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食物观下中国农业科研转型优化路径

文摘   2024-08-29 14:52   北京  

传统的粮食安全观主要关注口粮供给能力,而随着食物消费升级,居民食物消费数量和种类增加,出现了明显的膳食结构转型特征。以“吃得饱”为主的粮食安全观正向“吃得好”“吃得健康”“吃得放心”的多元大食物安全观逐步转变。在此背景下,农业食物系统向更加高产高效、营养健康、环境可持续、更具韧性、更具包容性的目标转型已成为国内外共识。农业食物系统转型对农业科研提出了更高要求,即农业科研既要满足人们对食物数量和质量的需求,又要促进农业食物系统的可持续性、韧性和包容性,实现农业绿色发展和双碳目标,促进共同富裕。因此,迫切需要以大食物观为指导,优化调整农业科研投资方向,推动中国农业食物系统转型。


一、我国农业科研的特点及挑战

本研究系统分析了中国农业食物系统研发资源,梳理了相关政府文件和统计数据,并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生命科学部、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食品加工业和农业企业进行了典型案例分析。结果发现:

第一,我国公共农业科研体系庞大,农业科研人员数量和经费总金额居世界第一,但农业科研投资强度低;我国农业科研主要是以农业科研机构和农业高校为主的公共研发机构主导,私人部门在农业食物系统研发中的比重低、整体投入和创新能力不足。我国公共部门的农业研究与试验支出从2002年的36.9亿元持续增长至2018年的237.9亿元,农业科研投资强度从2001年的0.30增加到2018年的0.77,但远低于发达国家2%左右的水平,也低于全球1%左右的平均水平。2018年,农业科研机构和农林高校的农业全时当量研发人员总数达到63184人,其中研究机构和大学分别占78%和22%;政府资金占农业研究机构总经费的89%,占农业大学总经费的82.5%;国家级、省级和地市级农业科研机构分别占6.9%、40.4%和52.7%。

第二,我国农业科研的主要目标在于食物生产,以往对产量增长带来的资源环境问题重视不够,但近年来相关投入和产出都呈快速增长趋势。中国农业大学和中国农业科学院的数据显示,以传统农作物、畜禽产品为主的学院或研究所在科研经费和人力投入方面最多,以资源、环境为主的学院或研究所在科研经费和人力投入上相对较少,但增长速度明显上升。

第三,我国农业科研投入总量大、增长快,但相关投入集中在主要粮食作物和畜禽产品上,对杂粮、水果、蔬菜等更具营养价值的农产品投入相对不足。1986—2019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对水稻、玉米、小麦和杂粮类的累计资助金额分别为14.23亿元、7.64亿元、6.22亿元和4.30亿元;资助畜禽类、水果类、蔬菜类、水产类金额分别为25.24亿元、12.62亿元、11.58亿元和11.30亿元。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投入重点是粮食作物,水果和畜产品的投入也较高,而蔬菜、杂粮的投入相对不足,其中2021年四大类杂粮设有100个岗位科学家、94个试验站,但仍远低于三大主粮的岗位科学家(140个)和实验站(157个)的规模。中国农业大学2016—2020年横向和纵向经费中主粮、畜禽、水果和蔬菜的科研经费比例是65:12:14:9。


二、国际上农业科研转型的经验

一是注重农业科研的多元化目标。传统农业科研主要以提高产量为导向,而现代农业科研则更加重视多目标的协调发展。国际上许多国家的农业科研已经从单一追求粮食增产,转向兼顾农业可持续发展、资源环境保护、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等多重目标。以美国为例,美国农业部下属的农业研究局(ARS)制定了提高粮食生产力、改善食物营养与安全、保护自然资源和环境、加强农村经济和农业市场四大战略目标,相关科研项目涵盖作物、畜牧、自然资源、营养、食品安全等众多领域。欧盟于2020年提出的“从农田到餐桌”战略也强调,未来农业科研需要增加环境友好型农业、有机农业、农业生态系统保护等方面的投入。

