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立秋,这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三个节气,也是秋季的第一个节气。今年立秋的时间是8月7日08点09分01秒,立秋的到来,标志着孟秋时节的正式开始。“秋”就是指暑去凉来,从这一天起,秋天开始,秋高气爽,月明风清。
立秋时节,天地之间的气息开始悄然转变。古人认为,秋季是阳气渐收、阴气渐长,由阳盛逐渐转变为阴盛的节点。此时,自然界的万物从繁茂成长趋向萧索成熟。对于人体而言,也需要顺应这种节气的变化,进行适当的调整,俗话说“立秋三不做,一年病不沾”,那么这“三不做”究竟指的是什么呢?
一、不生气
立秋时节,保持平和的心态,不轻易生气尤为重要。
从中医的角度来看,秋季与肺相对应。而大怒会伤肝,肝木反侮肺金,导致肺气失调。当人生气时,身体会分泌出一些有害物质,如肾上腺素等,这些物质会对身体的各个器官产生不良影响。尤其在立秋时节,人体的阳气开始内敛,若此时经常生气,会扰乱身体的气机运行,使得肺气不能顺利地收敛,进而影响呼吸系统的正常功能。
而且,经常生气还会影响人的睡眠质量。立秋之后,夜晚逐渐变长,良好的睡眠对于身体的恢复和调整至关重要。如果因为生气而导致失眠或睡眠质量下降,身体就无法得到充分的休息,久而久之,免疫力就会下降,容易引发各种疾病。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当遇到不愉快的事情时,可以尝试通过深呼吸、散步、听音乐等方式来缓解自己的情绪。与人相处时,要多一些宽容和理解,不要为了一些小事而大发雷霆。保持平和、乐观的心态,不仅有利于身体健康,还能让我们更好地享受生活。
二、不贪凉
立秋之后,虽然白天可能还会有一些炎热,但早晚的气温已经开始逐渐降低。此时,不贪凉就显得十分关键。
很多人在夏季习惯了吃冷饮、吹空调,但到了立秋时节,如果还是过度贪凉,就会对身体造成伤害。首先,从肠胃方面来说,过度食用冷饮会刺激肠胃黏膜,导致肠胃功能紊乱。立秋后,人体的消化功能也会随着节气的变化而有所调整,此时肠胃需要一个相对温暖的环境来正常运作。如果继续大量食用冷饮,就可能会引起腹痛、腹泻等症状。
其次,对于关节来说,过度吹空调会使关节受寒。立秋后,空气中的湿度也会有所变化,关节在这种情况下更容易受到寒湿之邪的侵袭。长期处于空调环境中,尤其是对着关节直吹,容易引发关节炎等疾病。而且,人体的阳气在立秋后开始内敛,体表的阳气相对减少,此时如果过度贪凉,就会使阳气受损,导致身体抵抗力下降。
在立秋时节,我们应该逐渐减少冷饮的摄入,多喝一些温热的饮品,如温水、温茶等。空调的温度也不宜调得过低,并且不要长时间直吹。晚上睡觉时,要注意盖好被子,尤其是腹部和关节部位,防止受寒。适当地进行一些户外运动,让身体适应自然的温度变化,增强自身的抵抗力。
三、不过度进补
立秋时节,很多人认为应该开始进补,以弥补夏季身体的消耗。然而,过度进补也是不可取的。“贴秋膘”也并非人人都需要。
在夏季,人体的脾胃功能相对较弱,消化能力有所下降。进入立秋后,脾胃需要一个逐渐恢复的过程。如果此时一下子大量进补高热量、高脂肪、高蛋白的食物,脾胃就会不堪重负,导致消化不良、腹胀等问题。而且,过度进补还可能会导致身体内的营养过剩,引发肥胖等问题,进而增加患高血压、高血脂等疾病的风险。
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循序渐进地进行营养补充。可以先从一些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开始,如小米粥、山药粥等,帮助脾胃恢复功能。然后再适当增加一些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如鱼类、豆类等。同时,要注意饮食的均衡,多吃一些新鲜的蔬菜水果,保证摄入足够的维生素和矿物质。
此外,立秋时节还可以适当食用一些具有滋阴润燥作用的食物,因为秋季气候逐渐干燥。例如,梨、银耳、百合等,它们可以帮助我们缓解秋燥对身体的影响,保持身体的水润。
总之,在立秋时节,遵循“三不做”的原则,对于我们保持身体健康至关重要。不生气,能让我们的身体气机顺畅,肺金得养;不贪凉,能保护我们的肠胃和关节,使阳气内守;不过度进补,能让我们的脾胃逐步恢复,营养均衡。只有顺应节气的变化,合理调整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我们才能在这个秋季收获健康,为接下来的一年打下良好的身体基础。
愿大家在这个立秋时节,关注身体健康,遵循养生之道。祝福大家都能拥有一个舒畅的心情,不被琐事困扰,每天都能笑口常开;能适度享受清凉,不被寒冷侵袭,合理进补,营养均衡,身体充满活力。以健康的姿态迎接这个美好的秋天,祝福您全家,秋天快乐,幸福安康,一年病不沾,一生好运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