰富的作物秸秆和农副产品为畜牧业发展提供了充足的饲草资源,但秸秆饲料化利用率仅为60%左右,部分秸秆还田用于土壤培肥增碳,部分用于高留茬防风固土,要重点加强秸秆等资源饲料化开发利用,缓解畜牧业饲料资源压力。在沿黄灌区、西辽河流域、阴山沿麓和大兴安岭沿麓要因地制宜利用春闲田、秋闲田、中度盐碱地等土地资源,适度发展饲用燕麦等作物种植制度。
三、内蒙古粮食产业绿色生态化发展的措施建议
(一)实施灌区玉米单季绿色超吨粮创建工程。通辽市已形成了一季玉米“586”超吨粮模式:即“五统一”(统一品种、水肥管理、病虫害防控、包装废弃物回收、机械化作业),“八精准”(精准品种、整地、包衣、播种、水肥、化控、防治、收获),确保播种密度6000株/亩以上。这个模式已实现5亩平均产量1439.40公斤/亩的单产最高纪录、1246.65公斤/亩的千亩方最高产量和1183.47公斤/亩的万亩片最高产量。内蒙古东部地区等核心灌溉高产区具有发展绿色超吨粮的基础和潜力,建议要统筹布局、分区分类、科学有序创建大面积绿色超吨粮田示范工程,整建制、规模化开展争创“超吨粮万亩方”“超吨粮县”。
(二)大力推进现代旱作农业工程。内蒙古旱地粮食单产水平低,这是未来粮食产能提升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目前,内蒙古已形成10余种可大面积推广应用的旱作高产模式,其中旱作燕麦“精量条播”高产模式实现增产10%(已经推广面积100万亩);旱地玉米密植“全覆膜抗旱保苗”模式实现亩产提高150公斤左右(已经推广面积18万亩),旱地马铃薯“平垄覆膜膜侧”模式较普通旱地单产提升10%(累计推广8万亩)。建议从加大旱作高标准农田建设力度、大力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改全膜覆盖为膜侧播种等方面加大科技创新和政策支持,积极发展内蒙古现代旱作农业。
(三)大力发展农牧业生态循环工程。内蒙古积极推动传统农牧业向现代农牧业转型发展,在种业发展、品牌创建、畜禽粪便资源化利用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内蒙古新发展阶段仍存在农牧生产的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间矛盾日益加剧、小农户为主的农牧结合模式的利益联结机制不完善、农牧业产业链上下游之间衔接不紧密等问题。为推动农牧业高质量发展,建议要优化农牧业区域布局和生产结构,形成粮草兼顾、农牧结合、循环发展的新型种养结构,示范建设一批“绿色养殖、农牧结合、循环利用”的标准化规模生态农场、农牧结合整县/整市推进形成一批农牧结合大旗强县和整市样板,促进资源综合利用和农牧业可持续发展。
(四)积极支持发展较大规模家庭农场。内蒙古近年来鼓励农民适度规模经营,构建多种新型经营主体方面政策创新力度较大,实际效果明显。内蒙古粮食主产区规模化经营程度高、智能机械化水平高、农业基础设施条件好,具有发展数千亩甚至万亩规模家庭农场试验区的独特优势。但同时面临生产成本高、经营风险大、农业保险不到位等问题。建议要基于大规模家庭农场的发展需要,重点要强化政策支持,加强交通物流基础设施建设以降低农户运输成本,创新农企利益联结机制实现风险共担,完善保险制度保障增强抗风险能力。
调研专家:
高旺盛 中国农业大学国家农业科技战略研究院 院长/教授
路战远 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 院长/研究员
刘景辉 内蒙古农业大学乡村振兴研究院 院长/教授
李春喜 河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教授
郑建初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原副院长/研究员
赵宝平 内蒙古农业大学农学院 副院长/教授
陈源泉 中国农业大学国家农业科技战略研究院 副院长/教授
李向东 河南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所 研究员
杨汭华 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
王希全 内蒙古农业大学农学院 讲师
米俊珍 内蒙古农业大学农学院 副教授
侯智慧 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 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