二是拓宽农业科研研究范围。随着人们饮食结构的改变和消费需求的升级,农业科研应加大对多种食物的研究。除了传统的主粮作物,国际上农业科研日益重视对经济作物、园艺作物、畜禽产品、水产品的研究开发。如荷兰十分注重园艺作物研究,通过育种、栽培、设施等方面的科技创新,在番茄、甜椒、草莓等蔬果产品上拥有很强竞争力;挪威、智利等国则高度重视水产养殖研发,在养殖装备、饲料配方、病害防控等方面实现了重要突破;美国、新加坡等国的细胞培养肉已经开始商业化。这些研究极大丰富了农产品种类,促进了居民膳食的多样化和营养改善。此外,许多国家还重视农产品加工、包装、物流等产业链环节的科研,大力发展食品工程、生物工程、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推动农业向高质量、智能化方向发展。

三是注重农业科研投入渠道的多元化。除了政府财政支持,许多国家积极引导企业、社会组织投资农业科研,社会资本参与度不断提高。从国外经验来看,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农业科研,有利于拓宽投融资渠道,提高农业科技供给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推动农业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例如在美国,企业是农业研发的最重要力量,跨国公司在种业研发方面的投入已经超过公共农业部门的支出。


三、大食物观下中国农业科研转型的优化建议

一是调整农业科研目标,以实现农业食物系统多赢发展。我国农业科研政策主要由政府主导,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为首要出发点,而对多样化食物需求以及农业食物系统的多功能性重视程度不够。放眼全球,农业研发的一个重要趋势是从单纯的生产导向转到包括食品质量、营养、安全,以及自然资源保护、环境保护、生物能源等多个领域的研究。因此,必须增强农业科研的多目标功能,以实现粮食安全、营养健康、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等多重目标。应当密切关注国际农业科技发展的新趋势,加强对现代农业转型过程中新方向、新模式的研究,瞄准国际农业科技前沿,逐步加大对环境、农业可持续发展、食品安全与营养、气候变化等新兴领域农业科技项目的投入,开发多赢的技术,推动农业食物系统的转型升级,提升我国农业的国际竞争力。

二是要更加注重对非主粮食物和全产业链的科研投入,增强农业科研品种和技术的多元化。食物品种的多元化是落实大食物观、构建多元食物供给体系的基础,也是降低农业产业链风险、增强农业产业韧性的关键。主粮和肉类是人们的主要食物来源,在任何时候都需要保证基本需求。但在目前居民主粮和肉类消费相对充足的情况下,在保持对主粮生产和肉类重视的同时,要加大对杂粮、水果、蔬菜等非主粮食物的相关投入,应该注重对营养价值更高的杂粮、水果、蔬菜的研发,以提高其产量和品质,同时降低价格。要积极开展粮食储藏、物流、加工等领域的减损技术研究,加强农业灾害预警和应对技术。要加强对小型机械和园艺机械等装备的研发,提升农机装备研发应用水平。要大力发展实用配套技术,拓宽技术获取渠道,为企业、家庭农场、高素质农民、农业合作社、小农等不同农业主体提供技术支持。特别是要利用合成生物学、脑科学、物联网、机器人、人工智能、3D打印、细胞培养、基因编辑、智能制造等颠覆性前沿技术,生产加工更健康、更安全、更营养、更美味、更高效、更可持续的“未来食物”。

三是要吸引市场化社会化资本参与农业科研,促进农业科技投入的多元化。在保证政府对农业食物系统研发投入力度的同时,要加快构建多元化的农业科技投入体系,多举措鼓励私人投资农业食物系统研发。对体现国家意志、关系国家安全和长远发展的重大科学问题、共性技术问题的研究开发,以及重大科研设施、公共科技基础条件平台的建设等,政府需大幅度增加投入。同时通过公私合营(PPP)、政府资金配套等多方式并举,加大对农业企业研发投入的支持力度;通过税收优惠、金融支持等多途径引导,调动企业投资农业科研积极性,增强政府调动和优化农业科技资源配置的能力,有效整合资源,提高农业科技创新能力。



研究专家:

樊胜根  中国农业大学讲席教授、全球食物经济与政策研究院院长

龙文进  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

张玉梅  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

司  伟  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教授

冯晓龙  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

高海秀  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创新团队岗博士后

中国农大国家农业科技战略研究院
中国农业大学国家农业科技战略研究院是为实现农业农村科技创新,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实施农业科技自立自强战略设立的国家级农业科技战略研究平台。致力于服务国家农业科技战略需求,培养高素质战略人才,创新国家农业战略发展理论。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