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年 6 月 21 日
农历五月十六,星期五
04:50:46
夏至
当阳光直射北回归线,一年中白昼最长的一天——夏至翩然而至。这意味着炎热的盛夏正式拉开帷幕,此时养生显得尤为关键,
传统中医认为,夏季与心气相通应,养生重在养心,守护阳气,以防夏季不适的出现。
故而,我们要留意遵循“三忌”、“三宜”和“三要点”的养生准则,以维持身体的健康与稳定。
三忌
1.食忌油腻,肠胃受累
《养生要诀》中明确指出:油腻之食,易伤肠胃。在夏至时节,气温持续升高,人体的新陈代谢也会相对加快。如果此时摄入过多油腻的食物,如油炸食品、肥肉等,不仅会加重肠胃的负担,导致消化不良、胃胀、胃痛等问题,还可能使血液变得浓稠,影响血液循环。特别是对于本身肠胃功能较弱的人来说,更要严格控制油腻食物的摄入,避免引发肠胃疾病。
2.卧忌潮湿,湿邪入侵
《起居注》有云:卧处不可潮湿。夏季雨水较多,空气湿度较大,而潮湿的环境容易滋生各种细菌和霉菌。如果睡眠的地方过于潮湿,湿邪就会趁机侵入人体。湿邪一旦在体内积聚,可能会引发身体困倦、四肢沉重、关节酸痛等不适症状,甚至可能导致湿疹、风湿性关节炎等疾病的发生。因此,要保持卧室的干燥通风,经常晾晒被褥,避免在潮湿的地方久卧。
3.动忌过猛,气血逆乱
《运动要则》讲:运动过猛,气血易乱。炎热的夏天,人体的阳气向外发散,气血运行也相对较快。如果此时进行过于剧烈的运动,如高强度的跑步、举重等,容易导致气血逆乱,出现心跳加快、气喘吁吁、头晕目眩等症状。严重的话还可能引发心脏疾病或脑血管意外。所以,在夏至运动时要选择适度的项目,如散步、太极拳、瑜伽等,运动强度也要循序渐进,避免突然的剧烈运动。
三宜
1.宜早起晨练
《养生经》中讲:“夏宜早起,迎朝阳而练。”夏季天亮得早,早起可以顺应自然界阳气的生发。清晨的空气清新,此时进行适度的晨练,如慢跑、打太极等,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增强心肺功能,提高身体的免疫力。同时,早起还能让你有更充裕的时间来安排一天的生活和工作,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
2.宜多食果蔬
《食养篇》中讲:“夏日宜多食果蔬,补水分与营养。”夏季气温高,人体出汗多,容易导致水分和电解质的流失。新鲜的水果和蔬菜富含维生素、矿物质和水分,是补充身体所需的最佳选择。比如西瓜,它富含水分和糖分,有清热解暑、利尿消肿的功效;黄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 C 和水分,能起到
能起到补水保湿、清热解毒的作用;还有西红柿,富含多种维生素和抗氧化物质,有助于防晒和美容。此外,像桃子、葡萄、苦瓜、冬瓜等果蔬也是夏至时节的不错选择,既能补充营养,又能帮助身体抵御炎热。
3.宜养心静神
中医认为“心与夏气相通应”,夏季养心至关重要。在炎热的天气下,人们容易烦躁不安、心神不宁。此时应注重保持心情舒畅,避免情绪大起大落。可以通过听舒缓的音乐、阅读书籍、进行冥想等方式来使内心平静。也可以多去自然环境中走走,欣赏美景,呼吸新鲜空气,让心灵得到放松和滋养。
三秘诀
《黄帝内经》曾提及:“于天乃热,于地则为火,其属性为暑。”到了夏至节气,天地之气发生转换,会给人体带来较大的损害。针对炎热气候,我们需施行如下防暑手段:其一,不可长时间处在阳光之下;避免过度疲倦,适度休憩以维持清凉状态。在纳凉的地方务必要保证空气能够顺畅流通,同时也不可纳凉时间过久。其二,应当多饮水,以此补充体液的流失。防止因天气炎热而致使身体水分严重不足。可多吃西瓜,饮用绿豆汤、绿茶等,从而达到消暑解渴的目的。需要加以留意的是,冷饮的摄取不可过量,以防引起肠胃方面的问题。
3.防寒
《黄帝内经》中讲:“寒气流行,邪害心火。”
夏季人体皮肤毛孔扩张,以利于散热。
然而,这也使得我们更容易遭受寒气侵袭,对心脏造成损害。
在饮食方面,不要贪食凉性食物,同时睡觉时避免空调温度过低。
尽管天气炎热,我们也要尊重自然规律,这才是保持健康的养生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