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牟洪营||品读唐宋立春诗词,了解更多立春知识

文摘   2025-02-02 22:56   山东  
【作家风采】

      牟洪营,男,民族:汉,1967年9月9日出生。笔名毋治、晓睦、不挡,微信名“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系看阴阳宅(道水先生,相面,算卦,起名,结婚看日子,批八字,根邪病。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山东省摄影协会会员,德州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作家协会会员。自1999年起,先后在级、省级、市级报刊发表新闻、散文、诗歌等作品90多万作品。2005年在《现代交通报》上“我与交通同行征文大赛中荣获优秀(金奖)。

品读唐宋立春诗词,了解更多立春知识

文/牟洪营

      中国是诗词的国度,诗词是阐述心灵的文学艺术,我们吟咏这些诗词,就像在与历史对话。让我们放下纷扰的一切,静静地读一首诗词,开启一段美妙的旅程。立春是“四立”之一,反映着冬春季节的更替,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立春标示着万物闭藏的冬季已过去,开始进入风和日暖、万物生长的春季。在自然界,立春最显著的特点就是万物开始有复苏的迹象。

      唐代诗人元稹在《咏廿四气诗•立春正月节》里诗曰:“春冬移律吕,天地换星霜。间泮游鱼跃,和风待柳芳。早梅迎雨水,残雪怯朝阳。万物含新意,同欢圣日长。”

      宋朝诗人王镃在《立春》里有文:“泥牛鞭散六街尘,生菜挑来叶叶春。从此雪消风自软,梅花合让柳条新。”

      唐朝诗人宋之问在《奉和立春日侍宴内出剪彩花应制》里写道:“金阁妆新杏,琼筵弄绮梅。人间都未识,天上忽先开。蝶绕香丝住,蜂怜艳粉回。今年春色早,应为剪刀催。”

      唐朝诗人罗隐在《京中正月七日立春》里写道:“一二三四五六七,万木生芽是今日。远天归雁拂云飞,近水游鱼迸冰出。”

      宋朝诗人苏轼在《减字木兰花•立春》里有文:“春牛春杖,无限春风来海上。便与春工,染得桃红似肉红。春幡春胜,一阵春风吹酒醒。不似天涯,卷起杨花似雪花。”

      唐朝诗人韩愈在《早春呈张水部十八员外》里写道:“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宋朝诗人朱淑真在《立春诗》里写道:“停杯不饮待春来,和气先春动六街。生菜乍挑宜卷饼,罗幡旋剪称联钗。休论残腊千重恨,管入新年百事谐。从此对花并对景,尽拘风月入诗怀。”

      宋朝诗人范成大在《立春日郊行》里写道:“竹拥溪桥麦盖坡,土牛行处亦笙歌。曲尘欲暗垂垂柳,醅面初明浅浅波。日满县前春市合,潮平浦口暮帆多。春来不饮兼无句,奈此金幡彩胜何?”

      立春,为二十四节气之首,又名正月节、岁节、改岁、岁旦等。立,是“开始”之意;春,代表着温暖、生长。二十四节气最初是依据“斗转星移”制定,当北斗七星的斗柄指向寅位时为立春。现行是依据太阳黄经度数定节气,当太阳到达黄经315°时为立春,于每年公历2月3-5日交节。在传统观念中,立春有吉祥的涵义。人们将有“双立春”的农历年视为大吉年份。

      二十四节气是上古农耕文明的产物,它在我国传统农耕社会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秦汉以前,南北各地风俗文化不同,一些地方岁首礼俗所重的不是阴历元月朔日,而是干支历廿四节气的立春。立春岁首对于传统农耕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重大的拜神祭祖、纳福祈年、除旧布新、迎春等庆典均安排在立春日及其前后时段开始,这一系列的节庆活动不仅构成了后世岁首节庆的框架,而且它的民俗功能也一直遗存至今。

      立春是“四立”之一,反映着冬春季节的更替,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立春标示着万物闭藏的冬季已过去,开始进入风和日暖、万物生长的春季。在自然界,立春最显著的特点就是万物开始有复苏的迹象。时至立春,在我国的北回归线(黄赤交角)及其以南一带,可明显感觉到早春的气息。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南北跨度大,各地自然节律不一,“立春”对于很多地区来讲只是入春天的前奏,万物尚未复苏,还处于万物闭藏的冬天。

      在主要的古老传统节日,拜神祭祖庆典是做节的一大主题,任何一个古老传统节日均具有浓厚的节日祭祀的色彩,并具有一套或简单、或繁复的祭祀礼仪。立春祭是一项传统民俗文化活动。立春祭活动内容包括祭春神(主管农事的春神句芒亦称芒神)、太岁、土地等众神,还有鞭春牛、迎春、探春、咬春等活动。浙江地区立春前一日有迎春之举。立春前一日抬着句芒神出城上山,同时又祭太岁。太岁为值岁之神,坐守当年,主管当年之休咎,因此民间也多祭之。从传统的干支纪年规则上来讲,立春之时就是新旧太岁进行交接之时。太岁神对应六十甲子,共六十位,每年有一位当值,在当年当值的太岁谓之“值年太岁”。太岁在寅曰摄提格,在卯曰单阏,在辰曰执徐。拜太岁是我国民间一种化煞消灾、祈福纳吉的古老传统习俗。

      立春饮食文化:春盘是立春饮食风俗之一,主要是蔬菜取生菜瓜果饼糖放盘中为春盘(或拼成盘)馈送亲友或自食取迎春之意。盘里主要有:果品、蔬菜、糖果、饼、饵五种。蔬菜主要有:豆芽、萝卜、韭菜、菠菜、生菜、豆子、鸡蛋、土豆丝。唐朝诗人杜甫在《立春》里写道:“春日春盘细生菜,忽忆两京梅发时。盘出高门行白玉,菜传纤手送青丝。巫峡寒江那对眼,杜陵远客不胜悲。此身未知归定处,呼儿觅纸一题诗。”

      立春:吃三样

      吃春卷。在《岁时广记》当中记载:“京师富贵人家造面蚕,名曰‘探官蚕’。又因立春日做此,故又称‘探春蚕。”这里的春蚕指的就是我们今天所吃的春卷,立春这一天在南方的很多地方都有食用春卷的习俗。

      吃春饼。春饼是面粉烙制的薄饼,一般要卷菜而食。最早,春饼与菜放在一个盘子里,成为“春盘”。关于春盘的记载,可见于周处《风土志》:“正无日俗人拜寿,上五辛盘。五辛者,所以发五脏气也。”这里的五辛盘即春盘。在唐代的《四时宝镜》中记载:“立春日食萝菔、春饼、生菜,号春盘。”从《四时宝镜》的记载不难看出,我们华夏民族从唐代就已经有立春食用春饼的习俗了。春饼就是用面粉烙出来的薄饼,既可以单吃,也可以搭配一些时令蔬菜卷着吃。

      吃春芽。在很多地方都有立春吃春芽的习俗,春芽指的是那些春天特有的芽菜类食材,比如头茬韭菜、春笋、荠菜、香椿芽等等。这些食材刚刚发芽,鲜嫩无比,过年吃腻了大鱼大肉,适当的吃些清淡的春芽也是大有益处的!

      立春:做三事

      踏春。现代非常流行的春季出游与古代流行的踏春习俗不无联系。而在过去,踏春的形式更为隆重。不同的地区也各有讲究,有的地方讲究踩高跷,或是荡秋千,登山,总之要踩在高处,来寓意新的一年可以步步高升。

      贴春。立春之日“贴春”是我国的一个古老传统习俗,早在唐朝时期便已经非常流行。所谓的贴春,是在墙上或者是门上张贴“宜春”的字画,而“宜春”便是指带有春字的吉祥词语,比如“春和景明”“春回大地”等。

      祭祖。《景东县志稿》有这样的记载:“立春,各家具辛盘、春酒以祀祖。”在立春这一天,各家各户会提前准备好新鲜应季的果品以及相应的祭品,来祭拜先祖。既是表达对于故人的思念之情,与先祖分享春天来临的好消息,也是祈祷先祖庇佑家人在新的一年里可以平安顺利。

      立春:忌三事

      忌吵架拌嘴。立春是一个吉祥的日子,在这一天不能争吵拌嘴,不能说脏话,这些都与立春的节日氛围格格不入。在新一年的开端,还是要好好调整好状态,保持愉悦的心情,喜气洋洋地迎接春天的到来,不负春光,也不负自己。

      忌理发。俗话说:发乃人身之草木。立春回暖,草木初生,去损害刚出生的草木,这是不合天地运行草木生长之理的。因此在立春这一天,很多地方都有不理发这一习俗。

      忌赖床。一年之计在于春,立春代表春季的开始,春回大地万物复苏,在这样重要的日子,人也应该有一个好的精神面貌来迎接春的复苏。建议大家去田间或者公园走走,吸收新鲜空气,感受活力与自然,为自己的新年讨个吉利。立春一日,百草回芽美好的,春天行将而至静待阖家团圆、一树花开吧!


声明视频和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敬请联系删除

投稿须知

1.作者来稿须为原创首发,严禁抄袭、搬文,著作权归其本人,文责自负。如已在其他平台发布,请提前予以告知。

2.无论赞赏多少,赞赏的70%返还作者和诵读者(作者40%,诵读者30%。如有多位作者,赞赏均分);30%用于平台的维护。作品发布20天后予以结算。

3.文字/音频/视频投稿:

邮箱:565957279@qq.com.

微信:HYHNHX521

谢谢您的关注与支持!

琴韵笙箫
传播真善美,弘扬正能量。
 最新文章